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建製之爭

字數:3567   加入書籤

A+A-




    眾人被這樣話晃了一下,正要回味什麽意思,那白暮秋卻是早已跪倒在言玉麵前,“暮秋......知罪!”

    “那你說,你何罪之有?”言玉穩身不動,雙手背在了身後,擺出副肅肅的態度。

    “漢王殿下要暮秋修建王府,也隻是要遵照著朝廷的祖製修建,卻是暮秋私自擴大了王府的占地麵積......”

    “哦!我想明眼人一眼便可辨識出這樣的一座王府到底多占了多少麵積......那你說說,到底多出了多少?”

    “......五倍有餘......”

    旁人被這話兒晃過了神色,卻是無一敢在這個時候插嘴。

    “那你說,這樣的事,應該如何治你的罪......”

    “按律,當斬!”

    “當斬則斬!”言玉袖身一擺,隨即厲聲喝出一句來,又是微閉雙眸轉過了身去,不再看著暮秋。

    眾人見著這樣氛圍一出,也都紛紛跪倒在地上,更有那廚下正來傳菜的小廝不明就裏,見著眾人忽的跪倒一片,手中端著的熱騰騰的菜肴如何脫手,一個踉蹌也自跪倒在地上,隻將湯湯水水撒了一地,頭也不敢來抬。

    “殿下......”江寒瞥過了一眼眾人,開口道,“白大人就算有罪,卻也罪不當斬......”

    “哦!為何?”

    “末將以為,白大人如此來做,雖然逾了祖製,卻也是情非得已而為之......”

    “情非得已?”

    “是!”江寒接著道,“殿下近半年來一直居住在鄭王府內,對於池州之事自然有所不知......殿下你想,現在池州新建,僅是城郭的範圍都大出了五倍之餘,內中商賈雲集,熱鬧程度非其他州郡可以比肩。僅僅依著現在的情況來看,用不了多久,這座城池就會被填補得滿滿當當,容不得一絲空閑的地方。若不早早地來做規劃,將來哪兒還有這樣的好地方開府建牙......”

    “一派胡言......”言玉依舊背對著眾人,周身散發出冷冷的氣質,“我說的是祖製的問題,與有沒有地方開府建牙又有何幹。這樣的王府若是被旁人覷見了,何人不會參我一本,再者說,這用來修建府衙的錢財本應更多的用在百姓身上,如今卻被你們修建了什麽大小蓬萊,花房殿堂假山,叫本王於心何忍......”

    “殿下有所不知,現在的王府雖然比起其他王府多出五倍有餘,可是殿下不要忘記了,你也是身兼數職,大家都知道,這節度使衙門的麵積是大唐官製之內最大的,一般來講至少也能頂的上兩個王府的麵積,因為節度使衙門不僅僅節度使的居所,也是一道之內的官署所在,日常辦公都在其內......”

    江寒見無人駁他,又道,“那也就是說,漢王殿下本身的居所麵積占得一分,節度使這層身份又讓它多占了兩分......”

    “就算如此,那還有兩分當如何解釋......”言玉轉過身來,看著麵前的江寒問道。

    “朝廷早有規定,可怕就算是這樣的規定,督建王府的白大人也是有所不知......”江寒麵上輕輕一笑,“尚書省早有明文,凡身處鄰國之所,不論是官署或是軍營、驛站、兵力等一應事物,都要在所建製的基礎上擴建出二分有餘才是,而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在鄰國的麵前示我大唐國威......漢王殿下又兼著節度使的身份,如此三分自是在建製之內的,卻是這嶺南一道,在大唐的疆域內本就是邊境之所,如此,多出的這兩分自然也是不逾製的......我想,就算是有人要說些什麽,朝廷的明文規定放在那裏,又如何開得了這莫須有的事體......”

    言玉聞聲心下一笑,卻是江寒的這番巧舌如簧並未在他的意料之內,又是旁的幾個隨從官員也來紛紛解圍,如何不叫言玉開了尊口,“就算是如此,可我李言玉一向體恤民情,這一身的清風正氣也必然是要反對奢靡的......”

    “筆官何在?”

    “下官在......”

    “既然如此,就江將軍方才所言都一字一畫的落在紙上,我要發出官文,讓嶺南道一道的民眾都知道這其中的原委......”

    “唯......”

    “還有!”江寒瞥過一眼麵前跪著的暮秋道,“白暮秋所為雖是不逾製,可也並沒有與我將我樸素的心思揣摩,如今這王府之內,一派金碧輝煌的裝扮既已建成,也總不能再將它拆了去,造成了新的浪費。為官之本,就是要兩袖清風,將一顆質樸無暇的心作為為人處世的根基,如此看來白大人還是修行不夠,到不得坐定不亂、真正心無旁騖的境界,如此,才會莽撞行事,就罰他半年的俸祿作為懲罰吧......”

    “唯......”

    說罷了話,眾人亦紛紛起身。

    白衣總管借個機會道,“現在宴席已經備好,不如......”

    “我都說了,要樸素為本,你們總管內務的人,也一定要記在心裏,像這樣的宴席依我看,一律是四菜一湯,幾杯薄酒足以,絕不可山珍海味來添......”

    白衣總管畢竟活泛,說罷了話,即刻著人將這十餘桌飯菜來個現場的擺盤,每桌四菜一湯,卻是分量夠大,都不至於餓著肚子,又是剩下的飯菜都分發下去,要廚下和著一應仆從享用。

    卻是如此一做,倒將這內內外外的一應人博得了一段佳話,都說這新來的王爺是個是非明辨的清官,都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怎奈今日之事,如此一傳十,十傳百,王府內外,池州上下,未及幾日,都已傳遍,又有那筆官的告示貼出,嶺南一道,聞著這樣舉動,都覺暢意。

    過了幾日,言玉前往烈士陵園祭奠了陣亡將士,又是與著新軍中的家屬一應人等慰問完畢,才漸覺著心下一塊石頭落地,自生出了幾分暢然。

    又是江寒受了言玉之命,要將著新軍兩萬人馬再行擴建,一年之內,至少增至五萬,小飛自是不能閑著,二人一正一副,就如此忙於此事。

    更是小飛有些放心不下,將那軍中的五百精銳派駐在王府內外,絲毫不敢大意。

    卻又畢竟心下放不利索那錢引歌殿下的一廂情願,日逐琢磨,也漸漸將那毛糙的性子隱下了一二,瞞著江寒和言玉,竟私自派出幾個親信士兵前往江寧打探那姑娘的消息,畢竟一年未見,也不知她比武招親的事到底有無頭緒,或者人家已經招上了如意郎君,早已返回了吳越亦未可知,總之,這情字一旦開口,哪兒有輕易放下的道理,情竇初開的年紀本就是心下浮躁,想要與那姑娘再謀個麵,也畢竟不是什麽錯事。(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