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6章 開槍為她送行 3
字數:3150 加入書籤
第二天,楊樹泉渡口水位陡然下降,空氣裏帶著深秋初冬的寒意,但幾位拉纖的特訓班姑娘們甩開膀子,把擱淺在沙灘上的小船拉向渡口,船頭上係著紅綢,柳仙客在船頭作好開船的準備。
特訓班兩名姑娘考取了縣重點中學,還有一名教師將任校長,出了這樣的成績,應該敲鑼打鼓放鞭炮扭著秧歌來送行,即使楊府大院不來人,月氏族長也該帶人來歡送。然而岸上除了特訓班的姑娘們,連楊燕和她帶領的村姑們一個也沒來。
楊燕是應該來的,因為望天楊怕她來鬧事,還關在府上呢。柳仙客正要劃船,聽到有人喊他。望岸上一看:隻見楊燕張開雙臂甩子一條大辮子氣喘籲籲地跑到渡口。柳仙客見她擺手知道她的厲害就把船停了。楊燕也顧不得河水有些涼,脫了鞋子淌水上了船,“爹讓我來送送他!”對柳仙客說了一句,進了船艙。
艙裏隻背著楊燕坐著一個男人。楊燕從背影就認得不是自家的男人,正要詢問,那男人轉過頭來說:“月正元他們在聖道嶺渡口等著。”楊燕認得他是柳瑋也就相信了他,耐心地坐著等。
小船兒劃得飛快,送行的人群消失在遠方的蘆葦叢裏。不一會兒,小船到了另一片黑黝黝的蘆葦蕩,那裏有聖道嶺的渡口。
小船靠了岸。秧歌起舞,鞭炮齊鳴,泉府的泉村長、泉香楊、管家和兩個丫鬟站把泉香楊送上了船。
小船緩緩啟動,泉香楊含淚告別進了船艙坐在楊燕的身邊。因為泉清揚、泉龍楊的關係,楊燕一屁股起來出來船艙,一把抓著柳仙客劃槳的手,“先把船停下。月正元呢?”
“兄弟不知。嫂子,求求你饒兄弟也。月正元與望老師皆不讓吾告之。”柳仙客還是透露了點消息。
“你不說是嗎?別想走!”楊燕搶過船槳要扔。
“哎!還是告訴你吧。”柳仙客說,“其實望老師還是希望正元哥進城,但是泉府提出要月正元進城可以,但必須嫂子離開正元哥,要是有了孩子還要打掉。楊柳公也改變了主意。後來,泉龍楊給足了楊家的麵子,讓楊葉鳴去……”
楊燕一聽讓二哥去,雖然她不喜歡這個二哥,但畢竟是自家人,也就退了一步,把船槳扔在船頭。
柳仙客看楊燕氣還未消也不便再解釋,撿起船槳調轉船頭沿著來時的路飛速前進。楊燕以為柳仙客奔往楊樹灣渡口,坐在船頭觀望。誰知快到楊樹灣的時候,柳仙客卻將船向西岸劃去。楊燕吆喝了一陣,柳仙客裝作沒聽見,把船劃得飛快。
小船很快在柳樹王下的渡口靠了岸。前一天柳媽為柳眉大擺宴席,柳邊也過來。所以,今天送行隻有柳媽一個人來。柳媽的身後緊跟著柳眉和柳蓮。
當柳蓮進倉告訴柳瑋、楊葉鳴把名額又給了她的時候,楊燕氣得兩眼冒花,差點兒暈倒在船頭,被月正元扶起。
楊燕眼含淚水對柳仙客說:“給了泉靈楊,給她就給她吧。她也算做過教育貢獻的人。就是讓二哥去,也給楊家一個麵子。二哥好糊塗啊!怎麽拱手讓給了柳蓮?柳家一個學生,一個老師。我問問柳瑋這校長怎麽當的,還有楊家、月家嗎?”楊燕就要進倉去問,被柳仙客一把攬住。楊燕把氣都散在船槳上了,抓過船槳狠狠地扔下了河。
柳仙客縱身跳下了河將船槳撈起回到船上,已是炊煙嫋嫋做早飯的時候了。這個時候,鬼子也吃飯去了,進老柳莊也少了鬼子的盤問。
楊燕進了船艙,質問柳蓮:“哪有你這樣做嫂子的,害的你妹婿沒了名額。又把你男人的名額占了!你好意思啊——!”
“楊燕,我們都是女人,男人們決定的事不易更改。說心裏話,我也希望月正元有這個機會,可是……”
“可是什麽?”
“我說楊燕妹子啊!你聰明一世糊塗一時,正元是老師,妹子是學生。連你爹都不敢站出來為你們說話。”
“你好!你不就是把二哥迷了,才當上老師嗎?”
“再怎麽說,我沒有去掙泉清揚的窩。人家和正元都洞房了,還爬進正元的被窩裏。”
楊燕和柳蓮打了起來,柳瑋著急竟然放了一槍。
“不讓月正元去,是為了他的前途!”柳瑋安慰楊燕說。
“那我和正元離了!”楊燕的心在流血,淚水滾落在嫩嫩白白的腮上。
等船艙裏安靜下來,浪泉聽到河裏的槍聲帶著鬼子小隊跑到了渡口。鬼子很快端起槍瞄準了小船,浪泉向泉金楊嘀咕了幾句,泉金楊一邊舞著鬼子旗,一邊高喊:“快過來檢查!統統地下來檢查!”
柳樹王以北不遠的堤壩上,月正元和望天楊各騎一匹戰馬,望天楊用望遠鏡把渡口的情景看得一清二楚。
“柳蓮雖沒有和楊葉鳴正是結婚,但他們的關係不一般啊!”月正元總是擔心讓柳蓮進城,憑她的能力難以接替泉清揚的任務。
望天楊說:“而柳蓮從心裏喜歡的還是月正元,她不會為你而背叛特訓班。但黨內的任務,還不能給她。她隻是臨時校長。”望天楊說著把望遠鏡朝月正元扔了過去。
月正元一把接住馬遠望看了些許,說:“他們好像要出事了。我們把浪泉引過來。為他們安全進城開槍送上一程。”
望天楊朝天連放三槍,接著月正元也舉起了手槍。
浪泉聽到北麵的槍聲,留下泉金楊和兩個鬼子,率領隊伍追擊月正元和望天楊。
河麵慢慢恢複了平靜,這時一陣高過一陣的馬蹄聲在大浴河畔由遠而近……楊燕怎麽也不放心月正元,她從楊葉鳴和柳蓮的談話中知道柳邊要有大動作,還要抓一批對抗奴化教育的愛國人士。她就一路追過來了。女人哪!誰不想對生活有無限美好的向往和憧憬,誰又不希望自己的這條河永遠舒緩、平靜、和諧,然而人生之船靠岸的時候,往往會有更大的風浪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