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撒丁島水泥浪潮(下)

字數:3292   加入書籤

A+A-




    “在巴拿馬建設一條水泥路,是很有必要的。”斐迪南對巴拿馬通道的暢通是很在意的,這可以大大方便西班牙運寶車隊把秘魯等地的黃金、白銀以及各種貨物運到加勒比海岸。

    用混凝土修建80公裏長的跨越巴拿馬的水泥路,以4米寬、20厘米厚度為標準,總量64000立方混凝土,去除沙子和石頭,水泥總量3.5萬噸左右。大約是一個月至兩個月的撒丁島水泥產量。

    比起“國王小道”,商人和車隊肯定覺得水泥路靠譜,那麽“高速路”的收費站也是少不了的。這個不能怪斐迪南,連德意誌帝國的節操都扔掉了,沒道理西班牙就要守身如玉啊。

    有些人可能會質疑,貝爺穿越的國王小道,怎麽看都不像是適合修路的地方,後世也沒見巴拿馬政府修哪怕是水泥路啊?

    其實不是這樣看問題的。主要是巴拿馬政府沒必要啊。

    實際上巴拿馬地峽早就有鐵路和公路了,而且不止一條,何況還開了巴拿馬運河。這種情況下,沒必要破壞曆史遺跡啊,不然都成水泥路了,貝爺就不來巴拿馬拍了啊?

    而且如果不適合在國王小道修路——斐迪南也確實不打算這麽幹——西班牙政府可以按照曆史上巴拿馬鐵路的位置修建水泥路,這樣以後鋪設地峽鐵路也方便一些。當然,巴拿馬鐵路還是沒影的事情呢。等到巴拿馬鐵路修建,估計已經是勒班陀海戰的時候了。

    ……

    ————跨越時空的分割線————

    ……

    “大家可以看到,我身後的這幅素描是西班牙的斐迪南大帝繪製的素描,充分展現了十五世紀末奧裏司塔諾和卡利亞裏的城市風貌……”

    斐迪南當然是不知道自己隨手畫的景觀圖會傳之後世,他隻是隨便畫上一畫罷了,準不準確就不一定了。

    在陸地上(雨林除外),火山灰水泥麵臨著“幹縮”的困擾,無用武之地。

    在陸地和城市裏大顯神通的,是應用廣泛的波特蘭水泥。

    關於這方麵,路易斯·德·桑堂赫爾的日記陳列在水泥博物館內,供人們參閱。

    (偷窺他人隱私當然是不道德的,切勿模仿)

    “撒丁島水泥道路規劃是國王陛下建議下製定的一個發展計劃,把河流上遊與下遊,工廠與礦場,城市與鄉村,內地和海港,軍事基地和預設陣地統統連通在一起,環狀和放射狀的道路把撒丁島的每一寸土地都聯結在一起了,如果上帝從空中俯瞰,將看到一張巨大的蜘蛛網,分割著人頭攢動的城市和麥浪翻滾的鄉村……(1494年6月1日)”

    除了撒丁島水泥道路規劃,斐迪南還著手將奧裏司塔諾城、博薩鎮(港)以及卡利亞裏城(港)等地要塞化。

    不隻是城市,整個撒丁島,都將被建設成為一個巨大的要塞和軍事基地,成為“西部地中海永不陷落的炮台和永不沉沒的風帆戰艦”,波特蘭水泥鋪遍了城市的大街小巷。

    動用撒丁島的糧食售賣以及傾銷(暫不展開)取得的巨額資金,撒丁島的奧裏司塔諾城率先改進了衛生、排水等係統,居民被賦予把垃圾投入街巷和屋中指定地點的義務,公共廁所得到建立,一些貧苦的農奴和失業的貧民成為了英勇獻身的時傳祥(這絕不是丟臉的職業,切勿歧視),保證了城市至少稍微幹淨了一點,當然,這方麵最大的功勞歸於環衛工人。

    城牆得到混凝土的加固,過於陳舊的防禦工事被推倒重建。海岸要塞被巨石和混凝土建立起來,已經擴充到5000人的撒丁軍隊臨時充當了探礦隊,尋找鋁土礦——日後煉鋁是撒丁島的重要工業之一,不缺礦產資源。當然,現階段並不是要煉鋁,那還需要不少材料,比如說,冰晶石是很重要的。

    “(1494年6月)十七日,據說在島北部發現了一個陛下要求的礦產地,這種被陛下命名為‘鋁土礦’的礦產據悉能顯著提高撒丁島海岸要塞和城市的防禦能力,在波特蘭水泥中加入該種礦物可以製成所謂的‘高鋁水泥’,與鋼筋共同使用——我們現在有能力製造足夠的合格鋼材——可以建成足以抵達炮擊的堅固堡壘,在內陸也將建立這樣的要塞……”——摘自西斯內羅斯的日記

    “以混凝土要塞和先進炮械為基礎建立的防線環繞著整個海岸,第二道環島防線則與城市的城牆融為一體,內陸在卡皮塔諾平原中央以及東部與丘陵的邊緣地帶還設立了一道防線,撒丁島有三個主要的軍事基地……我難以想象撒丁島能受到北非海盜或者奧斯曼帝國所造成的任何威脅,如果蘇丹有意嚐試,我們有18磅的長炮為他時刻準備著……”(1495年某撒丁島軍事主官的日記)

    巴巴裏海盜以及海雷丁等人,這個時候並沒有特別強大,北非海盜的一個快速發展期在1500年以後,當時西班牙第一次大規模地將安達盧西亞和格拉納達征服地的不改宗摩爾人驅逐出伊比利亞半島,從此整個半島隻剩下摩裏斯科人——改宗摩爾人,但是這些摩裏斯科人還是在六十多年後掀起一場叛亂,結果被西班牙王室遣散到全國各地,這才消除了威脅。

    1500年的具體情況是,和平教叛亂軍隊在安達盧西亞橫衝直撞,攪得安達盧西亞天翻地覆、雞犬不寧,連貢薩洛的哥哥都犧牲在山穀的伏擊戰中。

    當然,和平教軍隊根本不可能戰勝西班牙王室,他們過去是一個武力強大的和平教王國時已經無力對抗王國軍隊,何況是現在?

    格拉納達城外的叛亂聲勢浩大,但事實上未能攻破任何一個大城市,而和平教軍隊逐漸陷入低穀。

    為了維持糧食,他們殘忍地燒殺劫掠卡斯蒂利亞人的村莊。

    貴族們希望把這幫瘟神趕緊送走,於是國王和女王經過談判,迫使和平教徒遷往北非,很多人後來成為海雷丁麾下的海盜。

    海雷丁得到奧斯曼支持,成為奧斯曼帝國的海軍司令。

    斐迪南把撒丁島的規劃視為整個地中海島嶼及海岸防禦計劃的一部分。

    撒丁成為“水泥島”之後,馬耳他群島將接受類似的改造。

    至於國內伊比利亞本土安達盧西亞的摩爾人,還是那句話,都等著跳進直布羅陀海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