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風得意時光
字數:2896 加入書籤
() 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的山穀底,流水潺潺,峽穀兩邊,雜木叢生,青鬆翠綠,形狀怪異。
一條鐵鏈的兩端,各係住峽穀一邊的一顆粗壯的古鬆根部,八萬山村第組的鄉親們就是坐著這條鐵鏈上的滑輪山車與外麵的世界聯係的。
特殊時期的前年,餘輝就出生在這個幽僻山村的東南角裏。
童年的餘輝真可謂無憂無慮。坐山觀日出,鬆間看明月,夜裏探棲鳥,白天垂釣於山穀小溪或山池塘,從抓小樹林裏的蜻蜓到水的青蛙以及各種不知名字的小蟲,真是太有趣了。
餘輝小學一至年級都在八萬山村第組讀的,全組十八號人不分年級,共處一個班級。每天老師輪流給各年級講課和布置作業。
有一次,老師剛上完第一節課,說下課的話音未落,餘輝就拎起他那木書箱,飛也似地往家裏跑,直到第二天上課,老師問他昨天為什麽曠課時,他先是愣了一下,然後,笑嘻嘻地說:“老師,我呀,我……我真的不知道啊!”
那時候,餘輝雖顯得有些頑皮搗蛋,但因開設的化課隻有語和算術,憑他天生的悟性,考試成績卻一直都九十多分,排在全班前五名之內。
在不經意,餘輝讀完了初小一至年級了,並順利地升入了高小。
那時候的高小,沒有六年級,隻有四五年級,必須離開八萬山村,到大隊附近的古林屯小學去讀。就這樣餘輝乘著那帶有鐵滑輪的山車,離開了那青山綠水的大山峽穀,離開那帶著他童年溫馨的八萬山村到古林屯讀書去了。
盡管那時的社會到處彌漫著讀書無用論的風氣。什麽“學習黃帥反潮流”呀,什麽“沒有化照樣幹革命!”呀,學習先進典型人物張鐵生交白卷上大學的英雄事跡等等。
可是,餘輝沒有忘記離家時父親的叮囑:“兒啊,咱們祖祖輩輩讀書少,很多東西不明白,吃了不少虧呀,你可要給我好好讀書呀,多學點化,以後會用得著的!現在就要離家自己生活了,以後要好好地學會自己管自己了,可千萬別跟著別人瞎瘋!”
在讀書上,別的同學用一分力,他卻用十分力,因為半工半讀,有的同學勞動累了,曠課不上學了,可餘輝他還是風雨無阻,不管幹得多累,都擠出時間來看書學習,複習老師講過的課。終以優異的成績讀完了小學進入了初。
雖然,那時那股汙濁的學風依然彌漫著校園,但是嚴冬已經過去,春天的來臨已經不遠了。
就在他上初一的第二學期將要結束時,傳來了全國恢複高考的消息:以“擇優錄取,政治審查”為原則。這樣一來,一般的貧窮農民子弟就可以在分數麵前人人平等的條件下,憑著個人的才學,在沒有什麽違害國家及公眾的政治傾向的前提下,考上大學了。
餘輝再也不用象前幾屆的大哥大姐那樣,高畢業後,經過全村的廣大社員群眾的投票表決,來決出政治思想先進,勞動起模範帶頭作用,又是貧雇農出身的,才被評上,然後,把選上的名單交給生產隊裏的政治隊長,再由他交給大隊支書,再到公社,再傳上縣委,層層推薦過關方能錄取保送上大學了。
那年代經過如此的“麵試”後,整個八萬山村裏是沒有一個人能保送上大學的。
可是恢複高考製度後,就在那年八萬山村就有一位大哥哥考上了大學,一下子傳遍了方圓幾百裏的古林大隊。
大人工餘飯後,都在議論著這些的話題,大有古代的秀才狀元那樣的歡天喜地,那種“十年鄉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的感覺,那種“金榜題名,錦衣還鄉”的豪情,隻有在這樣的高考年代才有。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觀念又象古代考狀元那樣萌生了。
小小的餘輝,此時雖然初還沒畢業,但已摩拳擦掌,暗下決心了。父親也常說,兒呀,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時呀,考上大學會光宗耀祖的,你可要努力呀,農活的重擔,爸全包了,就算肩上扛著一梱荊棘,爸為了你也要扛下去!
總之,一個‘’考‘’字把整個國多少偏僻得讓人遺忘的角落,都活動起來了。仿佛考上了大學就能脫胎換骨,就能烏鴉變鳳凰,就可使石頭變成黃金,就能擺脫貧窮饑餓,吃上皇糧!多麽美好的理想和向往啊!多少父輩也恨不得時光能倒流,回到年輕時,也來一回高考。
全國上上下下,都在憤怒地批判“四人幫”把失去的時間奪回來,各條戰線都欣起了學習的熱潮,工農業生產在迅猛發展,人民生活在日新月異……
在這種氛圍,餘輝很自然地以優異的成績讀完了初,考上了本縣的重點高而後又上了全國的重點大學。
餘輝當時讀的是外貿英語專業,畢業時分配到本省的一座邊境城市,某一涉外單位工作,該市地理位置非常獨特,既沿海又沿邊,是東南沿岸的重要貿易窗口,也是連接內地的交通樞紐,經濟繁榮。
餘輝剛工作沒多久,就被單位任命為業務主辦。第一次發工資便領了一千多元,比父母在家辛辛苦苦地幹一年掙的還多。每次逢年過節來家探望父母,被同村的叔叔嬸嬸,大伯伯母見了都說:“咱家的阿養跟你是初同學,可自從畢業後,在家東遊西蕩,一事無成,真的沒法跟你比啊!哎呀……”
“咱家的阿坦跟你是高小同學,可是自從高小畢業回家,連農活都不會做,太沒出息了,無法跟你比喲!”
那種羨慕之情溢於言表。餘輝此時心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也油然而生,這是人生最春風得意的時光啊!
下載免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