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第一二三章

字數:10672   加入書籤

A+A-




    此為晉江的防盜隨機章節,看不到內容的妹紙請等等再看哈~麽麽噠

    聽到那聲詢問, 君蘭的眼神不受控製地閃爍了下。

    待到心神穩定下來, 她警惕地看著眼前的高大男人, “九爺說的什麽, 我聽不懂。”

    閔清則正待開口, 忽地想起來那晚她脫口而出那聲“九叔”。

    以往時候, 閔君蘭從來沒敢這樣叫過他, 從來都是看到他就嚇得都不會說話了。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查出的結果是阿茗與君蘭當時一同落入水中……

    這時門口傳來了一聲躊躇的疑問:“你們這是在做什麽?”

    閔老夫人循聲看過去,便見一位衣著華貴的夫人正疑惑地看著屋裏。

    她身穿絳紫鑲邊對襟衫,外罩秋香色淨麵四喜如意紋妝花褙子 ,頭戴八寶攥珠碧玉釵,正是久盼著的遠寧侯夫人。

    閔老夫人心裏咯噔一聲暗道壞了, 起身迎過去, 陪笑道:“您來了?先前聽聞您今日要過來, 我還想著出去迎一迎。沒想到晚了一步, 真是罪過。”

    按年齡和輩分來算, 侯夫人比閔老夫人晚一輩,聽聞後連道:“老夫人客氣了。”閔家對洛家有恩, 所以侯夫人待閔家人與別處不同。

    說著話的功夫, 侯夫人往屋裏再看了看:“這是怎麽回事?”

    大老太爺已經起身走了過來, 笑道:“沒事,沒事,孩子們鬧著玩。”他朝旁做了個“請”的手勢, “夫人請這邊來。”

    侯夫人正要頷首應下,轉眼望見那高大身影後,身形忽然頓住,而後遙遙朝對方福了福身。

    “原來閔大人也在。”侯夫人道。

    閔清則根本沒有意識到有人在向他行禮問安,他正認真地凝視著眼前少女。

    還是旁邊高氏的一聲驚呼讓慢慢回神。

    閔清則側首朝門口看了眼,輕點了下頭,“洛夫人。”

    侯夫人朝他再次福身,“閔大人這是遇到了何事?”

    閔九爺是天子近臣,很得皇上信賴。洛家雖是襲爵之家且有軍功在身,在閔九爺的跟前也不敢造次。

    閔老夫人生怕九爺會當場說出君蘭所做之事,那樣的話閔家的名聲可就完了。

    她趕忙上前幾步想要擋住侯夫人的視線。可她年級大了,腿腳慢了些。剛起了這個念頭還沒來得及說話,那邊已然響起低沉男聲。

    “沒什麽。”閔清則慢慢鬆開手中扣住的皓腕,“我弄錯了。”

    最後那簡單四個字,聽在旁人耳中卻不啻於從天而降的轟天驚雷。

    ——閔九爺做事嚴謹,素來不會出差錯。

    他也從未說過這樣的字句。

    高氏知曉事情就是女兒做的,聽見九爺這麽說後直接愣住了。

    閔老夫人對這場麵的反轉亦是十分意外,想著九爺或許顧及閔家顏麵,對待他時態度就溫和了許多,不確定地求證道:“你這是說……”

    “我錯了。”

    閔清則淡淡說著,修長手指微動,給眼前少女把腕間淩亂衣袖理好,“這事就此停住。沒我允許,誰也不準再多問。”

    語畢,他微微躬身,又把少女衣衫下擺的褶皺撫平。

    君蘭的心猶在砰砰跳得厲害,這個時候一動不動,眼睜睜地看著他這詭異舉動。

    所有人都駭了一跳呆在當場。

    侯夫人不明發生了何事,卻也被閔清則的舉動驚到。

    舉朝上下都知道閔大人不近女色,身邊沒有任何一個女子不說,就連與家中女眷都甚少來往。

    想到這姑娘應當是閔家人,侯夫人再看她相貌絕豔,想著應當是閔家那個以漂亮和脾氣差而聞名的八姑娘,遂笑道:“大人真是疼愛晚輩。”

    簡單一句話,倒是驚醒了閔家其餘人。

    閔老夫人忙道:“是是。先前夫人看到,便是九爺以為孩子做錯了所以責問幾句。現在知道孩子沒做錯,自然是沒什麽事兒了。”

    她見侯夫人一直盯著君蘭看,笑道:“我們家八姐兒最是乖巧伶俐。斷然不會出什麽岔子。”

    侯夫人想到聽聞其他夫人說起的閔家八姑娘那脾氣,隻笑笑,沒接話。

    長燈他們幾個直接嚇傻了。

    最先回過神的還是長生,猶豫著問閔清則:“……爺,這事兒,算了?”

    “嗯。”

    閔清則轉身欲走,忽地記起一事,猛然轉身朝向君蘭,抬手往她額間點去。

    君蘭不閃不避,反而朝他看來,清亮的雙眸直直地望著他。

    正如記憶中一樣。

    指尖觸到細膩溫滑的肌膚,閔清則緩緩勾唇,笑了。

    他把壽山石印鑒重新塞回眼前少女的手中,與閔老太爺道:“她的賀禮本沒錯。此事是我有錯在先,等下自罰三杯,還望老太爺莫要與我計較。”

    今日九爺接連三次自認錯處,就連閔老太爺都不太習慣。

    這孩子從小就倔,下棋輸了也不肯認錯,都是一遍遍重來,非贏不可。

    今兒倒是讓人意外得很。

    “好。”大老太爺性子寬和,哈哈笑道:“能得你一杯酒,著實難得。記住啊,三杯,一點都不肯少。”

    “那是自然。”

    閔清則應聲後,朝君蘭深深地看了一眼,方才舉步出屋。

    *

    閔九爺的離開讓所有人都鬆了口氣。

    大老太爺尚在門口看著他的背影,閔老夫人已經請了侯夫人入內。

    “九爺的脾氣你們想必也有所耳聞。”老夫人與侯夫人道:“最是嚴厲不過的,孩子們一點點不對都要問責。”

    身為九爺的嫡母,老夫人用這樣的語氣說話也沒甚不對。

    侯夫人道:“閔大人做事素來嚴謹,自然看不得半點不對之處。不過皇上看中閔大人也是因為這個緣故。昨兒侯爺還說,與安王爺一同參宴時聽王爺講,皇上又在朝上稱讚閔大人了。您放心就是。”

    丫鬟們不動聲色地扶起屋中桌椅擺放好,等到閔老夫人和侯夫人步入屋子正中央時,一切已經井然有序。

    眾人好似剛才什麽也沒發生一樣,依著次序落座,言笑晏晏。

    高氏緊緊握著君蘭的手,到旁人都開始說笑了,方才聲音發抖地輕聲問她:“你還好吧?”

    君蘭發覺到她手一直在顫,頷首道:“還好。”

    高氏心下放鬆,眼圈就有些紅了。見閔老太爺回屋,想到今日是老人家壽辰,她趕忙拿帕子把眼角擦了擦。

    閔菱看看屋內笑得開心的眾人,又看看在旁低頭不語的君蘭,湊著老夫人和侯夫人都沒說話的空檔道:“祖母,大爺爺這兒的花園漂亮得很,偏我們來了後隻顧著說話還沒能瞧瞧。我現在想出去在園子裏逛一逛,您看可好?”

    閔老夫人道:“自然可以。”

    大老太爺道:“多備些果子點心,你們幾個孩子一起出去走走!”

    閔菱笑著應了聲,拉了君蘭就往外去。

    走了沒幾步,君蘭這時想起來自己手中還拿著那方壽山石印鑒,趕忙重新把它好生送給了大老太爺。

    大老太爺微笑著接過,閔菱和君蘭相攜著出了屋。

    閔萱見兩人沒喊她,氣得直跺腳,緊走幾步跟了上去。

    看著孩子們的背影,閔老夫人心滿意足地笑了,與侯夫人道:“我們家這幾個孩子,都懂事得很。姐妹們感情也好,時常在一起玩著。”

    侯夫人隨口讚了她們幾句。

    這時候丫鬟戰戰兢兢地通稟道:“老太爺,二老夫人,姑娘們來了。”

    剛才閔九爺發怒之時這丫鬟也在。九爺餘威猶存,她的心裏依然七上八下的,說話也還帶著懼怕。

    閔老夫人有些不悅地瞥了丫鬟一眼。

    侯夫人笑著與大老太爺道:“你們九爺真是厲害,在家裏走一趟,還跟以往在大理寺繞一圈似的。也不怪底下人那麽緊張。”

    大老太爺哈哈大笑。

    笑聲未落,好幾位俏麗的姑娘依次步入廳中向大老太爺賀壽。又向侯夫人和閔老夫人行禮問安。

    侯夫人見到她們後笑容愉悅,與大老太爺道:“你們家的姑娘們就是好,相貌不錯,禮數也周到。”

    救了遠寧侯的大老爺是荷花巷這邊的,所以侯夫人待荷花巷的姑娘們要熱情得多。

    閔老夫人目光掃過荷花巷的女孩兒們,看她們年歲不似君蘭那麽合適,相貌也不如君蘭那麽出眾,反倒是愈發放下心來。

    她知道,侯府如今有兩位少爺已經到了說親的年齡。

    一位是洛世子。

    洛世子才思敏捷溫文爾雅,往後還要襲爵。京中尚還獨身的男子外,除了閔九爺,就屬洛世子最得京中貴女高看。因此,這位閔府是不敢肖想的。

    但另一位就不一樣了。

    那位少爺也是侯夫人嫡出,隻不過性子跳脫不是個安分的人,又有喜好女色的名聲在外,雖然比洛世子隻小了一歲多,兩人受到的“待遇”可謂是天差地別。

    前來給洛世子說親的媒人快要踏破了侯府的門檻。

    可洛二少卻至今無人問津。

    不過,也正因為沒有高門大戶去搭理,閔老夫人才敢奢想一下與侯府結親。

    ——君蘭相貌好,在京城算是數一數二。又不過是庶子的女兒,嫁給那樣的人家她也不會太擔憂。

    趁著陳氏和荷花巷女兒們與侯夫人說話的時間,閔老夫人默默地端起手邊茶盞,暗自思量著過後該怎麽行事才更為妥當。

    每日在芙蓉院裏做事,她都帶著小巧的石頭和雕刻用具,放在她隨身的荷包裏。得了空閑的時候,她會去到府裏一處極其偏僻的地方來練習。

    其實這事兒連身邊的玉簾和顧媽媽都知道的不太清楚。

    她們約莫知道姑娘在忙,但具體是甚,她不多說,她們也不多問。二人唯一知曉的是姑娘得了許多不知道什麽石頭,藏在床底下的箱子裏。姑娘隔些日子就拿出來一塊塞荷包裏,連同那小刀子一起。好像是在刻東西,又好像是在消遣著玩。那些石頭也隻見拿出去,沒有見到拿回來。

    君蘭想要送給大老太爺的印鑒,是個壽山石刻印鑒,上麵有個大大的“壽”字,旁邊又有個稍小的“閔”字。

    這章上,無論旁邊的紋飾還是兩個字大小形態的搭配,都是君蘭自己想出來的,所以她才會講說獨一無二,斷然尋不到一樣的。

    原本她私下裏刻了這印鑒是想送給閔老夫人做賀壽的禮物。

    誰知那時候禮物準備妥當後,老夫人壽辰將到的時候身子不太好,就沒辦壽宴。她這個禮就也沒有送成。

    這一次她還未等到東西送出,人卻已經不在了。

    君蘭慶幸那天因為換了一身衣裳,所以忘了帶裝刻刀和石料的荷包,那些東西都還在箱子裏,讓玉簾和顧媽媽拿來就可以。如果二人有疑問,她說是托了表姑娘幫忙準備的賀禮就好。

    如果她們不信,她大可以列舉了荷包裏東西讓她們兩人去看。

    她也不求多,僅需要把荷包裏那些拿過來。順便借了這個機會,讚揚一下顧媽媽和玉簾,把兩個人調到她身邊來伺候。

    ……隻是不知道九爺會不會介意那印鑒的事?

    畢竟東西是他給的,而且他當時在青草院還不準人進去。現在她拿了“茗姑娘”的東西他會生氣麽?

    君蘭仔細想了想,最終搖頭笑了。

    那些石頭在九爺看來根本是不值錢的廢棄物罷了,都不一定記得送給她過。

    至於九爺不讓人進青草院,許是他剛好想要在個清淨地方歇歇腳。畢竟這個閔府裏頭,除去他的院子外,就數她的青草院最冷清。

    心裏這般思量著,君蘭已經拿定了主意。還未行至西廂房,她遠遠地瞧見了個約莫八.九歲的孩子在往這邊走。他濃眉大眼虎頭虎腦,走個路也不安穩,晃來晃去的沒個正形。

    正是五房庶子十少爺閔書鉑。

    五老爺閔廣正有兩子,一嫡一庶。嫡子行四已然十七,正在清遠書院讀書,十日才歸家一次。庶子閔書鉑年僅八歲,現下還跟著住在芙蓉院。

    東廂房曾是四少爺的住處。即便他長大後就搬到了後院,他的屋子高氏也還留著,寧願空下來也沒給庶子住。故而十少爺閔書鉑現住在跨院裏。

    君蘭和這兩位少爺都不熟悉。

    與四少爺不熟悉,是因為那位脾氣太怪了,吊兒郎當的鎮日裏沒個正形,還總愛欺負她。兩人說不了幾句話他就能把她惹毛。後來她看到他就躲得遠遠的,再後來他去了清遠書院讀書,倆人就基本上見不到麵了。

    至於十少爺閔書鉑,則是因為這小子喜歡粘著原先的閔君蘭。閔君蘭和她談不來,閔書鉑就也不搭理她。每次見到她,都是小下巴揚得高高的,鼻孔朝天的樣子。

    不過這孩子不似閔君蘭那般咄咄逼人,頂多擺出趾高氣昂的樣子罷了,並未和她起過衝突。有時候看閔君蘭吵得凶,他反而會拽著閔君蘭趕緊離開。

    君蘭還有事要做無暇去管旁的人,於是打算躲開些,腳步一轉去了旁邊的小樹叢邊。

    誰知閔書鉑一來就嚷嚷開了:“八姐在哪?八姐在哪?我要尋她!”

    君蘭來得及製止了身邊緊跟著伺候的人,卻來不及製止院中其他來回走動著的丫鬟和婆子。聽了閔書鉑的話後,幾人往她這邊一指,還笑著與她道:“姑娘,十少爺來了。”

    君蘭隻能從樹叢後轉了出來。

    看到她,閔書鉑開心不已,跳過來說道:“八姐,我今天捉了十幾隻螞蚱!一會兒你來我屋子裏玩啊!”

    君蘭道:“天色已晚,我得回去歇息。改日再玩罷。”

    閔書鉑怏怏不快,低著頭看地麵,“哦。”

    君蘭就打算回西廂房去。

    哪知道剛走沒幾步,蹬蹬蹬的跑步聲傳來。駐足回頭望過去,便見閔書鉑已經追到了她身邊。

    “八姐!”閔書鉑仰著腦袋看她,“那你到底哪天能來找我玩?明天好不好?明天!”

    他眼睛眨啊眨的,滿是期盼。

    君蘭有些猶豫。

    其實閔書鉑就是跳脫了些,這孩子心地不錯。

    嫡母高氏素來不喜庶子。原先的閔書鉑還有嫡姐照看著,生活得無憂無慮。若他八姐姐也不理他了,這孩子在芙蓉院的日子怕是還要更難過一些。

    望著他亮晶晶的雙眼,君蘭怎麽著也沒法說出拒絕的話來,最後憋了半天吐出一個“好”字。

    閔書鉑頓時歡天喜地起來,嗷地一聲叫著,歡快地朝高氏屋子方向跑去。

    沒多久,屋裏傳來高氏的揚聲嗬斥:“懂不懂規矩!多大的人了,怎麽還沒個正形!”

    閔書鉑期期艾艾地辯解著。

    君蘭搖頭失笑,腳步一轉回了屋。

    紅梅守在姑娘屋外。她一遍遍地想著剛才姑娘對待十少爺時候那樣溫柔仔細的態度,咬著嘴唇低著頭,在姑娘門口不住地來回徘徊著。

    君蘭在屋裏坐下後,不由自主就記起了青草院的那一幕。

    九爺和閔家的恩怨,她並不是特別清楚。她隻知道,九爺是外室子,九歲那年才被閔家二老太爺帶回家,與閔家其他人的關係一直不太好。待到二老太爺故去,雙方之間愈發劍拔弩張。

    偏他聰慧異常,年方十七就高中進士,得皇上賞識點為狀元,直接入翰林院。而後年年擢升,如今不過二十多歲已手握重權。

    當年被瞧不起的孩子現下位高權重,這是閔家所有人都沒料想到的。可他進閔府的時候年紀不算小了,被欺負的事情定然都還記得,誰敢與他談親情攀關係?

    ……不被翻舊賬已經不錯了。眾人不敢奢望其他。

    隻是所有人都不解的是,為何到了這一步,九爺還會選擇留在閔家,而不是搬出去。皇上賞了他兩套宅子都還空著。那兩處地方可比他在閔家的住處寬敞多了。

    君蘭自顧自摸了旁邊的茶杯茶壺來倒水。

    水溫度適中,剛好能夠入口。想必是丫鬟們看她回了院子,提前來準備好的。

    君蘭連飲了三杯茶方才壓下心裏重新浮起的緊張感。剛把茶杯放下,傳來了篤篤篤叩門聲。

    “進來罷。”君蘭道。

    紅梅推開門,磨磨蹭蹭走進來。低著頭站到君蘭跟前,半天沒有說話。

    君蘭視線掃過桌上茶具,問道:“這茶水是誰給我準備的?”

    “是婢子。”紅梅道:“婢子剛才見姑娘回來了,就趕緊備下茶水,等您回來了恰好能喝上。”

    “做得不錯。”君蘭道:“不知你找我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