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奶奶的‘血海深仇’7、8、9

字數:4873   加入書籤

A+A-


    第二十二章奶奶的‘血海深仇’7、8、9

    (7)

    在大學時,喜歡散步的爺爺有一天晚上,無意在草地上撿到了奶奶遺落的胸墜。

    當時,爺爺將胸墜放在手上,看到胸墜在月光下發出陣陣綠熒熒的幽光,顯得深不可測。

    爺爺是讀地礦專業的,此時也不禁倒吸一口冷氣,這墜子可是人間罕物啊,擁有它的人一定是‘非富則貴’。

    當時爺爺緊張地看了看周圍,不知是那位‘權貴’遺落在此的。再審視那係著胸墜的金練,也是非同小可,是白金打造的。雖然白金在當時並未在中國流行,但在歐美,卻是比黃金更受上流社會的歡迎,價值也更高。

    爺爺心想,遺失如此貴重的物品,失主一定會十分焦急的了,所以當晚爺爺在草地等了很長時間,真到草地上已起了起露水,才不得不返回宿舍。

    過後幾天,爺爺很留意周圍的反應,看能不能知道這胸墜是什麽人遺失的。

    爺爺事後曾對奶奶說,如果這胸墜是達官貴人的,他就‘袋袋平安’,學費也再也不用愁了,因為光這墜子,就足夠他這個窮學生的整個家族吃幾輩子;如果是老師或同學遺落的,他就一定毫不猶豫地‘原壁歸趙’。

    但這種頂級翡翠因屬絕品,不可能是學校這些窮老師、窮學生所能擁有的,有的人可能窮其一生,也不知能不能有‘緣’見到它一眼呢。

    又過了幾天之,爺爺終於在食堂的‘公示欄’上,見到了有關這胸墜的‘尋物啟示’。

    爺爺根據‘啟示’的聯係方式暗中尋訪,發現‘失主’竟然是被同學們譽為‘校花’的西醫係的小學妹,而這小學妹‘倩影’早就在爺爺心中情根深種。

    原來爺爺在學校‘迎新’那天,第一眼見到這位新入學小學妹時,就驚為‘天人’,而且還固執地認為這小學妹隻可遠觀和在心靈‘供奉’,近諸十丈,則為‘褻瀆’。

    哦,原來是她。。

    爺爺知道胸墜竟然是他心目中的‘女神’的時候,心中私下裏反而掠過了一陣欣喜,覺得冥冥之中可能會有什麽‘好’事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他當時沒有立即將撿到胸墜的事告知奶奶,隱隱覺得這麽貴重的胸墜竟然會是這一個衣著‘尋常’的學生所有的,有些不可思議,讓人覺得很不‘尋常’,這個小學妹是個什麽人呢?不會是清朝‘皇族’來的吧?

    這一來就勾起了爺爺的好奇心,他不動聲色,在某一天,爺爺問別人借了部相機,給胸墜拍了幾張特寫照,特別是對胸墜和項練上店家留下的徽號、出品時間等。

    爺爺知道,這家店在全國是首屈一指的,他們每打造一件成品,都會做詳細記錄,隻要去這家店查詢,應該可知道個大概。

    等到學校放假時,爺爺沒和別人打招呼,就獨自從昆明坐車去了重慶。

    (8)

    在重慶市找到這家店後,爺爺拿出那幾張放大了的照片,向店家打聽這胸墜當年的來龍去脈。

    初時,接待他的店員是位年輕人,他一看這照片,就知是‘高貨’,但因他在此工作時間不長,他回答不了爺爺的提問,最後,這店員讓爺爺第二天再來,他找一個熟悉情況的老員工才行,並在征得爺爺同意後,留下了其中的一張照片。

    第二天,爺爺按約定時間到了店鋪,那個年輕的店員見到後,十分熱情,立即招呼爺爺去了後堂。

    店員奉上茶點,就對爺爺說:“貴客自便,在下去請大師傅過來。”

    過了一會,店員畢恭畢敬地攙扶著一位約模七十來歲的老人來到後堂,並恭請他在太師椅上坐下來後,店員向爺爺介紹:“這位是敝店的前任陳掌櫃,客官有何見教,盡可明示。”

    說完,店員打了個揖,就告退出去了。

    爺爺當即站起身來,行前兩步向老人家很恭敬地行了個禮,說:“在下慚愧,有勞老人家了。在下此來隻是想向您老打聽一件物事,萬望老掌櫃指點。”

    隨後,爺爺將事情的經過和自己的希望了解的幾個問題說了一遍,又將手上的其它照片捧至老人家麵前的八仙桌子上一一攤開,就靜靜地看著老掌櫃。

    老掌櫃聽完了爺爺的話後,沒有立即答話,隻是用一雙眼睛直勾勾地盯著爺爺看了好一陣子。

    別看老掌櫃年過七十,但他的目光卻是十分銳利,是那種‘辨玉’高手特有的目光。

    老人家‘審視’完爺爺,又認真地看過照片後點點頭,說:“貴客用茶。。”

    說完,老人家自己也端起茶盅啜了口茶。

    隨後,老人家解答了爺爺的幾個疑問。

    老人家首先肯定了爺爺的基本判斷,就是這件胸墜的材質屬於頂級的,而且在‘帝王綠’這個檔次中也是可以位列‘絕品’,非比尋常。其次,這胸墜確是本店打造,而老朽正是當年的兩個經手人之一,其中老朽我負責玉雕和鑲嵌。

    說完,老人家就沒再開口,隻是很認真地打量著擺開在眼前的幾張照片。

    看了一會,老人家好像欣賞完傑作般的,怡然地點點頭,說:“想不到風燭殘年,還可再見到這‘絕品’。”

    之後,他神情和緩,用慈祥的口吻對爺爺說:“年輕人,你是第二個來打探的,好在老朽我還健在,若再過多幾年,恐怕就無人可回答你的疑問囉。。”

    說完,老人家又端起茶盅啜起茶來。

    爺爺聽到老人家這麽一說,知道他此行可能真的可以打探到一些消息了,也就靜靜地等著老人家的下文。

    果然,老人家放下茶盅後,很詳細、很詳細地告訴了爺爺下麵的一下事情。

    爺爺聽了後,當時就感覺不到自己身在何處,久久不能言。

    他事後曾告訴我們說:這真是一段‘奇聞’,‘奇遇’,‘奇緣’。。

    (9)

    那老掌櫃說:在民國27年中秋節,我當時還隻是敝號的‘二櫃’,分工是負責後麵的工場。

    那天,在中秋節前的一天打烊後,我在房間執拾包裹,打算當晚就回家省親的,但大掌櫃突然來到我麵前,有些歉然地對我說,不知能否耽誤一下陳師傅的行程,先和我去後堂見見一位客人呢?

    我一聽,當即就一口應承。

    因為我的這位掌櫃為人忠厚和靄,是處處為人著想的人。現在他這樣說,一定是事出突然,必須要協助處理的。

    所以,我就立即隨著掌櫃一起來到了後堂。

    到後,我見到後堂有兩個人,一個坐在你現在坐著的位置,一個站在此人的身後。

    我打量了一下,見坐著的那個人大概有三十來歲的樣子,神色莊重,臉相似曾在哪見過。

    而立在他身後的那個人隻有二十出頭,長得十分魁梧,一看就知是個‘行伍’出身。

    我隨掌櫃來到他們麵前後,掌櫃給我介紹了兩位貴客,又對這兩人說:這位陳師傅是本店的‘掌眼’兼‘頭刀’。

    那坐著客人這時也站了起來,聽這掌櫃的介紹後,很主動地行前兩步,客氣地拱起雙手,說:“久仰二掌櫃陳師傅的‘陳國手’大名,這次在下有勞了,還請費心。”說完還深深地彎下腰,作了個大挹。

    見此,我也連忙不迭地還禮。當時心想:此人一口字正腔圓的北人腔調,說話中氣十足,兼有‘隨從’不離左右,但說話卻又謙遜有禮,一定不是等閑的人。

    接著,掌櫃簡單地向我介紹了兩位客人的來意,並用征詢的語氣和我商量,希望我能考慮下客人的要求。

    我稍為沉思了一下,就點了點頭,因為無論是從什麽角度考慮,都應該以商家信譽著想,既然客人慕名而來,之前一定已在‘行家’中摸過底,想推托也是不大妥當的,還是先看看來人要下的什麽‘單’再說吧。

    因此我當時就回答道:“尊客不知有何事指教?但說無妨。”

    聽我這樣說,那坐著的客人示意身後的人行前來到桌旁,隻見這人從身上掏出一個小小的‘錦囊’,然後又從錦囊中取出一個黃綾小包,並將小包移到坐著的客人手邊。

    那客人接過,隨手打開。

    嘩。。我見到小包裏麵包著的東西,真是整個人都被震懾住了,心底裏暗暗喝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