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蝦夷島
字數:4473 加入書籤
對華夏的讀書人,或者知識分子來說,“經世濟民”是他們最崇高的政治理想,所謂“經世”,就是將聖人所描述的那種“大同”世界搬到人間;所謂“濟民”,就是幫助百姓,促進民生。
所以,在華夏幾千年的曆史中,搞經濟的都是知識分子,都是政府官員。
但是,經濟究竟應該怎麽搞?誰也說不清楚。
朱允炆想起自己前世看的紀錄片《大國崛起》,其中講述了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法國、日本、俄羅斯、美國、德國的崛起過程,其中西班牙、葡萄牙靠的是大航海,從美洲獲取金銀;荷蘭靠的是商業,將整個國家當成一個公司運轉;英國靠的是海盜劫掠和工業革命;美國靠的是自由發展,以及一定程度的政府管製;日本、俄羅斯、德國靠的是強力君主、自上而下的改革。
但是,在朱允炆看來,或者說大多數華夏人看來,日本、俄羅斯、德國的做法是最好的,因為這三個國家的國民和君主沒有等待上帝的恩賜,而是動用自己的雙手、智慧和努力去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
朱允炆也不懂經濟,但是他知道一句老話:“要想富,先修路!”
所以即使現在的火車時速隻有二十裏左右,遠不如奔馬,比馬車也快不了多少,但是朱允炆仍然堅持要修鐵路,原因很簡單,鐵路依賴的是蒸汽動力,它有無限發展的空間。
但是,要修建鐵路,朝廷卻沒有足夠的錢,所以朱允炆迫切需要大量的金銀。
對於朱允炆的渴望,許多朝臣不以為然,他們覺得朝廷的急務應該是勸課農桑,讓百姓吃飽穿暖;他們對皇帝出動大軍攻打倭國,其實是非常的不以為然,但是皇帝還算謹慎,耗費的糧草、征調和損失的兵員都在接受範圍之內,而且皇帝的理由也很充分——倭國刺駕卻無悔改之心,所以大家隻能按捺住性子,閑暇時構思一下腹稿,等有機會一炮走紅,成為為民請命的名臣。
為此,朱允炆百忙之餘,令人編纂了一本書《經濟新說》,其中他摘取了馬克思主義的貨幣觀,再加上後世看過的一些如《國富論》、《貨幣論》之類書籍的一鱗半爪,編纂成書,刊行天下。
這本倉促成書、漏洞百出的書,卻在朝野之中引起強烈的反響,太學和京師大學的學生經常為此發生論戰,後人將其戲稱為“皇帝和聖人的論戰”。
但是最終,還是朱允炆的學說占了上風,原因很簡單,朱允炆的學說簡單易懂,符合現實情況;聖人之言則不同,操作性極差,大多數屬於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範疇,真要叫起真來,很多論點都缺乏根據。
這次論戰,還有一個結果,那就是京師大學、太學分別創立了自己的雜誌《京師大學學報》、《太學學報》,鼓勵學生投稿,發表自己的觀點;另外還有一些商人聯合起來,成立了一份報紙《經濟學報》,專門開發經濟民生之類的信息,據消息靈通人士說其背後有皇室的影子。
但,事實並非如此,《經濟學報》隻是一幫商人投皇帝所好而成立的雜誌。
在這個時代,即使朱允炆大力反貪、大力提高商人的地位,商人們仍然被人看不起,所以他們非常小心,正因為缺少足夠的安全感,所以他們努力去討好皇帝,隻要皇帝要做的,那就是好事情,值得大做特做、大說特說,何況這些事情對他們是有利的。
數十年後,《經濟學報》成為了大明最頂尖、最權威的經濟學類雜誌,當然這是後話了。
......
蝦夷島,西埔灣。
岸上正在發生一場慘烈的廝殺,雙方的武器都是倭刀,口中叫喊的語言都是倭語,跳轉騰挪之間,姿勢也有相似之處,但是他們下起手來卻毫不手軟,刀刀見血,慘叫聲不斷響起。
看身穿明軍鎧甲的武士逐漸占據上風,現場地位最高的台郡王朱允熥有些疑惑的道:“斯波先生,你們倭人平時打殺起來也這麽狠嗎?”
斯波義重臉色有些僵硬,強笑道:“王爺,雙方武士都是精銳,所以才會打成這樣!”
“哦,這麽忠勇的武士,死了似乎有些可惜啊!”
朱允炆看了一會兒,突然冒出這麽一句話來,然後看著楚錚:“楚將軍以為呢?”
“嗯,末將明白!王爺放心,末將命人將他們散開!”
“好的!”
隨著楚錚一聲令下,陸戰隊將廝殺眾人包圍,在弩箭、火槍的威脅下,倭國武士紛紛棄刀投降。
......
“王爺,將軍,搞清楚了,這些倭人來了有二十多天了,他們得到的命令是殺光蝦夷道的阿伊努人。”
“哦?”楚錚有些詫異:“他們怎麽知道我們要來?”
“這個,目前還不清楚!”
楚錚頓了一下,回頭看了一眼斯波義重,斯波義重會意的站起身來:“將軍,讓我去看看吧!”
“好的,你去吧,盡可能搞清楚!”
“是!”
待斯波義重出去後,屋子裏剩下了五個人,朱允熥、童海龍、楚錚、謝源真和大島正二。
“王爺,您覺得怎麽辦比較好?”
“本王不通軍務,你們商量就好了,不過阿伊努人似乎還是要救一下比較好!”
“好的!”
楚錚與童海龍商量了一會兒,很快做了分工,童海龍負責截斷津輕海峽,防止倭人增援和撤退,楚錚則派人去解救阿伊努人,打頭陣的當然是大島正二和其手下的倭兵。
大島正二慨然領命而去。
“王爺呢?”
楚錚處理完事情後,發現朱允熥不見了。
“王爺去斯波義重那裏去了。”
“哦,”楚錚想了想,叮囑道:“一定要保護好王爺的安全!”
“是!”
......
沒收斯波家的領地後,斯波義重立刻就變成了足利義滿的敵人,他必須警惕對方的報複。而斯波義重最可能的報複方法就是投降明軍,借明軍的手來複仇,所以陸奧、出羽很可能會變成明軍的目標,推而廣之,蝦夷島很可能成為明軍的基地。
但是防守蝦夷島是不可能的,所以足利義滿隻能采取手段增加對方困難,他派遣了原斯波家的武士宮本浩二率三千人登陸蝦夷島,意圖絕滅阿伊努人,同時盡可能的破壞蝦夷島,讓明軍補給困難,無力進攻。
宮本浩二進展非常順利,他以糧食、酒、衣物、布匹作為誘餌,將阿伊努人引誘到海邊,然後突然動手屠殺,猝不及防的阿伊努人根本無力抵抗,隻能落荒而逃,部分幸存的阿伊努人逃往北部,宮本浩二派了一部分人去追,剩下的人跟著他在蝦夷島南部海岸燒毀村莊、填平水井,甚至放火燒山。
經過宮本浩二的肆虐,蝦夷島上濃煙滾滾,一片末日景象。
就在這時候,明軍出現了,帶隊的是海軍陸戰旅第二旅旅長楚錚與皇家海軍第二艦隊指揮使童海龍,他們是送朱允熥過來就藩的,因為謀反的緣故,皇帝朱允炆剝奪了其在台灣的封地,後被改封在蝦夷島。
當然,朱允炆也想利用蝦夷島、斯波義重進攻、騷擾倭國東北部。
建文九年七月三日,台郡王朱允熥抵達封地蝦夷島,順利登陸,正趕上足利義滿派來的宮本浩二正在屠殺阿伊努人,明軍將其擊敗後,派人搜索全島,至七月六日,宮本浩二所部三千倭人大部被消滅,但島上的蝦夷人十不存一,少數幸存者逃入了北部的荒原,被明軍解救返回故土的不過數百人。
與楚錚和童海龍的扼腕歎息不同,朱允熥並沒有什麽表示,完全一副無所謂的態度,這裏的人表麵尊敬他,但實際上他一個人也指揮不了,他倒是想看看,自己的哥哥到底想怎麽對待自己?真讓自己在這個無人荒島上稱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