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軍報
字數:3974 加入書籤
安慶公主朱麗馨已經被降為庶人,自然不能再使用公主的依仗,甚至在服飾上也以素色為主,為了照顧她的情緒,寧國公主也是輕車簡從,穿著一身素雅的衣服,連從人乃至車駕都是最普通的樣式,所以無人知道這是寧國大長公主的車駕。
寧國公主掀了簾子望了一會兒,確認了心中所想,就命令車夫駕車離開。
在回去的路上,一輛急匆匆趕來的馬車險些和寧國公主的車駕相撞,幸虧雙方的馬夫技術嫻熟才避免了一場車禍,寧國公主的護衛欲待喝罵,寧國公主卻搖了搖頭,製止了衛士,因為她認出了對方,不願意與之有什麽瓜葛;而對方也以為寧國公主是隻是普通人家,略作道歉就揚長而去。
望著對方的背影,寧國公主搖了搖頭,低聲歎息:“真是報應啊,昔日的趙顯,今日的額勒伯克,陛下,如今蒙古未滅,您是不是有些心急了啊?唉......”
......
乾清宮。
劉振急匆匆的走到朱允炆身邊,低頭在他身邊耳語了幾句,朱允炆揚了揚眼皮,表示知道了,劉振無聲的退下。
良久,朱允炆放下奏折,招呼了一下侍立的解縉,道:“傳朕旨意,令樂浪都指揮指梅殷回京述職,樂浪駐軍歸曆城侯盛庸節製。”
“另外給盛庸下詔,令他在四月十五日之前剿滅李芳遠,能生擒最好,實在不行,死的也可以。”
“遵旨,陛下!”
吩咐完旨意後,朱允炆站起身來:“勉仁,你隨朕到院裏走一走!”
“是,陛下!”
已經到了陽春三月,空氣中彌漫著一股迎春花的清香,朱允炆深吸一口,頓時感覺心曠神怡,舒暢無比。
望了望落後自己半步的楊榮,朱允炆笑了笑:“勉仁,不要這麽拘謹啊!朕又不會吃了你!”
“禮不可廢!”
朱允炆發現自己的話不僅沒有調節氣氛,反而讓楊榮更加拘謹了,不由得搖了搖頭。
繞著院子走了半圈,朱允炆突然站住了,楊榮亦步亦趨,也連忙站住。
“勉仁,你怎麽看徐輝祖、鐵鉉的軍報啊?”
聽著皇帝平靜的聲音,楊榮卻心中一凜,他斟酌了一下言語,拱手道:“回稟陛下,徐將軍和鐵大人的軍報大同小異,都是在敘述山東平亂的經過,從總體上來說,平亂還是成功的。徐將軍采取圍點打援的策略,吸引青州周圍的亂軍來援,盧振將軍在青州城外擊斃了呂衝飛,瞿陶將軍在即墨城外擊斃了蔡寒之,如此亂軍的所謂四大天王已去其二。”
“在近日的青州之戰中,沔縣僥幸逃脫的王金剛奴和秦井天都被當場擊斃,亂軍主力‘護法聖軍’也全軍覆沒,隻可惜匪首田萬家、田玉兒僥幸逃入琅琊山中,不過徐將軍、鐵大人已經組織人手搜山,想必不日就有擒獲匪首的消息傳來。”
“嗬嗬,希望如此吧!”
朱允炆望了望天空,沉默了一會兒道:“勉仁,你覺得朕的方略錯了嗎?”
聽到朱允炆的話,楊榮嚇了一跳,卻立刻道:“臣以為是正確的,青州城外的呂衝飛、蔡寒之在運動中被斬殺,主要匪首都集中在城裏,隻可惜最後還是讓匪首跑了,這一點,徐將軍已經在奏折中請罪了,是他的指揮問題。”
“是啊,他是請罪了,不過,”朱允炆回頭看了看楊榮,苦笑著道:“朕實在是輕敵了啊,本以為京軍加上近衛軍,足以平定亂賊,所以才想畢其功於一役。隻不過朕萬萬沒有想到,白蓮教匪竟然如此悍不畏死,徐輝祖的大營幾乎被衝垮,不得不調集近衛軍增援,結果讓匪首逃了出去,真是可惜啊!”
說話間,朱允炆雙手握拳,對敲了幾下,有些惋惜。
“陛下不必介懷,匪首隻不過借著大霧的機會,從近衛軍調動的縫隙中逃出,這種事情有時候也沒辦法,徐將軍、鐵大人已經盡力了!”
“是啊,他們盡力了,不過朕在想,如果一個月前,徐輝祖抵達青州,立刻攻城,是不是會好一些?”
“這個,”楊榮的額頭上沁出一片汗珠,他猶豫了一下道:“臣以為未必,當時我軍立足未穩,糧草、火藥都不足,即使攻城得手也很難全殲亂軍,如果那時候田萬家、田玉兒逃了出去,召集剩餘的亂軍,恐怕事情就很難收拾了。”
“備倭指揮使衛青回師突襲萊蕪附近的亂軍,鼇山衛指揮使王真敗賊諸城,雖然有功,但是卻給倭寇鑽了空子,襲殺鼇山、威海等地軍民千餘人,最多隻能算功過相抵,徐將軍、鐵大人已經上表彈劾他們了,內有亂賊,外有倭寇,從這一點來看,陛下穩妥作戰的方針的是沒有問題的。”
“嗯,衛青和王真都上折子請罪了,就在朕的案頭!”
“所以陛下不必以鐵大人的奏折介懷,說實話,臣以為鐵大人有事後諸葛亮之嫌,如果他有那種見識,為何不早些上折子反對?”
朱允炆在原地沉默了一會兒,然後回身輕輕拍了拍楊榮的肩膀,微笑道:“勉仁,你很忠心,也很會說話,朕很高興。”
說完話後,朱允炆轉身往大殿走去。
望著皇帝的背影,楊榮麵無表情,卻心中暗喜,腳步更是不停,跟著皇帝返回大殿。
朱允炆自己也不確定鐵鉉的指責是否有道理,但鐵鉉沒有事先提出反對也是事實。隻不過朱允炆知道楊榮沒有說出來的話,這次平亂實際上相當於一次軍製改革的預演,監察使製度剛剛實行,前線的總指揮徐輝祖恐怕會心存疑慮,不敢越雷池一步,所以不敢對自己的方略提出異議,而監察使隻有監察權,沒有幹涉軍事指揮的權力,另外鐵鉉雖然在文官中算得上知兵,但其實隻擅長守城,攻城野戰均非其所長,這一點在另一個時空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至於徐輝祖,則繼承了其父徐達的謹慎作風,主動上折子認罪,沒有絲毫抱怨。這一點,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朱允炆很滿意。
另外朱允炆也確實受到了震撼,徐輝祖在奏折中說道:“......當日忽起大霧,亂匪趁亂出城向大營猛攻。”
“前排亂匪馬術不精,裝備簡陋,但個個都將自己綁在馬上,他們身穿白衣,頭戴白帶,狀似瘋狂,口中大叫:‘無生老母,彌陀降世!’”
“他們從白霧中躍出,悍不畏死,末將下令反擊......箭如雨下,火槍齊鳴......亂軍雖然死傷狼藉,卻毫無退縮,在迷霧之中,似乎源源不斷......”
“京軍雖然精銳,卻逐漸動搖,戰線趨於崩潰......”
“迷霧之中,末將隻能調動精銳的近衛軍增援,隻有他們才能在這種情況下調動而不會發生混亂......”
“天佑吾皇,當近衛軍趕到時,濃霧開始散去,末將下令猛攻,兩軍夾擊,匪軍大潰......”
“......”
“擊潰亂軍後,我軍占領青州城,清點戰果時發現,王金剛奴、秦井天被斬殺,隻可惜田萬家、田玉兒等人趁亂逃入琅琊山中。”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