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金鼎山的交談(一)

字數:5874   加入書籤

A+A-




    崇禎五年十一月,陝西盤踞數年的東川流賊在官軍的征伐下終於覆滅。三邊總督洪承疇留下了數支人馬巡視,防止不法分子再次在東川複起,其他諸路人馬各自回調駐地。

    隻有臨洮總兵曹文詔等少數幾支部隊,繼續率軍南下,追擊之前流竄進西安府的流賊。隻要把這夥逃賊清除幹淨,陝西的流賊之亂基本上就可以宣告終結。

    而延綏西路靖邊坐營都司張孟金,並沒有被選入南下追擊的部隊。西路兵備道戴君恩收到了邊牆之外明軍夜不收的探報,有達賊兩百餘騎出現在邊境外十餘裏的地方。

    戴君恩擔心會是蒙古入侵的前奏,就連忙召回了張孟金這支精銳部隊。

    張孟金收到消息之後,就放棄了先回到金鼎山的想法。而是帶著手下的人馬直接回到了靖邊營駐防,並且立即周紹騰和範順疆這兩位經驗豐富的哨騎頭領出牆打探。

    這段時間延綏西路的邊牆外的蒙古人,並沒有什麽大的動靜。因為插酋虎墩兔(林丹汗)在本年四月為了躲避後建虜的征伐,已經帶著他的部眾再次西遷,不能帶領人馬來騷擾延綏西路的諸多軍堡。

    之後建虜在大同宣府之外,襲擊了明朝的邊堡就選擇了撤退。河套地區就剩下了一些蒙古人的小部落,他們即使能騷擾某一個明朝軍堡,也沒有力量繼續深入腹地。

    這給陝西帶來了不少好處,一是在這段時間以內,可以不用擔心邊牆外出現大規模劫掠。二就是那些令人尷尬的蒙古撫賞銀問題,暫時可以不用再繼續煩惱。三就是邊鎮的精兵可以南下,開始對陝西各處的流賊進行清剿。(注一)

    現在東川流賊已盡,所以戴君恩等人以為他們的好運終結,蒙古人又開始鬧起來了。可是等到周紹騰等人,帶著打探到的消息回來之後,所有人才知道是虛驚一場。

    原來那夥蒙古人隻是一個百來人的小部落,他們隻是在馬匹上放置了一些草人,就嚇唬住了明軍瞭望的哨騎。

    而且這夥蒙古人在之後就選擇迅速離開了,周紹騰和範順疆他們手下的哨騎在哨探任務裏,生擒了一名殿後的遊騎才問出了實情。

    既然威脅的警報解除,西路又回到了之前的太平日子。

    張孟金等人則是在靖邊營進行休整,一些在之前戰鬥裏受傷的人員則是在經過一番診治後,就送到了金鼎山進行調養。

    餘保成和魏和永在高家畔抓到的那名流賊,也帶著他的弟弟被送來了金鼎山。

    ……

    “楊大夫,我弟弟他的傷勢如何了?”看到金鼎山的大夫已經完成了診療,同樣趴在床上的趙冉就開口詢問了起來。

    “他的手總算是保住了,這陣子傷口千萬不要碰水。再給他吃上一些好吃的,平常也記得給他換藥,二十天以後就應該沒什麽大事了。你不用這麽擔心,小心把傷口給撕裂了。”

    楊大夫一邊收拾他自己的藥箱,一邊開口回話寬慰,同時還製止了趙冉幅度有些大的動作。

    聽到自己弟弟已經沒有大礙,並且還順利保住了他的胳膊,趙冉開心的說道:“大夫您真是神醫啊,我們兄弟一定會記得您的大恩大德。”

    “這是寨子裏秀才頭領的吩咐,我也隻是聽命行事而已,你還是去感謝秀才頭領吧。你自己也別忘了換藥,你的傷其實也挺重的,不要獨自強撐。至於養傷吃的補品,秀才頭領應該也幫你準備了一些,你就不用煩惱,隻要盡快養好傷就行了。”

    這名金鼎山姓楊的大夫,名字叫做楊曉東,實際是出自艾蒿巔。雖然他人比較年輕,但是醫術方麵在整個保安縣,乃至旁邊的安塞縣都是出類拔萃的。

    而且他為人謙和,他的病人不管身份是頭領還是奴仆,對誰都是和和氣氣的,所以金鼎山上下都很喜歡這位年輕有為的大夫。

    他這次收到張孟誠的委托,來給新來到寨子裏的降丁兄弟療傷,表現地還是一如既往的認真。即使對方是剛剛加入山寨的降丁,他也沒有任何不敬之處。

    “確實應該謝謝寨子裏的千戶大人,之後我會再次表示謝意。可我們兄弟畢竟是大夫您治好的,雖然現在我沒什麽能答謝的財物,但是這份情我們兄弟倆一定會記住,以後肯定要找機會報答大夫您。”

    趙冉認真表示大夫對自己有大恩,以後自己一定會報答,現在甚至不顧傷勢打算爬起來給大夫磕頭。

    “別亂來,小心你的傷,這點虛禮真的不必了。”

    楊曉東堅決地製止了趙冉的動作,好不容易才把對方安撫住。不過他還有其他事情要辦,不能再待在這裏,所以他接著又開口說道:“若是之後發現出了什麽狀況,可以過來找我,現在我還有其他事情,就不打攪你們兄弟休息了。”

    “大夫慢走,我就再送送您。”趙冉沒有在意自己還有傷在身,不顧大夫的勸阻,還是把楊曉東送了出去。

    “小心你的腿傷,別亂來啊,好了、夠了,你趕快趴下,要不然我可就生氣了。”楊曉東好說歹說,終於把對方勸了回去。為了避免再鬧出什麽事情,他趕緊離開了這裏。

    看到大夫離開後,還趴在床上的趙冉挪動身子,來到了他的義弟身邊問道:“細娃子,你覺得怎麽樣了,大夫說你的胳膊保住了,你不用再擔心自己會成為一個殘廢。”

    “哥,我好很多了,你不用在意。你身上也受了傷,還是好好休息一下吧。”伍荃蕪也聽到了大夫說他的手保住了,所以他十分高興,語氣相比以前要輕鬆了很多。

    “哥已經沒什麽大礙了,楊大夫的醫術很厲害,現在哥的身上也不疼了。”雖然趙冉的話有一點逞強,但是他確實已經沒有大礙了。

    趙冉覺得這些日子裏,他真的好像是轉運了。之前在高家畔的半山腰看到有官軍瞄準自己時,他差點以為自己就要被官軍的鳥銃給幹掉。

    可是在銃聲過後,死的卻是自己身邊的頭領雕翎箭。自己唯一出現的不適,就隻是被雕翎箭身上噴出的血給濺到了眼睛。即使在之後的戰鬥裏,自己身上中了幾刀,但是都不是致命傷。

    哪怕就是被餘頭領紮穿了左右小腿的那兩刀,也就是剛挨刀子那時疼的比較厲害,自己之後的行動也不太方便。而且餘頭領手段高明,有意避開了他的要害。

    所以雖然當時自己看上去挺慘的,但是後來腿上的傷反而是最不用擔心的。現在又被楊大夫治療了之後,趙冉覺得自己兩條腿再過一段時間就能恢複正常了。

    當時生擒自己的兩名官軍軍官,在之後也沒有殺死自己。而且還因為把總餘頭領的賞識,兄弟兩人都得到了官軍的治療。

    甚至還通過求情走關係,為自己和細娃子向三邊總督洪承疇處求到了兩張免死票。

    現在為了進一步養好自己和三娃子身上的傷,居然就這樣被直接送來了金鼎山。可以安安穩穩地睡上一覺,而不用再擔心官軍的追殺和自己的生計,這真的就像是夢裏才會有的事情。

    “趙冉,你現在方不方便。我是老陳,你方便就吭個聲吧。”這時餘保成手下的頂上煙陳偉利來到了門外,他對著屋子裏的趙冉喊了起來。

    “沒事,陳大哥你進來吧。細娃子,陳大哥來看咱們了,等下記得要打招呼。”在回應了陳偉利以後,趙冉接著又囑咐了細娃子一句。

    “楊大夫的醫術不錯吧,他可是把艾蒿巔那位神醫最得意的弟子,咱們山寨的頭領們廢了好大的力氣才請來的。”

    進屋後的陳偉利看到兩兄弟的精神不錯,也就誇耀起了金鼎山的軍醫。陳偉利右手吊在胸前,上麵綁了幾塊木頭固定。在之前高家畔的戰鬥裏,他因為流賊的攻擊而右手出現了骨折,所以他也被調回金鼎山修養。

    “確實不錯,我們兄弟倆都感覺好多了,真的是多謝頭領了。”

    “陳大哥你好,我感覺自己的胳膊好很多了,謝謝你來看我。”

    趙冉和伍荃蕪兩人接連向陳偉利表達了感謝,讓頂上煙心裏感覺還不錯,所以他就拿出了一直藏在身後的慰問品說道:“你們兄弟倆養傷需要補品,來看看我給你們帶什麽來了。”

    看到陳偉利突然拿出一包東西,趙冉有些疑問地說道:“陳大哥,你這是……?”

    “這是秀才頭領,哦,也就是千戶大人讓我帶來的,裏麵是一包處理好的肉幹。他知道你們身上現在沒錢,又需要一些好吃的補補身子,這些東西你們平常就當零嘴好了。吃正餐的時候,會再給你們送來一隻燉雞。你們可有口福了,這些都是當初千戶大人養傷時,大當家特意搜集的。”

    陳偉利現在是餘保成手下的心腹,自然就知道了趙冉之前的表現。陝北大家都最敬重有氣概的漢子,雖然已經知道了趙冉實際是湖南人,但不影響陳偉利對他的佩服,所以他主動向還在商談的餘頭領和秀才頭領要了這份差事。

    “這怎麽好意思呢,千戶大人真是客氣了,陳大哥要不要也吃一點。”陳偉利對趙冉有頗多的照顧,所以既然有了好吃的,趙冉覺得也應該報答一下對方。

    “你們現在身無分文,我就不占這些小便宜了。另外我媳婦那整理出了一些舊的衣物,之後我會給你們送來,都是一些用不上的東西,你也就別和我客氣了。”曾經的環縣土寇頂上煙,現在卻是一名很體貼人的官軍,世事的變化真叫人感歎。

    ps:注一:撫賞銀起因於隆慶和議,明蒙之間互市貿易時,蒙古人的使者也會來到大明邊境。起初隻是一些疆臣臨時給的賞銀,而蒙古的貴族們也因為這些錢約束了自己部眾的行為。後來這個東西就發展成了定例,但因為明蒙兩方實力的變動,撫賞銀不時也顯得很尷尬。

    其實在蒙古人的視野裏,比如《阿勒坦汗傳》和《黃金史綱》裏,明朝給阿勒坦汗也就是俺答汗的封號,是“尚”(erguku)封號,而非“賞”(kurtegeku)封號。對於明朝提供給蒙古人的物資,也是具有強烈優越感地認為是“貢賦和租稅”(alba tatalγ-a)。所以一旦明朝不按定例給錢,邊境上燃起的狼煙就會冒起來了。

    明朝官方的視野,自然是與蒙古人相反的。但是這些虛浮的說法,並不代表所有大明官員乃至皇帝都是傻子。他們自然知道撫賞銀有尷尬的地方,但是這個東西對於影響鬆散的蒙古人遊牧聯盟來說,有時候也能發揮不小的作用,像是約束部分蒙古貴族,壓製住其他對大明抱有攻擊性的蒙古貴族。

    同時這個尷尬的東西,也確實能維持邊境上一定的和平。所以拋去沒大用的麵子,以務實的觀點來看,明朝並沒有完全舍棄這項措施。不過因為後來明朝財政日益枯竭,這撫賞銀的發放也時常拖欠。

    舉個例子介紹會更詳細一點,萬曆二十九年至崇禎三年,共欠順義王卜失兔撫賞銀5,794,723.144兩銀子。五百多萬兩還隻是一個被林丹汗壓製住的卜失兔,其他的蒙古貴族又會有多少。

    後來林丹汗公然向朝廷要錢,也讓崇禎氣憤不已。像是孫承宗、袁崇煥都對該項作出過評論,在明末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吐槽這種,已經實質演化為花錢買和平的事情了。說的太多了,就到此為止好了,有興趣的可以自己翻翻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