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阿球腦震蕩

字數:6309   加入書籤

A+A-


    第十章阿球腦震蕩

    當叔公送完貨回來,見到阿球昏昏然地倚坐在艇篷的立柱旁,臉色蒼白,就大吃一驚,忙問:“侄孫你沒事吧?”

    阿球懨懨地回答:“我這頭很暈,隱隱作痛。胸口很悶,想吐但又吐不出來,很難受……”

    叔公伸出手,摸了摸阿球的頭,不覺得有熱,摸摸手,卻是冷冰冰的。心知有異,就問:“不會是喝酒引起的吧?”

    阿球搖搖頭,心想:剛才喝的不會是假酒吧?就拿起酒瓶看了看,卻不好判斷這酒是否是假酒。

    叔公說:“這酒不會假。我是問:那些人有沒有打過你的頭?”

    阿球想了想:“沒有,隻是給他們刮過幾巴掌,不算厲害。”

    那也不至於到現在會頭暈的啊?”叔公覺得奇怪。

    哦,我想起來了。在跳入江中時我的頭曾碰到過東西,可能是埋在水裏的木樁。”阿球回憶起來了,就摸摸頭部當時被擦碰到的地方,覺得那裏還有個包包腫著呢。

    這就是了……”叔公舒了口氣,說:“不是中毒就好,我想你是腦震蕩了,馬上送你去看醫生吧?”

    阿球搖搖頭,他頭雖然陣陣暈眩,但心還是有些清楚的,就含含糊糊地說:“叔公我們返觀州吧……”說完就又無力地瞌上了眼睛。

    叔公聽阿球這麽說,心裏也知道他是怕到醫院時會遇到那些人。但不盡快到醫院,他怕會耽誤。

    這時,小艇已駛離岸邊很遠了,到珠海找醫院看是最近的,但叔公這幾十年來從未跟醫院打過交道,真不知道在珠海什麽地方才有醫院。

    正為難間,叔公突然想起了自己的一個老朋友,心裏一喜,自言自語地說:對,就找他!

    叔公主意已定,就立即找了幾件輕柔點的漁網之類的物品墊在阿球身下,再拿出一件大褸給他蓋上,然後加大油門,將小艇向著外海駛去。

    在海上,阿球在昏昏沌沌中,幹嘔了幾次。叔公喂他喝了點水後,又繼續向前的海裏駛去。

    大概過了三十分鍾,叔公將小艇駛到一座小島附近,就拉響艇上的電喇叭。當喇叭有規律地‘嗚嗚’地響了幾次後,就關了發動機,讓小艇慢慢地向著小島漂行過去。

    阿球聽到喇叭聲,就掀開蒙在頭上的大褸,睜開眼睛四處看,見到前方是個小島。小艇正平穩地向著小島靠過去。這時,小艇再沒有顛簸了,又經海風吹拂,阿球已清醒了許多。

    阿球打量著眼前這小島,隻見它不是很大,但高出海麵有百多米,四周都是懸崖。海浪有節奏地拍在峭壁上,濺起陣陣浪花,傳出隆隆的濤聲。島上林木蔥鬱,有數十隻海鳥在小島上空盤旋。離遠看,就像一群蝴蝶飛在一棵萵芛上似的。在林木掩映中,可見有紫褐色的杉皮屋簷飄出。

    小艇離小島還有百十米時,阿球見到在一處峭壁上突然裂開,接著一塊約幾十平方的石壁緩緩地向海中放下,阿球整個人霎時驚呆了。

    但很快,阿球就發現:這幅倒下來的峭壁竟然是一塊長長的吊板。它的外觀和峭壁渾然一體,內裏一麵卻是平整的,而且還裝有欄杆。

    阿球見到,這吊板最後穩穩地平放到了立在離小島七八米外的幾根樁子上,就像城門的吊橋,現在成了這小島的簡易碼頭。

    即將靠上碼頭時,阿球顫顫地站起來,想去拿小艇上的纜繩幫叔公將小艇靠泊碼頭。

    叔公見狀,立即‘哎哎’連聲,不讓阿球動手。

    正在此時,從島上的峭壁中,忽然走出一個人來。

    隻見這人大概有五十出頭的大叔,他看到小艇快要靠上碼頭了,就搶上幾步,站在碼頭上高興地揮手和叔公打起招呼來。然後又接過叔公拋過來的纜繩,很麻利地套在碼頭的躉樁上。

    接下來,阿球在叔公攙扶下,從碼頭的扶梯上登了上去,又踉踉蹌蹌地扶著碼頭的扶手,走到峭壁跟前。

    這裏是一塊在峭壁中開鑿成的平台,約有五十多平方米。平台四周均是二十多米高的石壁,不見有通道。

    阿球不明白,為何這碼頭一上來就是這種沒有去路的地方。他抬頭看看是否有吊籃的設備,又低頭跺跺腳,試著看地底下有什麽升降平台。但都沒什麽發現,心裏就更是奇怪了。

    叔公見阿球這副神情,早心中有數,就輕輕地碰了碰阿球的胳膊,笑笑地說:“跟我來……”

    說完,叔公就往前麵的石壁走過去。

    行了七八米後,阿球見到這石壁中原來有一條兩肩寬的罅隙。

    ‘哦……’阿球恍然大悟。明白這石壁有條罅隙,是前後錯開重疊的,上有人工開鑿的痕跡,但在視覺上看不見有明顯的差異,離得遠時,你根本就看不出來。

    在罅隙中,鑿有一道約兩人寬的石階,順著峭壁蜿蜒而上。若不是叔公帶著走過來,還真不容易看出這巧妙呢。

    就在叔公和阿球準備拾級而上時,那個大叔已來到身邊。

    他笑著對叔公說:“何伯,不用爬了,我們到這邊來,坐電梯上去。”

    哦?什麽時候裝上電梯啦?”叔公驚奇地轉回來。

    那個大叔回答道:“去年裝的,連同那碼頭也改造成活動的了。”

    怪不得……”叔公和阿球跟著來到一麵石壁前,隻見那大叔往石壁上按了一下,就見這處石壁往外突了出來十多公分,然後又往兩邊分開。原來裏麵真的裝有一部電梯。

    進電梯後,叔公感歎地說:“老頭真的有福氣啊,我那兩個衰仔什麽時候能學到他哥的一星半點就好囉……”

    是啊,阿鷹確實是個好仔。”那大叔附和地說:“他說明年是老爹大壽,到時請你們這班老兄弟來聚舊時,再不好意思讓你們這些老人家爬這幾十層樓高的台階。所以在大前年就花了點時間,將碼頭改造了一下,又裝了這部電梯。今天你老大哥和這小老弟大駕光臨,也是這電梯的第一批客人呢。”

    ‘嗬嗬嗬……’叔公聞說,高興得朗聲笑起來,對著阿球說:“聽到了吧,今天托你後生哥的福啦!我認識趙老頭幾十年,還是第一次這麽舒服……”

    從電梯出來,三人就互相攙著,轉上了一條被濃密的林蔭覆蓋著的鵝卵石小徑。小徑隻有一米半左右寬,三個人並行約顯擁擠。

    小徑兩旁種有各種地生花卉,長得十分茂盛,將這彎彎曲曲的小徑遮擋得嚴嚴實實,望不到十米以外的地方。

    一路上,阿球覺得迎麵有幽幽的花香撲鼻而來,十分怡人,漸漸覺得頭腦清醒了幾分。

    三人轉過幾道‘樹牆’後,陡然迎麵是一堵楠竹圍牆。

    這圍牆高約三米,中間有一以杉皮作頂的門廊

    當三人來到大門前站定,阿球抬頭見門額上置有一匾,曰《萃芳園》。兩扇圓形的門板上鐫刻有一副楷書陽雕對聯,上聯:凡事若持兩分之看法。下聯:前行定然半數是通途。

    剛剛讀完這對聯,阿球還在品味其中的意思時,那木頭大門就無聲地向兩邊自動打開。

    ‘這就是兩分法?’阿球心裏猜測:‘那裏麵的路難道半通半不通嗎?’想了想,心裏不覺好笑。

    接著,阿球看到一縷陽光照射在大門裏麵的地麵上,十分耀眼。因為阿球此時在大門的飄簷下,身在暗處,驟然間覺得這縷陽光讓這大屋裏麵恍若洞天,頓時精神為這一振,頭沒那麽痛了,雙腳也踏實了許多。

    進得大門,阿球才發現真正的屋子,還在大門開外的三十多米處。大門與屋子之間的上千平方空間,是座花園。

    環目四顧,園中空地種滿各種桂樹、紫薇等之類地生植物外,還在各處高高低低地擺有幾十座大小不一的盤景和湖石,還有墨蘭、蝶蘭以及其它叫不出名字的花卉。還可見到在園子邊沿的大樹掩映中,在傍山岩處建有半角亭,

    園內空氣馥鬱芬芳,沁人心脾;姹紫嫣紅,悅目賞心……果然是座《萃芳園》。

    前麵幾十米處的那座屋子,通體都充滿了傳統建築的景觀元素:白牆、青磚、小灰瓦,還有茅草、竹子。同時,又用了大麵積半透明的淺藍色鍍膜玻璃。因這玻璃的折射和內裏掛著的垂簾,阿球隻能看到滿目的園林景緻和自己三人的身影,卻看不清屋裏的情況。

    待三人差不多走到這裏屋門前時,阿球見到這屋子的玻璃門也是自動地向兩邊分開。

    那大叔站在屋門前,鬆開攙著阿球的手,對叔公說:“何伯,你們進屋坐吧,我去通知兩位老人家,同時叫人為兩位奉茶。”

    叔公點點頭,阿球也道過謝後,那大叔就離開了。

    阿球現在感覺好了很多,已不用叔公攙扶,可以慢慢地跟在叔公身後邊,進入到了屋子裏麵。

    因為剛才在屋外陽光燦爛,現在一進屋裏,阿球就很自然地將眼睛稍稍閉了閉。等他再張開眼睛,突然見到遠處有一幅巨幅中堂闖進眼內。

    因為屋子很大很深,從門口到那中堂立軸有十多米遠。阿球一下子看不清這立軸上畫的是什麽,但在立軸上下兩盞柔和的射燈映照下,還是可以隱隱地看到,立軸那一團團紅豔的色彩中,散發出陣陣黃色的金光。在這光暈中,又可見到一條仿若瀑布的白練,自上而下,又稍有曲折地將光暈分開,依稀間還可見到這白練中好像有點點鱗光,不覺大為驚訝。

    阿球站在屋門口往裏環顧,隻見這屋子大概近兩百多平方米,高約四米,進深10多米。屋門口處的左右兩邊的寬度,可能超過10米。離門口10米左右,寬度修窄為7、8米。再往前幾米,又修窄至5、6米。

    ‘哦……’阿球心想:這屋子並不是很規整的,而是隨地形修建的。屋裏其它三麵牆壁,有的地方是玻璃的,有的地方是敷了仿古裝飾材料。還用傳統的黃楊木雕鏤空及頂屏風、博古架等把空間進行分割成功能和擺設各有不同的區域,使這間大屋既不會感到空曠,也不會覺得局促。

    屋內是一種明暗相伴的設計和布局,非常巧妙。它充分采用了借景和對景等造園藝術,從玻璃處可見外麵的花卉、綠竹和羅漢鬆。還可見上麵屋簷低垂,掛鍾搖曳,讓人既感視野開闊,心情舒暢;又覺得幽深空寂,心神寧靜,真的是非常舒適。

    牆壁上或鑲、或掛著幾幅大尺寸的字畫,顯得古色古香。

    阿球見叔公進入屋子後,就徑直走到屋子中間。那裏擺了一套一長兩中款式典雅的紅木椅子。

    叔公走到到那裏後,就大喇喇地在居中的位置坐了下來,並招招手讓阿球坐到他身邊。阿球搖搖頭,他不習慣紅木那種硬梆梆的感覺。他看到走到旁邊的一張紫藤靠椅,就走過去坐了下來。

    這時,有個40來歲,身上圍著短圍裙的女子端著一套功夫茶具從裏麵走了出來。

    隻見她走到另一邊的一座大根雕前,笑吟吟地叫了聲:“何伯好,請坐到這邊來飲茶……”

    好好好,多謝你啦娟姐……”叔公邊應邊起身,走了過去,又招呼阿球也過來坐。

    那女子輕輕地將茶具擺放好,接著伸手將根雕底部的電源接通,就輕輕地說了聲:“請兩位慢慢用茶。”又悄無聲息地返身往裏麵去了。離開前,她又順手將這根雕區域屋頂射燈也打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