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七十、康默記獻策

字數:2938   加入書籤

A+A-


    康照梳洗淨麵,更完了衣服,立即精神抖擻。

    阿保機看到,康照瀟灑倜儻,果然一表人才,心中更加高興。

    阿保機沒有再在城中停留,領著康照出了城。

    薊州刺史本想將這些討命閻王送出城門,自己的奴才身份就該結束了,沒曾想阿保機還是不放過他。

    阿保機看到薊州刺史要退回城去,大怒,喝道:“此等燒書之徒,隻配終生為奴。”

    室魯哪能讓薊州刺史走脫,走上前去,重重甩了薊州刺史兩記耳光,隻打得薊州刺史目放金花魂飛魄散,早忘了自己的刺史身份,狗一樣彎下腰去,老老實實跟在康照身後。

    阿保機又對其他文官喝道:“從今往後,城門不得關閉。”

    康照突然覺得,跨進了契丹大營,他就再不是大唐的人了,心中猛然間滾過一陣熱流。

    想自己從小苦讀詩書,原想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沒想到大唐幾年間就風雨飄搖了,社會大廈猛然坍塌,徹底擊碎了他的仕途夢。

    很快,他又想到,薊州離草原近,在大唐政權徹底垮台以後,草原政權必會跨過長城與中原軍閥搶奪地盤。

    薊州有許多會講契丹語、回鶻語、黨項語的商戶,康照想,反正自己求官無路報國無門,閑也是閑著,便下功夫學起了外語,或許將來能用得上。

    去年聽說劉仁恭派人到草原上放火,康照一個小獄卒也根本沒有見劉仁恭的機會,急忙求見薊州刺史,言說厲害,讓刺史勸劉仁恭立即停止這等傷天害理的勾當。

    刺史哪敢去阻止劉仁恭,勸他少說為佳。

    接著又聽說契丹示弱,給劉仁恭送來了好多戰馬,隻求劉仁恭不要再放火燎原。

    康照大驚,再次求見薊州刺史,趕快勸劉仁恭做好迎戰契丹大軍的準備。

    這次,薊州刺史覺得,若真被康照說中,他這薊州城必遭契丹大軍踐踏,不敢耽擱,真的跑大老遠去了趟幽州。

    劉仁恭聽後大怒,立即讓薊州刺史將康照關進了大牢。

    沒想到,將他從大牢救出的人,竟然是契丹人。

    康照欲哭無淚。

    這幾年,阿保機名氣大增,康照曾想,這阿保機也不過一個能征善戰的武夫而已,成就不了什麽大氣候。

    今日得見,康照覺得,阿保機是一個明事理且胸懷大誌之人,單憑他能與自己攜手走出牢門,別的武夫就絕難做到。

    阿保機並不識字,卻對書籍如此看重,又對他這讀書人如此尊敬,康照更加感激涕零。

    或許這阿保機正是自己多年夢想輔助的明主?

    可是,阿保機是契丹人呀。

    阿保機為康照擺宴接風,述律平心下暗自竊喜:阿保機終於尋到了一位書生,這下,總算能將那個討厭的阿佳忘掉了吧。

    康照看到阿保機對他一片真情,暗自歎道:看來,自己隻有跟隨阿保機身邊了。

    大唐呀大唐,我隻有在心裏默默記著你了。

    幾杯酒下肚,康照的情緒更加激動,高聲宣布:“過去的康照已經死了。從今往後,我叫康默記。”

    第二天,阿保機向康默記討教攻打幽州之策。

    康默記反問道:“不知夷離堇為何要攻打幽州?是要獲取幽州的地盤,還是報複劉仁恭?”

    阿保機一怔。

    自己帶兵前來,確實還沒有仔細想過攻取幽州以後還該幹什麽。

    現在突然聽康默記一問,覺得確實應該仔細探討一下這個問題了,

    阿保機問道:“以你之見,我當如何?”

    康默記直言道:“我覺得現在攻打幽州極為不妥。”

    阿保機瞪目問道:“為何?”

    康默記分析道:

    “就現在契丹的形勢,室韋初定,時局未穩,隨時都有可能反叛;西麵的廣大地區還不在契丹的版圖之內,西南的黨項更是虎視耽耽想要擴大自己的地盤。

    “現在若攻打幽州並占有之,必會招致中原各路軍閥的反擊,對契丹發展極為不利;若我們攻下幽州又不占有之,幽州城高牆厚,易守難攻,攻下此城必會招致大量傷亡,不值得。

    “若僅僅是為了讓劉仁恭害怕,以後不敢再去放火燎原,夷離堇率四十萬大軍入境,這一目的已經達到,想那劉仁恭已經不敢再重蹈覆轍了。”

    述律平想,這康默記好象是在替那劉仁恭求情,阻止我大軍去攻打幽州。

    述律平反駁道:“照你這麽說,我們就白來一趟不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