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丞相府計議

字數:3495   加入書籤

A+A-


    若是田蚡知曉這些事情恐怕肺會被氣炸,但若是知曉對方是陶青他恐怕又會捏著鼻子認了,甚至還會散播流言,讓所有的人都以為確實是晁補之的主意,幫助陶青圓謊。

    同樣的他也會告訴晁補之這些事情,這就是此時田蚡的生存之道,因為老獵人與豺狼之間誰勝誰敗還真不好說。

    王生接著說道:“陶公,現如今朝廷的局勢十分的明朗,陛下獨愛晁錯,甚至以他之令代替丞相府令,這可不是什麽好兆頭,所以陶公您必須先下手為強,否則機會稍縱即逝。”

    陶青也明白這個道理,默然道:“如何下手?”

    “丞相雖然權重,但與皇權曆來都有所矛盾,這也是吳起、李斯等人下場為何不好的原因。所以陶公要動手一定不能與陛下有所衝突,陶公的目的是晁錯,而不是挑戰陛下的權威。”王生分析道。

    “然而現在陛下寵信晁錯,要想殺他不易,但卻有舊例可循。”王生繼續說道。

    陶青微微一笑,他明白王生話語中的舊例了,那就是周勃等人驅逐賈誼。

    王生又接著說道:“但這當中有一人必須將他除去,最不濟也要讓他離開長安。”

    陶青嘴中淡淡的吐出一個名字:“晁補之。”

    “不錯,正是晁晟。”王生臉色有些陰沉的說道:“自從此人入住晁錯府中之後,晁錯行事雖然談不上縝密無雙,但是明顯不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觀,縱然是麵對陶公您也能保持一個不勝不敗的局麵。”

    “晁錯於治國一道有大才,但卻不擅長人際、計謀,這是他的軟肋,可現在有晁補之為之謀,已然成心腹大患。”

    “所以,陶公無論於情還是於理,這個晁補之現在必須離開長安了,否則有他在,晁錯有天子的寵信,晁補之有手段,堪稱雙劍合璧,可不好對付啊!”

    王生語氣有些凝重的說道:“丞相推舉晁補之出使匈奴乃是一招妙棋。”

    陶青聞言什麽不勝不敗啊!要知道以前他可是壓著晁錯打的,這句話已經是王生給他留了麵子了。

    於是陶青歎了一口氣說道:“出使匈奴兵凶戰危,匈奴人又不通禮節,晁補之這個年輕的俊才,恐怕有些危險啊!”

    王生心中了然,恐怕縱然沒有自己的分析,陶青也已經對這個晁補之起了殺心。

    “驅逐晁補之斷晁錯一,臂這是第一步。郅都明日即將到達長安,以他的秉性必然看不下晁錯,所以這第二步就是郅都彈劾晁錯。”

    “但有陛下的寵信此時必然傷不了晁錯絲毫,可晁錯因此也會使滿朝文武更加的厭惡他,因為自古以來站在天子身邊的寵臣都沒有什麽好下場,這第二步就是惡其名,所以郅都的聲勢造的越大越好。”

    “第三步則是渾水摸魚,晁錯晁補之剛才冊封楚王的主意,陶公可以前去問陛下,推恩令日後是否都如此執行?由幼子繼承王爵。”

    話說到這裏陶青再明白不過,雖然是問推恩令,但卻是為漢族數百年下來的傳統,如何確定繼承人的問題?

    一旦這個問題拋出,那可就是點燃了一個火藥桶啊!

    那時候會有無數的“商山四皓”跳出來指責晁錯,為什麽不是景帝,因為聖明無過天子,都是臣下的錯,是晁錯的錯。

    說到“商山四皓”還有一個典故,當年劉邦想要廢太子劉盈而立劉如意,呂後大急,求助於張良,張良推薦了的人就是商山四皓。

    他們分別是東園公、夏黃公、綺裏季、甪裏先生,乃是四個道家隱士。

    有一天,劉邦與太子一起飲宴,他見太子背後有四位白發蒼蒼的老人。

    問後才知是商山四皓。四皓上前謝罪道:“我們聽說太子是個仁人誌士,又有孝心,禮賢下士,我們就一齊來作太子的賓客。”

    劉邦知道大家很同情太子,又見太子有四位大賢輔佐,而且群臣反對,於是隻好消除了改立趙王如意為太子的念頭。

    開國之君劉邦尚且不敢如此的違背眾意,景帝又如何敢呢?

    而且一旦談起這個問題,後·宮之中的竇太後也會爆發出非一般的生命力,因為她會發現小兒子梁王又有了問鼎皇太弟的機會。

    陶青補充說道:“第四步推薦晁補之擔任王美人之子的師傅,這一點老夫已經上書陛下了。”

    王生聞言一愣,這個第四步雖然與他想象的有些不同,但是也能取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這四條計策下去,晁錯縱然是鐵打的不死也殘。

    當然了這些都已經是陶青部署完畢,王生隻不過是總結梳理了一下罷了。

    此時突然門外有人來報竇嬰、袁盎求見,陶青聞言不禁一愣,不明白這兩個人怎麽走到一塊去了。

    不過還是急忙命人相迎,陶青則是起身立起,這樣就足以表明對他們的尊重了,畢竟陶青乃是丞相。

    王生則是抱拳後退,閃入內堂屏風後麵。

    竇嬰和袁盎進來之後,三人紛紛見禮,而後陶青跪坐在上,袁盎和竇嬰分作兩旁。

    陶青開口說道:“兩位怎麽今日有閑暇來老夫這裏?莫非是有什麽事?”

    袁盎則是滿臉晦氣的說道:“陶公,你說這個晁補之怎地如此陰險?明明是他擠兌的老夫不能出使,可現在他呢?滿長安都傳頌他深明大義,不避生死的名聲?”

    這事怨不得袁盎生氣,畢竟他幹了一輩子這種事情,那就是用大義名份拿人,那是無往而不利,可誰曾想臨到起複的時刻被晁補之狠狠的擺了一道,而且是栽在了自己最拿手的事情上。

    可是這話陶青不好接,畢竟此時晁補之也是為國效力,身為丞相在明麵上不能打壓的,尤其是在這種內憂外患的時候,否則老劉家一旦殺其人來,可不管你丞相還是大將軍。

    所以陶青直接轉過話題問道:“王孫難道也是因此而來?”

    竇嬰聞言有些鬱悶的說道:“不是,陛下派給了老夫一項任務,讓老夫去迷惑匈奴人,而且還是讓老夫同田詹事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