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輕而易舉的勝利
字數:6234 加入書籤
“啪!”劉璟右手夾住一個黑子,輕輕落在棋盤上。
“哎呀!”朱允炆夾著棋子的右手僵在空中,他發現自己隻顧著吃子,卻沒有注意到劉璟已經在腹地圍住了自己的一條大龍。
仔細盤算了一會兒,朱允炆有些喪氣,搖了搖頭,道:“仲景,你也不知道讓讓朕,這已經是第三盤了。”
“皇上,”看到朱允炆氣急敗壞的樣子,劉璟站了起來,深施一禮,道:“皇上的棋藝本在為臣之上,隻不過今天陛下有些心神不寧,所以讓臣搶了先手而已。”
“嗬嗬,”朱允炆將棋子扔進棋盤,怔怔的望了一會兒火盆,歎了口氣,道:“仲景所言甚是,朕確實有些事情難以決斷,仲景可猜到了?”
“這個,”劉璟定了定神,略微斟酌了一下言語,道:“皇上可是憂心京師的局勢?”
“不是!”
“那是擔心叛軍突襲禦營?”
“也不是,禦營的守衛交給耿璿、匡毅和邵雲,朕很放心,也相信他們的能力。”
“那皇上擔心什麽?”
“朕,朕,”朱允炆欲言又止,最後道:“仲景,此次叛亂,朕當如何處置?”
“按朝廷律法,株連九族,以儆效尤!”劉璟一字一句的道。
“朕知道此次禍亂,其實是因為上次沒有斬草除根所致,但此次叛亂涉及到朕的弟弟台王、調查司以及長江水師,朝中的一些官員應該也有涉及,甚至還可能涉及到徐家的徐儀華,以及楚王、湘王、齊王等人,朕難道能都殺了嗎?”
“皇上,當斷不斷,必受其亂,這一次如果不斬草除根,恐怕下次還會有類似的事情發生!”
“朕明白,朕明白,隻是,唉……”
朱允炆正歎息間,營帳的簾門挑起,負責大營防衛的長興侯耿璿急急忙忙的闖了進來,大聲道:“皇上,不好了,敵人放火了!”
“放火?”朱允炆愣了一下,趕緊走出帳篷,極目往東方望去,就見芙蓉峰的方向火光衝天,由於正刮著西北風,所以火勢迅速沿著山脊,朝禦營的方向燒來。
“怎麽回事?那邊沒有派人嗎?”
“派了,派了,”聽著朱允炆冷冷的聲音,耿璿的冷汗立刻就下來了,說話都有些不利索了:“可能倭寇人多勢眾,他們來不及反應吧。”
“那你說該怎麽辦?”
說話間,禦營的將士也看到了東邊的大火,不由自主的發出騷動,竊竊私語起來:“怎麽回事?那邊著火了!”
“是啊,我們在山溝裏,不會被燒死吧?”
“誰知道呢?要不趕緊跑吧!”
好在邵雲立刻帶人彈壓,對竊竊私語的士兵抽了幾鞭子之後,大家都停止了騷動,但眼睛不由自主的望向了禦營的方向,也就是朱允炆的所在位置。
“耿璿,朕現在問你,現在應該怎麽做?留在原地?還是馬上離開?”
耿璿想了想,道:“末將以為,山火不足懼,此處寬闊,最窄處也有三四百丈,而且泉水眾多,隻要小心在意,不會危及陛下的安全;如果連夜拔營,待出了這片穀地,反而很可能遭遇突襲,倉促之間,敵明我暗,我軍就危險了,所以末將建議留下。”
“嗯,邵雲呢?你覺得應該怎麽辦?”朱允炆聽了耿璿的話,沒有表態,而是轉向剛剛趕到的邵雲。
在耿璿說話的時候,邵雲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待朱允炆發問,他立刻回答道:“末將同意長興侯的意見,此刻已經是深夜,為防止敵軍突襲,末將以為還是留在原地為好。”
“而且末將以為,我軍應該立刻在營地四周放火,一個是阻止敵人暗中偷襲,另外還可以燒出一處安全帶,阻止大火蔓延到禦營。”
朱允炆點了點頭,回頭看了看劉璟,沉聲道:“仲景以為呢?”
劉璟淡淡一笑,朝朱允炆躬身施禮道:“臣要在這裏恭賀皇上洪福齊天!”
“什麽?”朱允炆一頭的黑線,老子都快要被燒成烤雞了,你還在這裏恭賀洪福齊天?
看到朱允炆臉色不太好,劉璟輕笑道:“敵人點起山火,在臣看來,是好事情,這說明他們人數不多,不足以強攻禦營,所以他們打算逼我軍移營,但是隻要我們按兵不動,他們就無計可施;而且我軍隻要一起放火,他們就進不來,所以我軍是絕對安全的。”
“當然,我們不能單純等待,還請皇上下令,放信炮,命令平安將軍和張輔將軍出動,從後麵夾擊,一舉消滅敵軍。”
說話間,劉璟緩緩跪地:“臣恭請皇上端坐於此,等待兩位將軍的捷報吧。”
耿璿、邵雲對視一眼,一起跪倒:“臣恭請皇上等待捷報!”
看著跪在麵前的三人,朱允炆點點頭:“好吧,仲景留下,耿璿、邵雲你們去布置吧。”
“是,皇上!”
耿璿、邵雲高聲應是,起身施禮後,立刻去忙活去了。
隨著耿璿一聲令下,近衛軍的炮兵點燃了引信,山穀中響起了隆隆的火炮聲,同時營地開始朝中間收縮,同時山腳下開始燃起大火,接著風勢迅速朝山上蔓延,照的穀中如同白晝一般,山穀中的溫度也開始升高。不過好在天氣寒冷,大家倒也不覺得難受,等火勢蔓延到半山時,穀中眾人就根本感覺不到熱度了。
望著四周的山火,朱允炆低聲道:“仲景,你是不是早就預料到了這種情況?”
“沒有,臣也沒有想到敵人會如此陰毒!”劉璟連忙搖頭。
看著劉璟的樣子,朱允炆笑了笑,他知道劉璟不會承認的。從一開始,劉璟等人就不同意自己在湯泉附近引誘倭寇來攻,而且對自己準備以此為理由征伐日本不以為然,在他們看來,想打日本就打吧,何必在意那麽多條條框框?僅憑當年倭人勾結胡惟庸,意圖刺殺太祖皇帝就足以將其滅國了,再加上倭寇屢次犯境,征倭理由非常充分,何必以萬金之軀犯險呢?
但是自己卻堅持要這麽做,劉璟等人才勉強同意,不過要求讓從巢湖趕回的平安以及秘密調動的張輔從外圍包圍,夾擊倭寇,降低禦營的壓力,對此朱允炆當然不會反對。
但剛才的情景,卻讓朱允炆明白了,劉璟早就看出來這種地勢的問題,但卻沒有明說,而是順勢利導,讓自己待在這裏,等待外圍的消息,可謂萬無一失……
但是事實的發展和劉璟預想的卻不一樣,因為東西兩麵很快傳來了喊殺聲。西麵是赤鬆義則的五千倭國武士,東麵是李景隆率領的三千死士,正舍生忘死的朝穀中殺來。
他們如此著急其實原因很簡單,湯泉離浦口城不過七八裏,離江浦縣城也隻有十餘裏,當看到湯泉方向火起,兩地的軍隊必然會來救援,騎兵趕過來,不會超過半個時辰,所以他們的時間有限,拖不起,所以當發現禦營並沒有往穀外撤離,而是待在穀中待援時,赤鬆義則首先就急了,立即下令進穀攻擊禦營,殺死朱允炆;而李景隆也很快想明白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此時不搏,恐怕就沒有機會了,所以也帶領手下進穀衝殺。
但是理想雖然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對於耿璿和邵雲來說,這種戰鬥一點難度都沒有。如果是平時,還需要向外麵拋射燃燒的火球,進行照明,但是現在不需要了,因為兩側山上的大火將穀中照的如同白晝。而且山穀狹窄,不過三四百丈寬度,所以兩人在外圍布置了大量的虎蹲炮,專門用來對付這些拿著大刀長矛的死士衝鋒。
戰鬥結束的很快。
赤鬆義則一邊奔跑,一邊揮舞著戰刀,一邊咆哮:“殺!殺!殺!殺死明皇!將軍重重有賞!”在他周圍,一群狂熱的日本武士揮舞著長長的武士刀,衝向朱允炆的大營。
“不知死活的東西!”邵雲放下手頭的望遠鏡,輕輕揮了揮手。
“預備,三、二、一,點火!”
隨著傳令官一聲令下,一百餘門虎蹲炮發出地動山搖的響聲,火藥在炮膛裏燃燒,產生大量的氣體,推動著碎石、鐵釘、彈珠等物以扇形朝前方噴射而去,形成一片死亡之雨!
“啊!”“啊!”“好痛!”“我眼睛看不見了!”“我的腿斷了!”
在虎蹲炮的掃射下,前麵幾排的倭人死傷狼藉,瞬間就失去了戰鬥力。
“衝啊!趁著發炮的間隙,衝上去,否則我們都得死啊!”見到如此慘重的傷亡,赤鬆義則眼睛都紅了,不過他曾經聽過李景隆敘述過虎蹲炮的威力,也知道虎蹲炮的缺點,那就是發射速度慢。
但是炮聲剛落,火炮旁邊出現了大量的燧發槍手,他們排成三排,以三段式射擊法形成了一段密不透風的彈雨。
在“啪啪”的火槍聲中,倭人的武士雖然張牙舞爪,卻根本衝不到明軍身前,因為他們大多沒有盔甲,根本沒有什麽防護能力,隻能一個個倒在血泊之中……
倭寇隻不過衝擊了一炷香的時間,就死傷了兩千多人,卻連明軍的一個毫毛都沒有傷到。當意識到衝上去隻能是送死時,倭寇立刻如同潮水一般退了下去,瞬息間,戰場上隻剩下了十多個人還在往前衝,那就是赤鬆義則和他的幾個隨從。
赤鬆義則已經心如死灰,他知道今天活不了了,他本來就是一個死人,明廷要求將軍交出自己的人頭,將軍表麵答應了,暗地裏卻隻是交出了一個替死鬼而已,不過足利義滿也給了他一個任務,隻許成功不許失敗。那就是讓他與明廷的反叛勢力聯合,襲殺明皇,解決大和民族麵臨的巨大危機。為了湊足五千人,除師團的一千多人外,足利義滿還送來了四千多精銳,在主持浙江軍務的李景隆的幫助下偷偷上岸,然後在長江水師的放縱下,渡過長江,到達江浦,隱藏了起來。明皇果然按照預期的來了,而且還在湯泉,身邊的護衛也不多,赤鬆義則自認為麾下精悍,倭刀的精良程度也超過明軍的製式武器,襲殺明皇是比較有把握的事情。隻不過他沒想到明軍竟然有這麽精良的武器,燧發槍的事情連李景隆也不知道,李景隆知道的不過是火繩槍而已。
“不,我大和民族不會亡的!”“不!”
赤鬆義則低低的喊著,他已經沒有力氣了,但又一排彈丸打過來,赤鬆義則嘴角沁出鮮血,慢慢的倒了下去,而他的護衛卻早已死在他的身前,他們都是為了保護他而死的……
赤鬆義則戰死!
剩餘的倭寇嚇破了膽,紛紛轉身逃去,要離開這個修羅場,隻可惜,身後響起了密集的馬蹄聲……
東麵的李景隆傷亡較少,因為看到一排排的虎蹲炮後,李景隆就知道沒有希望了,他下意識的騎上馬要逃跑,隻可惜這個著名的逃跑專家卻沒有曆史上的幸運,被張輔走馬活擒,其部下也大多投降。
戰鬥不到半個時辰就結束了,平安、張輔等人紛紛趕到禦營交令,朱允炆見抓了這麽多俘虜,非常高興,立刻命令審訊,一定要把叛黨的事情搞清楚。
……
次日淩晨,朱允炆沒有從浦口城上船,而是命令龍舟駛往江浦碼頭,大軍從江浦碼頭渡江,到達對岸的下關碼頭。
建文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北巡半年的朱允炆回到了京師,京師沸騰!(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