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難題
字數:5285 加入書籤
“十一哥,你是怎麽搞到這個的?”朱鬆眼睛一亮,問道。
“當然是尚炳給我的,”朱椿拿過茶壺,給自己倒了杯茶,潤了潤嗓子,接著道:“事情發生後,為兄思慮再三,苦無良策,後來得府中西席提醒,為兄派人去陝西,讓尚炳將這些年來秦王府的花銷賬冊整理一份給我。”
“隻不過賬冊整理起來比較慢,直到五天前,尚炳才派人將這個送到為兄府上。”
朱模看了一會兒賬冊後,遞給朱鬆,然後狐疑的問道:“十一哥,這個賬冊,您打算怎麽用?”
“無他,為兄隻是想將這個賬冊獻給陛下,讓陛下明白秦王以及我們這些親王的不易,朝廷的俸祿看起來似乎不少,但僅僅這些,是遠不足以維持親王的體麵的;同時,每個親王身後還有一大家子要養活,所以秦王做的這些事情,都是不得已的。”
說到這裏,朱椿動了感情,眼含熱淚,道:“兩位弟弟,你們一直在京師,尚未就藩,雖然隻發半俸,但應該也夠用了。以後就藩你們就知道了,得把錢掰成兩半花才行,那日子,苦啊!”
“十一哥,你說得不全對!”衝動一些的朱模搶先答道:“這些俸祿在京裏也不夠啊!我前些天去秦淮河,發現那些富商,簡直是揮金似土啊......”
“什麽?你去秦淮河做什麽?”朱椿大驚。
“......那,那不是,名妓雅香姑娘的**大典嗎?”朱模發現自己說漏了嘴,加上被朱椿搶白,不由得訕訕道:“隻可惜,被一個胖胖的肥豬搶了頭籌,唉......”
說話間,朱模還砸吧砸吧嘴,似乎有些遺憾、心痛。
朱椿氣的臉色鐵青,他發現和朱鬆溝通有些困難,秦淮河那種地方,得多少銀子才能夠花啊?
“模弟,別打岔,”朱鬆咳嗽了兩聲,為朱模打了個圓場:“十一哥,您的意思是,讓陛下明白我們的處境,可憐可憐我們?”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吧!”朱椿說完,覺得臉上也有些掛不住了。
“嗨,十一哥,不是我說您,”朱模又來勁了:“其實這件事情,你從最開始就辦差了,弟弟早就聽說了,這個周新是個奇葩,油鹽不進的,你就應該派人把他做掉,要不然讓尚炳做也可以,我就不信了,那麽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殺起來能有多困難?”
“這可不敢胡說啊!”朱椿臉色又白了,雙手顫抖的搖擺:“謀殺欽差,形同謀反啊!”
“十一哥真是膽子太小了,隻要沒抓住,天王老子也沒辦法!”朱模嘀咕道。
朱椿就當沒聽到朱模的話,而是轉向病懨懨的朱鬆,現在他覺得這個朱鬆似乎更靠譜一些。
感覺到朱椿的目光,朱模笑了笑:“十一哥,旨意是不是已經下了?”
“應該已經下了,哥哥走的時候,解縉已經在擬旨了!”
“那就得趕快了,”朱鬆摸了摸下巴,低聲道:“得趕緊派人去陝西,告訴尚炳,讓他把一些不合適的東西趕緊銷毀,另外讓他不要亂說話,隻要嘴巴嚴一些,即使陛下處罰的重一些,等過段時間陛下氣消了,我們都會幫他說話的。”
“嗯,這個事情,我負責去辦!”
......
三人的談話,沒有花費太長的時間,朱鬆、朱模就告辭而去。
望著他們的背影,朱椿皺了皺眉,腦海中縈繞著一個問題:“周新的消息我早就傳過去了,可尚炳為什麽沒有動手呢?還是他動手了,隻不過失敗了?”
......
“陛下,臣有本奏!”
“黃先生,您說!”
朱允炆抿了口茶,抬手示意道。
“臣以為,親王朱尚炳屢次違反朝廷律令,在封地作威作福,這次更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在陝西稅務司的大堂上,將稅務使牧奔泉毆打至昏迷,牧奔泉至今尚臥床不起。”
“朱尚炳之所作所為,不臣之心昭然若揭,若不及時處置,臣唯恐其得寸進尺,進而生出謀反篡逆之心......”
“噗!”
朱允炆一個沒忍住,嘴裏的茶水噴了出去,灑在書案和龍袍上,自己更是劇烈的咳嗽起來。
“陛下!”
劉振連忙衝過來,輕輕拍著朱允炆的後背,幫助朱允炆順順氣。
“沒事了!沒事了!”
朱允炆咳嗽了幾聲之後,揮手製止了劉振。
劉振會意後,轉身取了一套龍袍過來,給朱允炆換上。
朱允炆趁著換衣服的這段時間,努力思索了一下,似乎哪裏出了問題?
哦,對,黃子澄是不是又要削藩了啊?
天地良心,這次,朕真的沒有這個意思!
定了定神,朱允炆回到書案前,道:“黃先生所言,有一定的道理,所以朕已經下旨,召秦王進京讀書,同時將秦王府大小官吏一一收監,進行審問,同時剝奪秦王所有非法所得。”
齊泰、黃子澄、卓敬、練子寧互相看了看,難道自己想錯了?皇帝召集我們這些削藩幹將,不是為了削藩的事情嗎?
看到有些冷場,朱允炆笑道:“來人,給幾位大人賜座!”
“謝陛下!”
“你們都是朕的股肱之臣,也是朕最信任的人,所以朕才會和你們商議藩王之事,但是,”朱允炆站了起來,揮手道:“朕不想再大動幹戈,朱家人的血流的已經夠多了,朕希望你們想出一個辦法來,一勞永逸的解決藩王問題!”
望著皇帝殷切的眼神,黃子澄猶豫了一下,出列道:“陛下,請恕臣直言,除了削藩,別無他法!”
“......”朱允炆想了一會兒,道:“黃先生,先帝二十六子,除先父興宗和早夭的二十六叔外,目前已有封號的有二十四王,除去叛亂的三王——燕王、周王、楚王外,還有二十一王,難不成朕要將這些王叔全部削奪不成?”
黃子澄語塞,無論他怎麽讚同削藩,但削奪這麽多藩王,將高皇帝血脈一網打盡,還是有些說不出口。
“而且,還有一個問題,朕如今已經有五子,除去繼位的太子外,其他的都要敕封親王,他們怎麽辦?”
這下子,黃子澄更說不出話來了,眾人也是無語。
大家都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高皇帝已經仙去,所以削奪其分封的藩王,大家沒什麽心理負擔,但是說到今上的子女,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即使如黃子澄這樣的人,也不敢亂說話。
如果黃子澄敢說出不給幾個皇子封王,那麽他能看到太陽的日子,恐怕隻需要雙手手指就能數的過來了。到那時,無論是宮裏還是宮外,想致其餘死地的大有人在,而他眼前的這位皇帝,說不定就會直接弄死他......
其實這也是朱允炆最煩惱的問題,藩王分封過侈確實不好,但是這種事情放到自己的幾個孩子身上,其實也還是很不錯的啊!
所以,真是糾結啊。
想到這裏,朱允炆對後世那些“裸捐”富豪的敬仰,猶如九天之水,連綿不絕,隻可惜,自己做不到啊!
“你們呢?”
看到黃子澄不說話,朱允炆搖了搖頭,轉向其他人,問道。
看到皇帝的目光轉向自己,齊泰硬著頭皮站了出來,道:“陛下,這些年來,兵部對諸多藩王的護衛進行大調整,臣可以肯定的說,再也不會出現燕庶人反叛的情況了。所以無論陛下如何決策,都無須擔心藩王反叛的問題。”
“嗯,就這些?”
朱允炆愣了一下,接著問道。
“臣愚鈍,隻能想到這些!”
“嗯,好吧,卓尚書呢?”
不同於黃子澄的執著、齊泰的勉強,卓敬顯得胸有成足,其實他早就想過這個問題,最近接任戶部尚書,對朝廷的各項支出有了更直觀的了解,此刻麵臨皇帝垂詢,他拱手道:“陛下,解決宗室問題,很困難。”
“首先臣要說明,不存在兩全其美的可能,既讓宗室滿意,又能讓朝廷過關的方法,是不存在的。”
“宗室的俸祿來源於朝廷的稅收,朝廷的稅收來源於百姓的辛苦勞作,來源於風調雨順、海晏河清,而宗室的數量......”說到這裏,卓敬猶豫了一下,才道:“宗室的數量則取決於宗室妻妾的數量。”
“請恕臣直言,說一句大不敬的話,宗室數量增長的速度是超乎想象的,其數量幾乎是無限的,而朝廷的稅賦卻是有限的,增長速度是極其緩慢的,所以這個問題是無解的。”
“因此,臣以為,降低宗室俸祿是必須的,同時對宗室繼承製度,也要做適當的修改,剝奪某些宗室的爵位;換言之,就是減少領取俸祿的宗室數量,同時還要減少宗室的平均俸祿水平。”
“但這些,都需要陛下聖裁!”(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