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議

字數:3909   加入書籤

A+A-




    當朱允炆啟程返京的消息傳到京師時,以鬱新為首的朝臣都暗暗鬆了口氣,徐凱、劉鐵、曹玉書、周新等人則加緊清理京師內的“臭蟲”,確保京師萬無一失,而皇後馬慧更是興奮異常,抱著兒子朱文奎喜極而泣,搞得朱文奎莫名其妙,雖然父親要回來了,但也不至於道這種程度吧。朱允炆不在京裏這半年,馬慧幾乎沒有睡過什麽安穩覺,尤其是台王、吉王進京之後,她更是整日揪著心,現在總算放下心來了。

    “如夢姑娘在嗎?”

    “在,在,”老鴇顛了一下手裏的銀兩,臉上如魔術般浮現出真摯的笑容:“宋先生啊,你好久不來了,如夢姑娘都念叨過好幾回了啊,您要是再不來,老身的乖女兒恐怕要害相思病啊!”

    “那有勞媽媽了!”

    “好說,好說!請隨我來。”老鴇輕輕揮了揮手裏的紗巾,轉身扭動著水桶腰,頭前引路,而宋天源則微笑著,緩步跟隨。

    “小翠啊,如夢起來了嗎?宋先生來了,快讓如夢出來接客啊!”

    “哦,宋先生來了嗎?”一個梳著三丫髻,眼睛大大的小姑娘伸出頭來,目光越過老鴇,看到了宋天源,她眼睛立刻一亮,跑出來抓住宋天源的手,道:“宋先生,您可來了,您再不來,姑娘都要生病了啊!”

    “如夢怎麽了?”宋天源愣住了,有些著急的問道。

    “快進來吧,小姐身體不舒服,還沒起來呢!”

    “哦,好的!”宋天源雖然著急,卻不失禮數,回頭對老鴇道:“多謝媽媽了!”

    “嗬嗬,那老身就告辭了。小翠,好好照顧宋先生!”

    “是!”

    望著老鴇的背影,小翠輕輕啐了一口,轉頭拉著宋天源進了屋裏。

    ……

    “天源哥,我有些怕!”

    “怎麽了?”

    如夢依偎在宋天源的懷裏,低聲道:“不知道,總感覺有大事情要發生!”

    “別亂想,”宋天源輕輕拍著如夢白皙的後背:“主上的大事就要開始了,你有感覺很正常。”

    “可是,主上能成功嗎?”

    “當然能,這一次是最好的機會,皇上的兩個弟弟一個失憶,一個被降罪軟禁在宗人府,如果皇上死了,”宋天源語氣一頓,手上微微用力,抓的如夢“啊”的一聲叫了出來。

    但是宋天源如同沒有感覺到一般,低聲道:“如果皇上死了,那麽他的兩個兄弟就沒可能繼位了,而太子年紀尚幼,這樣從法理上來說,主上繼位的可能性就很大,何況主上還有其他的安排,可謂萬無一失!”

    如夢輕輕換了個姿勢,將額頭貼在宋天源的胸口,低聲道:“皇上有大軍保護,哪有那麽容易?”

    “這個事情你就別管了,我這次過來是想問一下,義父有什麽新的指示嗎?”

    “有,據開封傳過來的消息,皇上突然冷落了徐妙錦,應該是想對徐家動手了,所以徐增壽應該是可以信任的,他在漠北立下大功卻被廢為庶人,再加上這件事情,另外為堅定徐增壽的決心,義父已經命人散播皇上要對徐家動手的消息,徐增壽不可能不心動,再加上徐輝祖遠在浙江,鞭長莫及,可以說大事成功了一半!”

    “嗯,太好了!”宋天源輕輕摸了一下鼻子,仰天想了一會兒:“不過這個徐增壽是個紈絝子弟,做事情隨心所欲,不好控製!”

    “義父也提過這個,隻要他能為我所用就可以了,隻要大事成功,徐家如果再執迷不悟,就隻能怨他們命不好了!”

    宋天源愣了一下,然後微微歎息道:“希望徐增壽能識時務吧,他人不壞,可惜太不成熟了!”

    交代完事情後,兩人溫存了一番,宋天源穿衣起身,和如夢、小翠道了聲別,就出去了。

    看著麵帶春色,眼含笑意的如夢,小翠輕輕搖了搖頭,卻沒有說話。

    ……

    “平將軍,你怎麽看?”

    平安展開手裏的奏折,快速瀏覽一番,立刻眼神一縮,眉心皺起,喃喃道:“曹國公過江之後,就不知所蹤,連押送他的衛士都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他略微思索了一下,拱手道:“末將以為,李景隆很可能是畏罪潛逃,應立刻發下海捕文書,緝拿李景隆,同時令京師抓捕李景隆的家眷,斬草除根,以防生變!”

    “另外,”平安頓了頓,道:“請皇上下令加強戒備,防止偷襲!”

    “為什麽?”

    “押送李景隆的衛隊有三百人,是錦衣衛出身,他們不可能全部叛變,放走李景隆,所以李景隆是被人救走的。但在我大明,有這種能力的人,隻有,”說到這裏,平安突然停了下來,然後艱難的說道:“隻有手裏有護衛的藩王!”

    看著平安嚴肅的眼神,朱允炆突然笑了出來,然後卻搖頭道:“還有一種可能,救走李景隆的也可能是倭人。”

    “倭人?”平安驚訝道:“他們有這麽大的膽子?”

    “嗬嗬,”朱允炆笑意收斂,眼底透出寒霜:“倭人,平將軍,你不要小看了這些倭人,他們孤注一擲的時候,不可小視!”

    “可是,”平安還是有些不解:“末將的意思是,倭人在自己的小島上稱王稱霸就算了,難道他們真的敢跑到我大明的腹地撒野?”

    “有什麽不敢的?他們這種事情又不是沒做過!”

    平安知道朱允炆說的是倭寇,但是仍然很難接受,倭國人會到大明的土地上,襲擊大明的皇帝?這怎麽看都像癡人說夢啊。

    但是皇上所言,並不是沒有這種可能,平安沉思了一會兒,走到地圖前,觀察了一陣子,然後回身,拱手道:“皇上,如果倭人和藩王合流,那麽他們很可能孤注一擲,對我軍進行伏擊,而最可能的地點應該是滁州附近,甚至有可能在江浦一帶。”

    “大批軍隊的行進、隱藏,需要大量的後勤補給,水路補給是最便捷的方式,另外從倭人的角度來說,一旦失敗,也可以從長江迅速逃離出海,可謂進可攻退可守。”

    “難道說,朕的長江水師也不可靠了?”

    “這個?”平安愣了一下,最後決定實話實說:“皇上,這個也不是沒有可能,前段時間台王、吉王出事,長江水師難辭其咎。而且……”

    朱允炆臉色鐵青,他明白平安的潛台詞,長江水師可能有問題,但是沿岸州府的問題可能更大,這種規模的軍事調動不可能完全保密,但是自己卻一點消息都沒有收到,這說明自己重商改革,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雖然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朱允炆卻沒有想到,不滿會到這個程度。

    看來,有些事情,即使自己不願意,也得做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