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無情天家

字數:5289   加入書籤

A+A-




    公元一九八年,中平六年、五月初三,當陽光照入崇德殿時分,懵懂的劉辯似乎還沒有習慣著龍椅上的身份。

    當看著丹鼎之下,並排而奏之大將軍何進、車騎將軍何苗、三公等,一時有些手足無措之感。

    還好其身旁有一垂簾之婦人,當即便聽何後,言語道:“大將軍言,著太皇太後指使中常侍夏惲、永樂太仆封諝等與州、郡官府勾結,搜刮地方錢財,全部送進永樂宮。可有證據??”

    “啟稟太後,臣自然有,早在先帝在位是,著太皇太後就一直貪財,朝中早有議論,先帝之賣官鬻爵,就是著董太後建議的。”早商量好對策,何進假模假樣的回稟道。

    “嗯!此事哀家也有耳聞,然此事關係著先帝之譽,如今先帝屍骨未寒,我等不宜再提此事,此事容後再議吧!”做戲做全套,顧及名聲,何後還是裝模作樣的的說道。

    “不過除此之外,陛下、太後,臣還有一事啟奏。近日宗正府提及太皇太後舊事,太皇太後原係藩妃,因先帝登基方才入宮就住,然如今先帝晏駕,再滯留皇宮便於禮不和了。按照過去的慣例,藩國之王侯需就國。著藩妃是否也該回封地居住哪!”扯了些閑篇,何進當即進入主題。

    何進此言圖窮匕見,當即就惹得朝堂之臣側目不已,明眼人都明白,著何家是要動手了。

    果然,當即便見何後頜首道:“大將軍所言有理,太皇太後,原係藩妃,不宜久居宮中,況先帝晏駕之後,更無再滯留之理,既然著宗正府都提及了,那就不得不慎重了,既然於理不合,那就著其仍遷往原封地河間安置吧。不過太皇太後乃先帝之生母,雖不能按禮留在宮中,然卻不可輕待。大將軍!當令河間郡修建寢宮,參照宮中之禮!”

    何後所言雖然有些牽強,然如今她是下棋之人,隨便一句話就可作皇帝的金口玉言,當即董太後的命運就決定了。

    隨著何後言語,何進當即冷眼環視有些異動之人,最後見無人敢出聲,當即笑言道:“太後仁慈,太皇太後有功於社稷,此番就國,可以修身養性、頤養千年,乃大好事也!太皇太後定感大德!”

    當朝下詔,天子蓋印,一切塵埃落定。哪怕有人質疑,卻任然改變不了,已在後宮威風二十餘載的董後,晚年淒涼。

    不過此事就此完結嗎?不盡然,當一夜白發的董後,孤零零的在風雨中前往河間後。樹倒猢猻散,作為董後侄兒董重,還沒有享受夠權利帶來的好處,便迎來了滅頂之災。

    對付董重這樣的小人物,何家可沒有什麽好顧及的,根本掩飾都難得掩飾。詔書下達方三日,何進便派兵包圍董重的府第,逮捕董重,免除他的一切職務。

    董重反抗中被亂刀砍殺,不過官方之言,乃董重自知有罪,自殺身亡。

    著董重一死,董家再無依仗,隨即土崩瓦解。

    可就是此,何進還未打算放過董家,自古天家之爭,定是血流成河,哪怕董家再無翻身之日,然恨透了董後的何後,哪裏肯就此了事。她不會給董後再留下任何機會,斬草除根便是自然。

    一月之後,當朝廷以忘記大漢還有個太皇太後的時候,一杯毒酒出現在了河間郡中,以成老媼模樣的董後麵前。

    麵對鴆酒,從天堂掉入地獄的董太後,倒是沒有懼怕,慘笑中一飲而盡。

    自此,何家再無顧及,不過還是為了天家臉麵,何後以皇帝之令,下詔追封董太後之諡號孝仁皇後,與先夫劉萇合葬慎陵。不久又加諡號為孝仁穆成皇後,成為曆史上第一位六字諡號的皇後。

    隻是著何進行的機密,又道董後是憂懼成疾而死,然卻沒有不透風的牆,很快在有心人的傳播中,董後是被鴆殺之事路人皆知,可如今何家一家獨大,無人敢言。

    隨著董後之死隨風遠去,宮中勢單力孤的十常侍,進入了惶恐不安的時刻,既然著何進都敢冒天下大不韙殺太後了,還在乎他們。

    六月,驕陽似火,然十常侍如今所聚之地,卻是陰冷異常。麵對死亡威脅,他們異常團結。

    當即便聽有人道:“何家這個殺豬的,竟敢謀害國母,真的是賊膽包天!”

    “誰說不是哪,著何進當年不過一屠夫,要不是我們抬舉他,焉能有今日!”

    “哎!真是靠山山倒,靠人人亡了,如今該如何,著董後一死,你我便成了何進最後的敵人了!”

    “如今依我看,還是隻有見風使舵吧?著朝中哪裏還有勢力,敢與何進對抗!”

    “那這麽說我們是要投靠何進了??當日我們都已經向他表示過效忠了!或許可行……”

    “嗯嗯!如今恐怕就隻有著一條出路了……”

    “糊塗!!”聽著眾人議論紛紛,一直穩坐的張讓沒有製止,可當聽到有決策之時,他卻是厲聲罵:“你們如何這般蠢笨,著何進雖然少謀無斷,可他手下大臣,那個不恨我們,要是沒有他們煽動,當日何進怎敢在先帝靈前搶先立儲,如今又鴆殺太皇太後,我們還敢有此僥幸之想,可危在旦夕!”

    “那以張常侍之言,不能投靠!那如今可就隻有相殺著一條路了?或許著何進一死,就如當初竇武一般,方可抑製眾逆!”聽明白張讓的話,段珪小聲道。

    “嗯,讓思量許久,或許也隻有如此了。既然投是死,不如拚一條路出來。不過如今何進勢大,恐怕你我之事還是在內廷!如今無兵,我們就必須掌握太後、皇帝,然後才可隨心所欲!”一說到除何進,就如同當日蹇碩事敗一般,張讓再次提醒道。

    “那如此,太後哪裏我們還要小心伺候著!隻要籠絡住著二人,除掉何進也並非不可能!”明白其意,擅長宮中陰謀的趙忠同意著附和道。

    而也正如十常侍所擔心的,雖然何進少謀無斷,然問及其手下大臣,問十個,十個回答肯定都是一樣的,當除十常侍!

    而其中最甚者莫過於,剛剛升為司軼校尉的袁紹、袁本初了。

    如今新君初立,雖然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說法,然作為當朝第一世家袁家,君恩任然無減,不但袁紹、袁術,先後封為司隸校尉、虎賁中郎將,太傅袁隗更是一步登天。

    當劉辯即帝位,何後臨朝稱製,太傅袁隗當即為世家代表與大將軍何進輔政,同錄尚書事。

    雖然按照大漢慣例,新君初立,皆設領尚書事,輔佐幼主,然如今著錄與領隻差一字,其分量卻不同,錄為總領之意,全權統領尚書台。

    就此可說,如今大漢朝堂大事朝堂,著袁隗雖為太傅,權利卻超過了三公,乃何進之下第二人也。

    當然著何進重用袁家,跟當日擁立儲君之時,袁紹帶兵攻入皇宮,立下汗馬功勞有關。

    也因此,為了保住如今地位,在大將軍府中所有屬下,袁紹乃最賣力,也是最受寵之人。何府每每宴會,袁紹定是座上賓。

    而如今後宮穩固,著袁紹還想再進一步,他清楚,唯誅殺十常侍也。著十常侍臭名昭著,與秦時趙高一般,注定遺臭萬年。要是他能幫著斬殺,不但名留青史,以後也是官運亨通。

    故每次宴會,隻要談及朝中大事,袁紹定提誅殺十常侍。

    可惜每每提及,何進皆搖首歎息,如今日酒過三巡,眾人離席,獨處間,袁紹又提此事。

    “大將軍如今董太後勢力以除,可宮中禁省卻任然被閹黨把持,如若不盡早鏟除,恐怕有變呀!”

    “老夫何成不想盡除閹黨,可怎奈太後她……太後言:宦官統領禁省是先帝定下的規矩,不可隨意廢除,又說先帝晏駕不久,便要誅殺舊臣,乃是不尊重宗廟之舉,叫老夫奈何……”今日多飲了幾杯,略添醉意的何進一副掏心窩子般的解釋道。

    “可大將軍,當斷不斷,必為大禍,紹賬下眾位將軍,皆英武之士,唯大將軍用之。張讓、趙忠之流,如今借著董太後之死,四處散播流言蜚語,何不以此為機會,將之消滅!時機不可失啊!”來時早有準備,見何進又推過,袁紹款款而談道。

    “可太後不需,如之奈何……”哪怕著袁紹說的有理,可何進卻依然不為所動,早先他也和自家妹子談過多次,可一直沒同意。無奈他也隻好再以此為借口。

    “如若大將軍是怕太後不同意,紹有一法,可助大將軍破之!”何進的借口,袁紹早就聽煩了,已在家思考過許久的他,不想今日又無功而返,趕緊神秘的道。

    “計將安出??”其實從心裏出發,何進也知道十常侍對自己有威脅,哪怕不想搏自己妹妹麵子,然如若真的能消除著隱患,他並不介意。

    “大將軍要除閹宦,手中當有一支可用之兵。當年竇武也如將軍般準備誅殺內寵,可後反受其害,皆因是事機不密,言語漏泄。那時五營兵士都聽命於宦官,竇武卻信用他們,結果自取滅亡。”

    “如今將軍居帝舅大位,兄弟並領天下強兵,軍隊將吏都是英俊名士,樂於為將軍盡力效命。如若將軍怕太後不同意,還可下詔招募四方英雄之士,帶兵入京,共除閹宦。到時大軍勤王,一切將在大將軍掌握之中,太後哪怕不同意,也無可奈何。將軍一舉為天下除掉禍害,當可名垂後世也!”深怕何進不同意,袁紹上下分析道。

    “妙策、妙策!大軍入京,一切都將在老夫掌握之中,看哪敢有宵小犯上!”無疑,袁紹的話說到了何進心坎裏,早先的猶豫不定,何進多少是顧及竇武之事,再發生。如今要是調四方忠義之人帶兵相助,他還怕什麽。

    隨後聯想著擁兵百萬,意氣風發中,一個囂張的身影更是出現在了何進腦中。當即他暗暗發誓,待除去十常侍,下一個便輪到他了。

    ‘阿嚏’‘阿嚏’…

    不想,洛陽城外一戒備森嚴的烏堡中,眼下正小心攙扶著大病初愈妻子散步的薑麒,莫名其妙的噴嚏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