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反晁聯盟
字數:3570 加入書籤
陶青頓時有些愣了,不解的問道:“這個田詹事是誰?老夫怎麽不知曉?”
竇嬰苦笑著說道:“還能是誰,就是那個田蚡,一個破官郎中現在一躍成為了詹事。”
陶青明白了,合著這兩人現在都是失意之人。
竇嬰原來的職位是詹事,前文也已經說過他嫌棄官小,直接撂挑子不幹了。
現在景帝任命了一個新的詹事,田蚡也是外戚,而且還讓竇嬰與田蚡一塊幹某項差事,竇嬰又不是聖人,心中怎麽可能沒有想法?
退一步說,如果竇嬰是聖人,當初他就不會撂挑子了。
所以竇嬰心中的鬱悶不言而喻啊!
但是你讓竇嬰不奉景帝的旨意顯然行不通,因為他本質上也是一個官迷,隻不過是隱藏的較好罷了。
要不然為何吳楚七國之亂爆發後,景帝考察到皇族成員和竇姓諸人沒有誰像竇嬰那樣賢能的了,於是就召見竇嬰。
竇嬰入宮拜見,堅決推辭,借口有病,不能勝任,連竇太後都感到麵上有些無光。
但漢景帝說道:“天下正有急難,你怎麽可以推辭呢?”
於是便任命竇嬰為大將軍,賞賜給他黃金千斤,竇嬰就順水推舟的答應了。
若是竇嬰的職位不是大將軍,恐怕縱然景帝說破嘴皮子,他也不會答應。
後來景帝對竇嬰的評價可謂是一語中的,那是在桃侯劉舍被免去丞相職務時候,竇太後多次推薦竇嬰當丞相。
景帝卻說:“太後難道認為我有所吝嗇而不讓魏其侯當丞相嗎?魏其侯這個人驕傲自滿,容易自我欣賞,做事草率輕浮,難以出任丞相,擔當重任。”
終於沒有任用他,任用了建陵侯衛綰作丞相。
陶青心中突然微微一動,想起一事,而後慢慢的說道:“陛下因楚王不守禮儀而奉太後旨意殺其於長安,兩位可曾知曉?”
袁盎聞言大驚失色的說道:“陛下怎能行此之事?都是高祖子孫啊!這不是逼著諸侯王謀逆嗎?”
竇嬰則是嘿嘿的冷笑道:“有什麽不可的?陛下乃是天子,殺一個諸侯王而已,不需要大驚小怪,這天下還是劉氏的,他們翻不起什麽浪花。”
袁盎還是有些擔憂的說道:“老夫曾經在吳國為相,所以深知吳王其人,此人性情剛烈,且極為剽悍勇猛,陛下又決心削藩,這一個不好吳王會先下手為強啊!”
竇嬰聞言繼續說道:“吳王劉濞統轄三郡五十三城,坐斷東南,鑄錢煮鹽,招工納商,接受凶人,私自擴張勢力,其心早已昭然若揭,袁國相以為縱然沒有楚王的事情,他就不會造反了嗎?”
說道吳王劉濞造反的事情,還有一件趣事。
話說吳王劉濞是劉邦哥哥劉仲的兒子,劉邦曾立劉仲為代王,但匈奴圍攻代地時,劉仲不能堅守,棄國輾轉逃到洛陽,爾後前來歸附劉邦。
因為都是兄弟,所以劉邦不忍動用刑罰,便貶他為合陽侯,他的兒子劉濞被封為沛侯。
沛侯可不是一般人能封的,因為劉邦就曾經自稱沛公,可見劉邦對自己親族的照顧。
英布反叛時,劉邦親自率兵前去討伐。
年僅二十的劉濞以騎將身份隨從劉邦,擊破英布軍,當時,荊王劉賈為英布所殺,且無後嗣。
劉邦擔心吳地會稽人輕佻強悍,沒有勇猛雄壯的王來鎮服他們不行。
而劉邦的兒子還年幼,因此就立劉濞為吳王,統轄三郡五十三城。
劉濞拜官授印後,劉邦召見他,然而他看著劉濞的相貌說:“你的相貌有造反的氣色。”
就如同《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見到魏延第一眼就說他的腦後有反骨似得。
劉邦心裏很後悔,但已拜官授印,就撫著他的背說:“漢朝建立後五十年,東南方向將發生叛亂,難道是你嗎?天下同姓皆為一家,希望你謹慎一點,不要造反。”
劉濞誠惶誠恐的叩頭說:“不敢。”
然而五十年後劉濞的兒子被景帝殺死在長安,隨著景帝削藩的不斷推進,劉濞終於起兵造反,也果然應驗了劉邦的話。
或許老劉家的人在識人之上都有些獨特的才能,是遺傳的基因也說不定。
日後的劉備也是如此,劉備臨終之時,在白帝城對諸葛亮說:“馬謖言語浮誇,超過實際才能,不可委任大事,你要對他多加考察。”
諸葛亮卻認為不是這樣,讓馬謖擔任參軍,時常接見一起談論軍事謀略,從白天直到黑夜。
馬謖是什麽人?那家夥和趙括一樣,還未曾出茅廬呢,都是嘴皮子功夫,可以誇誇其談,論戰中華上下五千年恐怕他們兩人還真是有些無敵,當然了是口水戰。
馬謖擔任參軍之後,經常出一些主意,甚至是諸葛亮征討南蠻孟獲的時候,他出主意到“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因此才有三國中七擒七縱的故事。
諸葛亮出軍祁山,馬謖自告為先鋒往守街亭,但不辨實際情況,死讀兵書,犯了兵家大忌,導致軍敗。
後被諸葛亮將他斬首以正軍法,留下了經久不衰的傳說故事、評書演義,揮淚斬馬謖、失街亭等。
言歸正傳,袁盎聞言沉默不語,因為他久在吳國深知其虛實,所以竇嬰說的實話,但袁盎卻認為現在漢朝已然是內憂外患,好似一艘有些漏水的船,既然如此為何不縫縫補補繼續前行呢?沒準就到了平穩的陸地。
說白了袁盎的思想還是黃老一脈,企圖繼續苟合,相顧無事。
而竇嬰呢,雖然也看不下去晁錯,但他更看不下去諸侯王,因為他們都在吸大漢的血,單說吳王劉濞,十分的富有,不僅不納稅,還需要長安朝廷補貼,更牽扯了朝廷大量的精力,若不然現在的匈奴人早就如同文帝那場戰役似得被打跑了。
陶青看著反應迥異的兩人,對這兩人有了一個大致的判斷。
未免“反晁聯盟”散夥,陶青不由的笑道:“咱們求同存異,先解決目前的狀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