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徐府
字數:6468 加入書籤
還沒等徐妙錦、徐儀華回答,就聽到徐增壽“啊”的一聲慘叫,原來他的屁股上又挨了一板子,疼的徐增壽直哆嗦,不由得又“哎呦”“哎呦”的叫了起來。
看著他的樣子,身披白色鬥篷的徐妙錦“噗嗤”一聲笑了出來,氣的徐增壽牙根癢癢,旁邊的徐儀華卻有些心疼,猶豫了一下,拉著徐妙錦的手道:“妙錦,你去問問怎麽回事?增壽不是抓住蒙古大汗了嗎?怎麽反而挨打了呢?”
徐妙錦轉臉看了看文華殿,臉上微微一紅,低聲道:“這不太好吧。”
“你想什麽呢?去問問宣旨的公公,不就知道了嗎?”
“哦,”徐妙錦鬧了了大紅臉,趕緊轉身走向監刑的太監王喜,低聲問了幾句,然後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徐增壽,回來和徐儀華低聲說了幾句。
徐儀華愣了一下,回頭看了看文華殿,歎了口氣。
……
徐增壽屁股上麵有傷,沒法騎馬,不過好在魏國公府家大業大,很快就叫來了一輛馬車,家人七手八腳的把徐增壽抬上車,車夫吆喝一聲,四輪馬車微微晃了晃,在兩批駿馬的拉動下,往魏國公府的方向趕去。徐儀華、徐妙錦的馬車緊緊跟在後麵。
魏國公府的馬車都是最頂級的,雖然天氣還不算太冷,但車裏還是燒著暖爐,主要是因為徐儀華身體不太好,入秋以來,就開始咳嗽,久治不愈,人更是瘦成了皮包骨頭。徐妙錦扶著姐姐坐下,輕輕摸了摸姐姐的額頭,感覺到一些汗濕,柔聲道:“姐姐,你要多注意身體,這樣下去可不行啊。”
徐儀華靠在沙發上,將氣息喘勻,然後拉住徐妙錦的手,拍了拍,然後道:“妹妹,這次多虧了你,要不是你,姐姐進不了行宮。”
徐妙錦臉色又紅了起來,低聲道:“都是淑妃娘娘心地好,說動了皇上。”
“嗬嗬,”徐儀華微微一笑:“是嗎,還想瞞姐姐?”
“唉,”徐妙錦卻微微歎了口氣:“誰知道呢,有些事情,隻能看命運的安排了。”
“是啊,命運!”徐儀華轉臉看向窗外,眼淚卻簌簌流了下來。
“姐姐,姐姐!”徐妙錦趕緊拿過絹帕,給徐儀華擦拭,連聲道:“都是妙錦不好,惹姐姐傷心了,都是妙錦不好……”
過了好一會,徐儀華才平靜下來,擦拭了一下眼角,淡淡的道:“不知道怎麽回事,來了北京,卻夢不到你姐夫了,不知道他是不是在怨我,怨我沒有跟他一起去。”
“不過倒是夢到高熾、高煦、高燧,他們都說想我,唉,姐姐可能活不了多久了。”
“別這麽說,姐姐,你一定可以長命百歲的。”徐妙錦心裏著急,卻不知道說什麽好,隻能胡亂安慰。
車廂裏沉默了一會兒,徐妙錦突然道:“當初姐夫謀反的時候,姐姐勸勸他就好了,姐夫挺聽姐姐的話的。”
“嗬嗬,”徐儀華苦笑道:“妙錦,你不懂,男人的事情,女人是管不了的。當初姐姐是沒有勸,因為姐姐知道沒有用,隻不過讓你姐夫不開心而已。你姐夫決定的事情,除了道衍大師,誰都勸不了,可惜道衍大師,是極力主張你姐夫謀反的。”
“我們女人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他都已經要謀反了,難道我還能在後麵拖後腿?讓他家裏不安寧,那你姐夫恐怕會死的更快!”
“這個道衍,當初的時候,我就覺得他不是好人,三角眼、掃帚眉,一點都不像佛門弟子,不像博洽大師,那才是得道高人呢。”
看著徐妙錦氣鼓鼓的樣子,徐儀華不由的笑了起來,將妹妹拉到身邊,輕輕的握了一下如羊脂白玉般的手指,然後輕輕的撫了撫妹妹鬢角的發絲,笑道:“妹妹還這麽年輕,姐姐都已經老了。”
“不老,不老,姐姐不老!”徐妙錦急道。
“姐姐活不了幾年了,真希望能看到你穿上紅嫁衣出嫁的樣子。不知道姐姐有沒有這個福分了。”
“姐姐別亂說話,妹妹生了孩子,過繼一個給你,好不好?”
“算了,”徐儀華愣了一下,麵露喜色,但很快隱去,最後搖了搖頭,道:“姐姐沒那個福分,而且這種事情你也做不了主。而且,難道讓孩子認你姐夫為父?那豈不是一輩子受苦?”
“這?”徐妙錦本以為姐姐會高興呢,卻沒想到姐姐會說出這番話來。
“妹妹,正所謂‘妻以夫榮’,咱們女人過得好不好,我們自己做不了主,都得看夫家好不好。所以不管到了哪一天,你都要記住,夫君就是你的天,你的一生榮辱都在他的身上。”
“你姐夫當初貴為燕王,文韜武略都首屈一指,父親、皇上都精心栽培、教導他。可惜作為藩王,太有能耐了也不好,皇上猜忌他,要罷他兵權。現在看來,封到南昌也不錯,皇上也不會拿他怎麽樣,隻可惜你姐夫不甘心,非要搏一搏,姐姐雖然不讚同,但未嚐沒有更進一步的想法。”
“隻可惜,皇上也是英主,雖然前期被你姐夫打了個措手不及,但很快就穩住陣腳,平安、盛庸、耿璿,還有你大哥四麵合擊,你姐夫毫無還手之力,最後兵敗身死,還連累了高熾他們。”
徐儀華抹了抹眼淚,低聲道:“皇上其實還是仁慈的,否則姐姐也難逃一死,可是,姐姐活著,和死了也沒什麽分別。”
徐妙錦抿了抿嘴唇,卻不知道說什麽好。和姐姐近在咫尺,徐妙錦能清晰的看到姐姐的頭發已經花白,眼角、額頭都已經出現了皺紋,和四年前簡直是天壤之別,而她今年,才剛剛四十歲。
……
到了府中後,早已在等待的大夫衝了上來,檢查了一下徐增壽的傷勢,然後拱手道:“二位不用擔心,小公爺隻是皮肉之傷,敷上一些雲南白藥,將養個五六天就可以下地了,不出一月,就可以行走如常了。”
“哦,那太好了,多謝大夫了。”徐輝祖、徐膺緒都不在家,所以家裏的主事人是徐妙錦,她命令封了一些銀子交給大夫,作為診金,大夫結果,然後千恩萬謝的走了。
徐增壽趴在床上,看了看四周,令下人們都下去,略微抬頭看了看徐妙錦和徐儀華,沉聲道:“大姐,三妹,你們今天怎麽會在行宮裏?”
“哦,四哥,是這樣的,”徐妙錦搶先說道:“姐姐來到北京後,一直鬱鬱寡歡,望著行宮流淚,所以妹妹就去求,”說話間,略微掃了姐姐一眼:“求淑妃娘娘,娘娘心善,讓妹妹帶著姐姐在行宮裏轉了一圈,也算舊地重遊吧。”
“什麽舊地重遊?哎喲,”徐增壽氣的狠狠的拍了一個床板,卻不小心牽動了屁股的傷口,疼的冷汗直冒。
徐妙錦連忙拿過毛巾給哥哥擦汗,卻發現徐增壽氣的太陽穴附近的青筋直冒,呼哧呼哧的直喘粗氣。
“你們兩個,”徐增壽抬手點指:“這次在漠北,我差點就回不來了,大哥為了掩護我,現在也不知道怎麽樣了,你們就不能待在家裏,讓大哥省點心嗎?”
“大哥怎麽了?情況不好嗎?”徐妙錦看到徐增壽的樣子,不由得有些慌張。
“這個,應該問題不大,張輔的近衛騎兵第十軍,已經北上救援了。”
“那應該沒事吧,皇上專門把張輔從朝鮮調過來,組建近衛騎兵第十軍,應該很能打的吧。”
“問題的重點不在這裏,”徐增壽眼神複雜的看著自己的姐姐和妹妹:“以兩萬孤軍偷襲和林,覆滅黃金家族,確實是不世功業,可是對大哥來說,有必要冒這個險,爭這個功嗎?立下再大的功勞,難不成皇上還能封他為王不成?”
“雖然皇上做了安排,派使者去聯合瓦剌,將和林的守軍調走,但是一旦瓦剌反悔了怎麽辦?萬一他們聯合起來,召集十萬大軍,等待我軍入彀,怎麽辦?”
“其實皇上最開始隻想派近衛第二騎兵軍指揮使龍凱率軍前往,特戰營指揮使匡毅隨行,因為皇上知道這次出征凶險萬分,稍有不慎就是全軍覆沒的結局。”
“那為什麽是大哥和四哥去了呢?難道是皇上逼他的?”徐妙錦忽然有些後怕,急急的問道,同時不由自主的望了一眼姐姐,徐儀華卻是低著頭,似乎沒有聽見,隻不過她雙手緊緊的絞著衣襟,顯示其心中並不平靜。
“沒有,皇上沒有逼他,是大哥主動要求的。”徐增壽微微喘了口氣,淡然道。
“為什麽?”
“大哥隻有一個條件,將我召回,參與此次遠征。”說到這裏,徐增壽低下頭,哭了出來,眼淚滴在了床單上。
“這,”徐妙錦忽然明白了:“大哥是為了你?”
“應該是吧,看來皇上知道了四弟的事情。”一直沒有說話的徐儀華突然道。
“什麽事情?”見徐增壽沒有回答,徐妙錦好奇的問道。
“四弟擔任中軍都督府僉事的時候,曾經給你姐夫透露過京師的防務和朝廷的戰備情況。”
“什麽?”徐妙錦大驚:“還有這種事情?我怎麽不知道?”
“你不知道的事情還多著呢?”趴著的徐增壽低低的道。
兄妹三人沉默了一會兒,徐儀華幽幽道:“四弟,這些事情都是大哥告訴你的?”
“不是,大哥什麽都沒說,是皇上告訴我的。”
“他,他,他,”徐儀華猶豫了一下,道:“他會不會騙你啊?”
“騙我?”徐增壽突然笑道:“皇上為什麽要騙我?我見過張輔,他是在我們出發後的第三天,也就是八月二十五日接到的調令,令他從朝鮮坐船到北京,然後晉升其為近衛第十騎兵軍指揮使,令其北上救援大哥,不計任何代價。”
徐儀華默然,微微歎息一聲。
“所以,你們不要給大哥惹事情了,他已經夠累的了,皇上住在行宮,說不定什麽時候就會想起燕王的事情,大姐,你以後不要去行宮了,一旦引起皇上的不快,徐家恐怕立刻就會大禍臨頭。”
“嗯,大姐錯了,以後不會了。”徐儀華低下頭,輕聲道。
“還有你,你去行宮做什麽?”
“我?”徐妙錦愣了一下:“我去見淑妃姐姐啊。”
“淑妃?”徐增壽舒展了一下眉心:“那就多去走動一下吧,淑妃雖然不是皇後,但是和皇上的情誼很深。”
“嗯,知道了。”徐妙錦低頭答應,卻偷偷的吐了吐舌頭。
……
“大姐,四哥這個人有口無心,說的話難聽了一點,您不要放在心上。”
“妹妹,大姐怎麽會和他計較?”徐儀華靠在被子上,微笑道:“你四個漠北歸來,終於長大了啊,想當年,父親他老人家最喜歡增壽了,如果他老人家在天有靈,看到你四哥這個樣子,不知道會有多高興呢!”
“嗬嗬,是啊,雖然那時候我還小,但是聽娘親說過!”徐妙錦也很高興。
徐儀華幽幽的望著窗外,其實父親最喜歡的,花費心思最多的,是自己的丈夫,朱棣啊!可惜他們都已經不在了,隻剩下自己,還活著,不知道哪一天才會死。
而且自己雖說不在乎,但是弟弟的話卻如同針一樣紮在心口,不僅痛,而且還有一種窒息之感,這個家,終究不再是自己的家了啊。
徐妙錦把姐姐扶好,蓋上被子,掖了掖被角,歎了口氣,轉身出去。
當徐妙錦離開之後,徐儀華卻幽幽醒來,看著窗外,喃喃道:“王爺,臣妾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