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皇太孫大婚(一)
字數:5062 加入書籤
綏遠築城的詔令發出之後,李景隆、瞿能、平安、陳質、宋瑄、寧王、遼王、穀王、晉王世子等人相繼離京,奔向各自的戰鬥崗位。徐輝祖接到命令後,帶領一萬騎兵趕往東勝衛,實地勘察,往大青山一線派出大量夜不收,錦衣衛也往草原派出眼線,收集蒙古部的情報。築城的後續部隊中的騎兵在協助組建河套馬場,草原內的一些牧民和農民也被征召到馬場裏照顧馬匹,其他的民夫和步兵也在不停的召集。大軍預計在十一月底到達大青山南麓,進行築城。
大軍行動之後,朱允炆就更忙了,因為北方諸王、諸位將軍、征北將軍所屬將領,都有上奏的權力,這些奏章裏雖然大多為正常軍報,如匯報敵情、請求糧草等等,但也不乏互相攻擊之舉,如何判斷雙方的對錯,如何回複才不會影響前方將士的士氣,這對朱允炆來說是個新問題,所以要經常去請教老皇帝,老皇帝的工作量也加大了,不僅要處理得當,還要向孫子解釋為什麽要這樣處理,祖孫兩個也因此變得很疲憊,朱允炆年輕一些還好,朱元璋卻越發顯的蒼老了,不得不服用高麗參來提神。
朱允炆忙的還不僅是這些,禮部尚書任亨泰、禮部侍郎鄭沂以及禮部的官員還經常來找他,因為他要大婚了,太子妃是光祿寺卿馬全的女兒,單字名慧,小字柳兒。經曆過後世自由戀愛的朱允炆,對和自己不認識的人成婚有一種本能的抵觸,但是不管這麽樣,他現在無力反抗,而且還有更重要的事情等著他去做。
這天,心情複雜的朱允炆在端本宮召見了白望儒,待施禮之後,朱允炆讓白望儒坐下。看著白望儒正襟危坐的樣子,朱允炆歎了口氣,道:“白兄,今日可好?”
白望儒正色道:“殿下,屬下隻是錦衣衛千戶,請殿下慎言。”
“白兄,我自小長在宮裏,機緣巧合才成為皇太孫,沒有什麽朋友,能夠平等相交的隻有你們兄妹了,我本不希望你們進入朝堂,可是皇爺爺硬要任命你為錦衣衛千戶,我也阻止不了,我希望你能對我知無不言,做我的朋友,不知可否?”
白望儒沉默了一會兒,道:“殿下,有些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就沒法當做不存在,望儒進入了錦衣衛,才知道自己以前想的太簡單了,殿下對白家的厚愛,白家感激不盡。望儒身為錦衣衛千戶,必會效忠殿下,至死不渝。至於其他的事情,屬下不敢妄想。”
朱允炆聽了白望儒的話,一時說不出話來,他自己知道皇權的可怕。中國從周朝以來,天子和貴族共治天下,至隋唐宋元明,天子和士大夫共治天下,但士大夫和貴族不同,無力和天子分享權力,隻能等待天子賜予權力,所以皇權越來越無上,至滿清達到巔峰。他有心對白望儒承諾,但是對方是不會相信的。
想到這裏,朱允炆輕聲道:“白兄,你妹妹最近怎麽樣啊?我有日子沒有見到她了。”
白望儒低頭,道:“妹妹最近忙著女工作坊的事情,其實大明早就有類似的織機了,隻是有些部件質量不過關,使用時間不長就壞了,殿下做出來的織機關鍵部件采用鐵製,所以堅固耐用的多,現在除了殿下的織機外,已經有商家開始仿製,甚至比殿下提供的還要先進。所以京師、蘇州出現了大規模的織布作坊,因此有越來越多的女工不得不放棄自己家庭織機,進入妹妹的織機作坊。最近一段時間,妹妹的作坊擴張的很快,現在已經有接近一千台織機了。”
朱允炆詫異道:“還有更先進的?”
“是啊,殿下的織機隻能放8個錠子,但是現在已經出現12個錠子的織機了,隻不過不如殿下的耐用,也更容易損壞。”
朱允炆心中暗喜,看來自己的專利法發揮作用了,不知道這些織機是原來就有的,還是新進發明的,不管怎麽說,紡織行業的發展似乎比較順利。想到這裏,道:“白兄,那有沒有出現什麽問題呢?”
“有,新式織機織出的紗和布雖然不如老式織機織出的好,但價格要便宜的多,很多靠這個糊口的家庭立刻陷入了生活困難,這種家庭往往是一個女人帶著孩子、老人,家裏全靠這個女子養活,她們沒法離開家進入紡織作坊,妹妹也不知道怎麽辦才好?”
這個問題啊?後世已經有解決辦法了,不由得道:“我這裏有個辦法,你可以讓芳蕤建一所幼兒園,專門安置這些女工的孩子,再建一所養老院,安置這些女工家的老人,請專門的人來照顧這些老人和孩子,具體的費用從這些女工的工錢裏扣除。”
白望儒眼前一亮,道:“殿下英明,妹妹一直在憂心這個事情,殿下三言兩語就解決了,隻是這樣要花很多錢。”
“錢的事情不要太擔心,我讓芳蕤做這個女工作坊,不是為了賺錢,隻是為了大明少一些慘劇,你替我告訴她一聲,我朱允炆謝謝她!”
“嗯......我會轉告妹妹的。”
“不過幼兒園和養老院的事情要非常小心,要避免虐待孩子和老人的現象,一旦出現這種事情,這件事情就白做了,你要記住,這個作坊的目的是要少一些人間慘劇,而不是造成更多的慘劇,我會派人定期巡查,明白嗎?”
白望儒肅然道:“屬下明白,一定不負殿下所托。”
......
白望儒回到家中,就和妹妹說了和朱允炆的談話,待聽到養老院、幼兒園的事情,白芳蕤也是眼前一亮,開始盤算選地方、雇人、監管、花費等等事情,又拿出紙來寫寫算算。
看著妹妹忙碌的樣子,白望儒有些心疼,歎了口氣道:“殿下就要大婚了,你知道了吧。”
“嗯,妹妹已經知道了,而且妹妹還見過未來的太孫妃呢。”白芳蕤筆下一頓,白紙上立刻出現了一個大大的墨點。
“什麽?太孫妃來找你了?”
白芳蕤苦笑一聲,說出了原委。今天白芳蕤去紡織作坊巡視,回來的路上被兩個丫鬟攔住,請她去見自家主人。她當然不願意,朱允炆派給她的護衛董五姑和謝三娘也攔住了不讓她去。但丫鬟的主人出現了,是一個女子,一身高貴雍容之氣,自報家門,她就是光祿寺卿馬全之女------馬慧,董五姑和謝三娘不敢阻攔,隻能由著對方了。馬慧並沒有為難她,隻是邀她在路邊的亭子裏聊了聊,主要都在問紡織作坊的事情,問的很詳細,還問有什麽困難,是否需要她幫忙,白芳蕤也實話實說。這位馬小姐倒是很熱心,給她出了一些主意,氣氛比較融洽。分別之前,馬小姐還說改天一起去紡織作坊看看......
白望儒聽完之後,想了一下,道:“這個太孫妃是個什麽樣的人?”
“馬小姐人挺好的,為人和藹,沒有盛氣淩人,而且看得出來,她對紡織作坊很感興趣,也很想幫忙。”
白望儒跺了跺腳,道:“這種官宦人家的小姐,都是心機深沉之輩,妹妹你不要被騙了,她一定知道殿下和你的關係,所以過來試探的。”
白芳蕤站了起來,走到窗邊,輕聲的笑了笑,笑聲雖然還是那麽清脆柔婉,卻帶著那麽一絲絲淒涼,就似外麵的夜色一般------涼如水。過了一會兒,她轉過身來,看著白望儒:“關係?哥哥,你說一下,我和殿下什麽關係?”
白望儒站起來,詫異的看了看妹妹:“殿下喜歡你啊。”
“喜歡?他說過嗎?起碼我沒聽到,到今天為止,我和他見麵次數不到十次,每次都在談鏡子、銀行、紡織作坊的事情,除此之外什麽都沒有,我想他隻是想找個傻丫頭幫他做事情吧。”白芳蕤的眼淚慢慢的淌了下來:“哥哥,我問你,他今天召見你,除了紡織作坊的事情,可有別的言語?可問起過我?”
這?白望儒看著淚流滿麵的妹妹,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他能感覺到殿下是喜歡妹妹的,但是殿下今天卻一字未提,雖然他有些欲言又止,但最終還是沒有說出來。
白芳蕤擦了擦眼淚,道:“哥哥,請轉告殿下,紡織作坊的事情,我會做好的,讓他不用擔心。”說到這裏,白芳蕤抽泣了幾聲:“哥哥,你出去吧,太晚了,我要休息了。”
白望儒下了繡樓,在院子裏站了一會兒,回頭看看樓上的燈光,不由得歎息了一聲。轉頭剛要走,卻發現站著一個人,嚇得一哆嗦,差點叫出來。對麵的人迅速的捂住他的嘴,低聲道:“別出聲,不要打擾小姐。”
白望儒點點頭,對麵的人也鬆了手。白望儒小聲道:“董五姑,你怎麽和幽靈似的,突然出現,差點嚇著我。”
董五姑大約三十多歲,模樣普通,在人堆裏一點都不起眼。她輕聲道:“小姐為什麽哭啊?”
白望儒皺眉道:“這個你們也要管?”
“不敢,不敢,隻是殿下命令我們照顧、保護小姐。小姐今天這樣子,如果被殿下知道了,我們會被責罰的。”
白望儒哼了一聲,道:“那今天未來的太孫妃來找我妹妹,你們怎麽不攔著?”
董五姑為難道:“這個,她的身份,我們不敢阻攔。”
“唉,我知道你們的難處,算了,我回去了,妹妹最近不怎麽開心,你們多注意吧。”
“嗯,好的,沒問題。”
白望儒走後,謝三娘慢慢走到董五姑身邊,道:“知道小姐為什麽哭嗎?”
“還不是因為殿下要大婚,而且今天未來的太孫妃還找過小姐,可能小姐受了委屈吧。”
“唉,這個事情我們也沒辦法,隻能稟報大人定奪了。”
“是啊,殿下要大婚,也不知道會怎麽安頓小姐,小姐其實挺不錯的,人好,長得漂亮,還特別能幹,隻可惜出身商賈,如果是書香門第就好了。”
“是啊,不過我們也沒什麽辦法,隻能希望殿下能記住小姐的深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