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議定
字數:5449 加入書籤
後世幾乎所有的戰略遊戲,都有吸引眼球的口號:“搶錢!搶糧!搶女人!”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話糙理不糙。在亂世想要壯大,首先是錢糧,其次人口。有了錢糧,才能養活人口,有了人口,那麽地盤也會隨之來。反之,如果沒有錢糧和人口,就算你有地盤,也是悲催的代人看家,人家大軍一到,你就得乖乖拱手相讓。
富國強兵莫過於屯田,這點毋庸置疑。三國時期,韓浩獻計屯田,曹操采納之,而後數年之中,所在積粟,倉廩皆滿,“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逐兼群賊,克平天下”。明太祖朱元璋建國初期也是軍屯,養活百萬兵而不費百姓一文錢,明朝初期軍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朱元璋曾自得的說道:“屯田可以收地利,抒民力,足兵食,使國有所賴,邊防之計莫善於此。”
至於現在,大明軍屯敗落到了如今的地步,主要是整個大明已經人心敗壞,各級官員視貪汙腐敗為天經地義,上下沆瀣一氣,一丘之貉。大明朝廷又沒有良好的製度監督,好經都能給歪嘴和尚念歪了。
對於這個問題,於旺早已經深思熟慮,對於屯田是勢在必行。當然了,管理屯田地,困難也是很大,開墾土地和建造水利工程,需要錢糧,屯田,又需要青壯人口,有了青壯人口,還得有錢糧養活,這些都是將來所需要克服的問題!困難很大,但是隻要一開始腳步踏的結實,那麽自己的實力就會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於旺,不現在應該是“於望”了,他深信自己的選擇,也憧憬將來的前景。
於望一眾已經從馬頭營回來兩天了,這兩天他們其他事情沒幹,整天就是忙著出去考察地形。新屯建立的地方差不多也選好了,今天他們最後一次去再確定一下,第二天就要上報千戶所,開始造冊,立下文書,正式開始啟動屯田事務。
秋風蕭瑟,大地蒼茫。原野上,於望一眾五人騎馬沿著清河旁一路往目的地過去。他們視力所及,隻看到河岸旁有大批的田地荒廢,在荒廢的田地上,還有一些原本渠池的痕跡,不過這些河渠多年沒有疏浚,己經多是淤塞廢棄了。
雖然已經熟視,但於望一眾人看到還是搖頭歎息,王力更是大罵官府衛所,如果他們出資出人,將這些河渠重新疏浚維護,完全可以讓這一帶成為良田土地。
不過這也是隻能是嘴上過癮,大明各地水利失修嚴重,是普遍存在的情況。朝廷根本沒有沒有這個財力顧及水利的維修,有限的一點經費都拿去剿匪了,哪怕如此,大明各地還慣例拖欠軍餉,不時有軍伍嘩變。
他們一路策馬緩行,終於到了目的的。這裏是離著下碼頭莊十幾裏地的一片原野,存在大批荒地,離水源有點遠。據目測,少說也有幾千畝地,而且幸運的是,這裏保留了明朝前期商屯時期留下的水利溝渠,雖然現在也是廢棄堵塞,頹唐倒塌。但第一個原因是這些水利可以自己想辦法疏通興修,二個原因是這個地方荒廢已經很久,不會發生什麽產權的糾紛。
於望立馬站在這廣袤的原野上,心頭豪情直上九霄,展望未來,自己的明天,就從腳下這片土地開始。
在這寬闊的天地,其他四人也是胸懷大開,說說笑笑的議論起來。王力則是不停打聽於望接下來如何具體規劃,於望也是耐心的口述藍圖。
首先當然是分田地!於望從自家老爹身上就深深體悟到了曆代中國農民對土地的渴望,對土地根深蒂固的情結。隻要給他們一個安定的環境,再每人授以耕牛和幾十畝土地,作為永業田,足以讓現在很多貧困破產的民眾砰然心動了。
重要的是,這新建的屯堡,第一,田地有水利灌溉,收成有指望,第二,肯定沒有大明官府那多如牛毛的的層層加派。這一點絕對要有始有終!隻要那些軍民肯來,過個一二年肯定會深深紮根與此!
眼下大明為什麽各地拋荒嚴重?其實大明並不缺乏土地,連綿的災荒戰亂,有些地方整村整城的荒廢,軍民大逃亡,大明各地其實荒蕪的土地不少。
大明朝廷對這也不是無動於衷,屢屢鼓勵各地軍民開墾荒地,政策很是優惠,如有軍民開墾荒地,那麽土地盡歸軍民所有,三年成熟後,每頃土地隻征少許的牛具銀,甚至很多地方應納稅糧還準蠲免十年以上。
問題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好經還得好和尚念。軍民開墾荒地投入本來就大,才一熟後,往往官府衛所便迫不及待地催派,造成墾農入不敷出。也或許真的有個把好官能執行好政策,但是存在一個人走茶涼的問題,眾所周知,好官往往是當不久的。
相比以上種種惡劣的情況,招募的軍民將來紮根新屯是沒考慮的事情。既然已經紮根這裏,那麽他們也就意味著是新屯的治民,同時這新屯也是他們的家。人心安定後,不用說,一保證了糧食來源,二又保證了兵源,為了保護好自己的家園,新屯同時還是一個強大的,有凝聚力的集體,將來一邊耕種一邊征戰,不用幾年,於旺一眾人就會有堅實的實力地盤。
聽著於望充滿美好感慨的描繪,四人聽的聚精會神,王力嗬嗬傻笑,心癢難搔,手舞足蹈,豎起拇指對於旺道:“望哥兒真真有才!比我這大老粗強了一百倍!一千倍!說實在的,老王前天對你要屯田,心裏還嘀咕,現在心頭舒暢了!從此以後你說做啥,我就做啥!”
於望微笑的打趣道:“前天,你不是還嫌棄自己的官衣小嗎?我敢保證過個幾年啊,你身上的官衣肯定是大變樣了!”
“嘿嘿!嘿嘿!”王力不好意思了,強詞道:“當時我隻是隨便說說而已,你不會是真的吧?”
眾人爆發出一陣哄笑,指點著王力,笑得氣都不順了。梅仁信跟著大笑,心裏則充滿了慶幸,美滋滋:“這於哥兒如此雄心壯誌,我是跟對人了!好在以前我豁出去不要臉皮,死皮賴臉的粘過來,看來這以後啊,我不僅有今天,還有明天呢!”
等大家笑完了,於望正色的對王力道:“王老哥!你總是自居大老粗為自豪,這可萬萬不行的!以後你一定要學會讀書寫字,不過這個不急,慢慢來!”
“得了!”王力不以為然:“你望哥兒自己小時候是什麽貨色,我老王還不清楚?大哥莫說二哥!”
這時,李舒定下心來,沉吟的對於望道:“這新屯一設立,我們又要修水利,又要買農具,耕牛,屯戶要口糧,耗費巨大!尤其是還要建設屯堡,光這城牆就了不得的錢糧!我們哪來如此多的銀子?”
這時,一直凝神聽的梅仁信急急插嘴:“各位哥哥,我這裏除了近段時間花掉的,手裏還有一百二十倆,那些銀子放在我身旁也是無用,也算湊個數吧!”
李舒驚訝的看了梅仁信一眼,他前麵一直在盤算這營建屯堡巨資,光想到了自己,於望,馬老六,王力四人手頭上銀子,卻是下意識的忽略了梅仁信。想來自己還是沒有把他當做自己人的緣故吧!
“好!”馬老六粗豪的讚道:“好兄弟!銀子麽,左手進,右手出,今朝散盡,明朝還複來!你這脾氣對我胃口!以後我們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同謀富貴!”
聽到梅仁信這麽說,於望也是欣喜,其實現在自己白手起家,手頭拮據,有一點是一點!他早就打梅仁信手上銀子的主意了,隻是感覺彼此畢竟比不上和李舒三人那血戰餘生,共過患難的感情,一直沒有好意思開口說。
一百多倆銀子對於普通老百姓就是天,眼下大明普通老百姓一年辛苦,別說攢銀子,吃都吃不飽,一百多倆銀子,這是什麽概念?這次梅仁信能慨然拿出來,說明跟自己還是同一條心的,當下於望微微頜首,微笑道:“好兄弟!患難見真情!好好!”
聽到於望和馬老六的肯定,梅仁信頓時喜從天降,驚喜交加!這麽長時間的等待,終於得到肯定了嗎?!終於被他們承認了嗎?他熱淚狂奔,語無倫次:“各位哥哥,老天在上,梅仁信願意追隨各位哥哥,從此鞍前馬後,粉身碎骨,馬革裹屍,三刀六洞,甘願效犬馬之勞!”
李舒微笑的看著梅仁信:“梅兄,都是自家兄弟,不要說的這麽見外!”
隻有王力嘟噥:“這梅仁信還沒有拜好幹爹,這就成自己人啦?”
“是!是!”梅仁信不迭點頭:“哥哥們說的都是!隻是這幹爹一時半會的不好找!我也愁哇!”
“哈哈哈!哈哈哈!”首先王力笑起,接著眾人也跟著狂笑,梅仁信喜形於色之下也放脫了拘束。這時候的他忽然感覺自己內心很充實,再也沒有以前那種心裏空落落,生活沒奔頭,整天熬苦日子的感覺。從今以後自己有了依靠,以後生活也充滿了希望!充滿了陽光!如此大好人生,豈不能開懷暢笑?
笑聲慢慢停歇,五人彼此對視,都是心有所感,也是從今天起,於望這五人真正凝結成了一個堅不可摧的團體。他們彼此為了兄弟,都可以兩肋插刀,上刀山,下火海。尤其是梅仁信,雖然他是最後一個入夥,但是在團體中,為了兄弟,他是最勇敢,最珍惜這友情的一個人。
接下來,五人盤點了一下全部銀兩。其中於望三百二十兩,李舒三百四十兩,馬老六二百八十兩,梅仁信一百二十兩,王力呢?一百七十兩!
在眾人驚詫的眼神中,王力羞紅了臉,隻是呐呐的道:“這個,這個,做和尚的時間長了,不免······,也不免大手大腳了點。”
於望倒是沒有責怪,平靜的道:“有了大家手上一千二百倆銀子,先期費用其實也湊合夠用了!至於城牆,我從頭到尾都沒有想過建造。到時候立個土圍牆,防防野獸,防防盜賊,也就足夠了!”
王力大吃一驚,急道:“這屯堡沒有城牆怎麽能行?!萬一賊虜流匪入侵,如何是好?”
“隻要自己人團結齊心,自己努力,壯大武力,將來隻有我們教訓別人,哪還有人敢來侵犯我們?自己爭氣,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
“可是,······”
“我知道,先期我們或許根底還薄弱,但是不打緊!我們附近不還有下碼頭莊,馬頭營堡嗎?到時候堅壁清野,可以臨時躲避對抗的!我相信這困難時期都會很快過去!就算最初我們吃點虧,但賬是可以慢慢算的,以後加倍討回來就是了!”
“望哥兒說的在理!打鐵還要自身硬!我漢家兒郎什麽時候變得如此畏畏縮縮了?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漢家兒郎的血性何在?嶽爺爺的教導,你難道都忘了?!”李舒突然發言,一錘定音。
“哎呀呀!”馬老六不耐煩了:“說如此多廢話作甚!哪個龜孫敢來,爺爺給他來個白刀子進紅刀子出!活的不耐煩了?我最關心的是,咱們這新屯叫什麽名?”
“咱都是漢家兒郎,這屯自然叫漢家屯,兄弟們可有異議?”於旺笑道。
“好!好名字!”一聲響亮的喊聲炸響,眾人驚異,最後找到聲源,原來是梅仁信老兄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