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 下 高永昌稱帝遼陽府

字數:4804   加入書籤

A+A-




    第三十回下高永昌稱帝遼陽府

    因為連破遼兵,阿骨打及其建立的金國已經漸漸成了諸部落人們心目之中的偶像,前來投奔之人接踵而至。阿骨打為了收取人心,遂聽了楊樸之言,詔告天下。詔中言道:“自破遼兵,四方來降者不計其數,宜加優恤,以示關懷之心。自今契丹、奚、漢、渤海、係遼籍女真、室韋、達魯古、兀惹、鐵驪諸部官民,已降或為軍卒所俘獲、逃遁而還者,勿以為罪。其酋長仍授以官,且使從宜居處。”各部見了詔書,皆奔走相告,人心大悅。

    卻說遼之東京,亦稱遼陽,乃遼國一大都會。南部鄰海,又與高麗接壤,地勢十分險要。遼國初建之際,遼太祖阿保機以其地為東丹國,封太子耶律倍為人皇王而主之,並賜以天子冠服。遼陽城也因之而擴建,其規模之大,建築之宏偉,僅次於遼之上京臨潢府。城高三丈,方圓三十裏。上有樓擼,並建八門。東曰迎陽門、東南曰韶陽門、南曰龍原門、西南曰顯德門、西曰大順門、西北曰大遼門、北曰懷遠門、東北曰安遠門。城內東北一隅又建有窖城,高有三丈,上設敵樓。窖城南有三門,門上建有樓觀,望之十分壯麗。從那以後,大凡擔任東京留守的,都是皇親貴胄。

    遼國天詐皇帝天慶年間,擔任東京留守的人名叫蕭保先。你道這蕭保先乃是何人?原來他是遼國皇後蕭奪裏懶的弟弟。蕭氏深得天詐皇帝的寵信,蕭氏兄弟也就因為有了這樣一層關係,官居高位,享盡人間榮華富貴。蕭保先當了東京留守,依仗皇親之勢,作威作福,欺壓百姓。他天生殘忍,剛愎自用,嚴酷寡恩,百姓深受其苦。原來這遼陽周圍之地,自古以來是以祖居其地的渤海人為主。自從遼國建國之後,建立了東丹國。從四方遷民移居其地,這裏便生活著渤海人、係遼女真人、漢人、契丹人等各族之民。民族雜居,矛盾漸多。在東京的守軍之中,也有契丹人、渤海人以及其他各族士兵。這種尖銳的矛盾也在他們中間存在著,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在東京守將之中,有一員裨將,名叫高永昌。他奉命率領八千兵卒,鎮守遼陽府東北的八甔口要塞。高永昌本為渤海人,從小胸有大誌。因見遼政日衰,金兵大起,便有割據一方之心。又見蕭保先貪暴,民心鼎沸,遂暗中連結東京守軍中的渤海士兵,又廣為聯絡渤海籍百姓,打算尋機起事。

    這時,正好發生了一件意外之事,激起了渤海人的憤怒。一個契丹士兵,在街上購買一個渤海人的東西,拒不付錢。其人索要不休,這個契丹士兵大怒,抽出身上所攜帶的匕首,在那個渤海百姓身上連捅數刀,其人當場倒地身亡。恰好有十幾名渤海籍士兵從街上路過,看到一位渤海籍百姓慘死街頭,一時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便蜂擁而上,你一拳,我一腳,將那個契丹士兵活活打死。事後,蕭保先不問青紅皂白,將那十幾名兵士全部斬首,又把首級懸於城門之上示眾。渤海人見了,皆都義憤填膺,怒形於色。

    此事傳到高永昌耳中,他以為時機已到,民心可用。便與城中渤海士兵相約,打算次日舉事。

    這天晚上,高永昌將其所部三千餘人,化整為零,三三兩兩來到東京城外,潛伏於渤海百姓之家。俱各準備停當,以待城中變起。

    次日中午,蕭保先象往日一樣,出現在東京城內最為繁華的街道上。他做夢也沒有想到,作為一個聲勢顯赫的皇親貴胄,今天竟然是他留在這個世界上的最後一天。當日,他騎著一匹極為雄壯的黃驃馬,在幾十名護衛的前呼後擁之下,正趾高氣揚的蹣跚而行。忽然,前麵數步之處,出現了一群鬥毆的兵卒。蕭保先看見了,對護衛們說道:“去幾個人,將他們趕走。”話音未罷,在後麵又出現了吵吵嚷嚷的聲音。蕭保先回頭看時,隻見二十步開外,又有一群人正攪在一起,打了一個不亦樂乎。蕭保先見之大怒,又對護衛說道:“去,把他們趕走,要不,就把他們抓起來!”又走了十幾個人之後,蕭保先身邊留下的護衛已經沒有幾個人了。

    就在這個時候,從街道的兩側竄上來三十多人,各執兵刃,直向蕭保先衝了過來。剩下的七八名護衛見狀,分頭上前相拒。但畢竟雙拳難敵四手,哪裏抵擋的住?頃刻之間,便被打翻在地,口鼻出血,動彈不得。直到這時,蕭保先方才醒悟過來,原來這幫人是衝著他來的。他正待催馬欲逃,可是已經晚了。隻見渤海籍兵卒從四麵八方衝了上來。有的人揮舞長棍,隻管朝馬頭上狠狠打去,有的人卻隻管手揮大刀來砍馬足。那馬慘叫一聲,倒地而斃。接著,所有的刀啊、棍啊、槍啊,都朝著蕭保先身上劈掃而來。頃刻之間,這位頤指氣使、橫行一世的皇親國戚卻變成了一堆肉泥。

    蕭保先死後,東京城中一片嘩然,頓時大亂。渤海籍士兵三五十人一夥,出現在遼陽城的大街小巷。他們平日心中憋著的一股怨恨之氣,此時此刻都一古腦兒迸發了出來。他們象是一隊隊複仇的怪獸,兩眼瞪得滾圓滾圓,牙齒咬得咯咯作響。見了契丹人,不管是當官的,還是老百姓,都是當頭一棍,打殺了事。真是隨處可聞鬼哭狼嚎,到處可見血雨腥風。

    其時,身任戶部使的大公鼎聽得亂作,又聽說蕭保先已死,即攝留守之事,與副留守高清明一起,調集軍隊,討捕亂黨,撫定其民。那些作亂的兵卒紛紛藏匿,遼陽城內又漸漸的趨於平靜。

    城內剛剛平靜下來,忽然又從東門殺進一彪人馬。當先一個大漢,扛著一麵大旗,上寫“滅掉契丹,複我渤海”八個大字。原來,這彪人馬正是高永昌所率領的三千名鎮守八甔口的渤海籍兵卒。

    在遼陽府中,頓時又引起了一場更大的混亂。大公鼎率兵與高永昌所部混戰一場,難分勝負。看看日暮,各自收軍,又都占據了半個城池。次日,大公鼎與高清明登上了首山門城關,勸諭高永昌率部返歸八甔口。高永昌哪裏能夠聽得進去?當下奮臂大呼道:“我們渤海人受遼人的欺淩壓榨,已經到了不堪忍受的地步了。今日要想撤兵,萬萬不能。若要驅兵來戰,我寧願與你鬥一個你死我活!”

    大公鼎與高清明見勸諭不聽,便又率兵來戰。雙方在遼陽城內激戰三日,渤海之人大都轉而相助高永昌,大公鼎、高清明之兵越來越少。二人料想難以取勝,便開了西門,率領殘部逃逸而去。高永昌也不追趕,一麵分兵防守城池,一麵派人安撫城內百姓。此外,高永昌又派人四處招募兵卒。旬日之間,遠近響應,兵卒擴大至八千餘眾。

    幾天之後,高永昌於遼陽府稱帝,建立大渤海國,自稱大渤海國皇帝,建號隆基,遂據遼東五十一州之地。消息傳開,遠近大震。

    保活裏的後代子孫世居耶懶路,其後裔石土門、迪古乃已經與按出虎水完顏部落認了宗親。高永昌在遼陽稱帝的結果,阿古迺的後人中一個分支,又出現在了世人麵前。

    原來,在阿古迺的後代之中,也不知從那一代起,離開了高麗,遷居於曷蘇館路。曷蘇館路在遼陽的正南,並與大海相接。既與東京相近,便入了遼籍,即所謂的係遼女真。在高永昌稱帝之時,在曷蘇館路係遼女真之中,又一位名叫胡十門的,其父名叫撻不也,在遼國身任太尉之職。胡十門因為其父的原因,從小受到了極好的教育,精通漢人語言,對契丹大小字亦很精熟。做事果決,勇而善戰,十八般武藝樣樣皆能,是一位難得的文武全才。高永昌在東京稱帝,派人來召曷蘇館係遼女真。曷蘇館人一直依附於遼國,現在,又在他們麵前出現了一個強大的大渤海國,這給曷蘇館人出了一個難題,這就是到底依附於誰。總之,事情不能拖延得太久,他們在短時間內就要做出抉擇。

    就在那些天內,孰去孰從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曷蘇館人。大多數人認為,高永昌兵卒強盛,又得渤海人的擁護,曷蘇館路與遼陽近在咫尺之間,依附他應該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又一個人卻不同意這種看法,他就是胡十門。

    胡十門堅決反對依附於高永昌,但是,以他一個人的意見,顯然說服不了大家。他便將其族人召集在一起,對他們說道:“我們的遠祖有兄弟三人,同出於高麗。如今金國皇帝的祖先是三兄弟中的老二,居於按出虎水完顏部落。而我們的祖先是三兄弟中的老大,留在了高麗。後來,又從高麗遷到現在所居之地,並歸屬於遼國。我們與金國皇帝都是三祖之後,如今阿骨打受命登了大位,而遼國敗亡有兆,必為大金所滅,我們又豈能向高永昌俯首稱臣?”其族人聽了,紛紛讚同。胡十門聞之大喜,遂與宗親族人餘裏也率領族人往依撒改。撒改聽完胡十門述說自己的身世,十分高興,一麵火速送信於阿骨打,一麵與胡十門等人認了宗親,將他安置於駝回山下居住。此後。高永昌派兵攻之,胡十門寡不敵眾,難以抵擋,遂與族人投奔於撒改。

    當初阿骨打進兵寧江州,與遼兵激戰於鴨子河的時候,他就派斡魯骨與婁室合兵攻破鹹州。又以斡魯骨為軍帥,駐兵於其地。他的這一做法足以顯示出他在軍事上的遠見卓識,這是在對遼戰爭中的一步妙棋。其時,他已經將目光投向了遼國的東京遼陽府,而鹹州則是設在遼陽府外圍的一個據點。高永昌的叛遼稱帝使局勢發生了極其微妙的變化。於是,阿骨打以十分敏銳的目光注視著遼陽府事態的發展,而胡十門的投奔又使阿骨打把目光投入了遼陽府的南部。於是,他率領了二三十名輕騎,來見國相撒改。

    在撒改的居處,阿骨打第一次會見了胡十門。他們一見如故,熱淚盈眶,兩雙粗壯的大手緊緊得握在了一起。至此,從當初函普三兄弟的含淚離別,直至他們後代子孫重又相認,歡聚一起,這也是曆史的悲喜劇的重現,或者說是曆史的巧妙安排。

    胡十門獻策道:“大哥,有一個地方的位置非常重要,必須攻取不可。渤海和高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如若他們結成了唇齒之國,將來必然會給金國帶來太多的麻煩。如果搶先動手,占據此地,則可以大大扼製大渤海國向東的擴展,為襲取遼陽府做好準備。”

    撒改說道:“目前,我們對高用昌用兵還為時過早。依我之見,遼國君臣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我們若能收取此地,然後坐觀成敗,乘機襲取遼陽,就會象探囊取物那般容易了。”

    阿骨打說道:“我已猜出,你們所說的那個地方就是開州。”二人聞之大笑。

    於是阿骨打派遣夾穀撒喝率兵攻取了開州,在這次攻城之戰中,所有的糧餉都取之於石土門。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