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八王之亂(下)

字數:4196   加入書籤

A+A-




    在唐建誌將山東平定的時候,在王朝北國的的黑龍軍正與同為北國強軍的鎮遼王的遼騎兵激戰正酣,鎮遼王的遼騎兵驍勇善戰乃與西涼騎兵同列王朝騎兵榜前列,黑龍軍的統帥為池桐元帥的愛將之一——韓龍,韓龍與其兄韓猛同為雲麓國兩大猛將,池桐王爺鎮守摩雲關後,韓猛鎮守雲麓國,韓龍隨唐傲天抵抗叛軍,唐傲天千裏大奔襲後,韓龍帶領二十萬黑龍軍除阻敵鎮遼王阻止他與其他叛軍會合外,同時也為勤王之師打開通道,而同樣的鎮遼王除了阻止勤王之師外,還要盡快完成與其他盼望的會合,所以雙方雖然同為強兵,但總是做些試探性的進攻並沒有發生大規模的騎兵對戰,直到唐建誌平定山東後,韓龍無後顧之憂遂決定於鎮遼王決戰,可是現在的鎮遼王卻因山東的平定而陷於焦急狀態,被來作為北方的三王起著牽製北方各諸侯的作用,現在東北的漠北王被殺漠北軍大部返回東北,齊王被殺山東平定,隻剩下鎮遼王獨自麵對北方各諸侯的大軍有點孤掌難鳴,鎮遼王現在想進有黑龍軍擋著,想退北方各諸侯的兵力正在源源不斷的前來勤王堵住了後退的道路,現在鎮遼王真是騎虎難下了,正在這時黑龍軍出動了,鎮遼王無奈隻能硬著頭皮上陣了,就這樣在黑龍軍與北方各諸侯的援軍前後夾擊下,大破了鎮遼王名震天下的遼騎兵,此時黑龍軍與北方大軍直指圍困京師的叛軍。

    京師作為曆代君王的都城,有三座城牆依次為外城、內城、皇城,皇城自不必說是皇帝的大本營,內城是達官貴人所住的地方,外城就是那些黎民百姓所住的地方了,其中皇城最高,內城其次,外城再次,據說這樣的設計是為了顯示對皇帝的敬畏,天下所有的城牆除重要的險關要塞外一律不準高過外城,否則以藐視君王論處,就這樣天下的大部分城牆就以外城的高度而建不敢超越分毫;京師經曆了近千年的風雨考驗,在這次八王之亂中又一次展示了它的固若金湯堅不可摧,京師三麵是毫無遮掩的千裏大平原,北麵是群山峻嶺更有長城依靠,曆代君王將京師定都於此有“天子戍邊”之說,原來在秦代北方活躍著不少強悍的遊牧民族,為抵禦這些民族的襲擾,當時的秦國皇帝秦始皇命人修築了傳承至今的“萬裏長城”,而到了明朝之時當時的皇帝為抵禦北方強敵,除重新修築長城外,還將都城遷至於今日的京師,所以留下有天子戍邊之說,作為毫無遮掩的大平原來說,京師在此立都十分不便,因為京師地勢平坦利於大軍集結,所以在明英宗時才有了韃靼劫掠京師之恥,直到守城利器-床弩的出現,才徹底改變了京師的命運,原來的地勢平坦正好成為了床弩展示大規模殺傷力的有力戰場,床弩的有效殺敵距離平射為幾十裏,向上為五千米,可以說是當時的地對地、地對空雙重打擊的導彈,圍困京師的叛軍就嚐到了這種絕對適合京師守城利器的苦頭,在初次叛軍攻城的時候,當床弩發出長達四米的弩箭將城牆邊的叛軍連帶著洞穿數十人直推出數裏地後,叛軍就不得不采用拋石車以及火炮來破城了,床弩造成的震撼力可想而知;

    床弩作為京師守城利器其主要部署分為:外城在其城牆內部署主要進行的是平射,內城部署在城牆上主要的作用是仰射或者俯射,皇城主要裝備的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火炮,床弩作為京師守城的利器卻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因為其衝擊力太大,根本無法固定其支架,一度成為閑置品,後來人們想出了將其固定死,將床弩的接地部分延長數十米深埋於地下,才解決床弩散架的難題,而作為內城的床弩就不得不延長至三四十米從城牆上而過深埋地下,雖然很好的解決了床弩的固定問題,卻也造成了床弩無法移動這一不是毛病的缺陷,為解決床弩不能靈活轉動對敵人呈扇形攻擊的問題,外城的床弩布置的相當緊密,這就造成了現在京師必須麵臨的一個尷尬問題,原來床弩的的弩箭在叛軍圍困三個月後即將損耗殆盡,沒辦法將士們隻能跟著百姓拆房掀屋將收集到的木材充當弩箭了,對於京師的這一窘境,叛軍們早就了如指掌並且他們等的就是床弩啞炮的時候,所以五國叛軍在經過四個月的遠程攻城後,再一次開始了大規模的攻城,麵對數倍於己的敵人,但是的駐京的最高統帥“李梓”將軍不顧朝廷的反對,擅自帶兵退入了內城,此舉動引起諸多大臣的不滿紛紛上奏請求武德皇帝拿李梓問罪,武德皇帝無奈隻得急招李梓上殿麵聖,李梓上殿之後麵對大臣們群情激憤的大罵喪失國土丟失朝廷尊嚴,諷刺其為逃跑將軍時,嗤之以鼻,李梓在殿上親自為武德皇帝解說其退守的原因:自床弩失去作用以後,叛軍大軍壓上誓要奪取城池集奇功為一役,我軍麵對數倍餘敵況且叛軍士氣正盛,無異於以卵擊石不如保存實力退守內城以皇城火炮為輔,內城床弩為主牽製敵人靜待援軍前來,好裏應外合大破叛軍,再者叛軍入城之後空間狹小無法展開所有兵力,並且外城再無遮掩之物,正好成為我軍的好靶子,此以一傷百的好事何樂而不為?

    武德皇帝聽完拍手稱妙,就這樣在武德皇帝的授權下鎮京將軍李梓開始了與叛軍在內城的正德門,東德門以及西德門外,展開了保衛京師的殊死搏鬥,正如李梓將軍所料,叛軍入城之後因空間狹小再加上房屋皆被退入內城的李梓下令破壞了,毫無遮掩之所成為守城將士的活靶子損失慘重,京師的戰鬥再次進入膠著狀態,在圍困京師半年之後,無德三十一年彭楚國傳來了澎護最不願聽到的消息,唐傲天率萬餘騎兵軍攻陷了彭楚國的都城,留守的太子彭新投降唐傲天,彭楚王聽後大驚急忙回兵退往彭楚前去與唐傲天決一死戰,作為圍困京師主力的彭楚百萬騎兵回援彭楚後,北方的援軍再無疑慮迅速南下與各地趕來的勤王之師展開了對叛軍的合圍之勢,在彭楚大軍退回彭楚的時候,蟄伏在山東的百萬大軍迅速渡過黃河在皇子唐建誌以及元帥鄧輝的帶領下在黃河對岸阻擊圍困京師的叛軍使其不能返回南方,就這樣曆時半年的“京師保衛戰”在各方援軍的到來後就此結束,剩餘的四國兵馬因退路被六皇子截斷,被逼無奈遂於勤王大軍決戰“山穀口”,此戰叛軍除部分逃脫外在皇帝格殺勿論的旨意下盡數被殺,鎮國王之子於業以及四國之王也死於亂軍之中,至此除正在退回彭楚的百萬大軍外,七國叛軍盡數平定,北方安定後六皇子不等進京麵聖,獨自帶領山東大軍前往彭楚接應唐傲天。

    而坐鎮京師的武德皇帝在北方平定之後,卻下了一道匪夷所思的聖旨,他遣散了準備南下聚殲彭楚騎兵的援軍,隻留下冀州的兵馬守衛京師,其他各路兵馬各回駐地等待論功封賞,又命南方各諸侯協助六皇子的山東大軍聚殲彭楚騎兵,就這樣渡過黃河的山東大軍孤軍深入追擊彭楚軍,不過等到大軍渡過長江天險之後,姍姍來遲的南方援軍終於與山東大軍會師了,回合之後統軍元帥鄧輝手握三百萬大軍急追彭楚軍,以解唐傲天孤軍深入之圍。

    再說唐傲天於武德三十年親率萬餘黑龍軍孤軍深入千裏奔襲彭楚之地,在經過艱難的跋山涉水之後,在武德三十一年春初終於繞過西涼國直插彭楚,彭楚國的大軍盡數被彭楚王調往北方,國內隻有老弱病殘的士兵,麵對從天而降的王朝大軍,隻能打開城門在留守太子彭新的帶領下出城納降,並且交出了隱身於彭楚的魍魎首領越苟,唐傲天決定將其先行關押於此,待擊潰回援的彭楚大軍再押往京城以待皇帝定罪,不料當天晚上作為彭楚最高魍魎長官的越苟死於非命,就這樣出賣八國魍魎密探致使武德皇帝對八國徹底失去掌控,武德皇帝數次派遣殺手前來暗殺此人都未能成功的越苟就這樣死的不明不白,越苟死後唐傲天並不知其之所為,所以也並未重視隻是草草埋了了事,正在唐傲天準備前往彌陀江阻敵彭楚軍時,本來八國之亂爆發之初聲稱受到山林蠻人以及東麵妖精雙重攻擊下,損失慘重的破甲軍,大搖大擺的來到了彭楚國平叛,唐傲天見了這些破甲軍就一肚子氣,作為華夏的四大主力軍團,除隱羿軍團不參與華夏之爭外,就屬這些破甲軍在華夏混亂時總是說些老掉牙的這損失慘重,那被占了,無法抽出多餘兵力前來助陣的措辭外,就等著華夏安定之後向新的王朝獻忠了,此次也不例外等到北方平定了,唐傲天據守彌陀江時,破甲軍的所謂“戰爭”也在破甲軍“頑強抵抗的努力”下解決了,人家還大言不慚義正言辭的以“忠心”為名前來平叛,就這樣唐傲天與破甲軍在彌陀江組成了一道以彌陀江為守阻擊彭楚軍的防線,等到彭楚騎兵趕到彌陀江時,看到破甲軍在此防守知道是渡江無望,彭楚王被逼無奈隻能與後麵的追兵決一死戰,以便逃出生天另作他圖,就這樣在彌陀江邊八國之亂的最後一戰展開了,此戰中雖然彭楚軍奮勇作戰怎奈敵眾我寡又加上長期長途跋涉軍士疲倦,彭楚王眼見突圍無望隨投江而死,彭楚軍眼見統帥投江,士氣大落繳械投降。

    彌陀江一戰王朝大軍大獲全勝高奏凱歌班師回朝,“八王之亂”自此結束。

    回京之後,武德皇帝親自出城迎接得勝歸來的唐傲天,並以國號封唐傲天為“唐王”統領華夏兵馬,封韓龍為驃騎大將軍,為唐王副手,正式封李梓為冀州侯拱衛京師,封鄧輝為山東節度使鎮守山東……

    可以說是大封群臣,就算是普通士卒也得到了犒賞,不過耐人尋味的是作為第二大功臣的六皇子卻未得分毫,武德皇帝對其功績隻字不提,有的大臣以為皇帝礙於父子情分不願主動封賞,就忙上奏武德皇帝:“六皇子唐建誌在此次平叛中有勇有謀,以身犯險屢立奇功,應該加以封賞,”本來上奏的大臣以為拍對了馬屁,皇帝應該封六皇子為齊王,哪知道拍到了馬腿上,本來皇帝因叛亂平定君臣同喜,龍心大悅之時,猛然聽到六皇子的名字,臉色一沉略加思索之後說了一段讓人迷惑不解的名言:“吾子尚幼,尚不及封賞,皇兒以為如何?”,六皇子唐建誌隻能硬著頭皮附和道:“父皇所言極是,皇兒年紀尚淺玩略無知,故不敢奢望封賞,”皇帝微微點頭讚道:“還是我兒知朕心意”!”

    聽到皇帝這麽說自以為拍對馬屁的大臣頓時汗流浹背戰戰兢兢不敢仰視皇帝了,就這樣,八國平定之後,“開國十三王”除雲麓王鎮守摩雲關外,盡數不複存在,大唐開始了以“唐王”唐傲天為首的新一代將領鎮守華夏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