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江華島協定
字數:7313 加入書籤
李夢得到了清川江後,一了解情況,立刻就發現了其中的貓膩,女真人必然和朝鮮人有勾結,所以他留下三百名士兵協助把守,防止女真人逃脫,並好心的為張輔查缺補漏,專門編好俘虜花名冊,防止朝鮮人魚目混珠。
可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他壞了張輔的算計,張輔既然已經知道了朝鮮人的貓膩,卻將俘虜留在安州,其實就是希望朝鮮軍將其放走,在張輔看來,這五千人無足輕重,如果能夠抓到朝鮮人與女真人勾結,襲擊朝廷使團的證據,他就有理由上書朝廷,與朝鮮開戰。這樣他作為鐵嶺衛僉事,處於對朝鮮第一線,就有機會立功受賞了。
卓敬慢慢明白了皇帝的心思,加之對朝鮮人憤怒異常,所以也就沒有阻止張輔,任由他去了。
李夢得回到江華灣後,立刻麵見指揮使羅克寧,敘說了此事。羅克寧聞訊大怒,在他看來,襲擊朝廷使者就是對皇上不敬,而對皇上不敬的人,就應該去死。
自那之後,羅克寧、李夢得就開始策劃挑釁,至於漢江水師,則是他們的目標。如今大明出征的軍隊中,都會有情報司、調查司的人隨行,便於隨時隨地獲取情報支持,這次也是一樣。
當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後,情報司的人表現的卻更加憤怒,作為見不得光的秘密機構,其一切榮辱皆取決於皇帝的愛憎,所以對於維護皇帝尊嚴的事情,熱衷異常,情報司立刻就去安排了。
因為朝廷開了海禁,所以有不少商人到開城買高麗人參。開城的人參遠近馳名,是人參中的上品,所以無論什麽時候,開城附近都有大明的商人活動。隨著大明商人日益增多,他們就在開城內開設了一個“大明會館”,專門為大明商人提供落腳的地方,另外在江華島上也設置了一個小落腳點,是一家客棧,叫“思鄉客棧”,極大的方便了往來客商。
不過所有人不知道的是,這兩個地方都是情報司在朝鮮設置的聯絡據點,得知了水師的要求後,情報司立刻就開始行動了。
人參這東西雖然珍貴,但是本地人有能力購買的卻不多,大多都賣給了遠道而來的大明商人,而大明商人的出價相對較高,所以開城城內自然而然的出現了許多二道販子,他們從附近的參農手中收購人參,然後轉手賣給大明商人。可突然間,大明商人停止了所有的收購活動,連正在進行的交易都停了下來,甚至還出現了反悔的跡象,大明商人認為人參質量太差,要求退貨退錢。這立刻引起了糾紛,很快鬧到了官府。
開城官府秉公斷案,駁斥了大明商人的無理要求,這引起了大明商人的不滿,他們集合起來,去官府討說法。開封判尹金南軒很是憤怒,覺得這些明人不知好歹,就在判官李哲男的勸說下,將鬧事商人全部抓了起來。他本意隻是想殺殺這些人的威風,過兩天再放出去。可是這卻捅了馬蜂窩,大明商人紛紛跑到江華島上,向大明水師求救。
羅克寧根據皇帝的訓令:“大明水師的職責是保護大明百姓的安全,保護大明的海疆不被侵犯......”,立刻命令水師進入漢江,打算炮轟開城。
朝鮮漢江水師統禦使尹峰本就駐守在漢江入海口,見到大明水師的動作後,大驚失色,立刻命令阻截。兩軍在漢江口對峙,當明白大明水師的來由後,尹峰哭笑不得,不就是幾個商人嗎?大明水師就要衝進開城去要人?
尹峰立刻讓羅克寧等人稍安勿躁,自己派人去開城讓判尹金南軒放人,羅克寧見狀,也不好太過分。可是兩個時辰後,尹峰的使者回來了,金南軒拒絕放人。據說金南軒聞訊後,非常憤怒,覺得大明是仗勢欺人,但他也讓了一步,說要繼續關押大明商人三天,三天後放人。
尹峰氣的一佛升天,二佛出世,都什麽時候了,這個金南軒的書呆子脾氣卻犯了,要闖大禍了。他不得不派人去王宮請示,希望李芳遠出麵放人。可是他的使者沒走多遠,就聽到一聲炮響,大明水師對漢江水師開炮了。
尹峰隻好下令抵抗,阻止大明水師進入漢江,如果大明水師進入了漢江,那麽他這個水師統禦使就當到頭了,性命肯定不保。因為漢江不僅瀕臨開城,還鄰近漢京,是朝鮮的生命河啊。
而岸上的使者也目瞪口呆,過了一會兒,醒過神來,快馬加鞭,全速衝向王宮,向李芳遠稟告。
水師交戰的消息雖然為李芳遠暫時解了圍,但這個消息卻讓他更加焦躁,他知道朝廷的水師船隻有上千料的大船,可以遠渡重洋,而自己的水師隻能在海灣裏、河港裏打轉,根本不是一個重量級的對手。想到這裏,他立刻命人去通知判尹金南軒放人,然後猶豫了一下,走下座位,來到卓敬麵前,深施一禮:“卓大人,您也聽到了,朝廷的水師為了幾個商人欲闖入漢江,向我國水師開炮。本知事已經下令釋放所有商人,另外想請卓大人和本知事一起到漢江邊去,勸阻朝廷的水師,停止開炮,可好?”
卓敬也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過他卻沒有大包大攬,拱手道:“知事大人,按大明製度,本官無權節製水師,恐怕不起作用。”
“本知事知道大人的難處,但是還是希望大人去一趟,勸阻一下,朝廷水師一定會聽大人的。”
“好吧。”
卓敬不好推辭,隻得答應李芳遠的請求。
李芳遠見狀大喜,立刻命令出發,前往漢江口。隻是卓敬年事已高,加之酒醉,無法騎馬,隻能坐馬車,李芳遠無奈,隻好先行一步。
可是李芳遠還沒有到臨津江與漢江匯合處,迎麵卻來了一批失魂落魄、如同難民一樣的人,當先之人看到迎麵而來的李芳遠,不由得嚎啕大哭,跪在李芳遠馬前:“大王,漢江水師完了,全完了啊!”
“什麽?你,你,你是尹峰!”
李芳遠這才認出眼前這個披頭散發之人竟然是自己的漢江水師統禦使尹峰,他連忙下馬,拉著尹峰道:“怎麽回事?怎麽回事?本王的漢江水師呢?”
尹峰擦了擦眼淚,跪在地上,將事情娓娓道來。
當金南軒拒絕放人的消息傳來時,尹峰就感覺不好,他一麵派人去請李芳遠處理,一邊命令自己的座艦靠向大明水師,希望先解釋安撫一下。
待行到近前時,尹峰才直觀的感覺到兩國水師的差距,自己站在座艦上,卻還沒有大明的船舷高,如果大明的水師向自己衝過來,自己的座艦恐怕會被碾入水下吧。
抱著萬分誠意的尹峰卻沒有機會登上大明戰船,船上的羅克寧居高臨下詢問情況,當聽到開城判尹拒絕放人時,羅克寧立刻不再搭理尹峰,而是下令水師駛入漢江,解救大明百姓。
尹峰大驚,急忙追上去,高聲叫喊,可是毫無作用。就見二十餘艘福船、五十餘艘海滄船緩緩掉頭,往漢江口駛去,在行進間進行隊形重組,形成福船居中,海滄船環繞的局麵。福船速度雖然不快,但壓迫感極強,麵對漢江水師的一百餘艘艦隻,如同闖入池塘的鯊魚麵對著一群小泥鰍。
望著逐漸逼近的大明水師,尹峰咬了咬牙,命令在漢江口擺出戰鬥隊形,他就不信了,大明水師真的敢開戰不成。
可是讓他沒想到的是,羅克寧發現了漢江水師的陣容後,卻嘿嘿一笑:“看來漢江水師欲要攻擊我大明水師,鑒於目前的形勢,本官不得不開炮還擊,來人,命令全軍向前,開炮!”
漢江水師所有人其實想的都和尹峰差不多,並不認為大明水師會開戰,這是自己的宗主國啊,怎麽能幹出那種事情呢?
可是羅克寧卻偏偏幹出來了,隨著他一聲令下,側麵的舷窗打開,露出黑洞洞的炮口,朝漢江水師噴灑著火藥和彈子,離它最近的一艘漢江水師的戰船立刻死傷狼藉,如同颶風刮過船舷一般,船上立刻就沒有站著的活人了,甲板上一片狼藉,死屍遍地,僥幸活下來的找東西遮擋,沒有人再去管離自己隻有幾步遠,正在哀嚎慘叫的袍澤。
尹峰看到這一場麵,怒發衝冠,目眥盡裂,下令還擊。朝鮮水師也有火器,比如原始的火槍、火箭以及小型的炮之類的,隻不過其火藥質量、鋼材質量都不過關,射程很近,所以他們隻能靠著靈活,迂回靠近福船,近距離攻擊。
朝鮮立國不久,軍中悍勇之氣未失,所以並沒有被大明水師嚇倒,而是奮勇向前,要給大明水師一點顏色看看。
可是在火器麵前,猛打猛衝的方式,已經不適用了,當漢江水師費盡千辛萬苦靠近福船時,卻發現對方有人從甲板上往下扔手雷,舷窗之中還出現了火槍兵,他們裝備了最新式的燧發槍,發射速度非常快,這樣漢江水師接近後反而受到更大的損傷,傳說中的奪船戰,根本無從談起;如果被手雷扔進船艙,那麽這艘船基本就算報廢了,即使扔到甲板上,也是死傷一片。
朝鮮人終於害怕了,打算後撤逃脫,可是卻被裝備了螺旋槳的海滄船咬住了,這些改裝過的海滄船不僅速度快,而且船頭還安裝了專門用來碰撞的撞角,船上同樣有手雷和火槍手,這讓朝鮮人欲死戰而不能,欲逃脫而無路。最後朝鮮人不得不打起了白旗,或者跳海逃生。
這場不對稱的海戰不過半個時辰就結束了,大明水師大獲全勝,俘虜了大量朝鮮艦隻,而漢江水師統禦使尹峰見勢不妙,棄船逃往岸邊,騎馬向李芳遠報信。
李芳遠聞聽之後,臉色發白,嘴唇哆嗦,喘著粗氣,顫聲道:“本王的漢江水師,就這麽沒了?”說到這裏,突然揚天大叫:“皇上,朝鮮一直畢恭畢敬,從無冒犯,為何您要這麽對待我們啊。”說著,身子一晃,就倒了下去。
“大王,大王,”尹峰、卞仲良等人大驚,連忙扶住李芳遠,大聲呼喚,按壓人中,良久,李芳遠才慢慢蘇醒過來。
他看著麵前的尹峰、卞仲良,揪住尹峰的脖領子道:“你們打不過,為什麽不跑啊?”
“跑不了啊,大明的船隻比我們的快得多,而且溯漢江要逆流而上,速度根本快不起來啊!”
“哎,這可怎麽辦啊,這可怎麽辦啊?漢江水師一失,別說開城,漢京也不安全了,本王可怎麽辦啊。”
尹峰、卞仲良看著驚慌失措的李芳遠,想起其平時鎮定自若的情景,心中悲痛萬分,伏地叩首,卻束手無策,隻能口稱死罪而已。
良久,李芳遠恢複過來,騎上戰馬,想要去漢江口看看,卻被尹峰、卞仲良攔住,要他為自己的安全著想,李芳遠眺望遠處,長歎一聲,調轉馬頭,去找卓敬了。
大獲全勝的羅克寧望著江華灣內的硝煙,看著燃燒的朝鮮船隻和在水中掙紮呼救的朝鮮士兵,以及懸掛白旗的朝鮮艦隻,不由得哈哈大笑,命令李夢得帥海滄船進入漢江。
此時的李夢得卻有些猶豫了,他覺得事情鬧得太大了,不知道如何向皇上交代。羅克寧看了看他,笑道:“李僉事,你還是太嫩啊,本將問你,我們有什麽地方做錯了嗎?”
“你看,我們根據陛下的訓令,要解救無辜受難的大明客商,卻遭到了漢江水師的阻撓和襲擊,我軍憤然還擊,大敗漢江水師,擊沉艦隻五十二艘,俘獲艦隻七十三艘,。”
“我們有做錯嗎?”
“可是大人,不是他們先開火的,是我們先開火的。”
“對方擺出攻擊陣型,難道還不許我們開火嗎?難道要敵人的炮火落到我們身上,我們再還擊嗎?”
這個,李夢得語塞,覺得上司的話有些道理,但又覺得是歪理,但卻平靜下來,領命帶著海滄船沿漢江北上。
卓敬正坐在馬車裏,閉目養神,卻聽到車外一片喧嘩,繼而馬車停下,車外有人大哭:“卓大人,請為朝鮮百姓做主。”
卓敬連忙起身,卻發現車外跪著一地人,自李芳遠以下,無一遺漏。他連忙要扶起李芳遠:“知事大人,出什麽事情了?”
李芳遠卻跪地不起,淒然道:“大人,朝鮮立國以來,一直恭敬天朝,可是為什麽天朝要懲罰朝鮮呢?”
“怎麽了?到底出什麽事情了?”卓敬心知出了大事,也有些著急。
“大人,漢江水師全軍覆沒了。”
“啊?”卓敬大驚失色,回首望向南方,卻看到一艘艘的海滄船逆流而上,朝自己這邊開來。
......
卓敬問明原委後,要求羅克寧、李夢得交還漢陽水師殘餘的艦隻和水手,卻遭到二人拒絕,因為卓敬無權節製水師。最後他不得不上書朝廷,請求朱允炆仲裁。
朱允炆聞報後,皺了皺眉頭,他發現事情又一次出乎了他的預料,他本來的計劃是挑動朝鮮叛亂,後發製人,采用陸路、水路兩路夾擊,準備在兩三年內攻滅朝鮮,所以他提出了讓朝鮮很難接受的要求,比如在平壤設衛,租借濟州島等等。
不過他仔細考慮了一下,事情已經這樣了,隻好按照這個方向走下去了。和卓敬的憤怒不同,他倒是很喜歡羅克寧和李夢得的這種做法,受此啟發,他寫了一封親筆信,令卓敬回京,讓白望儒、張輔主持與朝鮮的談判。
......
建文三年五月二十四日,隨著江華灣外大明艦隻的逐漸增多,以及近衛騎兵軍越過鴨綠江,往平壤移動的消息傳來,李芳遠終於屈服了,答應了大明的全部條件,在江華島簽訂了《江華島協定》,大致內容如下:
一、大明在平壤設立平壤衛,平壤以西的領土歸屬大明。
二、大明在朝鮮設立領事館,專門處理與大明百姓有關的一切糾紛,朝鮮不得審判大明百姓。
三、大明租借濟州島一百年,每年租金一萬兩白銀。
協議公布後,在朝鮮引起了軒然大波,而在大明,卻毫無聲息,似乎隻是一件邊鄙小事,而朝臣們也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江華島協定》對大明來說無足輕重,但是對於朝鮮來說,確是奇恥大辱,朝鮮太王李成桂聞聽後,暴跳如雷,將李芳遠叫來大罵了一頓,李芳遠卻隻是沉默不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