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鐵路規劃(續)
字數:3438 加入書籤
在黃河上架橋?
眾人都愣住了,不知道說什麽好。
嚴震直看了看大家的神情,搖頭笑了笑,轉身朝朱允炆施禮道:“陛下,請容微臣向大家說明!”
“好的!”朱允炆點點頭,心中卻發出一聲歎息。
“諸位請看,”嚴震直把一張圖紙掛在白板上,道:“其實修建鐵路本身並不難。”
“陛下做儲君時,就推動高爐煉鋼,經過工學院、工部諸多工程師的努力,鋼鐵的產量和質量不斷提高,另外朝廷還興建了太平府的馬鞍山鋼鐵廠、湖廣的大冶鋼鐵廠、東北的鞍山鋼鐵廠、河北的唐山鋼鐵廠等一係列鋼鐵廠,這些鋼廠的產出不僅足夠大明軍隊使用,還有不少剩餘,所以鋼鐵廠逐漸出產鐵錠、鋼錠給商人,供他們生產各種農具。”
“所以鐵軌方麵不成問題。”
“修鐵路最重要的是鐵軌,”嚴震直頓了一會兒,道:“其他的水泥、優良的木材等等,都很容易取得。”
“當然,鐵路還需要優良的火車頭,但這也不是問題,陛下登基之後,就加大了對蒸汽機的研究力度,經曆過無數次實驗,再加上陛下的指導,工學院的鄭平恩院士設計出可以用於鐵路火車頭的蒸汽機。”
“有了這些,就可以架設鐵路了,但是,”
說到這裏,嚴震直苦笑了一聲:“但是,在實際選址勘測的過程中,工學院的工程師們提出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那就是鐵路橋,高質量的可供火車通過的鐵路橋。”
“鐵路橋與一般的橋不同,它需要考慮的因素非常多,比如鐵路橋麵必須是平直的,否則火車無法行走;再比如鐵路橋承受的重量要大大超出如今的橋梁,因為鐵路是專門來運送大宗貨物的,比如糧食、枕木、鋼材、水泥等物品;還有一個是鐵路的特殊性造成的,鐵路本身是設計用來做長途運輸的,那麽它勢必要跨越一些大河,比如說,”嚴震直抬手往北邊指了指,道:“比如說,京師旁邊的長江,如果能夠在長江上架橋,如果架起的橋能夠走火車,那麽請諸位想想,那是什麽情況?”
長江?架橋?
在座諸位都是人精,立刻腦補出一個畫麵,賑災的物資、平叛的軍隊沿著鐵路,跨過長江大橋,源源不斷的輸送往全國各地,那種情景——真是太美了啊!
眾人晃了晃腦袋,將腦海中的美夢驅逐出去,可惜啊!現在做不到啊!
“當然黃河上架橋也不是絕對不行,隻不過需要考慮的因素太多,需要詳細勘測才能找到合適的地點。”
“那不知道什麽樣的地形可以用來架橋呢?”工部尚書宋利急切的問道。
“簡單來說,就是河流緩慢、水深較淺的地方,另外還要考慮一年四季的水流變化情況,比如淡季水淺,水流緩慢,但到了雨季,水流會變深,水速也會變快,當然還要考慮對航運的影響......”
嚴震直輕飄飄的拋出了十多個要考慮的因素,讓眾人麵麵相覷,大家才明白,這東西似乎不是那麽簡單啊,自己根本聽不懂啊!不過別人似乎也是這樣啊!
這個時候,沒有人敢說造橋是奇邪淫巧,鐵路的優點大家心知肚明,但如果沒有鐵路橋,鐵路就如同瘸了一條腿,作用大打折扣,這個問題雖然可以通過船運解決,但是船運卻不得不考慮天氣、河況以及裝卸的問題。
如果鐵路被河流截成一段段,然後不停的卸貨、裝船、卸船、再啟運,光想想這個場麵,眾人就頭皮發麻啊!
望著平日裏侃侃而談,今日卻啞口無聲的重臣,朱允炆微微搖了搖頭,他知道,這是自己過於拔苗助長的緣故。
從那個夜晚醒來,至今已經過去了十三年,自己雖然非常努力,但是仍然不可能把大明的技術水平全麵提升。
前世自己是個碼農,似乎有些高大上,但其實就是個書呆子,到了這個時代,朱允炆發現自己對現實問題,經常束手無策。
在這十三年來,朱允炆將昔日學過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學過的知識,盡可能的回想出來,讓人記錄,然後派國子監、工學院、農學院的高材生去研究,因為許多事情,自己隻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比如物理學三大定律、能熱轉換定律、帕斯卡定律等等基本定律,朱允炆隻能告訴那些對自己敬佩萬分的學生們,這些隻是猜想,需要他們去證實才行,為此朱允炆設立皇家獎學金、開辦科學雜誌,鼓勵學生投稿,為解決這些問題學生提供獎勵,但是這需要時間,也需要天才。
自三四年前,朱允炆就很少和學生們談論學術問題了,因為他發現自己會的,學生們都會了,自己不會的,學生們也會了。
但是,歸根結底,朱允炆明白,自己這種半吊子水平,造成了大明朝學術水平的畸形,有的方麵非常發達,朱允炆自覺可以達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水平,但是有些行業,進步隻能說微乎其微,對於這種情況,朱允炆也沒有任何辦法,隻能靠大力興辦教育,來努力彌補了......
這次會議除了討論東北的鐵路建設外,軍方將領建議將東北與熱河、綏遠連接起來,將河北的北京與大同、張桓、天津、保定、太原等地連接起來,對於這種要求,嚴震直和鬱新相對苦笑,建議很對,但是大明短時間內拿不出那麽多資源、那麽多錢啊!
橋梁的問題沒法解決,大家也不討論了,但是到底建哪條線路,眾人則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吵得不可開交。
一直吵到半夜,眾人都累了,才終於形成了結論:
一、東北的線路必須要修,否則無法控製東北。
二、北京至開平、承德的鐵路要修,否則大軍無法出關作戰。
三、江南一帶的鐵路當然要修,初步定下修建南京到蘇州、杭州、寧波的線路,將京師和沿海連接起來。
但是,會後朱允炆卻叮囑鬱新、嚴震直等人,如果實在沒錢,江南的鐵路先不著急修,這個年代的鐵軌還是比較貴的啊!
鬱新、嚴震直二人心領神會,最後點點頭,表示理解了,然後施禮告辭而去。
望著眾人的背影,朱允炆搖了搖頭,真是人窮誌短啊!盛庸,你什麽時候能夠帶回來大量的白銀呢?(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