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山寨日常(二)

字數:3825   加入書籤

A+A-




    “……楊老令公帶著騎兵,從遼軍背後殺出。看到遼軍中軍一處有很多旗幟,裏麵還有一個身穿華麗盔甲的大官騎著一匹駿馬,被一眾部下環繞。楊老令公料定此人必是遼軍的主帥,所以他就帶隊猛衝而入。遼軍雖然人多,但是大都盯著眼前的雁門關,哪裏知道背後殺出一隊驍勇的騎兵。措不及防之下,由著楊老令公直接殺進了中軍。”

    “擋路的遼軍護衛瞬間就被衝散,楊老令公一刀就斬殺了遼軍統帥蕭咄李。遼軍看主將死了頓時大亂,雁門關裏的佘老太君看到偷襲成功,就下令全軍出關突擊,一前一後兩麵夾擊。遼軍哪還顧得了其他,全軍四散逃命。楊老令公趁勢痛打落水狗,帶著部下斬殺了數萬逃跑的遼軍,還捉了另一個遼軍大將李重海。雁門關以少勝多重創遼軍,活下來的遼軍都被殺怕了,直說楊老令公是楊無敵。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在關外一看到楊老令公的軍旗就跑的遠遠地。”

    張孟誠現在正坐在一塊大石上,對著麵前一眾山寨老少,扮演著說書先生的角色。因為這兩個月張孟誠對山寨教育事業的消極怠工,大哥張孟金嚴令要求他進行整改。所以每日課後給孩子們講故事,就是張孟誠諸多整改措施中的一項。

    因為學生中有男有女,張孟誠選擇把楊家將的故事略作修改,每日講給一眾學生聽。不知是什麽時候起,有學生帶著家裏的長輩也一起過來當作聽說書。起初張孟誠沒有在意,可是前些天又被大哥提了要求,每日課後必須轉職為山寨裏的說書先生。這氣得張孟誠連連哀歎悔不當初,古人雲防微杜漸,果不欺我。

    “……遼國皇帝耶律賢聽聞雁門關外,遼軍大敗而歸,駙馬蕭咄李被殺,大將李重海被俘。十萬遼軍鐵騎損失慘重。氣得一病不起,熬了兩年就病死了。他的婆姨蕭燕燕帶著十歲的兒子繼位,蕭燕燕就成為了遼國蕭太後。蕭太後攝政,立誌生擒楊老令公,在遼國認真訓練兵馬,同時派出奸細潛入宋土,收買奸臣陷害楊家眾人。楊老令公和佘老太君會如何呢,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啊,怎麽又完了。秀才這時辰還早呢,接著講啊。”

    “就是,就是先生接著講。楊家軍後來咋樣了。”

    “是啊,小十五。給你三叔公接著講講。這宋朝皇帝是如何對待楊老令公的。”

    “……”

    山寨裏唯一的說書先生,又不說書了。精神生活十分空虛的山寨一眾老少自然不樂意,七嘴八舌的要求張孟誠繼續講下去。全然不顧張孟誠已經講的口幹舌燥,連口水都來不及喝。

    這楊家將的故事實際在民間流傳甚廣,年幼的可能沒聽過。但是一些山寨中的長輩肯定聽過不少。張孟誠為了顯示與眾不同,隻能添加一些後世故事中的狗血劇情進行藝術改造,舊瓶裝新酒試一試。

    這種東西在後世對曆史略微有些研究的人眼中,自然不值一提。可是在山寨一堆文盲之中,卻沒想到居然頗受大家歡迎。

    這次張孟誠頂住了壓力,率先對孩子們先進行了鎮壓。擺出山寨教書先生的架子,要求孩子們思考遼軍為什麽會敗,宋軍為什麽會勝,明日先生會在課堂上詢問,答得不好的要抽手板。

    將孩子們趕走之後。他又對大人說道:“孩子們都不在了,我若是繼續講。明日對孩子們說書時,你們不就是再重新聽一遍,這有何意思。還是都散了吧,明日和孩子們一起過來聽吧。”張孟誠一說完,就不顧其他人的哀歎,匆匆溜走。

    經過近兩個月時間的修整,山寨中除了車繼寶等幾個傷勢比較重的傷員還在修養,像張孟誠這樣的輕傷者,早就已經康複。大哥張孟金將俘虜全部編入了步隊,又從原來的步隊和新投靠山寨的災民以及逃卒之中挑選人員,重新編組了一支九十餘人的騎兵部隊。

    雖然在訓練和默契上,他們比不上之前騎兵隊損失的弟兄。但有了奪取自沙裏滾和從北邊交換來的馬匹和鎧甲,在山寨老兵的帶領下,他們的戰鬥力也是不容忽視的。而山寨的步卒也擴充到了三百餘人,金鼎山的實力進一步壯大。

    伴隨著武裝力量的擴大,山寨的人口也迅速擴充。如今在金鼎山寨子的周圍已經有了幾處屯聚點,造成的糧食壓力不小。

    在剛穿越之初,張孟誠就記著要注意機會,搜集土豆、番薯和玉米等作物的種子。但是現實是張孟誠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和精力,才漸漸搜集到這些。雖然明代陝西已經有部分地區引進以上的一些作物,但是種植麵積太小,而且因為稱呼的差異,致使張孟誠很容易錯過。

    再加上這時地區間的交流較為封閉,而且明代的品種也不比後世現代那麽好,再加上其他生產技術條件的缺陷。張孟誠從收到第一枚種子起,花了十來年的功夫,才稍微取得一些的成果。

    逃離了眾人的圍攻,張孟誠來到山寨周邊的農耕地瞭望。這一片農地是張孟誠強烈要求開墾的,張家倆位哥哥也記得自己弟弟以前做過的一些農業實驗,反正並不占用太多的時間和農田,他們也就支持了張孟誠的計劃。

    在張孟誠眼前的這片農地,全部都種上了番薯苗。再過兩個月左右的時間,早熟的第一批成果,一定會使山寨其他人大吃一驚。

    這些番薯可費了張孟誠不少心思,他自去年就花功夫準備種苗,又用窖藏法保存了起來。今年開墾時,由於大哥調撥的人手不足,他把自己的學生們也抓了勞力。而且還左呼右喚每天都騙一些人過來幫忙,總算是有了今日的成果。看著生機盎然的莊稼,張孟誠心裏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

    番薯容易繁殖,管理簡單土地要求低,生長周期又短,而且產量極高。又有“不穗而實,雨不能損,深培而結,旱不能侵,風狂而藤惟貼地,蝗過而葉可複萌”的特性,抗災能力極強。

    所以“工力未半於農功,豐登自倍於百穀”的番薯不愧為“實雜植中第一品,亦救荒第一義也”的救荒神器。想到沒準多年以後的陝西地方誌上,可能就會出現一段張孟誠引進種植番薯的記載。

    到時候若是有一句“陝災雖凶旱無死徙者,張公之遺惠也”作評價,張孟誠的心裏就暗爽不已。至於以後種植番薯過多而注定會引起的環境問題,這些就不是張孟誠是打算背鍋的事情了。

    在實際的曆史中,番薯已經出現在了明代一些有識之士的視野裏。一些實際種植上的困難,比如在北方藏種的問題,以這個時代的實際條件下,也找到了相應地解決辦法,窖藏法就是個不錯的選擇。

    在明代記載下了這種方法的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寫下農政全書的徐光啟。隻是限於這個時代的資訊條件,而且徐光啟的書目前隻是初具規模,並沒有刊印出版。所以很多生產技術理念的傳播,在這個時代是比較困難的。一些人覺得是常識的事情,換一個地方就可能把這當成是天方夜譚。

    除了番薯,其他像玉米、土豆等作物,張孟誠在這個時代多少都有些研究。隻是綜合比較過後,還是先集中力量在番薯上。等到未來招安後,日子安定下來,再考慮其他。

    又在自己的番薯田裏一陣陶醉之後,張孟誠返身回到山寨校場,開始進行每日例行的練習。畢竟有再多的想法,也要先活下來才有命去實施。

    張孟誠找到了自己的二哥後,他像一個普通士兵一樣,加入騎隊進行著各種訓練。周圍的兵丁對此早已經絲毫不見怪。這位山寨中唯一的秀才,和他們一起訓練了很長一段時間,默契早在長時間的共同訓練中積累了起來。

    而且張孟誠的騎術和弓刀的本領,已經比他們之中很多人還要強了。最重要的是張孟誠手裏的人命可不少,大都是陣上一刀一槍拚出來的。與這位山寨裏的秀才一起上戰場,他們心裏也十分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