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休老婆?!
字數:5061 加入書籤
右賢王這個人,在匈奴素有賢名。冷酷,務實,傑出,而且心理承受能力特別強。
據王帳裏的小兵甲、乙、丙、丁的客觀描述,就算你一盆狗血迎麵潑過去了,右賢王大人也會把它做成狗血粉絲湯上桌。
如果說天上掉的是鴨梨(壓力),砸到右賢王頭上時,就自動成了凍梨(動力)。
人家是宰相肚裏能乘船,右賢王年過四十,身材極佳,半點贅肉都沒有,但是肚子裏裝個星辰大海下去,也不成什麽問題。
思量再三,高貴的右賢王把如何處理和這位公主殿下的婆媳關係,啊不,是君臣關係上升到長期國策的高度,思想上加大重視力度,行動上加大整改力度,務求這事兒能圓滿解決。
他吩咐,讓下麵的奴隸去找六個漂亮的金盒子。這六個盒子,五個裝人頭,最後一個,裝上最滿珍貴的首飾、珠寶,一起送給未來的那位皇後。
意思很淺白,表示大單於恩威並施,隻要公主殿下不存有異心,嫁到匈奴後絕對榮華富貴,享之不盡。
如果他沒估算錯,快馬加鞭,今兒中午之前就能到了。
右賢王還特地吩咐使者,到了人家那兒要恭敬些,不用多說什麽,那位殿下但凡不蠢笨,一看見東西,自然就明白他們的意思了。
在外交手段上來講,右賢王這一招雖不高明,但足夠簡單有效。但是,他萬萬不會料想到,由於使者太過自作聰明,把這事兒給弄擰巴了。到漢軍那兒一通的耀武揚威,最終自取其辱,馬上就被打了臉。
阿狸今天晚上,依舊是千千萬萬個不高興。
作為肇事者,阿狸對於她自己把匈奴來的那個跟拖把成精一樣的使者嚇暈過去的事兒,當真是半點也不上心。
這種色厲內荏的東西,居然還能出使他國,也真是搞笑的很。
隻是,可憐她白天把好不容易把拖把精打發走了,下午又td來了一群蒼蠅。
拍著良心說一句,和親匈奴是件很慘的事兒,不假。
可是,匈奴人再讓她不爽,也就是一刀兩斷、人頭落地的事兒,而絕對不會跟眼前這位貌若好婦的劉大人一樣,跟隻綠頭蒼蠅似的,嗡嗡嗡個沒完沒了。
劉芳劉大人是這屆新被推舉上來的文官,他的具體官職,阿狸一直就沒記住,隻知道這位大人和他身後的幾位女官都是皇帝陛下派過來,教她“禮儀”的。
聽同來的小太監說,皇帝陛下本來沒想起這出兒來,但是蕭丞相特地提了個醒兒,說公主出嫁他國,一舉一動都代表這漢朝的顏麵。所以從現在起,就要給昭月公主進行專門的禮儀培訓。
皇帝一拍爪,說:“放心啊,我這裏出去的公主……”
蕭丞相躬身道:“正因為昭月公主可能得到了陛下的真傳,臣下才不放心。”
陳平陳大人在旁邊不厚道的笑了。
直接被打臉,皇帝也沒轍,誰叫人家說的是大實話。
天下皆知,漢代的開國皇帝劉邦市井出身,講的是兄弟義氣,擅長的是厚黑謀略,知人善任、胸有丘壑是真的,可是在“禮”這個字上就,咳咳,尚且有很大提升的空間。
毫無疑問,他這種性格和生活作風給子女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當然,這樣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就是公主、王子們都比較真性情,為人處務實,不拿腔作調,壞處就是……真的很“市井風”。
你見過堂堂太子天天帶著弟弟、妹妹上街買糖吃的嗎?你能想象太子他爹看到這一幕,竟然還覺得挺好的,畢竟他家以前都買不起糖吃!你能想象他們這群做大臣的看到這一幕有多麽崩潰嗎?啊!!!
啊!!!
啊!!!
呃,好吧,這是個玄幻的世界。
皇帝讓劉芳去,是因為別的人都很忙,畢竟剛打完仗,要處理的事兒很多。
匈奴單於開口說了,和不和親不重要,邊關貿易的事兒咱先好好商量商量。
畢竟在大多數時候,大家關心的都是如何掙錢,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掐架。
至於國仇家恨這東西,嗬嗬,嗬嗬嗬嗬,兩邊的掌舵把子都表示,能吃嗎?!
反正,單這一樁事情,就夠手下的能吏們手忙腳亂一陣兒了。
但是,劉大人無比堅定的認為,他今天是肩負著無比光榮的使命來的。
因為,昭月公主是道家。
而劉大人,是儒家。
讓儒家去教導道家,正說明吾皇的一個態度啊!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大人幾句開場白下來,阿狸明白了,這是來踢場子的。
媽了個巴子的,老子這又不是學校裏的足球場,你們怎麽就那麽熱衷於來我這一塊兒地踢呢。
阿狸很是心塞,可她又不能說出來。於是,她決定再去換身兒衣服,換成她最華麗的那身兒。
白衣金冠,玉麵紅唇,側麵看上去,有點兒男孩子的英挺。
她這身衣服是拿她的便宜師傅張子房舊時的衣服改的。張良原本是韓國貴族,品位自然不俗。雖然是白衣,但是繡著精致的暗紋,腰帶也是金絲織成的。
而最華貴的,還要屬那頭冠,是一隻盤旋成圓形的鳳凰,做頭冠的匠人別出心裁,把鳳凰尾巴上的羽毛都做成步搖的樣子,所以微微一動,就會搖曳生姿。
阿狸卻心道:這憋屈著的鳳凰,和老子多dzz的像啊!
換完衣服,這問題還是要解決的。
說起儒家和道家的恩恩怨怨,可是個很有意思的事情。
漢代初年,比較得意的是學道家的人。因為丞相蕭何和留侯張良都推崇道家,“無為而治”用在政治上,就是百姓該種田種田,該種地種地,君主並不幹擾他們。
漢初就是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之下才有了後來的“文景之治”,據說當時整個國家都是富的流油,上至王公貴族,下到平民百姓,大家都過得很是滋潤。
可是,朝廷也需要儒家的人。因為儒家的人最講“禮儀”。皇帝陛下為了讓臣下和諸侯時時刻刻謹記尊卑有別,所以也會選儒家的人進朝廷,擔任與之有關的職位。
阿狸說不清是儒家好還是道家好。說句實在話,這是皇帝該拍板決定的,輪不到她來插嘴。而且,皇帝用儒還是用道,大多時候是由著國情決定的。畢竟,不管哪種學說,實用才是第一位。
眼看著到了晚膳時分,阿狸實在沒有這個閑情雅致和劉大人進行儒、道之爭,於是非常委婉的向劉大人表示,我乃桃花源中人,向來不問世事。
劉大人雖然不知道“桃花源”的典故,但無疑對這個答案很是滿意,一手竹簡,一手戒尺,開始給阿狸上課。
呃……剛從外麵捧著食盒要進來的大雙和小雙,都默默的撫了撫額頭。
很快,阿狸就發現了儒家和道家的一個重大區別。道家學不好,撐死了是丹藥吃多了,坑的好歹是自己,儒家這玩意兒,要是沒學好,可是要累及旁人的。
劉芳劉大人挑起楊柳細眉,說:“君子不威不重,殿下要謹言慎行,哪怕睡覺的時候,都不能亂翻身。”
阿狸說:“嗯。”
劉大人輕啟朱唇,露出一點朱唇貝齒,說:“君子不愛阿堵物(錢),殿下不能這麽喜歡錢,會招人恥笑。”
阿狸說:“嗯。”
劉大人做貂蟬拜月狀,說:“女子當以夫君為天,”
阿狸這次終於多蹦出了好幾個字兒。
隻聽,她不鹹不淡的說道:“所以,您就把自己的媳婦兒休了?”
大雙和小雙在後麵很不給麵子的樂了出來。
劉大人聞聽此言,便如貴妃醉酒,憑欄杆,賞牡丹,眼圈紅紅的,一隻玉手還捂著胸口,欲語還羞的說道:
臣下休妻,是因為有一日,夫人織了一匹花色新奇的布。臣下讓她織一匹一樣的,她新織出來的卻比原來更好。‘夫為妻綱’,她沒有完全遵守夫君的命令,所以臣下才休妻的。”
說完這一長段,劉大人又以長袖半遮住麵頰,當真是如同似開未開的桃花,無限惹人憐愛。
阿狸喝了一口茶,心想著,還是得趕緊解決了這嗡嗡嗡嗡的蒼蠅吧,要不自己這頓飯到明早都吃不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