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作坊開張

字數:2837   加入書籤

A+A-


    話說回來,公孫伯珪這些日子可沒少張羅。這製造兵刃武器鎧甲等等就得有打鐵的師傅,俗稱鐵匠。而且在這邊境城池之中,公孫伯珪能夠想到販賣軍備,當然別人也能想到了。而且在這遼西郡最大的軍火商就有兩大世家,根深蒂固的公孫家,後來崛起的韓家。不僅如此,遼西盛產優質鐵礦。這也是兩大世家之間安身立命的所在,想要鐵礦可以跟公孫家直接買。憑著自己這張三公子的麵子,那也是花的出去的。難的是鐵匠,這可是專業性的技術人才,沒有好鐵匠空有鐵礦石也鍛造不出來精良的兵刃鎧甲。

    自己的這個外公,也就是老管家倒是會打鐵,也會驗鐵。這是妥妥的一個老師傅,可惜年過花甲,力不從心。而這令支城內叫的上號的鐵匠都被兩大世家給瓜分掉了,雖然有公孫伯珪前後大點拖關係招人,可惜卻隻找來了一個。而且還是瘸了一條腿,隻能靠著拐杖打鐵。不過來人卻是有著碩大名頭,昔日四肢健全的時候,可是令支城內第一鐵匠。要不是後來因為喝酒生事被人打斷了腿,現在生活撂,又因為殘疾不被兩大世家收納,根本不可能是公孫伯珪請得來的。

    一開始說請師傅,還是第一鐵匠。公孫伯珪在心裏有些嘀咕,這麽大名頭的人物怎麽可能屈尊於自己這個庶出的子弟。後麵了解情況之後,卻開懷大笑。還拍了拍這位第一鐵匠的肩膀安慰道:“我以為多大點事,想當年黃藥師的徒弟雙腿殘廢不也是成為了鼎鼎大名的大鐵匠千古流芳世代留名嗎?”

    待這位第一鐵匠詢問黃藥師是誰的時候,公孫伯珪卻是打著哈哈,笑著忽掩過去:“一位世外高人。好啦,隻要你雙手沒問題,那依然是我們遼西郡令支城的第一鐵匠,隻要努力,甚至是有朝一日,也可能讓你成為大漢朝第一鐵匠。”

    這鐵匠幾乎都是直腸子的老實人,被公孫伯珪這麽左右一忽悠卻也是相信了。

    可眼下作坊即將開張,可就當憑一個瘸了腿的師傅,這可萬萬不成。

    看著自己這個從小看到大的外甥這一切前後折騰了幾個月,那老管家實在是看不下去了。

    “說吧!到底遇到什麽難題了?”

    被自己的外公這麽一問,公孫伯珪也沒去想那麽多,就把當前之急全盤拖出。

    “我還以為什麽大不了的事情,其實你這個問題啊。當年老家主還在世的時候也遇到過,那時候韓家剛來到令支城。可謂是強龍出海勢不可擋,由於當時的遼西郡太守乃是韓家人在位,把公孫家打壓得幾乎喘不過氣來。家族原本的鐵匠作坊因為一次大火死的死傷的傷。也是無人可用,老家主當時就想出一計,不到兩年就恢複了昔日榮光。可惜卻是讓那韓家人在令支城中紮下了根。”老管家說起昔日跟隨的老家主也是公孫瓚的爺爺的時候,不由得臉上露出了由衷的自豪。

    韓家人出現,公孫家的作坊就著火,天底下會有這麽巧的事情。公孫伯珪又不是傻子當然聽得出裏麵的貓膩。這很明顯這位便宜的外公是在點醒自己,小心韓家人。

    爺孫兩人密謀了一個晚上,很多公孫伯珪沒有估計到的方方麵麵,這位老管家都紛紛指出。正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雖然公孫伯珪的靈活是來自現代,思維靈活,可也有不足之處。也就是對於這古代舊社會的了解不夠,一些事情沒法預料到,而老管家擁有數十年的閱曆剛好補充這一塊的不足。

    要做這一行生意,除了明麵上的地方官員要打點。那邊境駐軍處更要籠絡熟,這關係到日後銷售渠道的問題。

    當然了這些打造好的兵刃鎧甲軍備當然不是賣給軍隊,而是賣給外麵那些地方世家豪族。他們組建部曲私兵護衛哪一個不需要這些,還有那些遊俠組織山賊土匪也是很好的銷售對象。

    甚至是有些要錢不要命的存在,把軍械走私到北麵,從胡人手中換取財富。又返回南邊倒手,兩邊賺差價,比如公孫家韓家都是這樣起家的。

    公孫伯珪知道自己的身份,也明白了自己以後要走的路。有了明確的目標,現在首當其衝就是盡可能的擴展實力,增強自身的底蘊,收攏人才。

    現在自己手頭之上並沒有拿得出手的人才,就連鐵匠都是找一個殘廢將就著用。可想而知,那些大將什麽的,現在對於方才一十六歲的公孫瓚來說,那還早著呢。

    拿著自己分家出來的那一點本金,第二天店鋪就對外開張,一串鞭炮聲,公孫伯珪花重金請來現任的令支城縣令也就是公孫伯珪的親七叔公孫德起以及縣尉韓中前來揭匾。

    “第一鐵匠學坊”。六個十分醒目大氣的牌匾在正中央,雖然公孫伯珪的這個店麵不大也就三四十個方,好在後麵還有一個院落,差不多有一百多個方。原先這裏乃是公孫家一個廢棄的倉庫,地理位置也較為偏僻,位於城西偏角。

    要不是今天邀請了令支城兩位大首腦,估計都是不為人知。不像現在裏裏外外集滿了人,可以說是全城轟動。當然了縣太爺和縣尉都隻是負責露一個臉,事前事後公孫伯珪都封了一個大大的紅包。

    “各位父老鄉親,吾乃公孫伯珪。吾等皆令支土生土長的人,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人從事著與鐵匠有關的活計,但是能成為鐵匠的人又有幾個呢?吾出於培養下一代鐵匠接班人的想法,開了這一家第一鐵匠學坊。之後會廣收學徒,日後這些學徒將由昔日遼西郡第一鐵匠王德痕師傅傳授技藝。”公孫伯珪站在人群的高處,朝著密集的人群大喊著。同時也順便介紹了第一鐵匠的身份,以及由來。

    “那收費嗎?”聽到這種收學徒的事情,會不會像教書先生那樣收費,很多人關心的開口詢問。

    “不,覺不收費,而且來上學的學徒,每天隻能學四個時辰,同時學坊還管一頓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