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抉擇
字數:3521 加入書籤
送別徐輝祖,燕王並沒有立刻回北平,而是在大營遺址上巡視了一番,還令麾下的將軍好好勘察,快到中午了,才返回北平。
燕王府,書房。
朱棣和道衍相對而坐,朱棣先把最近兩天的事情描述了一遍,道衍大師靜靜聽著,輕輕道:“王爺,您有什麽結論?”
朱棣用手搓了搓額頭,道:“大師,徐輝祖巡視北方,必然是允炆授意,目的是觀察諸王虛實,尤其是本王,因為他在北平待了五天,這個時間太長了,而且那個王度還把人員排到北平大小街巷去體察民情,說明允炆對本王有了戒心。”
“另外,護衛軍在通州宿營竟然撒下了鐵蒺藜,北平已屬內地,為什麽要如此嚴密?本王覺得這是防備,也是示威。”
道衍消瘦了許多,臉上的顴骨顯得更高了,咳嗽了一聲,道:“王爺,現在情況有變化了,縱觀各種跡象,皇太孫在逐步增強朝廷的力量,護衛軍裝備精良,所幸訓練時間不長。如果皇太孫將護衛軍增加到十萬,訓練兩年以上,那麽我們沒有成功的可能,所以隻能搶先動手了。”
“搶先動手?這不行,父皇尚在。”朱棣連連擺手道。
“王爺,我的意思是派人殺掉皇太孫,如此朝廷必然會大亂。”
正在擺手的朱棣不由得一頓,道:“為什麽?”
“皇太孫隻要一死,儲君隻有在晉王和王爺之間選擇,皇上年事已高,很可能會選擇王爺,如此大事可成。”
朱棣靠在椅背上,閉上了眼睛,臉上的肌肉扭曲,大腦在痛苦的思索著,許久道:“這件事情如果暴露了,我等死無葬身之地。即使允炆死了,也可能會選擇三哥晉王。”
“王爺,晉王身體不好,已經病了許久了,選擇晉王的可能性不大。”
朱棣想了想,看向道衍道:“大師,之前你一直都是不慌不忙,這次是怎麽了?”
道衍剛要回答,響起了敲門聲,朱棣喝道:“什麽事情?”
“王爺,朝廷秘密軍令,指明王爺拆閱。”
朱棣轉身出去,待回來時,手裏拿著一個一尺長、一寸寬的褐色匣子,放到桌子上。然後朱棣從脖子上取下一個項鏈,項鏈的頂部是一把鑰匙。朱棣把鑰匙打開匣子,裏麵是一個紙筒。
朱棣把紙筒攤平看了一會兒,然後走到地圖前看了一下,神情有些興奮。回頭道:“大師,你看看這個軍令吧,朝廷有大動作。”
道衍拿過軍令,仔細看了三遍,然後閉目在腦海裏思考了一下,道:“朝廷明年正月開始要在大青山腳下築城,皇上令王爺整頓軍馬,十二月開始出征,目標是克魯倫河,威逼和林。”
“是啊,”朱棣興奮道:“父皇真是有大氣魄,如果建成了綏遠城,就可以遮蔽大同,控製漠南蒙古。”
道衍想了想道:“怪不得徐輝祖會巡視東勝、大同和大青山,看來在這次巡視之前,朝廷就有了意向,巡視之後,朝廷有了決斷。”
“是啊,大師,父皇的決策很英明啊。”
朱棣興奮的揮手,卻沒有得到道衍的回應,回頭看了道衍一眼,卻發現道衍臉色陰沉,有些奇怪:“大師,你怎麽了?”
道衍呼了口氣,道:“王爺,據老衲來看,這件事情是皇太孫的決策,不是皇上的決策。”
“怎麽知道?允炆能有這麽大的魄力?”
“王爺,皇上已經近七十了,這次築城至少需要一年多的時間,說句大不敬的話,皇上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活到那個時候,他怎麽可能如此大動幹戈,為皇太孫留下一個爛攤子?所以這必然是皇太孫的主意,即使皇上有個萬一,皇太孫接手也方便。”
“而且這件事情還有一個天大的危險。”
“什麽危險?”
“如果皇上要為皇太孫去除隱患,會派人接管北平都司,那時,王爺遠在塞外,克魯倫河距北平千餘裏,待王爺趕回來,恐怕至少都是一兩個月之後了,恐怕大勢已去了。”
“父皇不會做這種事情的,父皇一句話我就得乖乖交出兵權,不至於此。”朱棣猶豫了一下,說道。
“不可不防啊,如果皇上身體欠佳,腦袋一熱就很難說了,甚至皇太孫可以直接調動北平都司的人手,如果......”
朱棣不由得打了一個寒顫,腦袋裏浮現一個場景:自己率領大軍直撲和林,百戰之後,人困馬乏,糧草不濟,輾轉回到古北口,卻被閉關不納,然後出現傳旨太監,命令自己交出兵權,徙封他處,自己該如何選擇?向前,雄關峻嶺,背後,人困馬乏,恐怕隻能乖乖領命了。
“那怎麽辦?”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最有效的方法,除掉皇太孫,那麽一切問題都會解決。即使皇上有對付王爺的意思,也會煙消雲散。”
“這件事情最好在十二月前解決,遲則生變,如果大軍已經出征,最好在塞外百裏佯動,這樣便於隨時入關。”
“不過如果是這樣子,對殿下也是一次機會,可以從容統帥大軍南下。”
“讓本王想一想,想一想。”朱棣站起來,踱著步,慢慢的推敲著。
......
良久,朱棣坐下來,咬著牙道:“以我們的力量,能除掉朱允炆嗎?”
“不太可能,雖然我們在京裏眼線眾多,但是戰鬥人員隻是十幾個,如果要刺殺朱允炆,人數至少要二百以上。”
“那怎麽辦?”
“王爺,老衲打算讓金忠全權負責,適當的招攬江湖豪俠來壯大力量。盡快的解決掉朱允炆。”
“江湖人靠得住嗎?”朱棣疑道。
“確實靠不住,我會讓金忠招攬人手,我們這邊隻負責消息,他們負責動手,這樣即使出了事情,也查不到我們頭上。”
朱棣想了半晌,道:“大師,本王授權你和金忠調用一切力量,務必在十二月之前,除掉朱允炆。但要記住,即使失敗,也不能暴露燕王府,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