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這廟堂天下(中)

字數:3985   加入書籤

A+A-


    (之前有個錯誤,老兵李大和校尉都尉們所處的離都西門應該是兌門,不是坎門。)

    兌門城樓上。

    在一刻鍾之內陸續又趕來了數十名增援的甲士和兵卒,城牆上已經擠滿了不下三百顆腦袋,隻是那位手握白玉酒樽的校尉仍舊一臉憂容。他愁的是因為這之後再也無人增援,更別提能等到一位比自己軍銜更高的將軍來擔下這個重責代替自己指揮城守了。

    校尉望著遠處那些兵臨城下的下馬軍士。風塵仆仆而來的士卒們並未攻城而是選擇在距城門一裏的地方安營紮寨,清一色密密麻麻的黑褐色甲衣士卒們或忙碌著深挖壕溝、或洗刷喂馬、或搭置軍帳、或燒火煮飯,從他們的臉上看不出有一絲懈怠疲憊的表情、也看不出任何一絲在攻城大戰前應有的緊張情緒。

    所以校尉想不通對方究竟想要做什麽。

    “都說兵貴神速,此刻明明已長途奔襲至城下,天時地利人和均已占優勢卻偏偏圍城而不攻。董大都護,您究竟想做什麽呢?”

    校尉嘴中喃喃道來,“您讓我怎麽辦好呢?指揮這三百人阻攔您這支數百倍人數於我的騎兵嗎?”

    年輕都尉腳步匆匆的趕來。

    校尉急忙上前相迎,牽住了年輕都尉一隻手臂。

    “怎樣?”

    年輕都尉搖了搖頭,“其餘七座外城門也同我們一樣被封住了,巡防司和禁軍衙門現在都亂成了一鍋粥,哪裏都需要人,偏偏衙門裏掌權的大人們正在離宮內,下邊的主事官又無法越權調動超規製的部隊人數……”

    聽著聽著校尉的眉頭漸漸皺成了一個‘川’字。這可不正是臘月寒冬已無路,出行雪上又加霜嘛,哎,煩呐!

    “大人,我們反正也不知道董將軍此舉是何用意,既然董家軍也沒有攻城打算,那或許是我們誤會他了呢,不如我們派人下城去問問可好?”

    老都尉小心翼翼地向校尉獻上了自己的‘良策’。

    先前形勢緊急,眾人忙於備戰又亟缺人手,加上老都尉終於開口替老兵李大求情,於是校尉便樂得展現了一回大人不記小人過的氣度,言令要李大“戴罪立功”。老都尉經曆了這件事後總覺得是欠了校尉大人的人情,因此趁此機會趕緊向校尉進言獻策。

    然而,這番話在心事重重的校尉大人聽來就好比是三歲孩童要與老學究論文章一般幼稚,對這名老油條都尉本來就好感欠佳,現又整出了老兵李大這種幺蛾子事件,我不來找你麻煩你就燒高香吧,居然還有臉在我麵前亂出主意?

    行啊,既然是你提議的要去董家軍營中打探,那我就讓和那個叫李大的一起去問問清楚,至於你倆是生是死就個安天命吧!

    校尉如是想著,可正當他想對老都尉這麽複述之時,又聽城牆樓梯口處傳來一聲報。

    “報~”一名裝束與城牆樓上的禁軍和巡城守軍都有些異樣的少年兵士突然伴著這報字長嘶奔至眾人當中、單膝跪倒,此時那個“報”字方才餘音拖完。

    “報告大人,我岑州營駐離都營部奉巡城司治軍大人命令前來增援兌門防禦。我營由前將軍卞安領五百步卒已至城樓下。卞將軍命小人先來通報諸位大人。”

    “啊,有軍隊來增援了,太好了!”

    “哈哈~老天有眼,離都有救了……”

    軍士們聽聞後紛紛歡欣鼓舞道。

    這三個多月來大離國到處****,地方州軍被打散後再由別州聚攏的事例並不少見。至少離都城中就有很多支這類小股部隊,既然是從城內營寨中調派過來充當守軍,那一般是不會有問題的。

    那小兵等眾人稍稍安靜些後,又遞上手中一封被卷起的羊皮紙,“這是巡城司的調令。”

    年輕都尉趕忙接過羊皮紙展開看了一眼,立刻又遞給了校尉。

    “調令沒錯,請你們卞將軍上來吧。”校尉道。

    “諾!”小兵轉身就待離開。

    “等等,”校尉將手中酒樽置於牆頭,轉身走到那名小兵麵前,“你在撒謊。”

    小兵神色起恙。

    “我不知道岑州軍中是不是有一個叫卞安的六品武官,但駐在離都城內的武官中卻肯定沒有。我隻記得有一個叫卞梁安的前將軍是在三個月前隨同向晚原新軍一起來到的中州。”

    小兵神色開始慌張。

    “你雖然在極力掩飾你霸秦一帶的口音,但最後那個諾字,卻是隻有向晚原新軍才會喊出的獨特口號!”

    小兵突然抽出一把匕首,卻被早有準備的校尉提前一刀砍倒。

    “阻止他們!別讓他們接近城門。”老都尉向下疾喊。

    兌門城門口,樓牆口,樓梯上喊殺聲響成一片。

    “來不及了,”校尉頹然收刀,“他們已經上來了。”

    ……

    又一刻鍾後,兌門城門被緩緩打開。

    上將軍董承武帶頭領著一百親衛騎兵進入離都。眾騎身後則跟著一駕很不起眼馬車,馬車上停著一隻羽毛灰白相間的鷹隼。

    才踏上城牆上,一名甲胄破舊的青年武將便來不及地向著樓梯口激動拜倒,用盡全力喊道,

    “末將卞梁安恭迎上將軍!”

    身形魁梧黑壯的董承武彎腰雙手將這名小將托起。

    笑著說道,“世侄,辛苦你了。”

    青年武將心中百感交集,這一聲世侄稱呼在他聽來可是要遠勝過全天下的甜言蜜語,至少說明上將軍心裏還是有咱的呀,娘的,這幾個月在中州和離都城生的這許多悶氣終於可以一並吐出了!咱早就說過嘛,要取天下做國主,咱上將軍條件哪點不及他王培齡?當初為啥自己不去爭還吃力不討好地反過來借兵給他,好在現在還來的及。等我們向晚原大軍開拔進離都城、上將軍對外宣稱繼位國主後,誰如果不服氣,咱卞梁安第一個帶頭替霸州八萬兒郎表態,打到你服氣為止!到了那時候,咱的官帽應該不隻是一個六品前將軍了吧。隻是……

    “上將軍,大軍為何不進城?”

    “為什麽要進城,我又不是來取離都城的。”董承武一邊掃視著城樓上戰後的狼藉景象,然後一邊手指著一些被刀架脖子的和捆綁起的禁軍甲士們,示意卞梁安的手下放開他們。

    “我隻是聽說離宮還有閑情大宴群臣,可天下百姓疾苦,我們霸州軍的軍糧已不夠賑災難民,眼看自己都要不夠吃了,所以,這不是來現學那賴漢堵門乞討了麽。”

    “什、什麽……”

    “其實你就是不奪下城門,他們也會讓我進來的。是吧,校尉大人?”

    青年武將呆若木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