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每況越下
字數:5555 加入書籤
聽著二人的爭論,足利義滿心中升起一股無來由的膩煩。
昔日平定倭國的時候,木齋先生洞若觀火,算無遺策,對自己幫助甚大,甚至自己後來生出的篡位野心,也有木齋先生攛掇的一份功勞。
義滿心中清楚,木齋骨子裏是看不起他的,看不起目前的幕府製度,他最推崇的華夏的帝皇製度,所以極力主張他廢天皇自立,成為倭國真正的主人。
而義滿本人也深以為然,一直朝這個方向努力。
想起昔日的濟州島之戰,即明倭交惡的起點,足利義滿有些後悔,當時木齋先生極力反對,說不要給明國口實,但自己並沒有聽從,自己甚至以為木齋先生對明國有一些香火之情,對其有些冷落。
但事實證明,自己錯了。
義滿明白,偷襲濟州島本身並沒有錯,如果成功擊敗明軍水師,明國的朝鮮攻略就會失敗,倭國的安全就可以保證。所以,自己真正的錯在沒有意識到明軍的強大,明軍的強大遠遠超出自己的想象。
實力的差距,有無比正確的戰略,卻造成了今日的窘境。
唉!
......
“夠了!”
足利義滿輕喝一聲,阻止了二人的爭論,然後足利義滿抬起手:“不要爭論這個問題了,本大臣立刻就去稟明天皇,命令天下大名勤王,本大臣,”足利義滿狠狠的一揮右手:“要在京都,與明軍決一死戰!”
“倭國存亡,在此一舉!”
“可是,”
澀川滿賴急的滿臉通紅,竟然從蒲團上立起,爬了過來:“閣下,明軍勢大,切不可草率決戰啊!”
“行了!”
足利義滿擺手道:“我馬上進宮,滿賴,你去幫幫滿元,快速整編軍隊,”說到這裏,義滿轉身道:“木齋先生,火藥、飛球的事情,就請您多多費心了,事成之後,本大臣必有重謝!”
“大人言重了!木齋定當竭盡所能。”
“拜托了!”
義滿深深一躬,然後起身往外走去。
......
澀川滿賴起身,猶豫了一下:“木齋先生,閣下為何一定要在京都決戰呢?”
“嗬嗬,”木齋先生似乎正在思考什麽事情,沒有聽清澀川滿賴的話:“澀川君,您說什麽?”
“我剛才想問一下,閣下為什麽不肯離開京都,在關東決戰呢?”
“嗬嗬,這個啊,”木齋先生微笑著搖搖頭:“這話怎麽說呢?澀川君,你覺得關東遠嗎?”
“是啊,關東民風彪悍,土地肥沃,正是英雄用武之地。”
“這一點,老夫的看法不同,從京都到江戶,不過八百裏,騎兵可以在十日內抵達,這個遠,到底在何處啊?”
“那也比大阪到京都近啊!”
“嗬嗬,如果閣下放棄京都,那麽關西——倭國過半領土會落入明軍之手,到那時,如果明軍如攻占九州一般,按兵不動,難道閣下反而要進攻不成?”
“這個......”澀川滿賴色變。
“還有一個,就是你所謂的遠,對明軍來說,不算什麽,明軍是跨海而來,其艦隊難道不能在江戶灣登陸嗎?”
“江戶灣?”澀川滿賴驟然色變,他望向牆上的地圖,額頭冷汗直冒。
“還有......”木齋先生壓低聲音,靠近澀川滿賴,道:“如果閣下離開京都,地方大名,還會聽其號令嗎?”
“啊!”
澀川滿賴愣住了。
“唉,”木齋先生長歎一聲,無限悵惘的道:“幕府並沒有直屬領地,隻有一些直屬莊園,其直屬軍隊奉公眾全部加起來,也還不到兩萬人,如果離開了京都,沒有了大義名分,勢力恐怕還不如一個地方大名,如何才能號令天下?”
“所以老夫力勸閣下廢立天皇,隻可惜,諸位管領都反對此事,唉,真是一群無謀無能之輩啊!”
說話間,木齋先生搖了搖頭,轉身推開房門,走了出去。
澀川滿賴在原地呆立半晌,無言以對......
......
夜,澀川府。
忙了一天軍隊整編的事情後,澀川滿賴有些疲憊,靠在躺椅上,閉目養神。
“吉郎,你下去吧,讓浩二過來服侍!”
“好的!”
時間不長,門簾晃動,一個身穿仆役服侍的男人低頭走了進來,站在澀川滿賴不遠處,低聲道:“大人,您找我?”
“是的!”
澀川滿賴歎了口氣:“把門關上!”
“是!”
浩二關上門,走回原處。
“澀川君,您是不是想清楚了啊?”
浩二沒有使用敬語,但澀川滿賴並沒有吃驚,而是繼續閉著眼睛道:“能說說你們明軍的計劃嗎?”
“嗬嗬,”浩二微笑著搖搖頭:“澀川君,真是高看我了,某家隻是軍情局下的一個百戶而已,怎麽可能知道大軍的作戰計劃?”
“......”澀川滿賴沉思半晌,睜開眼睛,道:“今天,內大臣閣下決定,在京都與明軍決戰,絕不後退半步!”
“哦,”浩二點了點頭,麵露驚喜,心中卻在冷笑:“這個澀川滿賴,還真是不見黃河不死心啊!”
發現浩二沒什麽反應,澀川滿賴似乎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就從躺椅上坐了起來,有些歉意的道:“成田君,我知道您不滿意,但是我也有苦衷,如今京都的軍隊,大部分都被其奉公眾接管,原來的守護大名已經基本被架空,我更是半點軍權都沒有。”
發現澀川滿賴有些喪氣,浩二沉默了一會兒,道:“澀川君,您無須自責,具體要您做什麽,還要等上麵的通知,所以你安心等待即可。”
“通知?”
澀川滿賴愣了一下,道:“這個時候,你們的人還能進來?”
“當然能!”浩二站直了身體,笑道:“大明的強大,不是你們這些倭人所能想象的到的!”
......
足利義滿前往皇宮後,很快說服了天皇,下達了天下勤王的訓令,同時義滿將自己的親信部隊派往山城國,阻擋明軍北進;派兵進入播磨、丹波,阻止明軍向北進攻山**;另外還派騎兵與赤鬆滿佑會和,令其整合大和、紀伊、河內、和泉等國的力量,襲擾、遲滯明軍。
......
盛庸抵達大阪後,立刻進行了分兵,阿魯台率部向東掃蕩和泉、河內、紀伊、大和等國,穩定大軍右翼;瞿鬱率軍北上播磨、丹波,穩定左翼;而邵雲則率近衛軍一部以及水師,沿山城國北上,朝京都攻擊前進。
至於俘獲的俘虜,盛庸一股腦的交給楊榮,楊榮則是按照老辦法,先打散編製,然後開始訴苦,繼而進行大比武,結果弄死了兩千多人,然後將選拔出來的三千人作為監軍,督促剩下的一萬五千多人修繕兵庫津和大阪的港口。
經過一番整治後,再加上附近近衛軍和水師的火炮,這些倭兵個個服服帖帖,為大明的征倭事業,發揮應有的作用。
當然這都是後話。
......
經過五天的反複試驗,殺掉了十多個工匠之後,足利義滿終於承認,飛球沒那麽簡單,自己的手下短時間內還真是做不出來。
孔明燈非常容易做,做成一人多高,甚至房子那麽高的孔明燈,都不難。但是那個房子大小的孔明燈升空之後,來了一陣風,骨架竹子很快傾斜變形,然後,這個大大的孔明燈,在眾目睽睽之下,在京都的上空變成了一團火,甚至引起了下麵的官員百姓的恐慌。
所以不能用紙,得用不易燃的東西,很快,有人想到了牛皮,足利義滿一聲令下,開始殺羊宰牛,剝皮晾曬。
但是牛皮也有牛皮的問題,無法粘連,隻能縫合,容易漏氣。
除此之外,還有火源的問題,經過試驗發現,蠟油並不適合,那用什麽呢?
即使解決了這些問題,誰敢坐著這個東西上天呢?
關鍵是,沒有足夠的時間了啊!
.......
就在足利義滿麵對現實,準備放棄製作飛球的時候,京都上空卻飄來了三個明軍的飛球,它們繞著京都轉了一圈,撒下了大量的傳單,然後就回去了。
傳單在空中散開,幾乎遮蔽了京都的上空,在京都百姓的恐慌叫喊中,落入大街小巷,落入百興民居、官員府邸,甚至還落入了皇宮......
足利義滿聞報大驚,立刻命人收集傳單,違者以奸細論處。
而就在這時,足利義滿收到消息,明軍進攻石見國,守護山名氏利降敵,義滿派往石見督戰的畠山滿慶壯烈殉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