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晁府議計

字數:3600   加入書籤

A+A-


    “哈哈,日後有先生在我就能高枕無憂了。”晁補之笑道。

    此時門外傳來一個渾厚且帶有喜悅的聲音,“什麽事情讓叔父如此的高興?還能高枕無憂?”

    晁補之與趙涉視之正是晁錯,晁補之笑道:“來來來,我為你介紹一位大才,這位乃是雲中郡人士趙涉趙先生。”

    “趙先生熟讀兵書戰策,腹有良謀,胸懷韜略,實在是我大漢不可多得的人才,雖良、平之才不外如是。”

    晁錯聞言心中有些難以置信,他與晁補之相處時間雖然不長,但是深知晁補之的性格、秉性,他雖平易近人,但自有一副傲骨,而且看人很準。

    比如說那個長安小吏張湯,此時在晁錯的麾下任職,任何事情都做得井井有條,而且從不越位,更為難得的是還能熟悉上峰的心思,你說這樣的人誰不喜歡?

    還有那個和晁補之有些交情的田蚡,他就是一個破落的外戚,如同田蚡這樣的人,長安城一抓一大把,可就是晁補之對他另眼相看。

    今天禦前奏對,景帝與晁錯也確實看出了田蚡的才能,要不然他如何能夠受封詹事呢?

    此時晁補之竟然用“良、平之才”形容趙涉,可見其對趙涉的重視。

    於是晁錯鄭重的拱手說道:“晁錯見過趙先生。”

    趙涉雖然倨傲,但是還沒自大到坐著受晁錯這一禮,於是急忙起身躬身回禮道:“晁大夫何必如此多禮?涉不過是一無名小卒爾,而且晁郎中的話語中多有溢美之詞,涉愧不敢當啊!”

    晁補之聞言則是哈哈笑道:“有何不敢當的?先生之才華,晟心中有數。”

    趙涉隻得苦笑不已,因為他不明白為什麽晁補之這麽看重他。

    三人落座之後,晁錯語帶興奮的說道:“叔父不知道你聽說沒有,楚王劉戊已經被陛下奉皇太後旨意賜死了。”

    聞聽道這個消息,趙涉先是一驚,而後再看他們叔侄,頓時知曉這是他們早就謀劃好的,看來長安城中說陛下欲削藩不是一句空話啊!趙涉心中暗道。

    晁補之眉頭一挑,而後淡淡的說道:“這是應有之意,畢竟削藩不是請客吃飯。”

    “那楚國如何處置的?是否是用的推恩令?”晁補之又問道。

    “叔父說的不錯,陛下用田蚡之謀,冊封劉戊三子劉林承襲楚王爵位,王彭城,二子劉言為東海王,王東海郡,長子劉寧為魯王,王薛郡。”

    “而且陛下頗為欣賞田蚡,封他為詹事。”晁錯說完這話,深深的看了晁補之一眼,因為這個田蚡正是與他關係匪淺的人。

    景帝欣賞田蚡?我沒聽錯吧,晁補之感覺自己產生了幻覺,田蚡不是在武帝時才發跡的嗎?

    怎麽現在就被景帝賞識了?此人果然能夠折騰,不愧是田蚡,晁補之心中暗道,渾然不知是因為他的原因。

    然而晁錯發現他說完話之後,晁補之與趙涉同時皺起了眉頭,於是不由的出言問道:“莫非有什麽不對嗎?”

    晁補之看了趙涉一眼說道:“這個問題還是有趙先生回答吧!”

    趙涉明白晁補之的意思,這是讓他在晁錯麵前露一手,也就沒有推辭,於是整理了一下語言,慢慢的說道:“當年先帝以高祖四子、代王的身份榮登帝位,晁大夫可知曉為何?”

    為何?這不是明擺著的嗎?但顯然趙涉不會問這個白癡的問題。

    當年呂後去世,劉邦的舊臣丞相陳平和太尉周勃、朱虛侯劉章攜手誅滅了呂氏勢力,然後商議由誰來繼承皇位,因為他們認為當時呂後立的小皇帝劉弘不是漢惠帝的後代,不符合皇位繼承的法統。

    最後,他們相中了寬厚仁慈名聲較好的代王劉恒。

    不過這顯然是春秋筆法,就如同劉邦稱帝之後,以前的那行胡作非為也成了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的說法。

    更為深層次的原因是,代王劉恒是劉邦兒子中最為年長的。

    他前麵的三個哥哥,分別是大哥齊王劉肥、二哥惠帝劉盈、三哥趙王劉如意。

    劉肥與劉盈都早早的病死了,而劉如意則是因為甚的劉邦喜愛,幾次使劉邦產生廢掉劉盈的念想,直到商山四皓的出現,所以劉邦病逝後沒多久,劉如意就被呂後毒死了。

    所以鏟除諸呂之後,劉恒乃是高祖之子中最為年長的,至於其他的誰還在乎?誰又會在乎?這就是立嫡立長的製度。

    晁錯皺眉深思了一會兒,一拍大腿說道:“哎呀!該立劉寧為楚王,王薛郡。”

    當初在丞相府王生也看出了這一點,想要說出來,但那時王生終於想起了自己的立場所以沒有囉嗦。

    趙涉聞言欲言又止,晁補之則沒有那麽多顧忌的說道:“楚王不王彭城,反王薛郡,那楚王還算是楚王,掛羊頭賣狗肉,還不如封為魯王,最起碼是在魯地。”

    “或許這也是田蚡之所以建議如此推恩的原因,畢竟世間哪有兩全其美的事情啊!”晁補之歎道。

    晁錯說道:“叔父說的極是,隻是這樣一來不是給了其他人攻擊我的借口嗎?畢竟朝臣們都知道削藩也好,推恩也罷都是我一力促成的。”

    晁補之聞言好笑的說道:“你難道還怕別人攻擊嗎?”

    好吧!這句話實在是太強大了,晁錯竟然無言以對,縱覽他的朝堂生涯,總是在與他人作鬥爭,現在又多了這麽一條也確實沒什麽可怕的。

    晁錯被晁補之說的頗有一種破罐子破摔的精神。

    趙涉則是無語的看著兩人,瞬間有一種投錯帳下的感覺。

    不過身為一個謀士,趙涉還是說道:“雖說如此,但是此事還是不得不防,以防其他人做文章啊!”

    “趙先生說的不錯,明日郅都也將入京師了,再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的事情,咱們也是時候該和陶丞相等人做一個了斷了。”

    “正好咱們三人都在,那就好好的商議一下,來一個萬全之策。”

    晁補之說完,晁錯重重點頭。

    至於趙涉,趙涉臉上露出堅毅,心中則是暗道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