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漢王府
字數:3071 加入書籤
此時的白暮秋早就在池州安排妥當,王府內外被裝扮的著實華麗,不輸任何天潢貴胄的規製。
且是一應用人都是從江寧府精挑細選而來,小廝六十六,侍女七十二,僅是廚下的師傅就有二十餘人,內外總共五個管家,一個總管,各司其職,各安其事,整個宅邸被安置得十分齊整。
言玉一行上百人,前麵打馬的江寒自是要來護衛不提,卻是見到如今這池州城城高池深,麵貌煥然一新,自也是十分的歡快,與著言玉在後,將著眼前所見之物一一細述,言玉卻是不信,區區一載,能有如此大的變化,雖是要這池州刺史白暮秋能幹不說,自己也將那昔日耍在嘴邊的許多設想成真,委實不是件容易事。
卻是來到城池之下時,放眼望去,真當如此恢弘的氣度。
隻見這一個破落的狹窄城池早已是舊貌換新顏,城寬池闊不說,均是青磚青瓦鋪路,城上遍插錦旗,唐、漢的名號依次排開,氣度非凡,又是麵前的護城河早已不似過去那般滿布著淤泥的小河道,現今看去,碧波蕩漾,連成了湖泊一般寬厚,又有肥鴨水鳥在內棲息,陣陣微風拂麵而至,真似讓人心曠神怡,忘歸所以。
城內打馬,稀疏的街市不再,而是寬大的青石板兩側,早已滿滿當當的商鋪市井門麵鋪散過去,城內中心地帶,恍然一看,倒似真有了幾分大唐都城江寧十裏秦淮的味道,商賈人士挨肩接踵,熱鬧非凡。
這漢王府的位置選在了池州新城的北麵,坐北朝南開府,且是穿城而過的若水河一邊引流至了護城河方向,一邊則引流至這新城南側的王府門前,為的就是王府與這城區做好區隔。
卻是這造城的一應工匠也似巧心,連著王府門前的河流開鑿出十數條款款的溪流,依次分布在最寬的河道前後,這樣一來,就免不得架出十數做寬大的橋梁,那橋梁均是木質結構,簡單樸素,卻是橋麵上的潘柱內外雕刻十分精細,裏裏外外均透著颯颯王氣,連接著最大一座橋梁的中袖位置。
遠站在此處,便能將這赫赫王府氣度猜出一二,言玉一眾雖是見多識廣,更是言玉本就是連那明清時期的紫禁城都不知逛過多少回的主兒,似也對這恢弘巧妙的構造十分吃驚,且是一步一景不說,跨過了橋麵就是漢王府的正門,上麵三個鎏金大字引起眾人注意,打眼一看,寓意十足,未及細細去品,那“承漢門”外早是一眾人馬相迎起來。
兩側新軍齊刷刷地下馬單膝跪倒在地,左麵男仆,右麵女仆,又且都是年輕男女,成群結隊一般,又是同樣的著裝不假,看上去整齊劃一,青春洋溢。中間立著六個男子,玄衣五人,白衣一人,那穿白衣的年紀略長,早已擺出一副恭恭敬敬的態度。見著言玉一行近前,一聲指揮千軍萬馬的吆喝而出,眾人齊齊地跪倒朝拜起來。
“恭迎漢王回府......”
“我勒個去!咳咳咳......怎麽還有點小激動呢,如此看來這白暮秋和著令扶蘇二人還是有些能耐的......”
言玉心道一瞬,卻似胯下馬兒一聲嘶鳴,也叫他忙將句威儀的話兒出口,“都起來吧......”
迎接進內,又是一陣子眼花繚亂起來。
白暮秋隨在左右,一處一處回答著言玉的問話,說道那個白衣總管時,又是細細來述。
那總管本就是原先從皇家禁苑退下的一個老人,將那宮中的一應規矩了熟於心,一經吩咐下去,建章立製,除了這王府的建製不得與皇宮比肩外,倒是內外一應禮製都是絲毫不輸。
言玉耳中聽得暢然,眼中更似打緊。倒不是說這王府就比不得皇宮禁苑,花的銀子不少,出來的效果自然一氣嗬成。
從前麵的承漢殿、弘潤殿、啟德殿三座大殿林立,再到中亭花房,連接一派蜿蜒曲水的廊庭軒房,飛樓傑閣間氣宇恢弘,置身其內,姿鬱鬆徑,煙迷翠黛,自是叫人瞬間忘記了方位不說,遐想連篇間,隻怕仿如仙境,入則迷之,出又悔之,好不又愛又恨,隻痛不能盡興。
輕語、小熙和著那三位王妃一人身邊立著兩個青衣陪侍,在王府內緩緩行進。
眾人心境不錯,卻是畢竟婕心與微涼的性情相仿,毛躁不少,一眨眼的功夫早已帶著幾個青衣不知奔到了那兒撒野,輕語看在眼中,卻是王妃可以索性胡鬧,王後若也胡鬧,豈不叫人笑話,怎是今日心情自也絲毫不差,並未說些什麽規矩出來,隻一位將著個王後應該有的端莊姿態在眾人麵前展示的淋漓。
言玉回身瞥過一眼小熙,見她正是被兩個青衣緊緊地侍著,一對眸兒也正似不知放在何處好些,雕梁畫棟,綠蔭小橋,早已占領了大半心思,繼而隨即暗自一笑,心下更覺歡暢。
“哎呀呀......想不到我李言玉竟有住在這樣宅子裏的一天,這要是放到現代,還不得是個什麽5A級的景區什麽的,不過這王府這麽大,好是好,可也明顯是有些過了,我一個王爺,若是一味做出副無所謂的享樂態度,這可叫旁人如何看待......人人心裏都有杆秤,他們雖是我的下人,自然不會說些什麽,可這樣的宅子矗在這樣,這池州府上上下下自然是要傳揚出去的,倒時候再說,這個漢王爺在池州如何的奢靡享受,若是再有一兩個不懷好意的,說我建這所宅子是搜刮民脂民膏所得,這將置我於何處?”
言玉邊走邊想,正在籌劃著如何開口,誰知一窪碧綠早已橫在了眼前,這池子名曰紫尊,內中小蓬萊、洞天華府都是能工巧匠窮盡技藝的極品佳作。
要去其內,須乘坐一葉扁舟擺渡而去。再接著便是三十六座正側廂房,十八座丹犀閣樓交響依次落座,乘坐扁舟,搖擺恍惚間便能穿梭於後花園的牡丹園、芍藥園、天香園、桃林、竹林,清風徐來,盡興之餘,卻隻恨那座名曰鳳凰的假山太高,登之不及,倒是將這些江南能工巧匠的技藝發揮的淋漓。
眾人遊罷,又是那白衣總管早已吩咐,已在後花園的韻音亭下擺酒置宴。
卻是一眾人正要落座之時,言玉將袖一擺,隨即開了口,“白暮秋你可知罪......”(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