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魔穀奇遇

字數:4578   加入書籤

A+A-




    閔子墨做賊一般走出村子,很快就趕往靠近夜郎穀的荒蕪地帶。看看四處無人,他突然騰空彈跳,儼然就是一個“草上飛”。

    這些年,他一直沒有落下父親閔朝正當年教他的功夫,隻是一直不在人前顯露身手而已。

    閔家屯和螞蟥村相距兩公裏多,而出氣洞就處於兩個村子之間。

    當然,夜郎穀北麵圍牆邊上的出氣洞就有很多,多到什麽程度呢?大大小小有二十六個。不過隻有一個是最大的,洞口就有十多個平方米,邊上還圈了一道圍牆,卻擋不住曆年來主動跳下出氣洞的人。

    這個出氣洞就位於閔家屯和螞蟥村之間,就是閔子墨要趕往的那個出氣洞。

    閔子墨要去出氣洞,自然是不能讓他的母親黃嬸知道的。一旦老人家覺察了,閔子墨輕則挨訓,重則會被罰跪在神龕麵前。閔子墨以前不止領教過一次兩次。

    所以,閔子墨隻能趁著母親和兩個徒弟聊得開始的當口,偷偷的跑來出氣洞,連對兩個徒弟也沒有透露半點信息。

    轉過青杠林埡口,埡口下麵就是夜郎穀。出氣洞就在夜郎穀禁地圍牆的邊上。

    走下前麵淹沒在灌木叢中的兩百米山路,就到出氣洞。

    閔子墨看著西邊鷹嘴崖披著的一層紅霞,慢慢的就停下了腳步。放眼望去,夜郎穀裏依然白霧茫茫,荒蕪裏彌漫著恐怖的氣氛。周邊的土地本來就不多,加上近年來周邊村寨裏年輕一些的村民大都外出打工去了,所以土地幾乎全部荒廢了。

    夜郎穀原本就人跡罕至,現在更是荒煙漫草破敗不堪。

    這個夜郎穀的來由和兩千多年前神秘消失的夜郎古國究竟有沒有關聯?似乎沒有人去關心和研究過,反正夜郎穀就這麽寂寞地存在著。閔家屯的人們,就默默地生存繁衍了一千九百多年,固守著不越圍牆半步的規矩。

    閔子墨一聲長歎:夜郎穀啊夜郎穀,20年來,一直在夢裏困擾著自己的鬼穀,身穿黑甲的將士,刀戈殺伐之聲,還有那蒼涼無比的歌謠,……

    閔家和閔家屯的曆史,父親閔朝正給他說過不止千遍:從公元30年的時候開始,夜郎穀就有這麽一個閔家屯。據說,閔家祖先是一個從外地來的苗族,獨自一人帶著一家老小來到夜郎穀。那時候的夜郎穀,自然是比現在荒敗,更是凶險和詭異。

    至於老祖先叫什麽名字,到老祖公那一代就已經忘得一幹二淨了。最原始的族譜遺失之後,閔家最早的曆史就無從考究了,剩下的隻是一個神秘而有曠遠的傳說而已。傳說中的閔家祖先武功高強而且神勇無比,一拳能打死一隻老虎,一槍能挑死一頭黑熊。炫龍神掌和閔家槍,就是這樣琢磨出來的。

    老祖先來到夜郎穀之後,子又生孫孫又生子,閔家屯就逐漸壯大,慢慢又多了一些外姓人家,就多了楊家莊和螞蟥村,沉寂幾百年的夜郎穀裏逐漸又恢複了一些生機。

    起初,螞蟥村也叫史家寨,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改名成了螞蟥村,反正是有些年頭了。

    人煙有了,夜郎古國的神秘卻沒有散去,一夜之間銷聲匿跡的詭異氣氛,依然籠罩著夜郎穀,折磨著周邊村寨,特別是閔家屯。閔家人一直無法破解一個沿襲了一千多年的“魔咒”:每隔一段時間,寨上就會有人跳進出氣洞裏,屍骨無存,而且都是男丁,千百年來如此,除非整個閔氏家族隻剩一個男丁了,這個“魔咒”才會暫時終止。

    更為詭秘的是,有的人是因為家庭糾紛、仕途失意、感情問題才去跳了出氣洞,這也算是可以飲理解的一種理由。但是有的人,明明夫妻恩愛家庭和睦,日子過得順風順水的,卻偏偏也去跳了出氣洞,沒有理由。比如閔子墨的大伯。民國時期閔家的大少爺,就是主動跳下了出氣洞的。

    大伯要是在世,應該有112歲了。

    唯一的理由就是夜郎穀裏邪氣太重,出氣洞詭異多端。從古至今,閔家屯和周邊的村子,人們都崇尚鬼神之說,驅鬼辟邪之風代代盛行。

    閔子墨站在埡口古道的石階上,品味著這蒼涼的場景,輕輕閉上眼睛,夢裏的長歌又悲愴響起:

    山風涼,秋草黃,莽莽天際思故鄉。

    將軍淚,家國殤,豪情熱血付衷腸。

    遺恨長安揮長劍,身陷南蠻舞銀槍。

    揮長劍,舞銀槍,長歌一闋淚殘陽。

    長歌一闋,拭淚遙望故鄉月,

    長歌一闋,夜半馬嘶旌幡獵。

    長歌一闋,秋風不拂英雄血,

    長歌一闋,壯誌未酬身不滅。

    長歌一闋,長歌一闋……

    一個身穿黑甲的將軍,時而在獵獵秋風中狂舞銀槍,時而在漫漫風雪中昂首吟唱……

    20年了,這個神奇而詭異的夢境一直折磨著閔子墨。

    睜開眼睛,歌聲自然消失,將軍的影子當然也就沒有了。

    閔子墨使勁地晃了晃腦袋,確認這不是做夢。就這麽站著,有怎麽可以做夢呢?

    就在這個時候,灌木掩映的山路上,隱約傳來了一陣聲響,閔子墨當即嚇了一跳,仔細一看,從石階上慢慢走上來一個老太婆。

    隻見她拄著拐棍,搖搖晃晃的沿著雜草叢生的石階走了上來,藏青色的長布衫,撩動著山路兩旁的青草,悉悉索索作響。

    閔子墨定睛一看,來人竟然是元婆,盡管多年不見,不過元婆的那張歪嘴他還記得。這是一個饕餮著人間煙火,計較著人間世故的神婆。

    閔子墨定了定神,重新調整了一下情緒,就迎麵打了一聲招呼:元婆,又去給哪家倒黴鬼下神來了?得了好多利市錢?

    閔子墨之所以這般揶揄眼前這個年近九旬的老人,是因為元婆和他有仇,而且是大仇。不僅僅元婆偷走了他的金鐲子,而且在他剛剛出生的時候,就差點讓閔子墨暴屍荒野。

    35年前,閔子墨出生的時候也是元婆接生的,一個不足四斤重的嬰兒,哭了幾聲就緩不過氣了。元婆就對閔朝正說,這孩子沒救了。硬是叫閔朝正把嬰兒扔到夜郎穀裏的出氣洞邊,等於是送去喂野物。當天晚上,黃嬸從噩夢中驚醒,獨自跑到夜郎穀裏,發現嬰兒還在,而且居然還有一口微弱而又頑強的氣息,於是趕緊撕開衣服把兒子捂在胸前抱回了家,閔子墨這才撿回了一條命。而黃嬸卻因此卻落下了一輩子的頭痛病。

    閔子墨的金鐲子,就是黃嬸在出氣洞邊抱回他的時候發現的,當時就套在閔子墨的大腿上。黃嬸覺得非常驚奇,心想這孩子熬到了半夜還有氣,多半是這個金鐲子保佑的。於是就把這把金鐲子視為閔子墨的救命符,一直到到閔子墨19歲,一直都是帶在身上的。

    一個男孩子戴著一個金鐲子,的確不太像話。所以很多時候,閔子墨都是把鐲子揣進荷包裏,因為是救命的寶貝,所以就視如生命一般珍惜。

    由於閔子墨先天體質極差,父親閔朝正就一直強迫閔子墨練武。後來又逼著他在跳蹬河裏苦練“憋氣功”,一個猛子紮進河裏,居然可以七八分鍾過不冒出水麵。

    19歲那年,閔子墨考上了大學,成立周邊幾個村寨第一個大學生。父母為此大宴賓客。前來吃白食的元婆,居然趁閔子墨洗澡的時候,偷偷盜走了他的金鐲子。

    當然這是黃嬸後來告訴閔子墨的。

    有著這些仇怨,就那天和元婆在夜郎穀裏狹路相逢,可謂是冤家路窄了。

    哦,是小莽子啊。元婆停下腳步,喘了一口氣,抬起頭眯著眼睛叫了一聲閔子墨的小名。然後盯著閔子墨說:你不好好的在城裏當你的記者,跑到夜郎穀來幹啥?

    元婆本身就不是省油的燈,嘴巴尖刻得很。

    閔子墨臉上堆著古怪的笑,繼續嘲弄著說:幹啥都無所謂,反正不是來跟你學下神的。

    元婆知道今天在劫難逃,索性一屁股在石坎上坐下了,閔子墨也隔著她遠遠的坐了下來,距離雖然有點遠,不過還能清楚地端詳她的老臉:滿臉都是核桃紋,有規律的皺褶裏藏著很有深度的神秘感。

    隻是她的一雙小眼睛,隱約的閃爍著綠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