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徐輝祖的迷茫
字數:3750 加入書籤
第二天早上,王度聽說了邵雲的事情,來到了邵雲的房間,聽邵雲、譚遠和雲笙詳細的敘述了一遍始末緣由。邵雲、譚遠的描述都是前半段,後半段受限於雲笙的身份,知道的也不多。最後,邵雲憤恨的道:“為什麽燕王要這麽做?為什麽要納錦瑟為側妃?”
譚遠道:“這些事情張輔應該知道,可惜他不過來見我們。”
王度歎道:“你們兩個天分很高,將來前途不可限量,但是缺乏實戰經驗,所以你們本質上還是書生,等到了南京,我會向殿下請求,將你們外調,積累實戰經驗。到時候,你們就會明白張輔為什麽不來了。”
譚遠、邵雲麵麵相覷,但王度並沒有解釋,隻是讓邵雲一會兒行軍的時候坐馬車,多注意休息,然後起身離開。
王度出來後,發現大軍已經開始拆除帳篷,準備啟程了。他回去將事情略微安排了一下,就來到中軍大帳,掀開門簾,發現徐輝祖和瞿能正在商量軍情,不由得腳步頓了頓。徐輝祖抬頭發現了王度,就道:“子中,有事情嗎?”
“國公大人,下臣想稟報一點事情。”
“什麽事情,說吧,子中怎麽這麽客氣了啊。”徐輝祖起來拉著王度坐下。
“是關於我手下的一個參謀,他今天生病了,需要坐馬車,所以和國公大人說一聲,希望能調配一下。”
徐輝祖狐疑的看了看瞿能,道:“這個很容易啊,還用王大人專門跑一趟?”
“這件事情有後續,他生病的原因是因為他心儀的女人被燕王納為側妃。”
什麽?徐輝祖霍然站起,道:“你說什麽?前天,燕王剛納張玉的女兒為側妃,她和你手下的參謀有奸情?”
王度歎了口氣,道:“不是奸情,事情是這樣的,......”
徐輝祖和瞿能聽了之後都不知道說什麽好,他們都是信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但是如果婚前兩情相悅,豈不是更好?而且這件事情,張玉夫妻顯然不反對,燕王卻橫插一杠子,橫刀奪愛。作為親王,這樣做未免有失身份,可是以親王之尊,硬要胡來也得皇帝和殿下來管,他們是無能為力的。但是如果僅僅如此,王度就來稟報完全沒有必要,所有都靜靜的聽著下文。
王度繼續道:“這件事情雖然小,但牽扯甚廣,子中會把這件事情上報給殿下,但在這之前,子中想和二位說一下背後的事情。”
“這個燕王側妃叫張錦瑟,父親是燕山左護衛指揮僉事張玉,兄長是燕山右護衛試千戶張輔。張輔是武學學員,也是所謂的參謀室十傑之一,其實在我看來,他比譚遠、邵雲都要優秀,因為張輔武人出身,有實戰經驗,還能在戰略上和譚遠、邵雲匹敵,所以其實戰、戰略俱佳,非常優秀。殿下也很看重他,曾通過子中征求他的意見,想要將他調到寧夏衛做千戶,再把他的父親張玉調到寧夏衛做指揮使,但是張輔拒絕了,毅然決然的回到北平。”
“到了北平之後,燕王授他試千戶,他打算用武學學到的東西訓練士兵,但遭到資深老兵的反對,這件事情鬧到燕王那裏,在我們到北平之前,還沒有結論。”
“我們是六月初三到的北平,六月初四的早上,燕王要突襲演習,失敗了,然後在上午檢閱了太孫護衛軍的演習,中午燕王賜宴。張輔喝多了,譚遠和邵雲送他回去。在張家,邵雲偶遇了張錦瑟,之後兩天,譚遠、邵雲和張輔、張輗、張錦瑟到郊外跑馬,兩人感情越來越深,但是在六月初七,就是我們離開北平的前一天,燕王突然召見張家人,納張錦瑟為妃。兩位大人,不覺得這其中有些需要玩味的東西嗎?”
徐輝祖和瞿能對視了一眼,都能從對方的眼裏看出震驚,之後瞿能道:“魏國公有什麽看法?”
“瞿將軍你先說吧。”
“好的,末將認為這個張玉、張輔對燕王很重要,除此之外,張輔的重要性提升了,原因在於燕王對武學的訓練方法非常感興趣,在那天的宴會上可以看出來,這說明那天我們的演習把燕王鎮住了。而王大人派譚遠、邵雲去和張輔敘舊情,尤其是邵雲和張錦瑟的感情,燕王感覺到對張玉父子有離心的可能,才決定當機立斷,納張錦瑟為側妃,徹底將張家拴在燕王的戰車上。之後張輔沒有依約前來送別,就說明無話可說,陌路相逢也許就是敵手了。”
徐輝祖道:“是啊,本國公的看法和瞿將軍類似,張玉這個人本國公了解過,在北元身居高位,投明後從百戶做起,做到衛指揮僉事,現年五十三歲,這樣的人要麽解甲歸田,要麽鋌而走險,從目前來看,應該是後者了。”
三人對視一眼,眼裏都有一句想說不敢說的話:燕王想反。
但是這件事情得朱元璋相信才行,燕王要納護衛指揮僉事的女兒為側妃,本身說不出什麽問題來,拉攏下屬是為了更好的指揮,更好的指揮可以為了朝廷,也可以為了謀反。如果這件事情報上去,搞不好朱元璋會勃然大怒,一個小小的參謀敢和燕王爭女人,說不定僅僅為了保證燕王側妃的名聲,就會賜死邵雲。所以這個事情隻可意會不可言傳,親王隻要不公開舉出反旗,就拿他們沒辦法。等殿下當上皇帝了,也許可以這麽做,可現在還是朱元璋當皇帝。
三人談完之後,各自散去了。
大軍回師按照計劃,從保定、滄州、德州一線南下。河北一帶河流縱橫,土地肥沃,徐輝祖騎在馬上,回想到在北平所見所聞的一切,徐輝祖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
在這次出行之前,徐輝祖確實認為藩王擁有重兵是個問題,但這次覲見了所有的北方塞王之後,徐輝祖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這些藩王控製了北方的要塞,擁有重兵,但這些都不是主要問題,因為這些塞王能力有限。最大的麻煩是燕王。
燕王是自己的妹夫,是父親徐達的女婿。北平是故元的京師大都,從洪武元年父親進入大都開始,到洪武十八年父親病逝,父親的大部分時間都待在這裏,經常年初領命出征,年底被召回京師。這裏的一草一木,甚至百姓、軍隊都打著父親深深地烙印。父親重建了北平城,從山後諸州遷移來四萬戶百姓。北平都司的駐軍要麽是父親從南方帶來的老部下,要麽是父親遷來的百姓成為的軍戶,北平的百姓也非常熟悉父親。這也是自己進北平城時,眾多百姓圍觀的原因。
自洪武十八年父親病逝之後,北平的主人真正變成了燕王,百姓、軍隊都樂於看到這種延續,自己的妹妹在北平百姓、軍中威望很高,也都源於父親徐達。再加上燕王確實有能力,上馬治軍,下馬治民,從無劣跡,在藩王中名聲甚佳;北平都司的軍隊長期歸其指揮,信服其能力,願意效死;再加上北平形勝之地,騎兵南下,直到京師,渡過黃河,就可以飲馬長江。
如今太子、秦王病逝,晉王身體不佳,可能很快燕王就會成為最年長的親王,這也給了他一些特殊優勢。
徐輝祖不禁有些迷茫了,難道燕王真是天造地設的人物?父親徐達所作的一切都成全了燕王,土地、軍民、地勢,還有父親的女兒也給了他。燕王可以說大明的皇帝和第一武將傾心栽培的藩王,可以說擁有得天獨厚造反的優勢。
前天自己在王府,知道燕王納張錦瑟為側妃的事情。他當時很氣憤,他竟然敢當著自己的麵納側妃。他去找妹妹,但是妹妹很平淡的接受了這個事情,還幫忙說服張錦瑟,一定要活著。
如今燕王十有八九會造反,自己該怎麽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