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黎明事件

字數:2529   加入書籤

A+A-


    李飛一晚上幾乎沒有睡覺,隻在困的時候打個盹。他把“綠高、封時喜,青西、常淑梅”這兩組詞,分兩組放入李白的《送友人》當中,努力尋求最貼切的解釋和最有規律的呈現,他甚至查遍所有對這首詩的解釋,包括用典。

    時針指向黎明前三點多,東方露出魚肚白。

    “李白”,李飛突然若有所悟,怎麽沒有想到作者。李白唐詩第一人,而且“(li)李”在讀音上有諧音“一”的意思,“白”在筆畫上是“五”畫。

    “一五”,正好和李飛剛剛找到的規律一致。這雖然有點牽強,但李飛不得不給自己找點客觀理由。

    由這個組合滋生出的規律就是:“一五、二六、三七、四八”。

    接下來李飛對規律進行驗證,結果他驚呆了。不僅前兩組和現在失蹤的老總姓名及公司名稱相對接,而且後兩組被猜出的老總和公司也驚人的吻合。

    這真是“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今晚全部是歪解,把這句詩也歪解一下,是對今晚再恰當不過的寫照。

    李飛迅速撥響了局長的電話。

    “喂,局長嗎?打擾你休息了,請你馬上給任俊山打個電話,看他在那裏。”

    “怎麽,有線索了?”局長似乎也沒有睡。

    “我在送給你的那首詩裏猜到的,接下來失蹤的可能是他。”

    “好吧,正好有他電話,我馬上聯係。”

    有好一陣子局長沒有回音,直覺告訴李飛,出事了。他正要再打過去,局長來電了。

    “李飛,任俊山失蹤了。等著我,我馬上過去接你。”局長口氣沉重,說完掛斷了電話。

    李飛有點茫然了,自己絞盡腦汁,毫不容易解出了謎底,結果還是慢了半拍。但反過來說,誰又想到罪犯下手這麽早呢?

    不一會,局長的車就到了。上車後局長的第一句話就是:“你的判斷是正確的,那首詩裏確實有文章。”

    “但還是遲了一步。”李飛搖著頭說。

    “不能這麽說,走到這一步就不容易了,他們作案是不會告訴你時間的。”看上去局長心情還不是很差。

    “我們要去哪兒?”李飛這才想起局長是親自來接他的。

    “去一個地方,正好路過你這兒。”接著局長講起了剛才發生的事。

    原來剛才局長給任俊山打手機,但隻響鈴,沒人接,撥打了幾次都是這樣。他感覺不對,就給他家裏打去電話,任俊山的妻子接住電話,說剛剛司機來電,公司有要事,要他迅速去一趟。局長再給司機打電話,司機卻還在家裏睡覺,說根本沒有這回事。又打電話到公司,值班人員說,老總沒來。所以局長感覺事情不妙,很快通知專案組,定位手機位置,全體出動。

    “這一定是複製了司機的sim卡,趁任俊山睡意朦朧的時候,模仿司機的口音把他綁架了。”李飛肯定地說,“我想我們包抄的可能隻是個垃圾桶或者小草坪,因為和上兩次一樣,綁架者是不會把手機等物品帶回他們的基地的,他們會扔在那些地方。”

    小車在中山南路行駛了十分鍾後,隻見前麵人影攢動,有幾輛警車的燈在閃爍。局長的車剛剛停穩,就有一個警官跑了過來。

    “報告局長,沒有發現任何可疑人物,在前麵的花池裏找到了任俊山的手機等隨身物品。”

    “好吧,帶回局裏,可以收隊了。”

    “是。”

    在回去的路上,局長再沒有多說什麽,默默看著車外的晨曦。

    一進辦公室,局長關好門就感慨地說:“那首詩居然有這麽大的秘密,我真不明白罪犯為什麽要寄給我。”

    “你不是和任俊山是初中同學嗎?給你寄詩的這個人,說不來也和你是那個階段的同學。”李飛思考了一下又說,“我們可以這樣推測一下,罪犯綁架的對象都是他所熟悉的人,是出於一種報複還是其它,還待我們進一步查證。總之我們必須繼續關注幾位失蹤者之間的縱向和橫線的關係,同時你也把記憶中搜尋的目標縮小到同學之內,而且要和詩緊密聯係起來。”

    “昨天你走後我就在過濾,但sh太大了,從小學到大學在這兒的同學也有幾百,真的一時想不起來。”局長搖搖頭說,“還是你先說說是怎樣破解那首詩的吧?”

    “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