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一首唐詩(1)

字數:3110   加入書籤

A+A-


    “美浴中心對這事怎麽說?”李飛繼續問道。

    “中心經過嚴格追查,對每個環節進行跟蹤,最後定格在休息間。就是說當整個流程完成以後,保健者要在休息間自由休息一段時間,這是個空擋。在這裏,發現了失蹤者的衣物和隨身貴重物品。”

    “這麽說,還是要人不要物,無疑是出自同一人的手筆了。”李飛接著說,“既不要財物,也不要贖金,那他們想幹什麽呢?這真是讓人費解。”

    “所以你回來正好解決這個燃眉之急,即使你沒回來我也得把你請回來。”局長舒了口氣道,“雖然你現在是國際安全組織的人,但這裏永遠離不開你。”

    “當然了,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什麽也沒有比這重要的。”李飛充滿深情地說。

    “案件剛發生,局裏就成立了專案組,現在他們正在緊鑼密鼓地調查著。全市已經發布紅色搜尋令,可以說全sh人都在配合尋找兩位失蹤的老板。”

    “兩位失蹤者有沒有內在的聯係,比如同學什麽的?”

    “沒有,有的隻是業務上的往來。”

    “要繼續加強這方麵的調查。”

    “好吧,這次你可以單獨行動,沒有人手我給你派幾個。”

    “不用了,我有助手。”李飛起身要走,但他條件反射地又想起了什麽。

    “哦,對了,在兩人失蹤前就沒有什麽先兆嗎?”

    “你倒是提醒了我,一周前我接到一個快遞,打開一看,是一張書法作品,我也喜歡書法,以為是書法協會的人寄來欣賞的。”

    局長說著從書桌上拿過一張宣紙來,不大,上麵用極工整的楷體寫著一首唐詩,李飛一看,是李白的《送友人》: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裏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字寫的不錯,但這不像是人送給你欣賞的,因為它沒有落款和印章。快遞上的署名和手機號碼現在還有嗎?”

    “剛好還在這裏。”局長從費紙簍裏取出一個紙袋,上麵寫的郵寄人是史中才。局長隨即撥響了上麵的電話號碼,回答是:你撥打的號碼是空號。

    “你認識這個人嗎?”李飛問道。

    “不認識。”

    “看來這個名字和電話號碼都是假的,其中一定有文章。說不定就和這起案件有關。”

    “那他為什麽要寄給我?”

    “這原因暫時說不來,你仔細想想在你交往的圈裏包括同學,有沒有書法特別好的?”

    “這範圍也太大了,印象中沒有。”

    “好吧,你慢慢想想,我把這首詩帶回去研究一下。”

    告別局長,李飛給茉莉花打了個電話,讓她今晚再把李菊接回來,發揮一下她文學方麵的才能,沒想她們早在路上了。

    回到住所,茉莉花已把飯做好,中國菜的做法她還是很熟悉的。三人圍坐在一起,吃著熱騰騰的飯菜,讓李飛有種說不出的感受。

    飯後,李飛把案情詳細介紹了一下。

    “我說是關於企業家失蹤的事,看我猜對了,不愧是偵探的女兒吧。”李倩自信地說,“老爸,你有什麽破案思路?”

    “目前沒有,專案組五天了都沒有絲毫線索,我幾個鍾頭能發現什麽?”

    “你可是國際大偵探哦,一定有想法,說說看。”女兒努著嘴道。

    李飛拿出那張寫有唐詩的宣紙說:“看,這就是想法。”

    “這是咱們今晚的作業,好好把這首詩分析一下,看它隱藏著多少內涵。姑娘把這首詩整體講一下。”

    茉莉花笑著說:“你爸準能在別人不經意的事情上做出大文章。”

    李菊略思考了幾秒鍾,便像百家講壇的老師一樣開講了。

    “李白這首《送友人》,據說是寫給杜甫的,但至今無可考證。此詩繼承了李白其他送別詩的特點,大處落筆,情景交融,動靜結合,遠近錯落。他巧妙地把離別之情同青蔥的山巒,清澈的流水,火紅的落日,潔淨的浮雲融合在一起,表達了詩人真摯而又豁達的思想感情。詩人是在寫自己,更是勸慰友人:雖然你像蓬草一樣隨風而轉,遠走萬裏他鄉,但天地廣闊,我們的友誼也將會地久天長。最後一句‘揮手’看似平淡,但卻來了一句‘蕭蕭馬鳴’,在用典的同時再插入一個‘班’字,借馬離別時的嘶鳴,烘托自己對友人真誠的情義,被譽為神來之筆。”

    “太精彩了,我也讀過不少唐詩,可理解得沒有這麽深刻。”茉莉花興奮地說。

    “恐怕加入不少自己的理解吧。”李飛微笑著點頭表示肯定。

    “是呀,對詩詞的欣賞就應該有各人不同的理解。”李菊自信地說,“內涵都在這裏了,請出示您的作業吧。”

    “作業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