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兀良哈有變
字數:5135 加入書籤
乾清宮。
朱元璋看著朱允炆走出乾清宮,臉色變換了幾次,沉聲道:“長福,最近幾天允炆都在做什麽?”
長福低頭想了一會兒,道:“殿下最近召集了解縉等人商議事情,並調征北將軍行軍長史王度回武學,除此之外處理奏折,再就是去武學、工學院、農學院。”
“王度?”朱元璋在腦袋裏回想了一下,卻沒有說話。
過了一會兒,長福聽到朱元璋道:“派人最近關注一下允炆的情況,看是否有什麽反常之處。”
“是,小的遵命。”長福跪地領旨。
朱允炆出了乾清宮,直接回到了端本宮,先去拜見母親,卻發現母親不在。問了問宮裏的宮女,才知道母親在太孫妃馬慧的院裏。
此時呂氏正在和馬慧聊天,都是一些允炆小時候的事情,呂氏說的有趣,馬慧聽的津津有味,當朱允炆進門的時候,正聽到呂氏說到自己:“你別看允炆現在這樣子,小時候淘氣的很,上樹爬牆樣樣在行,有一次要吃樹上的果子,我告訴他還沒熟,是酸的,他偏不信,偷著爬了上去,卻不敢下來,在樹上嗷嗷大哭,當時把我嚇的啊,趕緊讓太監搭梯子給抱了下來。那天我可記得,允炆的小手抖得啊,嚇壞了。”
馬慧噗嗤的笑了出了:“真的假的?殿下那麽穩重安靜的人,小時候還能這麽淘氣?”
“嗨,乖兒媳,小孩子哪有不淘氣的,你肚子裏這個估計也一樣,到時候你也要操碎了心。”
“哦。那後來呢?”馬慧不由得撫摸了一下小腹。
“後來?直到讀書之後才變乖了,不過這兩年,允炆變的沉默寡言。不過大婚之後,好了不少,都是柳兒的功勞。”
馬慧低下頭,糯糯的道:“柳兒既然是殿下的妃子,自然要努力侍奉殿下,讓他安心處理朝政,其他的柳兒也幫不上忙。”
呂氏看了看馬慧,輕輕的撫摸著她的頭發,道:“柳兒,你已經做的很好了,如今宮裏宮外都對你讚歎有加,這已經幫了允炆不少的忙了。現在這個家就靠他一個人撐著,你要體諒他。”
“嗯,柳兒知道。”
朱允炆聽到這裏,就走了進去,先對呂氏施禮,然後道:“母親,是不是又在說我的壞話啊?”
呂氏笑道:“嗬嗬,看到柳兒有身孕,娘想起了你小時候,過的真快啊,你都要有孩子了,娘也要做奶奶了。現在這個家,柳兒最大,你可不能惹她生氣啊。”
“那當然,柳兒是我的親親好寶貝啊,我怎麽敢惹她生氣呢?”說著,朱允炆坐到馬慧身邊,摟著她。
馬慧卻趕緊掙紮出來:“別鬧,娘在這裏呢。”
呂氏看著他們兩個逗趣的樣子,也笑了起來。
等呂氏離開,朱允炆把馬慧扶到床上,給她墊上靠枕,看著他小心翼翼的樣子,馬慧心裏充滿了幸福感,不過卻道:“殿下,太醫說了,臣妾身體很好,不用這麽小心的。”
朱允炆卻道:“那怎麽行?媳婦是一個人吃,兩個人消耗,再好的身體,也得好好保養啊。”說著,把腦袋貼到馬慧的肚皮上,聽了一會兒:“怎麽沒有心跳聲呢?”
馬慧羞的趕緊推開朱允炆:“說什麽呢?才一個月,聽太醫說,至少要五六個月才能聽到呢。”
“嗬嗬,看來我還得等等,想吃什麽東西啊?我去給你做。”
“殿下還會做飯?”
“當然會了。柳兒想吃什麽?”
馬慧看了朱允炆認真的樣子,歎了口氣,道:“柳兒不餓,不過,殿下是不是有什麽心事?今天出什麽事情了嗎?”
朱允炆愣住了,歎了一口氣,靠在床上,攔住馬慧道:“柳兒,你別想太多了,沒什麽事情,隻是最近一段時間朝廷事情太多了,有點累。”
馬慧依偎在丈夫的懷裏,輕聲道:“殿下,朝廷的事情,臣妾也聽聞了一些。不過事情已經發生了,就盡力去補救就是了。另外臣妾這邊會照顧好自己的,您不要太擔心。皇上年事已高,您應該多去關心愛護一下皇上,雖然你們是君臣,但他也是你爺爺啊。”
“嗯,柳兒說的很對。”
陪馬慧待了一會兒,朱允炆回到了自己的寢殿,燃起檀香,靜心打坐。
既然馬慧都能發現他失常,那麽隻要有心,其他人也會發現,所以自己要小心謹慎,如果皇爺爺發現自己表裏不一,就麻煩了。所以要靜心,靜心......
從那之後,朱允炆的生活恢複平常的樣子,上午批閱奏折、下午詹事府讀書、晚上去陪朱元璋聊天,並匯報白天的事情;偶爾回去武學、工學院、農學院去轉轉。
二月二十五日這天,前往兀良哈三衛宣旨的禮部侍郎鄭沂回京了。朱元璋在乾清宮召見了他,朱允炆陪坐。
鄭沂出身號稱“江南第一家”的浦江鄭家,從宋到元,從無貪瀆之官。鄭沂是白衣入仕,驟得高官,卻無人不服,不能不說是個奇跡。
但此時的鄭沂卻滿麵風塵、衣冠上滿是塵土,甚至有些步履蹣跚。他聲音嘶啞的道:“臣二月十日到達眺河上遊,卻被攔在朵顏衛駐地以外。在臣出示了大明時辰的印信之後,才被迎入了駐地。”
“接待臣的是一個年輕人,自稱亥歹福爾,是朵顏衛首領哈兒兀歹的弟弟。臣問起其兄長的去向,他說奉大明寧王的詔令,三衛的首領帶領騎兵去捕魚兒海了。”
“待說起馬市的事情,他說自己做不了主,隻能等大首領回來才能定。”
“因此,臣隻得回京複命。”
朱元璋轉過看了看朱允炆,朱允炆會意的問道:“鄭侍郎,說起馬市的時候,他具體什麽表情,能看出來嗎?”
“這個,臣覺得他剛開始是有些高興的,但後來有些失落,可能是自己做不了主吧。”
“嗯,三衛的軍隊調出了多少?”
“這個,臣不知確數,但據臣觀察,不過營地裏精壯男人確實不多,營地外圍已經戒嚴了。”
“嗯,好的,你辛苦了,下去吧。”
待鄭沂下去之後,朱元璋到地圖前看了一會兒,忽然道:“允炆,你覺得兀良哈三衛是什麽情況?”
朱允炆想了想,不是很確定的道:“皇爺爺,孫兒覺得挺正常,兀良哈三衛歸屬寧王叔調遣,聽命調動是好事情啊。”
朱元璋搖了搖頭,道:“允炆,你隻看到表麵,蒙古人是不可信任的,他們如此痛快的聽從調動,才是讓朕擔心的。你想,如果兀良哈人在你寧王叔和蒙古人決戰的時候,突然出現或者突然背叛,我軍會怎麽樣?當年唐軍不就是因為仆從軍叛亂,導致丟失西域的嗎?”
“不可能吧,兀良哈三衛不是我大明的藩屬嗎?他們不怕我大明報複嗎?”朱允炆有些難以置信。
“嗬嗬嗬,”朱元璋突然發出鷹隼般的笑聲,乾清宮似乎都籠罩著一絲陰森之氣,他轉身看著允炆:“允炆,如果我軍此次戰敗,則大軍短期內將無法出塞,自然無法報複兀良哈,那他們還怕什麽呢?”
朱允炆被朱元璋陰森森的目光嚇了一跳,不由得跪倒在地:“此次失敗都是孫兒謀劃失敗,請皇爺爺責罰。”
“責罰?朕怎麽責罰你?大明恐怕要損失五萬騎兵,一個親王、一個開國候、都指揮使至少三個以上,這是開國以來從未有過的大敗啊。”
“皇爺爺,孫兒,孫兒......”朱允炆無言以對。
良久。
朱元璋看著自己的孫兒,輕聲歎了口氣:“你起來吧,允炆,這次也不怪你,你本來的計劃是讓燕王出塞,如此即使不勝,也不會大敗;可是燕王意外生病,至今無法出征,隻能讓寧王代替,朕擔心他的能力,所以隻讓他掃蕩開平,卻沒想到他竟然詭辯追敵,這才釀成大禍。”
“現在隻能期望傅友德能及時趕到,救回你寧王叔,否則,唉,朕征戰了一輩子,卻落得這種結果......”
聽著朱元璋痛心疾首的聲音,朱允炆心如刀絞,不由得泣不成聲,膝行而前,抱著朱元璋的腿,道:“皇爺爺,別傷心了,相信傅將軍一定可以做到的,他可是大明最善戰的將軍啊。”
朱元璋沒有說話。
不知道過了多久,雕像一般的朱元璋轉過身來,臉色已經恢複了平靜,拉起朱允炆,道:“允炆,事情已經這樣了,你有什麽想法?”
朱允炆看了看朱元璋的眼神,猛的警醒過來,斟酌了一下,道:“這次除非萬幸,否則大明要損失數萬騎兵,短期內將無法出塞。因為允炆打算三年內保持守勢,維持綏遠、開平、大寧三個突出據點。同時在河套、遼東養馬、屯田,待時機成熟後先征服兀良哈,然後從兀良哈出兵,征服漠北蒙古。”
朱元璋聽了孫兒的話,想了一會兒,才道:“很好,允炆,首先你不能失去鬥誌,對於蒙古人,你退一步,他就會進兩步,不能慣他們這種毛病;次之,必須富國才能強兵,切記不可窮兵黷武;最後出兵守在選將,這個你一定要仔細斟酌,這次朕也大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