第二十六章 倒履相迎

字數:3709   加入書籤

A+A-


    張湯有一顆較為躁動的心,或許是不甘寂寞更為恰當。

    在曆史之上,張湯就是如此做的。

    張湯對於高官,非常小心謹慎,常送給他們的賓客酒飯食物。對於舊友的子弟,不論為官的,還是貧窮的,照顧的尤其周到。拜見各位公卿大失,更是不避寒暑。

    而且周陽侯田勝(田蚡的弟弟)在任職九卿時,曾因罪被拘押在長安。

    張湯與他交好,一心幫助他。

    田勝在釋放後被封為侯,與張湯交情極深,引見張湯遍見各位貴族。

    所以在劇孟說完沒多久,就啟程前往晁府,那種把自己兜起來的人,是諸葛亮之類的人,更是亂世中謀臣武將待價而沽、擇君之手段。

    張湯顯然不是此類人,投機鑽營之輩、心懷名利之徒,說的就是他。

    因為張湯本身就是長安吏,所以距離晁府也不是很遠。

    到達晁府之後,張湯讓門房前去通秉了一聲,然後看著威嚴的晁府,他的心中生出別樣的感慨。

    大體類似與劉邦、項羽當年看到秦始皇的儀仗隊伍,聲勢浩大的走過,兩人分別發出“大丈夫當如是也”和“彼可取而代之”的感歎!

    而此時的晁補之正在接待原禦史丞賈青,也就是現在就要走馬上任的濟南太守。

    早在前些日子,兩人就經晁錯介紹認識了,畢竟晁錯在朝堂的幫手不多,兩隻手都能數的過來。

    因明日賈青就要離開長安,所以特來晁錯府上道別,不成想晁錯上朝去了。

    晁父老邁,府上沒有主事之人,所以管家就將晁補之請了出來,畢竟他們兩人也算有些交情。

    兩人正在交談之時,晁補之突然聽到有下人來報說長安吏張湯來訪。

    晁補之笑了幾聲說道:“賈公安坐,我去接一位大才。”

    雖然賈青與晁補之交情不深,但是晁錯對他這位季父卻是推崇備至,而且通過交談,他也能發現晁補之的不凡。

    現在聽到能得到晁補之這麽評價的人,賈青頓時來了興致,做出了一個請的手勢。

    晁補之於是穿上鞋子,急匆匆的朝門外走去。

    賈青一看晁補之的鞋子穿反了,不由得啞然失笑,正要出言提醒,發現晁補之已經走出去了,隻好無奈的搖了搖頭。

    張湯一襲青袍,負手而立在晁府的門前,他雖然慕名而來,但是心情卻格外的平靜,因為他自認為胸中才學不下於當世任何一人,這也正是他的底氣所在。

    然而等到過了大約盞茶的功夫,突然晁府中門大開,而後緊接著出現三四個晁府的下人,分立兩旁。

    然後一個少年公子從裏麵走出,看到負手而立的張湯,臉上堆滿笑容,抱拳說道:“張兄來的何其遲也!愚弟早就翹首以盼了!”

    若是說不感動、不震驚那是假的,中門迎客,一般都是貴客,尤其是晁府這種地方,開中門迎接的不是聖旨就是王公大臣,張湯的心理怎麽可能沒有感覺?

    魯迅《且介亭雜文·說“麵子”》:“不給他走正門,就是他沒有麵子。”

    現在晁補之可是給足了張湯的麵子,雖然張湯自視甚高,但他從沒有想到自己會受到如此的禮遇。

    這就好比一個在基層檢·察·院·工作的小公務員,有一天去國·務·院·總·理的家裏拜訪,然後突然發現人家下樓迎接他了,他會是什麽感想?

    就算你是在輕王侯、慢公卿,但是真到了那種地步,嗬嗬,你的心情、表現恐怕會與平時想的特別的迥異。

    然而張湯畢竟不是普通人,他短暫的平複了一下心情,抱拳說道:“湯乃長安一小吏,當不得晁兄如此隆重,徒惹世人嗤笑!”

    晁補之聞言不快的說道:“世人皆是庸碌之輩,我自待我的客人,與他們有什麽關係?再說你我雖未曾蒙麵,但神交已久,今日得見張兄尊顏,補之豈有怠慢之理?”

    張湯灑然一笑說道:“卻是湯的不是。”

    “你我兄弟一見如故,還談什麽是與不是,張兄,裏麵請。”晁補之側過身子,右手朝前虛引著說道。

    “好,那湯就卻之不恭了!”張湯也不是拘泥之人。

    此時賈青正在屋內站立,詫異的看著晁補之與張湯。

    他本以為,以晁補之的才學和地位,迎接的必然是名家宿儒或者是當朝貴客,但沒想到的是走進來的竟然是一個有些瘦弱的青袍少年。

    雖然張湯已然二十有三,但在五十左右的賈青的眼裏,他仍然是少年。

    張湯的衣服幹淨利落,看不到一絲的褶皺,縱然是頭發也梳的整整齊齊,沒有一根散在外麵的頭發,而且他臉上是棱角分明,眼中更是包含的自信與堅毅,雖然是初次進入公卿大臣的家中,但是一點都不顯得局促,落落大方。

    賈青憑此就有些高看了張湯一眼,當然了也僅僅是高看一眼。

    縱然張湯的學識再驚人,他也是後起之秀,與此時的賈青是無法比擬的。

    此事晁補之看到賈青眼中的詫異,於是出言笑道:“賈公,我來為你介紹一下,這位乃是張府公子湯,張兄學識淵博,才思敏捷,尤善申、商之術,更為重要的是雙目如電,斷案入神,執法如山。”

    賈青聞言隻是笑了笑,而後指著晁補之的腳說道:“我早已知曉張湯必有大才,否則晁公子何至於倒履相迎?”

    倒不是賈青見外稱呼晁補之為晁公子,而是因為他是自己頂頭上司的季父。

    你要是一口一個“晁兄”或者“補之”的叫,晁錯會怎麽想?

    賈青身為官場老手,當然不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

    晁補之、張湯聞言一愣,兩人一看,晁補之的鞋確實是穿反了。

    晁補之拍了一下額頭,懊惱的說道:“賈公,張兄勿怪,讓你們見笑了!”

    倒履相迎,這種熱情和誠意,縱然是麵對賈青詫異的眼神,臉上一直古井不波的張湯,終於有了變化。

    隻見張湯臉上激動,目光略微有些晶瑩的拉住晁補之的手說道:“湯僅一微末小吏,何勞晁兄如此抬愛?湯受之有愧,受之有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