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縱論觀東形勝 1

字數:4332   加入書籤

A+A-


    第四十四章縱論觀東形勝(1)

    (1)

    ‘唉。。’嫲嫲歎了口氣,說:“你還記得小時候我曾跟你說過,觀東有幾條‘龍脈’的事吧?”

    記得啊。”陶茵回答道:“嫲嫲你說過觀東有三條‘旱脈’,兩條‘水脈’。‘旱脈’中有兩條‘顯龍’,一條‘潛龍’;‘水脈’中‘顯龍’、‘潛龍’各一條。而越秀山就是其中的一條‘旱脈’,屬‘顯龍’對吧?”

    是的,你的記性還在。”嫲嫲看了看孫女,接著說:“你昨天去的越秀山有一處是‘旱龍’結穴的地方,而且是觀州主要的‘穴位’。

    在很久很久以前,越秀山原來叫‘堯山’,東晉時就已是道教名山。

    明代初年,山頂建有觀音閣,故又稱‘觀音山’。後來人們因山中有‘越王台’故址,所以就稱之為‘越秀山’。

    以前,從越秀山往南眺望,是可以望到珠江邊的,用‘堪輿師’的話來說,就是從越秀山望出去,是可以‘感覺’得到‘天字碼頭’那個位置的。

    按‘堪輿學’的觀點認為,風水意義上的脈是‘介水則止’的。

    當時,大師們從越秀山往南眺望,可以看到珠江邊一片濛濛水氣,唯有‘天字碼頭’那裏透閃出一股紫氣,就確定那裏應該就是‘龍脈結穴’的位置之一。

    這樣一處是旱穴,一處是水穴,兩穴連氣,水火既濟可出王者,是上上大吉之形勝。而現在,被那些高樓壓著了龍脈,攔著了紫氣,豈不可惜?”

    為何隻有那裏才會有‘紫氣’呢?”陶茵覺得神奇。

    你昨天在‘天字碼頭’上船時有沒留意,這地方是珠江的一個‘彎位’?”嫲嫲反問。

    是啊,但隻是有小小的‘彎’……”陶茵回答。

    嗬嗬,那就是了。”嫲嫲笑了笑,繼續說:“很久以前,這地方的‘彎度’很大的呢,這位置是個很大的‘江灣’,所以如今在這附近還建了幢‘江灣大酒店’和一座‘江灣大橋’呢。

    在江河湖泊,隻要是‘灣’的位置,通常都有‘穴位’,老百姓稱之為‘財位’。”

    為何稱為財位呢?”陶茵問。

    你聽過民間有‘逢灣必有寶’的說法嗎?……”嫲嫲喝了口茶後又說:“因為江河會將上遊的物品向下遊‘輸送’,當遇到‘河灣’,上遊的物品就會在‘河灣’沉積下來,所以遇天時大旱,江河現底時,很多人會到河道拐彎的地方挖掘尋‘寶’的。

    還有,‘河灣’又因水流廻流,既‘生動’又不急,水流上下翻騰,將江底的積澱物翻起,十分適合魚類聚集取食,所以,很多人會在此結網捕魚販賣,你說,這種地方是不是‘財位’?”

    陶茵聽了嫲嫲的解釋,一下就明白了,就接口說:“我知道了,一定是當時‘天字碼頭’那個地方因是個大‘河灣’,有很多魚在這裏聚集,因此就吸引了很多漁翁釣客在此撒網垂釣,成為一個‘熱鬧非凡’的場所,是一個‘燈火闌珊’處,有人有燈,再加上珠江在激蕩中散發出濛濛水氣,自然就比那些冷冷清清的地方更具‘紫氣氤氳’的氣象,嫲嫲你說我說得對吧?”

    ‘嗬嗬……’嫲嫲笑了起來,點點頭說:“囡囡是個聰明女。”

    陶茵又說:“嫲嫲,我以前聽你講過,山不在高,有脈才行;水不在深,有穴才靈。越秀山才70米高,是因為它有‘龍脈’?”

    是啊,這是通俗的說法。傳說中的一支‘旱脈’是延伸到越秀山的。”

    那當時的人在那裏建‘樓’造‘碑’,是出於什麽原因呢?”陶茵問。

    這就講不清楚了,每個時代的人對這些東西看法都不同,有時是這樣‘論’,有時又那樣‘論’,為何會這樣,嫲嫲也無法解釋。”

    但是。”嫲嫲接著又說:“不論怎麽說,一個風景和形勝地是應該全力保護的,絕對不應該在上麵動土,連砍伐一棵樹都不應該,更惶論建什麽‘樓’、‘碑’、‘塔’之類的東東了。”

    是啊,我在越秀山上見到有不少建築呢,有的是什麽‘樂園’,還有的是什麽餐廳之類的場所。還有我小時候就建好的那個電視塔就很礙眼,什麽時候把它拆了才好,反正它現在也沒多大作用了。”陶茵也覺得嫲嫲說得對。

    是啊,電視塔什麽地方不可以建,非要建在這地方,也就增加了區區的幾十米而已,但對越秀山的破壞卻是無法形容的。”嫲嫲說完就很惋惜地不斷搖頭。

    嫲嫲,那從越秀山本身看,什麽地方是最‘關鍵’的?還有,從越秀山延伸出來,是沿著那個方向最有‘前景’的?”陶茵問。

    嗬,你真是問到關鍵了,但你問的是‘錢’景吧……”嫲嫲狐疑地盯著孫女。

    不、不、不……”陶茵馬上否認:“孫女問的是‘前途’的‘前’,不是‘錢銀’的‘錢’。”又解釋說:“孫女的錢兩輩子都夠花了,問那幹嘛啊?”

    嫲嫲笑笑說:“那就好,囡囡天性不貪,能知足就好,聖賢曰:知足者常樂也。”

    接著嫲嫲解釋:“一般人認為,山頂位置多數都是好地方,所以,有些標誌性的建築物大多都是建在這些地方的。建好後,你若站在這種地方向四處眺望,會感到很舒服,因為它的視野開闊,讓人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其實啊,從風水的角度來說,這些地方並不是最好的。

    因為,風水講究一個‘藏’字,和一個‘納’字,就是說,好的‘穴位’應可以‘藏風聚氣’,而不能‘驅’風‘散’氣。而山頂卻是四處透風,應了‘泄’字忌,是大不吉的。

    所以,一般好的位置往往是在山頂往下,至另一處隆起的地方中間的凹位,形似馬鞍的底部位置。處在分水線即‘山脊’的穴位叫‘陽穴’,又稱‘督穴’,處在合水線即‘山凹’的穴位叫‘陰穴’,又稱‘任穴’,這就跟人的‘任督’二脈相通的,在堪輿學上稱之為‘天人感應’。

    ‘陽穴’呢,宜建‘殿堂’,適合男性。‘陰穴’呢,宜建‘陵寢’,適合女性,所以不是可以隨便胡來的。

    如果一定要在山頂建造屋宇,那建涼亭或觀光點比較合適,因為這種建築不會作為住宅使用,人們上去都是遊玩觀光,或隻是乘涼歇腳,不會長住。但如果建樓房住宅,就不合適了,誰住誰‘倒黴’。”

    那我看到有些有錢人都喜歡在山頂建‘別墅’啊,那些別墅很搶眼,表明他們很‘發達’,不是嗎?”陶茵不解地問。

    嫲嫲笑笑地說:“那他們隻看到其一,看不到其二,因為風水是論‘三代’的,他這輩子風光,說不定兒孫輩就成了‘乞丐’,有的甚至是‘現世報’呢,很多的領導幹部臨退休時才被抓,或者是退到‘二線’時被‘雙規’,這就是俗話說的:有命‘揾錢’,無命‘使錢’呢。再說,沒有錢,那能在山頂建房?若真有錢,又何必這麽張揚?人若不識低調行事,遲早會出問題的。”

    對啦,我聽到有些人利用手上的‘權力’,或者用‘貪’回來的錢大修祖墳,結果反而‘鋃鐺入獄’。”陶茵點點頭說。

    這就是‘貪’念害人了。因為他們已經‘發達’了,還想再發,貪得無厭,就會‘物極必反’,自取其辱。

    修祖墳不是不對,但這些人大多是心術不正,行為不端之輩,有些甚至是貪官汙吏,因為他們‘欺於暗室’,必然為社會厭惡,人民唾棄,最後一定是‘千夫所指,無疾而終’的。這種人,不論他們做什麽‘功夫’,都是白費心機的,上天又怎會眷顧這種人呢。”嫲嫲也笑著說。

    陶茵忿忿地說:“如此陰騭之人,還讓他‘無疾’而終,豈不是便宜了他?這對奉公守法的人是不公平的。”

    嫲嫲解釋說:“我們老祖宗說的‘無疾’不等於說是‘沒病’,而是說這種人,即使他沒生什麽‘病’,也不會‘長壽’的意思,俗話就是‘不得好死’。”

    陶茵聽了說:“這還差不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