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真相
字數:6641 加入書籤
大年初一,慈寧宮。
群臣畢賀的聲音剛剛散去,太監宮女們已經開始打掃桌椅,清除垃圾。而正廳之中,朱允炆和太後呂氏當麵而坐,下首的是各宮嬪妃、皇子以及在京的親王、公主,他們都不敢出聲,隻是靜靜的聽著朱允炆和太後聊著家常。
不知道過了多久,呂太後似乎想起了什麽,望了望下首,擺手道:“你們都下去吧,哀家和皇帝有些話要說!”
“是!”
待眾人退下後,朱允炆坐正了身子,問道:“太後,今天宴會上,朕看您有些不愉,是誰惹您老人家不高興了嗎?”
呂太後輕輕抿了一口茶水,然後放下茶杯,道:“按說哀家是婦人,是不能幹政的,再加上久在深宮,早已不問世事。所以即使在當年你四叔舉兵造反,舉朝震動時,哀家也沒有說過一句話,隻不過今天哀家有些事情想問一下。”
“太後請說,兒臣聽著呢!”
“這兩天,有不少宗室勳貴多次求見哀家,有秦王、晉王、寧王等人,他們都是痛哭流涕,說願意放棄一切權力,隻求皇帝放過他們一命,哀家當然是好言勸慰,說你絕對沒有這樣的意思;還有你安慶姑姑,她是為她的駙馬歐陽倫求情,聽說是牽扯到走私茶馬,已經被關到刑部大獄了,你安慶姑姑見不到你,隻好求到哀家這裏來了。”
“哀家想問一下,外麵的謀反案到底是怎麽回事?怎麽會搞得人心惶惶?”
“這個,”朱允炆開始驚詫,但很快了然,外麵的事情鬧得那麽大,宮裏多少能聽到些風聲,而且到了年關,親王、勳貴都要依照慣例進宮拜見太後、皇後,談話間順便訴說心中的恐懼,也不奇怪。
“太後,兒臣知道您心疼允熥,但是他確實涉案了,他私自調動侍衛進入京師,潛入以前的涼國公藍玉的廢宅,謀反事實清楚,人證無證俱在;另外雖然他沒有承認,但允熞的落水很可能不是意外,是他有意為之!”
“真是他幹的?”
“沒有證據,但是朕覺得可能性比較大!”
呂太後微微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出兩個孩子:倔強的允熥和開朗的允熞,然後又浮現出先太子妃常氏的身影,默念道:“唉!冤孽啊!真是冤孽啊!”
過了一會兒,太後平靜下來,道:“那楚王、曹國公這些人呢?”
“楚王謀反也是證據確鑿,起因是當初王弼造反時,給他寫過一些信件,他也回了。當燕王誅殺王弼後,這些信件就落到了燕王手裏,後來落在了燕王妃徐儀華的手中,朕當時一念之仁,卻沒想到這個女人卻攪起了滔天大禍。”
“她先派人找到了李景隆,說朕已經知道了他通燕的事情,遲早會處置他,另外朕這麽多年來,一直在冷落他,所以他恐懼之下,聯合楚王進行造反。”
“為籌集經費,他在執掌陝西、寧夏期間,夥同安慶姑姑的駙馬歐陽倫一起走私茶馬,獲取暴利,這些錢都被用來收買朝廷官員和軍將。朕在北京時,就已經有所察覺,所以派都禦史練子寧去陝西巡查,日前練子寧的奏折已經到了,情況基本屬實!”
“然後在巡視福建、浙江的沿海駐軍期間,李景隆秘密聯絡了允熥,說願意為其內應,捧他為皇,允熥心動,就答應了!”
說到這裏,朱允炆歎了口氣:“從法理上來說,允熥的身份比朕更高貴,再加上朕將其從吳王改封為台王,他可能有些不甘心吧。”
聽到朱允炆的歎息聲,太後呂氏緊緊攥住了手中的杯子,但沒有說話。
“另外,徐增壽在台灣期間,得知燕逆戰敗,就將燕逆送給他的護衛全部滅口,隻可惜百密一疏,讓領頭的張凱跳海逃脫,後來張凱被允熥救起,這件事情,允熥並沒有上報朝廷,所以他的心思並不單純,不僅僅是被蠱惑那麽簡單!”
“之後的事情就比較簡單了,朕派徐輝祖捉拿李景隆,押送途中李景隆被倭寇救走,他在江浦聯合倭寇意圖刺駕,被近衛軍輕易粉碎;而長江上的水師、上遊巢湖的水匪以及九江附近的洞庭湖水師都是楚王的爪牙,意圖在朕過江的時候偷襲朕。”
“按照長江水師指揮使洛海潮的交代,在李景隆謀逆的當晚,他的本來計劃是偷襲浦口城,以救駕的名義趕往六合,攔截趕往六合的援軍,確保李景隆和倭寇刺駕成功,同時他還會給上遊發信號,讓上遊的軍隊南下,確保萬無一失。”
“幸虧朕及時派人抓捕了洛海潮,同時派平安、張榮沿江而上,剿殺逆黨,如今洞庭湖水師已經投降,指揮使田可義自殺;平安將軍已經星夜趕往武昌,抓捕楚王的黨羽,按時間來算,逆黨應該已經被一網成擒了。”
“至於朝中的逆黨,有戶部侍郎夏原吉,他利用手中的職權,為江北的逆黨、倭寇提供糧食……”
雖然事情已經過去了,但聽著朱允炆的敘述,呂氏還是有些緊張,她沒有想到這次謀逆場麵會這麽大,牽扯的人員這麽多,計劃如此周密,所以成功的可能性確實不低,如果兒子有一步走錯,恐怕就是萬劫不複的局麵。所以她不由得雙手合十,口中念道:“感謝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允炆這次能夠逢凶化吉,多虧菩薩保佑,民女一定去靈穀寺燃香供佛,布施香油一萬斤,為菩薩重塑金身!”
說話間,呂氏朝雲穀寺的方向拜了三拜!
朱允炆連忙也跟著拜了拜,然後扶起母親。他看著母親虔誠的神色,心中非常感動,為了避免母親過分擔心,他趕緊道:“母親,其實沒什麽的,他們的所作所為都在兒子的掌控之中,他們翻不了天的。其實如果不是朕有目的,他們根本沒有機會襲擊禦營!”
“唉,”呂太後拍了拍胸口,有些後怕的道:“允炆,你以後還是不要出京的好,你是皇帝,不能什麽事情都親力親為,事情可以交給下麵的人去辦吧。先帝隻在洪武初年北巡到開封,其他時間都坐鎮京師,天下還不是太太平平的?所以你以後要聽為娘的話,不要再這麽冒險了,一旦你有個意外,文奎還那麽小,一旦坐不住江山,那可怎麽辦好啊!”
說話間,呂氏的眼淚奪眶而出,趕緊用帕子擦拭眼淚。
“好,好,娘親您不要傷心了,允炆會記住的,暫時我不會再出京了,您放心,不會再出這種事情了!”
朱允炆連聲安慰,許久才讓呂氏止住悲聲。呂氏擦拭了一下眼角的眼淚,笑道:“允炆聽話就好,娘都是為了你好!”
“對了,這些逆黨你打算如何處置?”
“……按照規製是要滅九族的,上次朕心軟隻滅了三族,好像讓人覺得朕軟弱可欺,所以朕這次要大開殺戒!”
聽到朱允炆口稱“朕”,再加上他殺氣騰騰的話,呂氏不由得打了一個寒顫,她猶豫了一下問道:“那楚王呢?”
“朕會將楚王一係連根拔起,他敢起兵叛亂,就應該有這樣的覺悟!”
“嗯,那允熥呢?”
“這個,”朱允炆猶豫了一下道:“朕……”
“不行,無論如何,你要留允熥一命!”
聽到呂氏急切的聲音,朱允炆吃了一驚,抬頭望了望太後,有些不確定的道:“可他把允熞害成那樣子,難道不應該懲處嗎?”
“當年,你嫡母在病床前,當著你父親和先帝的麵請求立母親為太子妃,母親才有今天,而你才有機會繼承皇位,否則以當時的勳貴勢力,母親很難成為太子妃,一旦太子妃位空懸,你就是庶子,如果你大哥雄英還活著的話,皇位就是他的,即使他英年早逝,還有允熥,他才是唯一的嫡子。”
“當年,常姐姐在臨死前,拉著母親的手,要我一定要照顧好雄英和允熥,母親答應了。隻可惜雄英自小多病,不小心落水後,驚嚇過度,很早就過世了;對於允熥,母親是一視同仁的,和你們都一樣。”
“雄英的事情,母親對不起常姐姐,所以雖然這次允熥犯下了大錯,但允熞畢竟沒有死,據太醫說,隻要細心調養,還是可以慢慢恢複的,所以你就不要懲罰允熥了,至少給他留一條命,就當還了當年母親沒有照顧好雄英的債,好嗎?”
“還債?”朱允炆心下奇怪,卻沒有表示出來,他皺著眉頭盤算了一番,道:“隻恐怕難以服眾,如果他沒事,楚王那邊恐怕會落人口實!”
“那麽徐家呢?徐儀華做出這種事情來,你為什麽不將徐家滅門?相反還要重用徐家?”看到朱允炆為難的樣子,呂氏語氣突然變冷,道。
“徐儀華隻是女子,出嫁從夫,是為燕逆報仇,似乎不應該牽連徐家吧?”
“但是你當初已經將其放歸徐家,那就應該是徐家人,不再是朱家人了!”
“這個,”朱允炆語塞,徐儀華的所作所為,說徐家人一點都不知道,確實很難讓人相信,如果是那樣,徐家人至少有隱匿不報的罪名。
“但是,徐儀華不是尋常女子,城府甚深,徐妙錦與之朝夕相處,都沒有絲毫發現,足見其手段高明!”
“這個,你信嗎?”
“我相信妙錦!”猶豫了一下,朱允炆堅定的道。
“哈哈,”呂氏突然冷笑起來,抬手指著朱允炆,有些恨鐵不成鋼的道:“允炆,你是大明的皇帝,天下女子任你予取予求,為何偏要做出這種事情來?你是懷才不遇的窮酸書生嗎?為什麽喜歡這種調調?前麵有白芳蕊,現在又來了個徐妙錦,難道你不怕這個徐妙錦為姐姐報仇嗎?”
母親突然態度大變,朱允炆有些不明所以,半晌才道:“母親,即使您不說,兒子也沒有打算處死允熥,隻不過,得有一個讓人信服的理由才行。”
“你是皇帝,難道這點事情都做不到嗎?”
“嗯,兒子明白了,兒子會處理的。”
看到朱允炆點頭了,呂氏也鬆了一口氣,忽然感覺口渴,就拿起茶杯來喝了幾大口,然後輕輕放下。
“允炆,王度死了,她的家人打算搬離京師,回廣東老家,你知道嗎?”
“嗯,過兩天,朕打算派人去看看他的家人,順便送些銀兩,也算盡最後的君臣之誼吧!”
呂太後用茶杯的蓋子輕輕拂了拂水麵上的茶葉,突然道:“允炆,王度是你賜死的吧?”
“額,”朱允炆輕輕放下手裏的茶杯,略微猶豫了一下,點了點頭,道:“是的。”
“你為什麽要賜死他?”
“他擅自做主,殺了徐增壽,破壞了朕的計劃!”
“那你是怎麽知道的?”
“朕一問就知道是他幹的,因為朕問他,安全司執行任務時,怎麽能出現證人殺死嫌犯的事情?他的回答卻是徐增壽有謀反嫌疑,該死,而不是認罪或者解釋當時的情況,這讓朕確定他牽涉其中,後來他也承認了!”
看到朱允炆略顯得意的神情,呂太後輕輕歎了口氣:“王度智計百出,城府極深,為什麽會被你輕易看出破綻?為什麽他做出了這種事情,卻沒有想好後路?你覺得,王度是這樣做事情不考慮後路的人嗎?”
“這個?”朱允炆被問住了,他忽然發現事情似乎沒有那麽簡單。
“其實,”呂太後悠悠的道:“其實王度是個大大的忠臣,他是受哀家的命令這麽做的。”
“什麽?”
“他回京之後,哀家召他入宮,問了你的情況,他就說起了你要徐妙錦入宮的事情,又說了徐儀華、徐增壽的謀反之事,哀家覺得這樣的家族不能留,所以就讓他借機會殺掉徐增壽,然後族滅徐家!並且哀家向他保證,如果你追問起來,會護著他。”
“隻不過哀家沒想到他做的太明顯了,其實他完全可以等徐增壽下獄或者刑訊時動手,這樣就不會有任何人看出破綻;更讓哀家沒有想到的是,他竟然很容易就讓你看出了破綻,承認了是他所為;最後,他沒有辯解,承擔了所有的罪責,被你賜死!”
“你以為你是在保全他,但是真相是,是他在保全你!”
呂太後將茶杯放在桌子上,一字一句的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