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明朝——太原遇險

字數:4628   加入書籤

A+A-




    迎景軒進了後殿,晉王道:“若不是昨日巧遇,本王也不會輕易放過你。想來,錦衣衛中也並非全是十惡不赦之人。”

    謝,晉王。實不相瞞,我入錦衣衛就是為了調查父親的冤案。”

    但是,憑你一人之力,在錦衣衛中如何探查?你父親被誣陷圖謀造反,本王認為必是朝廷為了清除胡黨而將之牽連其中。你與父親的冤屈怕是很難翻案。”晉王說。

    二位暢談很久,仿若相見恨晚。景軒見晉王相貌偉岸,談吐不凡且正氣淩然。景軒不由問道:“太原城所到之處,百姓團結友愛,都說晉王您為人正義。就藩之後,幾乎年年巡行塞外、都察軍屯,保衛邊疆沒有災禍。也聽說晉王和燕王都最受皇上器重。可是為何晉王在朝廷中卻屢遭口實,說您做人做事狂妄放肆?按理說,您不是這樣的人,莫非是朝中歹人惡意中傷晉王?景軒回京後一定要詳細告知皇上。”

    晉王擺了擺手說:“不用這般,父王早就對我心存不滿。你若為本王說情,必會遭人報複。其實,本王暴戾也確有此事。當年,父王不準我與珂兒在一起,硬要我娶大臣永平侯謝成之女。之後,父王要我就藩山西太原府。我不舍離開珂兒,因此決意毀掉藩王的名譽。於是,本王在動身前往封地太原的途中,借故鞭打了父王的親信。本王以為父王會下令撤去我晉王之名,好讓我留在應天城。然而父王隻是警告了本王一番。之後,本王到了太原沒多久,就聽說父王命檢校將珂兒處死了。本王失去心愛之人,這悲痛、憤怒無人理解,於是,變得暴怒。因此,外人都當本王是生於皇家,嬌生慣養所致。嗬嗬,天下人誤解也好,是真也好,都已不重要。”晉王又道:“除卻兒女私情,就藩防禦北方,本王也明白父王的苦心。藩王軍權之重是父王的器重。本王隻能忍痛忘卻兒女私情,按時巡行塞外、都察軍屯。才有了今日太原城的盛世。”

    景軒聽著,明白了一位身在帝王家的男子對愛情無能為力的悲哀。晉王是一有情有義的人,並非糊塗、暴戾。他的功績更是百姓樂道稱讚。一番長談後,晉王的才略令景軒敬仰。景軒決定回京後如實向皇上稟告。

    即將告辭時,晉王對那兩個錦衣衛訓斥道:“今日本王隻是給你們一個小小教訓,錦衣衛即為親軍,食俸祿,理當為朝廷好好做事,守護一方百姓,而不是肆意妄為、目無上下。”

    兩個錦衣衛揉著疼痛的身子連連應和著,但是心有不甘。

    應天城。

    錦衣衛去太原城已經半月有餘,晉王動靜如何?還沒有來報嗎?”朱元璋問。

    回皇上。太原離宮中有數日時辰。臣已交代錦衣衛若有動靜,即刻發來傳書,看樣子消息也快到了。”蔣瓛回話。朱元璋點了點頭,此時,朱元璋腦中對著晉王的往事浮上了心頭。作為父親,他明白晉王心中的遺憾。這些年,他不是不關心這些分封在外的藩王。他把北方邊疆交給燕王、晉王就是信任他們、重視他們。朱元璋希望自己這個帝王大家庭能和睦,希望諸藩王能扶持太子,不要為王位爭鋒。所以,他是矛盾的,既不得不留心諸藩王的動向,骨子裏又愛著每個兒子。

    出了晉王府。連夜,景軒攤開紙筆道來晉王仁心,太原城和氣升平。寫好,景軒派人送去應天城。

    蔣瓛冷冷地看著景軒密報,心想,景軒打探蒲氏圖謀造反一事身份已經成疑,他現在幫晉王說話,日後必有晉王撐腰相助,這樣的人不能留。於是,蔣瓛將信揉成一團。他立刻飛書給安插在景軒身邊的兩個錦衣衛。

    兩個錦衣衛很快收到了飛鴿傳書。

    這日,他們三人在返京途中進了一間客棧。待酒足飯飽後,三人繼續上了路。此時,天色一片漆黑。趕路沒多久,景軒忽然感覺有些暈沉。景軒晃了晃腦袋,忽然間耳畔生風。景軒心知不妙,從馬上跳下。很快,一把快刀狠狠刺入了他的胸膛。景軒大叫一聲來不及招架,背後又中一刀。景軒倒在血泊中,他無力地看著兩個錦衣衛持刀向他殺來。

    命懸一際時,黑夜中忽然射出道道利箭。頓時,一個錦衣衛慘叫倒地。另一個被射傷的錦衣衛跳上馬匹迅速逃離。

    此時,錦衣衛衙門。受傷的錦衣衛正在回報,蔣瓛大吃一驚,他心想,難道是晉王出手救了景軒?萬一讓晉王提前告知皇上就大事不妙。想著,蔣瓛忽然看了一眼這個錦衣衛,說道,“既然你已受了傷,也活不了了,不如再受我幾刀,日後,我來安排一場好戲讓晉王到地下來陪你。”說完,蔣瓛一刀狠狠地刺入了這個錦衣衛的胸膛。

    第二天早朝,蔣瓛領著死了的錦衣衛入了大殿,朱元璋立刻勃然大怒道:“這是何故?怎會有錦衣衛死去?”

    蔣瓛立刻說道,“皇上,晉王朱棡在太原驕橫放縱,三名錦衣衛在當地搜尋到了其意欲謀反的證據。可惜回城途中,他們慘遭滅口。景軒、楊三已遭毒手,莊甲逃回不治身亡。”

    什麽,竟有此事?朕居然有此逆子,必須治他的罪。來人,速派大軍趕往太原。”朱元璋下令道。

    太子朱標聽聞此事著急萬分,他流著淚趕到大殿,跪在朱元璋的麵前求情。“父皇,若要殺晉王,萬萬不可。晉王乃父親嫡親孩兒,也是兒臣的嫡親兄弟。兄長在外多年,一直相安無事。此次,錦衣衛探訪發生是非,兒臣想其中必有什麽誤會。”

    朱元璋怒道:“若是晉王真的造反,你要怎麽處置?”

    太子朱標淚流滿麵道:“用仁愛感化他。聖人雲,仁孝為上,重禮教輕刑法。一個君主,用仁愛之心去馭天下”。

    放屁,晉王他要是仁孝就不會造反了。宋濂怎麽把你這太子教成這等迂腐。”朱元璋甩袖離去。

    此時,雲宅。

    雲娘看著手中繡的紅豆樹,流淚道:“他說過,紅豆樹發芽的時候,他就回來了。景軒他說過紅豆樹發芽的時候,就會回來的,就會回來的呀。”

    雲娘,為父知道你難受,但是,這人死了……”雲大人勸慰著。

    不,這不是真的。不會是真的。景軒不會死的,景軒不會死的。”雲娘猛地吐出一口鮮血。

    這會,太原城。數千將士手持兵器,弓箭將晉王府重重包圍。晉王謀反的消息也在太原城傳開了,百姓們憤憤不平。首領官高喊著:“晉王,臣奉皇上之命包圍晉王府。在皇上沒有下達其他命令前,隻能委屈晉王不要擅自出入府中。”此時的晉王府哪怕是一隻鳥兒都無法飛過這重重封鎖。

    晉王心知此時他做任何反抗隻會將他推向萬丈深淵,也就索性不做其他。這邊,重傷的景軒正躺在晉王府內,當他得知晉王被誣陷殺害錦衣衛欲要謀反。景軒掙紮著起身要去為晉王作證。

    萬萬不可,本王好歹是皇上的親子,皇上再怎樣都不會真的殺了本王,更何況隻是聽說,並沒有充足的證據。倒是你,當日那兩個錦衣衛為何要置你於死地,你可知?此時,朝中有人借你等被殺,說是本王謀反滅口。這其中案情紛雜,你傷好後還是速速離開,切不可再牽入其中。”

    這,看來隻能如此了,臣對晉王感激不盡。隻是在下有一事不明,晉王如何得知我會遇險?”

    你們那日離開不久,本王的守衛就來報,說城內有信鴿出沒並當場劫下了一隻。這才看到信的內容,說回城途中殺了景軒。本王一想事情嚴重,信鴿如約放回,並讓守衛前去尋你們,這才救下了你。”。

    原來如此,晉王細心仁厚。希望皇上這次不會被惡人蒙蔽。”

    景軒,本王也得提醒你一事。今日你險些遇害,與你身邊兩個錦衣衛有關。這必定是受人指使。日後,你回到應天城,自己還是要小心行事。”

    晉王提醒的是,景軒能認識晉王實乃此生之幸。景軒傷好後,回去複命,也知如何去做。”

    此刻,宮中。

    朕到底該如何處置這大逆不道的晉王?都是朕所親生。”朱元璋在馬皇後的靈位前歎息著。

    皇上,晉王府上下已經被我們全部圈禁起來,皇上您隻要下令,我們即可立刻捉晉王。”這邊,武將來報。

    下去,下去。”公公明白朱元璋的心思,連忙示意武將退下。“皇上,太子還在宮外跪著呢,已經兩日了。”公公說。

    朱元璋想了想,錦衣衛被殺,朝中大臣竟然都紛紛勸諫說晉王的好。這其中或許真有什麽誤會?於是,朱元璋一聲長歎一聲,罷了罷了。

    過了多日,圈禁被解。太原城也傳來了太子朱標的問安。晉王感激涕零,麵對朝廷方向下跪。晉王從懷中取出一物交給景軒,說道,“此事過後,皇上必定更加不要見本王。本王恐怕此生都無緣再進京麵聖。這一物,日後你若遇到太子請幫本王交給他,他亦會明白。”

    多日後,晉王派人悄悄將景軒送出了太原城。景軒拜別後,喬裝成百姓混跡人群,向應天城趕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