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這人啊,是個大問題(上)

字數:3345   加入書籤

A+A-




    ……

    這個人口問題,著實是很讓人頭疼的。現在西班牙人口也就700多萬,最多八百萬頂天了。即便移民10%過去,新大陸移民人口總數也最多有80至100萬。

    那麽保證對美洲的基本控製和初步開發需要多少人呢?

    就按照英法七年戰爭時的水平看,英國在北美十三塊殖民地,有30萬移民人口,這保證了英國在北美的勝利。而法國人散居在在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流域隻有2萬人(驚人的“成就”),這讓法國人遭到了失敗。

    按照這個模板,斐迪南至少要向美利堅和加拿大移民90萬人,才能確保對北美的控製和開發——像法國人那樣移民2萬人的話,北美中央大平原是別想進行農業生產的,西進運動就洗洗睡吧。

    向拉丁美洲的移民也不能拉下,畢竟那是西班牙本來的後院,而且近代時期拉丁美洲來錢很快,也不能丟給別人,那麽還要向墨西哥和中美洲還要移民至少30萬人,西印度群島至少10萬人,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圭亞那至少30萬人,厄瓜多爾、秘魯、智利至少30萬人,巴西、烏拉圭、阿根廷也是至少30萬人。總共在拉丁美洲至少要移民100萬人。

    如果考慮到未來向亞太地區的殖民擴張,向澳大利亞、新西蘭的移民(按每處10萬人計算),向努沙登加拉群島、馬魯古群島、菲律賓群島、台灣、加爾各答的移民(斐迪南在印度謀劃的據點)(按每處1萬人計算),總共又要移民至少25萬人,加起來至少要215萬人的移民,西班牙自己是不可能這麽幹的!畢竟在16世紀,本土可是大本營,工業革命還要在板鴨領土上進行呢!

    肯定要引入其他地區的移民。

    斐迪南首先咬牙努力,力爭在西班牙本土移民百萬去美洲!

    至於其他地區,得小心了,就連英國人弄過去的那30萬人,都是各種亂七八糟,除了本土的非主流們(失地農民、清教徒、罪犯),還有德意誌人、愛爾蘭人、荷蘭人甚至法蘭西人(……),所以造反的時候毫無心理負擔,也不是沒有,就十幾萬保皇派用腳投票,在美國獨立後跑去了加拿大。

    首先,意大利人,可以去。斐迪南是西西裏國王,等兼並那不勒斯後就是兩西西裏國王了,西班牙在那不勒斯(至少早期)的治理措施還算不錯,再加上意大利人也不怎麽硬得起來,所以可以去。

    還有,佛蘭德人,額,這個……如果斐迪南能夠拿到佛蘭德,肯定要和佛蘭德人打交道,既然也算自己國民了,而且自己又實行開明統治(主要指不亂征稅),那麽佛蘭德人也不是洪水猛獸,畢竟佛蘭德經濟發達,工匠多,航海技術非常發達,對北美的經營絕對是一大助力。畢竟不管原本曆史怎麽樣,自己治下的民眾都不能信任的話,你還能折騰什麽?當然,加泰羅尼亞人除外,如敢造反,鐵血鎮壓。

    但是必須要注意不能讓加爾文宗侵入北部地區。對此斐迪南有所對策。

    而且佛蘭德又不是隻有荷蘭,還有比利時的佛蘭芒人和瓦隆人,以及盧森堡、弗朗什孔泰的德意誌人,這些人還是比較老實的,比利時的人口可以放心引進。德意誌人就更好了!斐迪南還考慮能不能從除了佛蘭德以外的其他德意誌地區招募一些移民。德意誌未來戰火紛飛,總有些人願意去發現美妙的新世界。

    ……

    還有誰呢?法國人,直接pass掉。不可能讓對手的人移民過去,額……或許以後胡格諾教派的人可以……吧?反正總是不太放心。

    ……

    還有一些不是西班牙治下的地區,比如愛爾蘭和東歐。雖然政治聯係基本沒有,但也可以考慮。

    愛爾蘭的農奴,斐迪南對此是喜聞樂見的,愛爾蘭農奴還是比較可靠的(吧?)移民了。

    如果以後確定要揍亨利八世,那麽可以從教皇那裏申請到愛爾蘭的統治權——對,理論上愛爾蘭的統治權是屬於教皇的,那裏的民眾理論上(盡管實際上從來不是)也是教皇的領民。

    亨利八世通過《至尊法案》讓英格蘭教會脫離天主教之後,教皇就收回了愛爾蘭的統治權,然後英格蘭議會就通過法案,成立了“愛爾蘭王國”,以明確英王對愛爾蘭的合法統治權。

    還有就是東歐的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哥薩克人,可能一些波蘭人也可以……俄國農奴也屬於比較老實的範疇。

    啥?你說葡萄牙人?這個嘛,等葡萄牙被合並的時候再說吧。看來要可以摩洛哥那裏交流一下,揍一頓葡萄牙人,反正葡萄牙陸戰就是那模樣,尤其對摩洛哥有一種不依不撓的眷戀,屢次被打敗也要深入摩洛哥,不管死不死國王,他們最終在摩洛哥栽一個大跟頭是必然的……

    另外,除了歐洲的移民,本土的資源也是要開發的!不管是自然資源還是人口資源。誠然,在美洲,不把印第安人殺個兩三千萬是停不下來的。但是,在這之後以及與此同時,還是可以有合作共榮的,官方有句話說得好,屠殺固然錯,人民沒有錯,時代在進步,朋友還能做……

    西班牙在種族態度上是個矛盾的集合體,一方麵,西班牙本土對拉丁美洲的土生白人以及混血人種,抱有蔑視的態度,對西屬美洲的獨立運動是個重要誘因。另一方麵,雖然進行了大屠殺,西班牙本土卻對土著持有一種聖母心態(至少在早期),1541年對殖民地土著居民的保護法令曾在南美洲西部地區引發殖民者的叛亂(這也預示著該法令很難得到貫徹執行)。

    看樣子可能是這麽一種情況,西班牙人的早期仁慈,更多地並非是出於同為人類的同情心和同理心,而是出於虔誠(至少在表麵上)的信仰和傳播天主教的信念,顧及名聲和麵子,以及希望土著可以提供勞動力,甚至納為王國的子民。但是在頭一個世紀,這種理想是難以實現的,所以現實中發生的是大屠殺。

    並且,西班牙人的這種仁慈是高高在上的——白左聖母通常是不會嫁給黑人和和平教徒的。當然,即便是真正的聖母(褒義)也通常不會嫁給那些人……

    那麽等到後期,印第安人確實提供了勞動力,這也是拉美歐洲移居者比北美少的重要原因,那裏的土著居民能提供一大部分勞動力。土生白人乃至混血人都有了。

    但是此時,本土西班牙人一方麵已經習慣了屠殺和利益,另一方麵,已經說了,他們的仁慈是高高在上在本土指手畫腳的,並不是降低身份和你們打成一片的,想要平等,經濟平等、政治平等、管理權平等,沒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