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波亂幽燕
字數:2317 加入書籤
至唐天佑二年(公元905年),朱溫實際控製了河中、河南、山東大半,徐州大藩;魏博因父子政權交替,引內部波亂,朱溫出兵維護,才重歸大梁轄治。
唐自睿宗以來,全國尚武之風健行,驕兵悍將自假王尊,裂土分製,朱溫雖摧毀南衙北司,掌控朝廷中央,並不能一呼百應。藩鎮割據,相鄰州縣藩鎮諸侯,無不心懷異誌,即便小鎮依附大藩,“爵祿、廢置、殺生、予奪依舊自行行署。”而攻伐偷襲,兼並製約更是此起披伏。朱溫未能根治藩鎮割據,無法一統江山,所以不敢輕易受禪,張廷範、柳璨、蔣玄暉未解主子憂思,枉費了卿卿性命。
魏博近鄰幽燕,盧龍節度使劉仁恭既不依附河東李克用,也不臣服大梁朱溫,而是按需切換靠山。幽州由他坐鎮,長子劉守文假名義昌節度使,守護滄州,統治河北,更時常火中取栗,見機行事,圖謀便宜。魏博內亂,仁恭父子恨不得趁火打劫。當魏博牙將史仁遇求救滄州時,劉守文二話不說,即刻遣兵萬人圍攻與已近鄰的梁藩領地,回應史仁遇。朱溫因長安與岐數度摩擦戰鬥,佑國節度使韓建總是不能有效製勝,遂引兵南歸,徒韓建就職淄青,遷淄青節度使王師重為佑國節度使,力保長安無虞。休兵月餘,終究以幽、滄相首尾為魏患,深恐魏博有失,於唐昭宣帝天三年(公元906年)八月二十三日引兵發大梁,出擊滄州。
朱溫總是以河南為據,勝則兼並他鎮,敗則全師而還。雖身處四戰之地,隻步步為營,穩紮穩打。
汴軍自白馬渡過黃河直撲滄州,麵對大軍壓境,劉守文不敢出城。汴軍駐紮長蘆,羅紹威忍住怨懣,盡力饋贈汴軍糧草給養,自魏洲至長蘆五百裏,綿延不絕。
劉仁恭幾次援救滄州,畢竟膽怯心虛,屢戰屢敗,兵員缺損嚴重,乃下令幽州境內:“男子凡十五以上、七十以下,悉自備兵糧詣(前來)行營,如有抗命不前者,刑無赦!”謀士諫曰:“今男子老弱悉行,婦人不能運轉糧餉,此令必行,則濫行者眾矣。”劉仁恭改令勝任手執兵器者盡須入伍,文其麵曰:“定霸都”,士人亦須文其腕或臂曰:“一心事主”。於是幽州城裏,稚孺之外無不文身,遂得兵十萬,駐紮瓦橋。
汴軍築壘圍困滄州,滄州城幾乎水泄不通,劉仁恭畏其強,始終不敢戰。滄州糧盡,丸土而食,朱溫使人說與劉守文曰:“援兵勢不及救,何不早降!”守文登城應曰:“仆與幽州,父子也。梁王以大義服天下,若子叛父來,將安用之(將如何任用我呢?)”朱溫愧其言辭率直,為此緩攻。
滄州受困月餘,轉眼從秋入冬。劉仁恭自知實力不濟,除了每日派員觀望,兵員再不出幽州之境,隻不斷向河東求救。李克用恨其反複,更懼汴軍凶悍,任幽州求救百餘次,竟未許之。李存勖諫曰:“今天下之勢,歸朱溫十之七八。雖強大如魏博、鎮州、定州,莫不附焉。自河以北,能為溫所憂患者獨我與幽、滄二州耳。今幽、滄為朱溫所困,我不與之並力拒之,非我之利也。夫為天下者,不顧小怨。且彼嚐困我而我救其急,以德懷之,乃一舉而名實附也。此乃吾複振之時,不開失也。”李克用見兒子說得在理,想了想,召將佐謀助力幽州,欲與幽州兵先攻潞州,曰:“於彼可以解圍,於我可以拓境。”遂許仁恭和,召其兵。劉仁恭大喜,遣都指揮使李溥將兵三萬前往晉陽。李克用令大將周德威、李嗣昭將兵會其營,共攻潞州。
朱溫分步騎兵力數萬,遣行軍司馬李周彝將之,自河陽援救潞州。大梁昭義節度使丁會乃朱溫同鄉,出身安徽壽縣,少年時慷慨自任,很會唱歌,其聲淒愴。朱溫在黃巢手下效力時,他已是朱溫手下得力猛將。唐光化二年(公元899年),他受命攻下澤州,出任昭義留後。唐天元元年(公元904年)八月十一日,唐昭宗受害,秉承主子之意行凶昭宗的朱友恭、氏書琮卻被朱溫殺之以塞天下之謗。兔死狐悲,丁會寒了心,從此稱病,不願多事。朱溫並未見他異樣,未幾,任命他為昭義節度使。為朱溫篡位殫精竭慮的張廷範、柳璨、蔣玄暉未解主子深意,被朱溫殘忍鏟除後,丁會借昭宗凶訃,率將士縞素,流涕久之。李嗣昭攻潞州,丁會即刻舉軍投降,李克用召其太原入見,會泣曰:“會非力不能守也,梁王陵虐唐室,會雖受其舉拔之恩,誠不忍其所為,故來歸命耳。”克用厚待之,賜丁會位列諸將之上。以嗣昭為昭義留後。
時李茂貞養子楊崇本帥鳳翔、邠、涇、秦、隴兵士,會同延州胡章部隊計六萬人駐紮美原,圖謀夏州。朱溫遣忠武軍節度使劉知俊及其部將康懷英帥兵五千援救。聞潞州不守,丁會投敵,朱溫長歎一聲,引兵南還,以助西關。
朱溫圍攻滄州,先是,征調黃河南北大批糧草,堆積諸營,汴軍將還,悉命焚之,煙炎數裏,甚至屯於舟中糧草,亦鑿船沉之。劉守文得知消息,遣使遺書全忠曰:“王以百姓之故,赦仆之罪(赦免了我的罪行),解圍而去,王之惠也(是大王您的恩德)。城中數萬口,不食數月矣,與其焚之為煙,沉之為泥,願乞其餘以救之。”朱溫接信,一時不忍,留數堆糧草濟滄州百姓,鬱鬱而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