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蟲祭(2)
字數:3477 加入書籤
我吸了一口氣,便不斷沉思著,“從基因的角度來看,百濮和炎黃族好象也非常相似?”
姬行義點了一下頭,“炎黃族以o3為主,而百濮則主要是指一些o1和o2,在y染色體方麵,他們都屬n下麵的子類型,顯然是係出同源。”
旁邊的姬於嫣問,“爺爺,你們怎麽不斷談這百濮,難道他們在中國曆史上起過很重要的作用嗎?”
我瞅了她一眼,便說,“當然,比如‘占卜’最初可能是源自百濮民族的一種巫術(占濮),曾經在商朝大行其道,而現在我們常常在說的‘甲骨文’,其實是專門用來‘占卜’的。”
姬行義瞅了我一眼便說,“可見,中國的宗教文化主要來自於百濮或者說炎黃這一群人,九黎在這方麵的貢獻並不太大。”
彭子羽皺著眉問,“既然如此,為什麽現在這個‘濮’字被提得如此之少?”
我笑了起來,“那是因為你身在國外,很少關注這方麵的事而已。比如曆史上赫赫有名的‘濮城之戰’就發生在濮城,這個城既然以‘濮’為名,當然就是濮人留下來的痕跡。”
姬行義道,“少爺,還有,蚩尤兵敗後也葬在‘濮陽……”
我點著頭說,“對,這已經能說明蚩尤族與‘百濮’存在著的千絲萬縷的聯係。”
劉二又問,“義爺,百濮族和炎黃族既然基因相似,地緣相近,後來為何又分道揚鑣,甚至還反目成仇?”
姬行義道,“因為他們都在不斷發展,還不斷與其他民族進行融合,慢慢地,隔閡也就大了起來。”
我笑了起來,道,“你是指沙壹和沈木麽?”
姬行義不斷點著頭,臉上露出了一絲黯然,“對,南遷的這一支,甚至連語言都已經夷化了。”
旁邊的劉二漫不經心地問,“夷語和漢語區別很大嗎?”
姬行義道,“當然……漢語是一種孤立語,每個單詞都具有其獨立的意義,所以,僅僅靠三千個常用詞,我們就能寫出一篇相當複雜的文章,東夷則屬於黏著語,需要借助於助詞和助動詞才能將字詞聯結起來。”
我在劉二肩上拍了一下,便說,“那是,漢字是最先進的文字,它既能表音,又能表意,而不必象英語那樣為了避免歧義就不斷加前綴和後綴。”
彭子羽這時也笑了起來,“但是漢語非常難學。”
我不斷反駁著他,“對於外國人來說,漢語是難學了一點……不過,學英語你必須得背誦幾萬個單詞才行,學漢語則隻需要記三千個常用詞就夠了。”
剛說到這裏,我們便止住了腳步,不斷向前張望著,前方好象又被一些洞穴植物給堵住了。
一個黑人謹慎之極,用手撥了一下便迅速退回。
隨即,便有一隻蜈蚣迅速爬了出來,朝我們不斷搖頭晃尾,其神態顯得凶悍之極。
我們詫異之極,當即從這裏穿梭而過,隻走了幾步,便統統都驚呆了,隻見這一段岩洞居然長滿了蕨類、菌類等洞穴植物,其他象什麽螽斯、馬陸、蜈蚣、螽斯什麽的更似在不斷爬行,空氣裏傳來了一股淡淡的土腥味。
除此之外,陶罐更是被扔得到處都是,圓的,方的,錐形狀的,鼎鼐狀的,什麽樣形狀的都有,不過令我們詫異的是,它們大都是破碎的的,東一片,西一片,狼籍之極。
我把一根藤條撥到旁邊,問,“老義,這兒的昆蟲為啥越來越多了?”
姬行義被這灰塵嗆得不行,這時就接連打了好幾個“噴嚏”,“少爺,剛才我們一不小心,可能已走進了哀牢人的蟲祭區。”
我揉了一揉腦門,“蟲祭?”
姬行義撿起一塊陶片,瞅了幾下,便點起頭來,“剛才我們所看到的那幾具幹屍,其實也是蟲祭完了之後,所剩下的蟲鼎。”
我皺著眉道,“但是冉娏人的複活儀式為何最後發展成了蟲祭?”
“不是啊,少爺……”姬行義搖了一搖頭,便接著敘述道,“西南多蟲,蟲祭本來就非常盛行。”
我略加回憶便點起頭來,“嗯,這我知道,南蠻的‘蠻’字就包含著一種蟲圖騰的意思。”
彭子羽似乎還有不理解的地方,“義爺,那南蠻、九黎和東夷到底存在著一種什麽樣的關係?”
姬行義思索了很久才回答,“其實是一脈相承的……是某一支叫作‘曼’、或者‘蠻’的民族在不斷遷徒的過程中,而整合出來的民族。”
我瞅著姬行義道,“蟲圖騰就是他們的特色?”
“對,少爺你看。”姬行義指著陶片上的“卍”字符道,“剛才我說到中國的宗教文化主要是‘百濮’,或者說炎黃族的貢獻,其實蠻族也不是沒有創造……”
我心裏一動,便說,“鬼文化難道就是他們創造出來的?”
姬行義點著頭道,“中國鬼文化確實起源於‘蟲圖騰’,大家想想看,鬼、蠱、蟡的發音幾乎是一樣的,如果不存在同一淵源那就怪了。”
我非常詫異,當即就呼出了一句,“中國的鬼文化起源於哪裏?難道是四川?”
姬行義點著頭說,“對,豐城鬼都就在四川,而且,蟡、魏、衛、維(延維)、媯在發音上幾乎是一致的,這些姓氏和地名,應該都是在鬼文化的輻射下,才慢慢形成的。”
我搖著頭說,“神文化主要是炎黃族的貢獻,鬼文化則來自九黎,但是無論是神還是鬼,都似乎與這‘卍’字符有關。”
姬行義點著頭說,“我早就說過了,這‘卍’字符是破解人類一切神秘文化的鑰匙。”
我的思維在不斷擴散著,“每當有屍蟡出現的時候,我們就會在旁邊瞅見‘卍’,難道這屍蟡就是鬼的原形?”
姬行義點著頭道,“想來應該就是這樣吧……當年武則天登基之後,曾把自己的政敵蕭淑妃改為蟒姓,把蕭姓改為梟姓,合稱為蝮虺蟒梟,其實前三個字都是蟡的化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