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酒飲三杯未覺難

字數:5391   加入書籤

A+A-




    重陽節。小說

    寧壽宮一派熱鬧景象。正殿門前廊下,一片耀眼的金菊正開得燦爛,暖洋洋的顏色將整個大殿都映得鮮亮了起來。

    正午才過,宮裏人影驟然多了起來。前朝的妃嬪宮婢們,依製常年深居簡出,難得有個允許她們熱鬧的日子,哪有不急著出來走走的

    隻因太後慣例要歇晌,人群便先來到西偏殿,便是睿王之母昭和太妃暫居之所。

    昭和太妃在前朝嬪妃並不是位分極高的,隻因膝下有子,便可以出宮居於王府,而不必長居興慶宮苦度寂寥歲月。大家說起來無不稱羨。

    這些女子,盛時無一不是千嬌百媚,盡態極妍。如今雖說年紀未必老,但多年平靜無波的幽居生活,卻已使得她們都洗盡了鉛華,多了一份淡漠世情的沉靜。因此,今日雖說極是高興,神色也都淡淡的,啜著清茶,閑聊著些久遠得記不清年月的陳年舊事。

    昭和太妃更不是個多話的人。眾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她卻隻是把玩著茶盞淡淡聽著,極少應聲。眾人都多少聽說過,睿王雖已回京,這幾日卻算是被軟禁在家。隻當她為這個不痛快,也不再提睿王,岔開話題你一句我一句的猜測晚宴會有什麽趣事。畢竟,一場晚宴,夠她們回味幾個月了。

    焦灼的等待之,這個午後似乎特別漫長,在太後那邊聽信的宮人一直回報太後未醒,眾人雖漸漸有些不耐,也隻得等著。直到申時已過,連太後身邊的嬤嬤也終於開始焦急起來。

    晚雖說隻是家宴,但太後是六宮表率,舉止處處無小事,怎可過分失禮

    最後,太後麵前最伶俐的小宮女臻兒在眾人攛掇下,大著膽子走到太後床前:奴婢鬥膽,申時已過,太後是否起身

    叫了兩遍,見帳內聲息全無,隻得戰戰兢兢前掀起帳簾,這一看之下,卻不由大驚失色:太後不見了

    宮人和候在門外的太妃太嬪們聞聲紛紛湧進內室,但見重簾之內,衾被生寒,卻哪裏有太後的影子下下一幹人登時亂了起來,自有人趕去回了皇帝。

    不多時,皇帝帶了呼啦啦一群侍衛,風風火火趕來了寧壽宮。

    甫一進門,隻見內室烏壓壓跪了一地人。不由皺眉問道:到底怎麽回事太後怎麽會不見太後出門沒有人跟著的嗎

    嬤嬤啞著嗓子回道:太後沒有出門,午膳後奴才們如常服侍太後歇下了的,誰知到申時還不見太後起身,奴才們這才發現太後不見了的

    皇帝怒道:廢物好好的人怎會不見了服侍的人是誰

    這日當值的兩個宮女本已在角落裏哭得氣不接下氣,也沒有人去理,此時聽見問著她們,隻得強撐著跪爬過來,哭道:太後歇下的時候跟平常也沒什麽兩樣,奴婢們一直守在門口,也沒見什麽不對呀

    皇帝煩躁地喝退了她們,命侍衛仔細查看屋內情況。

    門窗未損,香料無毒,茶水點心都沒有動過的跡象,連房梁之都有人去看了,皆是一無所獲。眾人的臉色俱是越來越難看了。

    原定的晚宴時辰漸漸臨近,前廳來報,接到邀請的宗室子弟及內眷已基本到齊,請旨何時開宴。

    聽到開宴二字,皇帝猛地一怔,想起今日之宴原是為睿王準備的。自己本已布置周全,隻等紫蕤來到,用計使眾人親見他謀刺太後,順理成章拔去這顆眼釘,如今太後失蹤,這場戲還怎麽演下去

    皇帝咬了咬牙,決定先暫時放棄原定計劃。

    除掉睿王自然重要,但眼下最要緊的是,太後失蹤這樣匪夷所思的事,若是傳出去,必會令天下臣民恥笑的。

    轉身冷冷掃了一眼跪了一地的宮人:今日之事,多言者,殺無赦

    太妃太嬪和嬪妃宮人們隻得強笑著跟隨皇帝向前廳走去。

    皇帝眼角瞥見昭和太妃在他斜後方的人群靜靜地走著,眉梢不覺泛起一股若有所思的神色。

    眾人來到廳,皇帝隻說太後鳳體欠安,不能參加晚宴。

    自然有人心下狐疑,但皇帝金口玉言,誰敢質疑呢何況事不關己,當下便都照常歡宴。

    皇帝掃視廳賓客,一眼便見睿王如常一襲青衫,卓然立於宗室子弟之,豐神俊朗,神色平淡,心下暗暗思忖:

    無憑無據,不好輕易疑心他與太後之事有關,然時間太過湊巧,畢竟是他嫌疑最大。

    若此事確實是他所為,那麽此人更是不得不除了。心思縝密,手眼通天,還能在自己的逼視下不露絲毫破綻,假以時日,必成大患

    因睿王是遠遊歸來,真心親近者有之,假意奉承者自也不乏,一廳之,倒以睿王為心形成了一個熱鬧的小圈子。

    皇帝心下不快,也不理寵妃獻媚取巧,隻是漫不經心地轉著手酒盞,暗暗盯著紫蕤一舉一動。看到他與太妃相見,隻是遙遙施了一禮,而太妃亦隻淡淡點頭回應,皇帝心的疑慮越發深了。

    睿王母子之情甚篤,人盡皆知。照常理說,分別六年之後的重逢,便是不抱頭痛哭,也該淚眼相對,互訴別情才對,怎會冷淡如斯

    皇帝心裏的怒氣越來越重。該死的,他在寧壽宮西偏殿和睿王府都加派了好多人守著,竟還有故事在自己眼皮底下演過嗎

    他母子既然可以在自己的嚴密監視下見麵,並且顯然達成了某種共識,那麽他們在太後失蹤事件的嫌疑越發重了。這時間,這局勢,實在由不得人不往他們身去想

    問題在於,他們準備如何發難這場博弈,他們又準備如何收場

    夜色漸濃,在場眾人絲毫沒有感覺到皇帝心裏的千回百轉,絲竹依然悠悠揚揚地響著,美人悅目,佳釀醉心,嬪妃宮人依舊在挖空了心思爭鬥豔,睿王依然在一眾子弟的追問下興致高昂地講述著他遊曆的所見所聞,連向來身體欠佳的太妃們,也破天荒地沒有人告罪退場。

    皇帝漸漸有些不耐起來。

    終於,在一個寵妃沒眼色地遞今晚的第五杯酒之後,他煩躁地站起身,推說身體不適,匆匆離開了大廳。

    隨即,一名小內侍悄悄來到紫蕤身邊:王爺,皇請您到禦花園湖心亭一敘。

    紫蕤不著痕跡地與昭和太妃對視一眼,起身隨小內侍匆匆離去。

    九月的禦花園,紅葉翩翻,疏林如畫,綴以淩霜盛開的各色菊花,在密如繁星的燈火掩映下,較之萬象皆新的繁春,倒更多了幾分恣意揮灑的濃豔。

    湖心小亭,一架棋枰,一壺清酒,兩個各懷心事的人。

    淡然如仙的青衫少年輕輕落下一子:皇兄,承讓。

    首的紫衣男子緊緊攥住了手的棋子,旋即又鬆開:三皇弟棋藝見長,冷冷一笑,猛抬起頭,眼神如長衫破雲而出的金龍一般,淩厲而張揚,直視著麵前依舊淡如春風的少年:是不是你做的。

    少年毫不畏懼地回應著他的目光,依然暖暖的笑著:是。

    皇帝似是沒料到紫蕤會坦然承認,盯著自己手緊攥的棋子,沉默半晌:

    你知道這是什麽罪。

    知道。

    不怕

    箭在弦。

    如何做到的。

    地道。

    造反

    非不能也,乃不為也。

    那廂愣了一下,方道:想要什麽

    平安。

    冷月將落未落,滿園橘黃的燈火似乎也照不暖這一角亭台了。夜風從湖掠過來,愈發寒氣侵人。

    紫衣的男子仿佛與這冷寂的秋夜融為了一體,迫人的寒氣圍繞在他的周身,不知是夜風吹冷了他,還是他冰冷了這個秋夜。

    那一襲青衫卻似乎已遊離於這夜色之外。一股氤氳的水汽包圍著他,沁出淡淡的暖意,任秋風蕭瑟,他自巋然不動。

    夜深了,筵席也該散了。你先護送太妃回府去吧。

    紫蕤推開棋枰,起身,退後一步,一揖到地:皇兄保重。

    皇帝神色複雜地久久佇立著,目送著那道淡青色的背影,看著他步下回廊,漸行漸遠,直至消失在叢林之。

    老內監小心翼翼的走進小亭,換下冷酒,靜靜侍立在皇帝身後。

    許是散席的人群驚動了枝頭的寒鴉,院一時聒噪了起來,遠遠傳到這裏,倍添冷意。

    皇帝輕啜杯暖酒,自語道:小時候,朕什麽都不如他。他有權傾朝野的外祖父,寵冠後宮的母妃,有過目不忘的天資,還有朝野內外的讚譽;而朕,甚至都不知道父皇是不是記得還有這麽一個兒子。

    朕天分不如他,隻得加倍用功,滿以為論論武都不輸於他了,可誰知,父皇的眼裏還是隻有他,讓朕如何甘心

    天幸,哪怕父皇再不願承認,朕也是嫡長子,這個皇位,這個天下,都隻能屬於朕

    當日,朕初登基,朝政千頭萬緒,顧不他,以致延宕到今日。滿以為這次可以除去他,誰料

    淩安,這次,朕是不是放虎歸山了呢

    424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