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判斷
字數:4617 加入書籤
“太醫,父王情況怎麽樣了?”
“王上怎麽樣了?”
望著四周殷切、焦急的眼神,太醫韓土定了定神,施禮道:“諸位大人請放心,王上不礙事,一會兒下官為王上施針,再休息一段時間,王上就會醒過來的。”
“那父王昏倒到底是什麽原因呢?”世子讓寧大君李褆急切的問道。
“這個,”韓土略微斟酌了一下言語,低聲道:“按照脈象上看,王上屬於情誌內傷、體虛勞倦,再加上驟然受驚,造成氣機逆亂,氣血陰陽不相順接......”
十二歲的李褆眨了眨眼睛,不明白對方再說什麽,身旁的金宗瑞低聲插口道:“韓太醫,您的意思是王上勞累過度,加上受驚惱怒所致?”
“嗯,可以這麽說!”
李褆還想發問,卻被金宗瑞阻止:“世子殿下,還是先讓太醫施針吧,其他的事情待會兒再說!”
“嗯,好的,那韓太醫趕緊施針吧!”
“是,王上!”
......
太醫施針的時候,內侍和李褆等人在一旁侍奉,而金南軒、都明舉兩人則等在偏廳等待,順便研究一下清州的戰報。
這份戰報是韓東征回城後立刻寫就的,在明軍圍城之前派人送了出來,在錦江岸邊碰上了從尚州南下的援兵,聽說清州大敗後,尚州援兵立刻返回錦江東岸,依河防守,等待尚州的命令,而韓東正的信使則被護送到尚州,送到李芳遠手中。
聽完信使的稟報,再加上韓東征的戰報,都明舉和金南軒麵麵相覷,不知該說什麽好,前兩天的雄心壯誌已經被拋到了九霄雲外,明軍如此戰力,這仗還怎麽打?
其實,無論是都明舉還是金南軒,都是李芳遠逃到慶州後,選拔出的人才,之前的統軍大將、心腹重臣,不是戰死,就是投降,這兩人隻不過是矮個子裏拔將軍而已。
李成桂昔日征戰沙場的悍將大多故去,少部分也被李芳遠棄用,而都明舉當時不過一名中級軍官而已,至於金南軒,他在漢城城破時,不過是守衛城門的兵馬使而已,他們都沒有指揮大軍作戰的經驗,而且他們對明軍的火器、戰力感受並不深,認為之前的失敗都是將士不夠忠心、不夠用命而已。
如今清州城破,瞿能、盛庸連成一線,下一步該怎麽辦?
“金將軍,你覺得信使所言是真的嗎?”思索良久,都明舉突然冒出這麽一句話來。
“都老將軍,這個,應該是真的吧。”金南軒不明白都明舉的意思,所以隻能順著他的話說。
“老夫還是和明軍打過交道的,”都明舉撫了撫下頜的胡須:“洪武二十六年,王上去覲見明皇,老夫有幸隨行,據老夫觀察,明國精兵大都在燕王手中,當然京師大營的軍隊也很精銳,但是彪悍之氣遠遠不及北軍;”
“即使是北軍,老夫以為與我軍隻不過在伯仲之間,但今日韓東征口中所說的明軍,感覺完全是天兵天將啊!老夫實在難以相信!”
“會不會是韓東征指揮失當,故意將明軍說的太強大,來掩蓋自己的過失呢?”金南軒猶豫了一會兒,道。
“這倒是有可能,”都明舉想了一會兒,點點頭:“很有可能,但即使如此,明軍的戰力也不容小覷,老夫之前輕敵了,恐怕,他們與我軍精銳也有一戰之力。”
聽著都明舉的話,金南軒卻沒有立刻回應,而是拿著戰報仔細的看起來。
過了一會兒,金南軒將手裏的戰報放下:“不過還有一個事情需要注意,韓東征對明軍的火器恐懼異常,按照他的說法,明軍有一種手榴彈,是對付步兵的利器,一旦出手,我軍立刻死傷狼藉;而明軍騎兵裝備的手銃,則是騎戰的利器,在近距離上,幾乎百發百中,我軍隻能拉遠距離,用弓箭壓製,否則根本就不是明軍的對手。”
“都老將軍,您認為他說的是真的嗎?”
都明舉的眼神有些迷茫,他避開金南軒的眼神,望向門外:“蒙古人也有火器,我朝鮮也裝備了火器,但老夫覺得一點都不好用,為何明軍的火器會有這麽大威力呢?手榴彈、手銃,老夫怎麽從來沒有聽過呢?”
見到都明舉對明軍如此無知,金南軒無言以對。
......
不知道沉默了多久,金南軒終於開口道:“都老將軍,事已至此,我軍還要北上奪取漢京嗎?”
對於金南軒的話,都明舉不知該如何回答是好,他撓頭想了半晌,最後道:“金將軍,王上可能快醒了,老夫以為,此事尚需王上決斷!”
“好吧!”看著都明舉的窘態,金南軒除了苦笑,還能做什麽呢?
......
“二位將軍,王上醒了,召二位過去!”
“好的,謝謝!”
都明舉、金南軒心中有些忐忑,但還是點頭應是,跟著侍從往內室走去。
......
清州,府城。
沐浴著東邊的朝陽,有一口沒一口扒拉著碗裏的米粥,在城樓上提心吊膽了一晚上的韓東征無精打采,心情萬分沮喪,自己恐怕看不了幾天太陽了,明軍真是死心眼,為什麽不允許自己投降呢?
突然,城下一片喧嘩,韓東征立刻站了起來,極目望去,他發現東方的天空升起一道煙塵,煙塵下一隊騎兵滾滾而來,領頭的騎兵擎著大旗,上書“平朝軍總指揮曆城侯盛”,韓東征手一抖,粥碗滑落到地上,發出“哢嚓”一聲,粥濺到了褲腿上,韓東征卻完全沒有感覺,他嘴裏呢喃著一句話:“要完,盛庸來了!”
瞿能親自到門口迎接盛庸,二人見麵後親熱異常,寒暄後一起才一起走向大帳。
待聽完瞿能的描述後,盛庸道:“瞿將軍,清州城幾日可破?”
“回總指揮,火炮已經運上來了,末將估計,半日即可破城!”
“很好,”盛庸停頓了一會兒,望了望四周的裝飾,忽然道:“關於我軍下一步行止,瞿將軍有何建議啊?”
“總指揮既然到了,那麽在下聽令便是,還請總指揮下令!”瞿能抱了抱拳,道。
“嗬嗬,你我之間不必如此,瞿將軍請暢所欲言,”盛庸笑著拍了拍瞿能的肩膀,道:“這一仗必須讓朝鮮人膽寒,讓其不敢再有謀反之心,否則我軍將士的鮮血就白流了。”
“那好吧,”瞿能也不是拖遝之人,他看了看地圖,道:“總指揮,末將想知道,李芳遠是否還在慶州?”
“嗬嗬,”盛庸讚許的望了瞿能一眼:“他已經離開慶州了,率領大軍北上,按路程計,應該在尚州吧,應該不會到達忠州。”
“那麽我軍的主攻方向就有兩個,一個是尚州的李芳遠,一個是慶州的李成桂,消滅李芳遠,朝鮮自然亂平;如果能夠擒獲李成桂,令其下令李芳遠放棄抵抗,這樣也能平定朝鮮,而且傷亡還要小一些!”
“那你覺得應該怎麽做呢?”盛庸在地圖上點指幾下,然後問道。
“末將以為,消滅李芳遠為上策,這樣可以讓朝鮮膽寒,隻不過傷亡要大一些,陛下那裏恐怕......”
盛庸沉吟了一會兒,突然笑道:“老瞿,你這是將我的軍啊!”
“嗬嗬,”瞿能笑了笑,道:“下官哪裏敢啊!”
“老瞿,你的想法和我一樣,”盛庸用手拍了拍地圖,道:“得到你南下的消息後,我就派張悍天北上接應你;同時我派莊得率軍渡過洛東江,猛攻河洛山山口,吸引慶州軍注意力,同時令楚智率軍沿海岸迂回到慶州的背麵,一舉攻克慶州,如此一來,李芳遠根基盡失,必然軍心大亂!”
“待清州平定後,老瞿你率軍北上尚州,忠州,一舉殲滅李芳遠,如此朝鮮就可以平定了。”
“好!”瞿能高興的站了起來,拱手道:“總指揮英明,末將佩服之至!”
“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