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正卷壹】亡國至寶
字數:12170 加入書籤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誌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琵琶行》
壹
公元1270年,南宋鹹淳六年
“來來來…看看……今春的收獲不小啊!”船上的漁人打撈著年頭的第一網魚,看著這年頭的收獲,漁人愣愣的笑了……
就在這時,不知是哪船的叫喊,把大家的注意都吸引了去。“嘿!都過來看看,這是個啥子東西!”瞧見那拖上來的漁網中有個大黑物體。
“嘿……別說,還蠻重的!”拖漁網的小夥說道。“大家一起過來拉拉,看能不能拉得起來!”在旁的大漢也湊上去,開始和小夥一起拉漁網。
過來好半天,那件大黑物終於被打撈了上來,眾人圍在一起,嘰嘰喳喳地評論個不停,都不知此物為何。
“這什麽個鬼東西!”圍觀的人說到。
這時不知又是那個不怕死的,站出來和大家夥講道:“聽老一輩的人說這海好像以前還挺玄乎的啊……莫不係個什麽晦氣的東西吧?”
“要不然咱再丟回海裏去?”
“不可,不可……萬一得罪了海神,咱今年都別想有好日子過!”
他們又商量了老半天,終於還是決定送到當地府役去,交並知州處理。
是日,府役門口聚集了許多漁民,要求要見當地知州,過了半響,知州才緩緩地走出門來。
知州:“是何人要見本官?”知州顯然已經對這樣的情況多見不怪了,當地有很多人這樣常常前來,不是吵架來討公道的,就是民眾上書要求進行整改的。
這種情況一般來說,是非常難解決的,既不能改變政策,又得使老百姓心服,對於這個知州來說,可不是個什麽好事。
可是當他跨出門後,看到的卻是一群漁民圍著一輛板車議論紛紛。
眾漁民看見知州出來了,忙上前迎接。
知州走進一探,才發現,原來這板車上還有著一塊黑色塊狀物,這塊狀物上還長滿了青苔;看樣子,似乎是浸泡在水下許久了。
“知州大人近來身子可好?過得還習慣否?要是覺得有什麽不適,您盡管和小民道來,小民雖然不是什麽人物,但認識的人還算多,保準幫您解決的妥當!”其中一中年的漁民走上前來,向著知州客套著。
知州聞聲,便知眾人是有事相托,心中送了口氣,便也與那漁民客套起來:“好,好著呢!這山清水秀的啊……自然會把本官的身子養好!也不知汝找本官所謂何事啊?”
後者聞言,又引著知州到那板車旁。指著板車上那物言道:“大人,您來看此物,黑裏透青,寒氣滲人。”說罷,就是拉著知州的手朝著那物摸去。
“觸之極寒,猶如玄冰。我等不知此為何物,特來請教大人,應該如何處置這廝?”講來那物也是有靈,手一接近,便渾身散發陣陣寒氣。
知州收回手,又在那物前來來回回觀察了幾番,言道:“嘶……此物是甚本官也是不知,不如拿斧子劈開,再行商議?”眾人聞聲亦點頭稱是。於是知州便喚斧手來,以斧劈之。
誰知那物竟刀槍不入,斧劈不裂,複劈之,那物依然完好無損,反而把那斧子劈壞了,眾人皆驚歎,不知如何是好。
知州以為斧刃不利,又叫斧手更斧複劈之,那斧手便從家中挑來最利的斧子,有(又)劈之,猶然如此。
那知州見此情況,上前有言到:“此物甚是不凡,待本官上書一封,把它送到朝廷,請皇上發落。”眾漁人聞言,議論了一紛,也無另行之法,便也隻好點頭稱是。
又過數日,知州上書京城,並派人把那物送到了宮裏去。
貳
“吾皇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平身。”
“謝吾皇!”
大殿中,趙禥坐在龍椅之上,在這龍椅上的有兩個人,一個是趙禥,另外一個,是一位容貌傾國傾城的絕世美人。
趙禥看著滿朝文武,朗聲道:“昨日,有位知州上書與朕,說有漁民在海裏打撈上來一件奇物;刀槍不入,水火不侵……眾愛卿有何想法?”
說著,趙禥把手一揮,就有兩人搬著個大箱子進來。箱子一開,箱裏向外冒出陣陣雲霧,使人如置身三九寒冬之時。待寒氣散盡,箱子裏邊便能看到一塊青黑色的物體。
滿朝皆驚。
少傾,其中一位老臣站出來,在那物前探了一探,惶恐道:“陛下!恕臣直言,此物來曆不明,且寒氣逼人,恐怕是個不祥之物啊!”
片刻,又一位老臣站出來附和著:“對!陛下,此物要是留在宮中怕是有患啊!”
“是啊……是啊……”
“哎呀……怕是有什麽事要發生啊……”
“還是快些運出宮去丟掉吧……”
朝上的眾大臣紛紛議論著,都勸趙禥把這塊來曆不明的物體運出宮去。
趙禥心裏大為不快,勉強耐著性子聽下去,心中有些莫可奈何。如此稀世罕物就這麽丟了,倒有些可惜。然而為人君者,少不得要聽臣眾的諫意,可他是一朝天子,就算眾人意見統一,隻要自己不同意,他們沒有辦法也隻能聽從自己的安排。趙禥心裏這樣盤算著。
他擺擺手,示意眾大臣安靜下來。待到朝中安靜以後,趙禥才慢慢開口說道:“那麽…眾愛卿,可否與朕說說看,此物何患之有?”
眾臣聞言,又議論起來。剛剛啟奏的老臣站出列來,又言道:“陛下,依老臣看來,此物定有不吉之處,言此物有患,亦是如此。此物之患,患在……”
“住口!”那老臣話還沒說完,殿門間傳來一聲大喝,話音未落,就有一人身穿道袍跨步而入,直朝大殿上走去。
“陛下,請恕老朽來遲!”依然與其他大臣一樣,這人走到禦座下,便向趙禥行跪拜之禮。
趙禥聞聲望去,不禁竊喜;在看到此人之後,他心中早已有數,看來,這不明來曆之物,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留在宮中了。
“國師不必如此多禮,快快平身……”他言道。
“謝陛下!”後者聞言,從容地站起身來。拍了拍衣服下擺,轉身看了看那物,環視一圈,最後又麵向趙禥,曰:“陛下,此乃傳說之玄冰木,稀世珍寶矣!如今玄冰木現世,況且又正好為陛下所得,乃大吉之向,萬不可丟也!”
趙禥聞後大喜,心中甚歡,又恐眾臣不服難以收留,故又問國師曰:“國師,何乃玄冰木?又源於何處?”
“陛下有所不知,這世上除幾種洪荒神木之外,還存於三大神木,這玄冰木便是其中之一,此木存於萬丈海底的玄冰之中,每隔萬年才融化一次,每次融化,才可能從中漂出數塊,即使如此,能現於人世的玄冰木是幾乎不見,故此,這塊玄冰木能夠出現於此,實乃大吉之兆,陛下萬幸,連老朽也是第一次有幸能觀此物之容,當真是人生一大快事也!”那國師也不是個小道,隻觀一眼就能向趙禥托出了這玄冰木的來曆。
那老臣聞言趕忙又向趙禥奏道:“陛下……此物萬不可留於宮中啊!”
趙禥起身,走到那玄冰木前看了又看,言:“朕心意已決,此神木便留於宮中,眾卿毋需多言。”
“這……還請陛下三思!”
“朕的話,你敢不從?”
“……老臣遵命,陛下萬隆!”
忠心耿耿的臣子長歎一聲,重入隊列。趙禥走到國師旁:“依國師之見,此物是否要納入珍寶閣內珍藏呢?”
國師麵向趙禥曰:“非也非也,陛下,此乃罕世木材,且交於老朽處理,不出幾日,待老朽把它製成一樂器,以供陛下日日能享絲竹之樂。”
“啊……還是國師所想周到!那就勞煩國師了!”趙禥又回到禦座之上,一手摟過身旁那傾國美人,笑得春風得意。
“老朽遵命……”那國師揮揮手上的浮塵。便有人把那玄冰木搬了下去。
趙禥坐回龍椅,向眾人道:“可還有人啟奏?”朝中眾大臣皆無再奏,於是趙禥揮揮手,宣布退朝,又摟著那美人到後殿去了。
幾日後,用玄冰木製作的琵琶被送入了朝中。當天,趙禥在皇宮內拜了盛大的宴席,並命令宮女在全朝之上彈奏琵琶,可是這琵琶極怪,論誰來彈奏,它發出的音總是尖銳刺耳。
國師對趙禥言道:“陛下,此樂器乃是神木所造,造成之初便有靈性。如果老朽所想不錯,這琵琶應是擇主矣!”
那趙禥聽聞,又問國師道:“那…此物之主又在哪裏?快快與朕找來!”
國師手撚長須笑道:“陛下莫急,此物之主亦在其宴也。”
“係誰?”
那國師笑了笑,曰:“陛下且稍安勿躁,此物認主乃是陛下懷中美人矣!”
趙禥看了看自己摟著的美人,問其道:“愛妃,汝可會奏琵乎?”美人掩口笑道:“臣妾略通一二。”
“快奏一曲與朕聽聽,彈得好,朕有重賞。”趙禥聽說美人會彈,急忙催著她前去奏樂。那美人也不怠慢:“那臣妾就先謝過陛下了。”語畢,便上前接過琵琶,試了試音,繼而手撫其弦;猶如玉珠落盤,時緩時急。緩時宛然續續無聲,急如千軍萬馬奔馳而下,時亦無聲確係有聲,佳音入耳,猶如天上之。堪稱絕妙。
一曲作罷,眾臣依然沉醉其中,過了許久,才茫茫然如大夢初醒般回過神來,紛紛要求再奏一曲。
這一夜,朝野上下都沉浸在這絲竹之歡當中,因為右丞相賈似道不允許將任何有關邊境危機的事報告上京,所以朝野之中的大臣們誰也不知道,遠在大宋邊境外,有一股勢力正在悄然壯大。即使是知道此事的官員,因為懼怕賈似道的權利,又或者受到了好處,誰也不將此事上書趙禥。
公元1271年
中原汗族可汗忽必烈建國,國號為“元”。同年,忽必烈加強了攻打宋國邊境襄樊的兵力,立誓取得宋國江山。
公元1274年7月9日
在位十年的宋度宗去世,其嫡長子趙顯在賈似道的支持下繼位,廟號“宋恭宗”,改年號為“德佑”。宋度宗禦下國師被赦令陪葬。在眾大臣的建議之下,玄冰琵被收入保和殿,未經允許,不可取出。
而此時,右丞相賈似道依然封鎖外界消息入京,整個宋朝統治由此進入癱瘓狀態。
叁
公元1274年
被圍五年有餘的襄樊終於被元兵奮力攻破,守將呂文煥降元,協助元兵攻打宋朝。九月元伯顏出兵襄陽,十二月漢陽、鄂州守將降元。
同年,呂文煥一路招降沿江舊部。長江防線崩潰。
公元1275年春,元軍攻克宋朝軍事重地“安慶”與“池州”。直逼建康。
此時,朝野中的大臣終於按耐不住,在一次早朝當中將此事上書趙顯。
聞得此訊,朝野大震,各界紛紛期望右丞相賈似道能夠出征攻克元軍。
賈似道議不過眾人之口,隻好硬著頭皮帶兵出征。
賈似道不通兵法布陣。隻顧叫同行的大將自行編排,廝殺中,宋國將領前後落馬,死的死,傷的傷。賈似道急得直跺腳,誰的話也聽不進去,隻顧讓宋兵一個勁的往前衝。
然其結果可想而知,宋軍大敗,賈似道帶著殘部幾十餘人回到首都臨安。
趙顯看著兵敗而歸的賈似道不知如何是好,眾臣紛紛上書要求將其斬首,此時的賈似道狼狽不堪,跪在大殿之中冷汗直流,身體也止不住的抖動。
最終,趙顯不忍心處死賈似道,將他廢除右丞相之位,貶到地方做官。
在賈似道赴任途中,監押官鄭虎臣遭到賈似道的賄賂;賈似道想要中途轉道投奔元朝,答應給鄭虎臣好處並在元朝皇帝麵前替他美言幾句,到時候宋國亡時投奔元朝還說不準還可以當上大將軍。幾年來,賈似道濫用職權,封鎖外界消息使京城眾臣不知道邊境危難,最終才釀成了如此結果。鄭虎臣咽不下這口氣,而賈似道現在竟然又當著自己的麵出賣國家,一氣之下的鄭虎臣抽出腰間的刀,將賈似道殺害。
公元1275年11月,常州淪陷,元軍在常州舉行大屠殺,百姓死傷無數。不久,平江也被元軍攻破,首都臨安人心惶惶。
公元1276年二月,淮西降元。三月元伯顏攻破宋朝首都臨安,宋恭宗與宋太後及宋太皇太後被擄北上。趙昰和趙昺被大臣們保護逃出臨安,前往福州。
一月後,宋軍南下福州。趙昰繼位,廟號宋端宗。改國號“景炎”。
公元1277年年末
元軍不斷南行,直下福州而來。
趙昰在南下途中,因為自己不慎被風浪卷進海裏,年逾70的江萬載撲入狂風巨浪中奮力將遇溺的趙昰救起;眼看三年來一直貼身保護自己的最親近大臣江萬載為救自己被海浪吞沒。
以至於不到十歲的他便在心裏產生了恐懼,無心管理朝政。此時宋朝統治暫由陸秀夫、張世傑等人接替。
一日,趙昰在後院望著天,仿佛正在思考事情,一位大臣帶著一位美人走進後院。
“陛下,微臣看陛下整日閑於後院之中,特命人找來當年被安放在保和殿中的玄冰琵……陛下,是否要欣賞欣賞此絲竹之樂?”
趙昰看那琵,通身棕黑色,琵首雕成一龍頭,在那琵身中,也有四爪刻在四方,好不煞氣。於是便言道:“既然如此,奏樂便是了。”
那大臣聽著也開心,也叫那人奏樂,“哎……每天都那麽多事…這皇帝啊……死了多好…就不用這樣戰戰兢兢的了……”那美人如此想到,但還是坐到一旁,奏起樂曲。可誰知她無論彈奏什麽樣的曲子,聲音都異常刺耳。於是那大臣趕忙讓停。
可那聲音停後沒多久,趙昰便昏死過去;那美人叫喊了一聲,隨後大臣也嚇壞了。忙叫太醫趕來查看。
太醫急忙趕到後院為趙昰診斷,那太醫越診越亂,也不知趙昰到底是得了什麽病。豆大的汗滴從臉頰流過,滴到地上;心中越急,越是悶熱,汗水也浸濕了他的後背。後院裏的大臣越來越多。奏琵的女人癱在地上,嘁嘁作聲,身體也不止抖動,沒有想到她剛剛的一時之意,如今確成了真,從她眼角流出的悔淚劃過了臉頰,滴落在袖口,把衣服也浸濕了大片。
久久過後,那太醫才站起身來,對身後的列位大臣說:“鄙人無才!也不知陛下得的到底是什麽病狀。待我回家取得多年前曾獲得的靈藥,方可一試救回陛下!”
眾大臣議論紛紛。倘若這太醫借著回去的名義離開福州奔他城而去,那趙昰又是如何。又倘若那藥服下後,趙昰的病症不見好轉反而更差又要如何。大臣們一時拿不定主意。
就在此時,陸秀夫趕到後院,見趙昰昏迷不醒,如此下去也不是辦法。沉思了一番言道:“列位大臣,如此下去也不是辦法,不如讓幾個侍衛陪太醫回去拿藥,之後的事再議吧。”眾臣聞言,一時也別無他法,隻得是同意了陸秀夫之意。
之後,趙昰雖然是醒了,但也重病纏身,無法朝政。
公元1277年11月,福州被元軍攻陷,朝臣們護送趙昺乘船南逃。此後,每日早朝便隻能在小船上進行。
公元1278年4月,眾臣抵達雷州。宋端宗趙昰病逝。陸秀夫等臣擁戴年僅8歲的趙昺為帝,改國號“祥興”。
公元1279年春
在元軍的猛攻之下,雷州失守,眾臣隻好逃向崖山,元軍緊追其後。
四月,元軍對崖山發起總攻,在經曆了一天的火拚之後,宋軍全軍最終無力戰鬥,全線潰敗。
陸秀夫抱著趙昺,與趙宋朝皇族八百餘人集體跳海自盡。至此,南北宋十八帝,共曆320年,宋朝滅亡。
海麵上漂浮著百餘人的屍身,在這其中隱隱約約可以見到一個黑色木箱也漂浮在水麵上。
“船家,你若是不怕便將船行到那中間去。”一名男子指著漂浮在海麵上的屍群道。
“這位客官,老夫觀汝年紀輕輕,何必去沾這些晦氣的東西呢!”那船夫雖然嘴上那麽說,但還是劃著船朝那屍群正中而去。
“船家,此事說來話長,若是嫌銀兩不夠,在下當加就是了。”男子從袖中取出一筒竹卷翻看,向老船夫答到。
老船夫笑了笑:“客官哪裏話!老夫一把枯骨什麽事不敢做,也莫說銀兩不夠,就朝客官這誌氣,錢不收也罷!”那男子不再作聲,低頭看著手裏的竹簡。
未幾,老船夫喊到:“客官!我們已經到了這中間了,老夫平生之年還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壯觀之景矣!”
那男子往周圍看了一圈,收起竹簡,放回袖中。“船家,看到那個黑色的雕花木箱沒,幫我把它撈上來吧。”
“好咧”老船夫說罷,便把那箱子用槳撥來,彎下身子,一把撈了起來。“哎喲,這箱還蠻重的!”
那男子走過來,對老船夫道:“快些離開吧,過會元兵就會到達此處,倘若被他們看到,我們也不要想落得個好。”
那老船夫聞言,便起身劃槳,不一會便已經出了屍群朝遠處而去了。
那男子打開雕花木箱,看了看裏邊的東西。
“嘖……這下子難辦了……”
那男子說到,隻見那木箱裏邊,躺著一把不知是用什麽木料做的琵。
渾身棕黑,琵雕龍首。那龍越看越真,仿佛要把人吞噬一般。
男子合上木箱,望著波瀾起伏的海麵若有所思。接下來這木箱裏的東西會被帶往何處,又會發生些什麽,誰也不知道……
肆
春風拂過景色秀麗的江南,晚間時分,江麵上飄著淡淡的水霧,走在江邊,猶如人間仙境。
一艘花船之上,遊客們在酒宴裏談笑風聲。一名女子在台上彈奏著琵琶,樂曲動人,悅耳動聽。
幾曲作罷,今天的表演也便結束了。那女子起身鞠躬,便走下台去,台下亦響起零碎掌聲。
一個留著長發的青年隨著那女子走進後台,把那女子叫住。
“趙小姐……您的曲子彈的還真是悅耳。”那長發青年開口道。
“啊……謝謝!嗯,對了,你是怎麽知道我姓趙的啊?”後者問。
“嗬…這還不簡單麽,今晚的演出名單上就有啊,嘉賓們人手一份的。”
“哦,這樣啊……那你來找我有什麽事嗎?”
“是這樣的,我聽趙小姐很有彈奏琵琶的天賦,想送給趙小姐一份禮物,還希望趙小姐能夠收下。”
“什麽東西?”
“是一把琵琶”那長發青年把肩上背的布包拿下來遞給了那位姓趙的小姐。
那趙小姐打開一看,滿是吃驚;那琵琶不知是用什麽木質做的,全身棕黑,琵首更是雕成了龍頭的形狀,琵身也有龍爪,整個琵琶栩栩如生,仿佛真如一條龍似的。
那趙小姐趕忙推回:“不不不……這東西不是我能得到的!您還是收回吧!”
說完,頭也不回的跑走了。那長發青年笑了笑,也回頭背著布包走開了。
“趙小姐,剛剛有一位客人給您留了一件禮物,說是很配您,要您以後每次演出都把它帶著呢!”一個女生跑進來,肩上還背著一個布袋。那趙小姐一看,連忙停下手中的工作到宴席裏去找那個長發青年。
可是無論她怎麽找,怎麽問,都再找不到這個長發青年,也沒有人知道他後來又到哪裏去了。
之後,常常有傳聞說,隻要心情煩悶的時候到那花船上去,聽一個姓趙的小姐用她那龍頭的琵琶彈一首曲子,心情立馬就會變得舒暢愉快……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絲竹之樂亦是如此……”
江邊,一個長發青年合起手中的竹簡;爾後露出了淡淡的微笑:“但願這玄冰琵,可以在宋太後這一世的手裏,來化解它千年來的怨念吧……”
啊……轉眼間又是三周多的時間過去了。
這篇《亡國至寶》也終於寫出來了呢。
本篇作為【**之篇】的第二章,寫的是**之中的“貪玩”,也就是“貪圖享樂”。
嗯……下一章裏這個所謂的長發青年會有更多的露麵機會,大家可以更加的了解他。也就是在寫《亡國至寶》的同時,我也寫了《本銘錄》的作品大綱,基本上已經確定好了這個長發青年的身世。我也會在寫其他故事的同時把有關於這個長發青年的來曆身世寫出來,大家也就慢慢等待吧。我會盡快的闡述事情的真相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