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唯一的勝利者
字數:3875 加入書籤
在城頭明軍的注視中,一個來自北方的騎兵,摔倒在蒙古大營的門口。待得知信使送來的消息-----有一隻明軍在漠北燒殺搶掠時,東部蒙古首領立刻向大汗請命,要回家看看,而瓦剌軍也擔心後路被切斷,所以額勒伯克和烏格齊商量之後,立刻派一支騎兵北上,同時大軍逐步回返。
城頭上,眾將看著蒙古人北歸,都不由得鬆了一口氣,燕王卻命令道:“徐忠、張玉,你們兩個帶領一萬騎兵北上,看能否奪回一些被掠的百姓,另外偵測蒙古人的真實意圖,以五日為限,切記,不可浪戰。”
蒙古北返大軍的後衛中,洪高娃注視著越來越遠的開平城,輕輕的從心底呼喚:“哈爾古楚克,我的愛人,我的愛人,你的高娃在想你啊,可是,你在哪兒啊?你在哪兒啊?你在想我啊?”說到這裏,不由得嚎啕大哭:“我的愛人,我這輩子還能再見到你嗎?還能再見到你嗎?”說著,說著,打開車簾就要往下跳,卻被貼身丫鬟漢娜死死抱住。
“漢娜,你別攔我,我不想活了,沒有他,我也活不下去了。”說著洪高娃繼續掙紮,泣不成聲。
漢娜今年十七歲,力氣不夠大,眼看就要拉不住洪高娃了,她趕緊叫道:“王妃,王爺還沒有死,如果你死了,不就再也見不到他了嗎?”
洪高娃身體一震,是啊,愛人還沒有死,自己如果死了,豈不是更見不到他了嗎?可是,她回首望向南方,淚水奪眶而出,可是,即使自己活著,恐怕也見不到了啊!我的愛人,你要我怎麽做?
漢娜的聲音在繼續:“王妃,你還懷著王爺的骨血啊,難道你忘記了嗎?”
洪高娃慢慢平靜下來,抹了抹臉上的眼淚,輕聲道:“漢娜,我沒事,你鬆開吧,我不會尋死的。”右手輕輕的撫摸著自己的腹部,淚水一滴、一滴的從臉頰滴落下來。
此時,車外傳來了急促的馬蹄聲,然後是喊殺聲、慘叫聲、哭泣聲......
洪武二十九年六月,持續了半年的明蒙大戰終於劃上了句號,雙方均損失慘重,得益於耿璿在漠北的突出表現,明軍損失約七萬五千人,蒙古軍損失約六萬人,雖然蒙古軍占上風,但是其繳獲卻被耿璿一把火燒了大半,導致其戰果大大縮水。
隻是在蒙古軍北撤時,燕王朱棣卻派兵追擊,這大大出乎蒙古軍的意料,加之蒙古軍後衛要守衛洪高娃王妃,不敢遠離,這讓明軍搶走了不少被掠的百姓。這一微不足道的勝利,為這次大戰落下了最終的句點。
耿璿在漠北斬殺的蒙古部落不計其數,掠奪牧民三萬餘人,牛馬羊十萬餘匹,這些牧民大多被驅趕至河套、西北進行養馬,繳獲的戰馬也被分散到各個牧場,牛羊分賜出征將士,耿璿因此被擢升為遼東都司指揮使,駐沈陽;吳升擢升為遼東都司指揮使僉事;朱允炆的四個護衛張鐵、萬自成、馬路和牛德海也擢升為指揮使、指揮同知和指揮僉事等職,調回京衛任職。
臨陣降敵的陳亨家中男子被處死,女子配有功將士;安陸侯吳傑功過相抵,回京聽用,所領軍士編入遼東都司,歸耿璿統領;
遼東都司指揮使楊文調任北平總兵,負責指揮北平周邊軍隊,著重恢複開平周邊的防衛,防止敵人的入侵。為增強邊城的實力,朝廷從駐京諸衛中抽調精銳敢死之士赴開平、大寧、大同,增強邊軍的實力。
雖然蒙古軍的繳獲被耿璿搶走了不少,但是其南下的繳獲卻保留了下來,曹雲帆雖然最後關頭命令銷毀火器,但仍有不少火繩槍、虎蹲炮落入敵手,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視死如歸的,這些火器被瓦剌和黃金家族瓜分,對後來的曆史發生了一些不可測的影響。
此次大戰對蒙古東部部落來說,損失慘重,阻擊明軍的勒勒車、羊毛等物都是東部部落提供的,再加上聚集在捕魚兒海周圍的部落被耿璿變成一片鬼蜮,導致東部蒙古元氣大傷,東部部落的首領如喪考妣,沒有了部眾,也就沒有了生存的基礎,東部蒙古必然會迎來一輪重新洗牌。
這次明蒙之戰,東部蒙古做了冤大頭,親王哈爾古楚克親自誘敵,其親信部眾被明軍斬殺殆盡,本人還差點被生俘,雖然最後也還是落在明軍手中;兀良哈三部被連根拔起,兀良哈部所有首領都成為了明軍的階下囚,營地留守人員不知所蹤;戰略物資、給養都由東部蒙古提供;捕魚兒海周邊的部落也死傷殆盡;由於損失力量太大,和瓦剌的力量對比更加懸殊,導致在繳獲物資的分配上,東部蒙古吃了大虧。甚至有的瓦剌軍首領還說:“你們還有部眾嗎?要這麽戰利品做什麽啊?”東部蒙古首領雖然氣極,卻無可奈何。
而即將西歸的瓦剌人,卻是這場戰役的唯一勝利者,其騎兵隻損失了不到一萬人,卻獲得了大量繳獲,比如明軍丟失的武剛車、盔甲、給養,以及掠奪的漢奴,這些大大增強了瓦剌人的實力,也強化了烏格齊的領袖地位。
烏格齊經過此役,不僅強化了其對瓦剌內部的統治權威,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太師,額勒伯克汗卻由於部眾離散、弟弟被抓,不得不接連讓步,連心腹親軍阿蘇特部也有不穩的跡象,畢竟開戰之初,烏格齊大方的為他們補充了五千副鎧甲,裝備精良的阿蘇特部才能立下射殺明軍統帥傅友德的功績。所以分割戰利品時,阿蘇特部與瓦剌諸部都屬於分割的第一序列,這表麵上似乎給了額勒伯克汗極大的麵子,看著阿魯台獲取了大量戰利品,額勒伯克汗也歡喜異常,似乎對自己親軍實力增強趕到由衷的高興。
耿璿從兀良哈營地出擊,如同打開了潘多拉盒子,讓蒙古人意識到捕魚兒海的周邊的營地變的不再安全,因此加強東部蒙古的力量就顯得迫在眉睫。在王行的籌劃下,烏格齊建議將阿蘇特部派往東部,在捕魚兒海周圍遊獵,維護和林的左翼,額勒伯克雖然不滿,但是看著阿魯台眼裏希冀的目光,卻不得不同意。這樣阿蘇特部被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繼續護衛大汗,一部分在東部草原遊獵,勢力大大增強。但不可避免的,大汗親軍的實力卻下降了。阿魯台分心二用,當他東部部族受到攻擊時,他會怎麽辦,就隻有天知道了。
另外烏格齊認為東部草原的力量仍然不夠,繼續建議將大汗寵臣浩海達裕的紮哈明安部調到東部草原,這件事情卻引起了軒然大波。一方麵,額勒伯克汗不願意離開浩海達裕這個寵臣,而浩海達裕也很糾結,東部草原水草肥美,確實是個遊牧的好地方,可是離其老家阿爾泰山太遠,而且東部草原到處是黃金家族的部眾,當年成吉思汗的兄弟如合撒兒、別勒古台等大多分封在東部草原,忽必烈鎮壓了東道諸王的反叛之後,更是加強了這一代的統治,導致黃金家族在這一代根深蒂固;自己是瓦剌人,如何才能在那一片土地上生存乃至壯大?
最後額勒伯克汗決定,派浩海達裕的兒子馬哈木帶領部落去東部草原,並將自己的女兒薩木爾公主嫁給他,這樣馬哈木成為了黃金家族的女婿,就不是外人了,不會受到東部部落的排擠了。隻要馬哈木稍有才能,紮哈明安部發展壯大是可以預料的。
烏格齊此舉一石二鳥,一個是將與自己有些離心的紮哈明安部調離自己的身邊,相當於去掉了一個額勒伯克的耳目;另外也是為同是瓦剌人的紮哈明安部尋找一個出路,擴張瓦剌人的勢力,這樣瓦剌人的勢力就從貝加爾湖擴張到捕魚兒海,對黃金家族形成了包圍圈。
隻是這個包圍圈的關鍵點馬哈木到底是怎麽想的,就沒有人知道了。
兀良哈三部在北平被抽調了五千人,用來補充燕山左右護衛的損失。朱高煦在徐王妃的周旋下,逃脫了父親的責罰,還被授予整編兀良哈部落的責任,這理所當然的引起了世子朱高熾的不滿。
同時燕王朱棣行文遼王朱植,令遼東都指揮使指揮使耿璿尋找兀良哈部落失蹤的部眾,讓燕山左右護衛的戰士能夠一家團圓。
哈爾古楚克等人到京之後,朱元璋親自接待了他們,最後封哈爾古楚克為順義郡王,脫兒火察為歸義候,其餘諸首領被封為伯爵,賞賜豐厚,留京榮養。
似乎一切都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