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力挽天傾(十三)

字數:16763   加入書籤

A+A-


    戴友規聽李曜提及夫差,有些不以為然,搖頭笑道:“蒲帥多慮了,錢鏐縱然底定兩浙,麾下傷亡亦必不輕,我若此時出兵,他便是想插手幹涉,隻怕也有心無力,待得貴我雙方戡亂功成,揚威天下,錢鏐豈敢再生不測之心?”

    李曜微微一笑,似是思索了一下,忽而道:“戴判官可知,若某為錢鏐,董昌歿後,當作何慮?”

    戴友規微微一怔,拱手道:“正要請教蒲帥。

    李曜沉吟道:“縱觀兩浙附近藩鎮,隻有北、西、南三麵。而無論是南下福建,還是西進江西,皆須麵臨地勢險要,路途艱難之境,如此便會困於補給,難興大兵,勝負實難逆料。而倘若北伐淮南,則同屬江南水網,是一馬平川,就算平定董昌之時略有折損,趁淮南出兵中原之虛,拿下長江以南,卻也未必不成。倘使某為錢鏐,必然當機立斷,出兵蘇州,若然得手,西北一望,便是金陵!如此一旦事成,則至少可與淮南劃江而治……”他忽而一笑:“隻是,錢鏐這算盤雖是好打,某卻要問:弘農王此番方將蘇州收入囊中,卻難道肯再讓之與他?”

    李曜最後特意提到蘇州,而且用到一個“再”字,這其中自然很有來曆,須得從楊行密和錢鏐二人的起家說起,個中原因十分複雜,影響十分深遠。

    唐末蘇州實際上是包括了現今蘇州、嘉興、上海三個行政區的地域。當然,由於當時上海市的陸域還未完全形成,蘇州的實際麵積也要大打折扣。不過鑒於其東臨大海,西濱太湖,南控錢塘,北倚長江的特殊區位,以及南通杭州鹽官縣,西北通常州無錫縣,東南通湖州烏程縣的交通優勢,還有得天獨厚的氣候和土地資源所造就的發達的經濟,蘇州被其周圍的割據者所覬覦,也是有其原因之所在的。

    黃巢起義的南北轉戰,徹底打破了舊有藩鎮的平衡格局,也使北方藩鎮的軍亂傳統傳播到了南方。

    光啟二年十月,隸屬於感化軍節度使時溥帳下為牙將的泗州漣水人張雄、馮弘鐸得罪於節度使時溥,聚眾三百,渡江南下,襲蘇州而據之。雄自稱刺史,稍頃,聚兵至五萬,戰艦千餘,自號天成軍。這次小小軍變的發生,則是因為兩人皆為武寧軍偏將。馮弘鐸為小吏所辱,張雄為之辯解,不料反而見疑於節度使時溥,結果二人懼禍。思來想去,這位出身淮北的下層軍官張雄,便憑借武力一躍而控製了蘇州的軍政大權,成為唐末江南眾多此類武人刺史之一。

    然而蘇州作為江南財賦重鎮,身為浙西觀察使的周寶不能眼看著蘇州的易主而不管,雖然他是個“空降幹部”,似乎沒什麽實力。因此,當光啟三年三月,周寶因為自己內部的兵變而出逃治所潤州,依附親信常州刺史丁從實時,還要在危機時刻,派遣本可以作為自己奪回潤州的重要援助的**鎮使徐約及其精兵,去攻打蘇州。

    於是,光啟三年夏,四月,同樣身為北方軍將的徐約便繼張雄之後,占據蘇州,成為蘇州刺史。而張雄轉而逃亡入海,並最終趁亂占據潤州上元縣,甚至私自升上元縣為西州,再次自封當上了刺史。

    不過另有一說,言浙西周寶子婿楊茂寶為蘇州刺史,約攻破之,遂有其地。若是如此,則當徐約進取蘇州時,身為周寶子婿的楊茂寶已經率先占據其地。因此李曜此前曾聽人提起,說當年徐約進取蘇州時,隻是打著周寶的旗號,實際並非是受周寶指使。

    當然,這種事別說後世很難說清,就連如今事情不過過去二十多年,李曜也沒法查探得太過清楚,他隻是下意識覺得很有一直可能,是周寶在命徐約進取蘇州之後,忽然又反悔此前所為,怕徐約尾大不掉,便讓自己的子婿楊茂寶率先攻取蘇州。而徐約畢竟從潤州**鎮趕到蘇州,比楊茂寶從常州到蘇州遠得多,所以能夠讓茂寶占取先機。隻是,這時候,張雄的輕易失守,卻讓人大惑不解,也許和他初到江南立足不穩有關吧。

    須知唐末割據政權,大者數鎮,小僅數州,而隻據一州之地的也大有所在。究其原因,無論是同州防禦使,還是河陽三城懷州節度使,都是因其重要之軍事戰略地位而升格為方鎮的。而此時的蘇州作為浙西觀察使轄區的中心州城,交通南北,並擁有巨大的財賦,使得張雄、周寶、徐約等人相繼窺視其統治權,則是更進一步把北方藩鎮的好為亂的習氣帶到了南方,從而讓蘇州一下子成為了軍事重鎮,以後的數十年中再也不能享受和平了。

    黃巢起義的後果之一,是秦宗權的叛亂,而秦宗權叛亂的後果之一,則是孫儒的劫掠江淮。而孫儒的南下,正好遭逢了淮南楊行密、浙西錢鏐的崛起時段,此二大勢力的崛起,無疑對孫儒想要趁亂割據一方產生了不利。因此,孫儒如無頭蒼蠅般的左衝右突,楊行密艱難的爭奪地盤,以及錢鏐不緊不慢的擴張勢力,加在一起,就使得浙西之地數年之內陷於混亂。

    李曜自從出任洺州刺史之後,加上了解到趙穎兒身世,對於此前曾經發生在南方的一些事情也逐漸開始關注,奉命出使淮南之時,在那長達數月的客居時間裏,他端坐別院,卻暗暗指揮隱藏民間的軍械監商賈拉攏人才,順便也了解了許多這個時代江南地區的一些情況,其中就包括這三大勢力當初曾經發生的交鋒。

    這段時間發生在浙西的戰亂可以大致分為以下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錢鏐以助周寶勘定內亂為名義的進取潤、常、蘇三州。第二階段是楊行密與孫儒對浙西北三州的反複爭奪。第三階段是孫儒的潰敗以及浙西三州勢力範圍的初步定型。

    錢鏐與楊行密雖然在浙西混戰中,曾經共同討伐過孫儒,但是畢竟兩者都處在軍事上的上升階段。楊行密對常州、潤州的實際占有,和對湖州的間接控製,都使得錢鏐的浙西觀察使銜有名無實。而董昌之役中,楊行密更是直接出兵占領了蘇州,由此所造成的對杭州的威脅已經使錢鏐無法忍受。可以說,隻要錢鏐平定董昌,蘇州之役必然隨之而來,沒有萬一。

    因此,此時李曜此時明確提到蘇州,戴友規與楊潞同時麵色大變。

    23279

    戴友规急问:“钱鏐竟然会不顾此战伤亡&;刻出兵苏州?”

    而杨潞眼中也突然露出惊色,同时出言道:“我淮南取苏州不过二十余日,蒲帅何以神速得知?”

    这两人同时发问,而发问的方向却大不相同,这自然是他们二人平日所专注的事务有别所致。李曜闻言&;中暗暗点头,面上浮现一丝不可捉摸地笑容。

    他伸手虚压,淡然开口道:“二位稍安勿躁,且请某慢慢道来。”由于此番戴友规才是正式使节,因此他首先回答戴友规的问题:“戴判官,你长于军旅智计,当知苏州之重。淮南得苏州,则对钱鏐如头悬利剑,何时愿斩,便可斩之,而钱鏐则须时刻警惕,否则稍有不慎,便是倾覆之危;钱鏐若得苏州,则西可溯江而克金陵,北可渡江而袭扬州,更可为他杭州老巢之藩篱,使其攻守有度,进退无忧。如此要害之处,两家谁不重视?然则若更细看,则淮南失了苏州,金陵尚有地形之险可据,扬州更有长江天堑为恃,进虽失了跳板,退却仍有凭借;反观浙西,钱鏐若失了苏州,杭州便如凤凰脱毛、大虫(老虎)无牙,看似强大,实则以其咽喉,向敌刀锋,可谓是危若累卵。戴判官以为,若你是钱鏐,手控两浙,财雄势大,能咽下如此恶气,甘于这般境遇?某料他击败董昌之后,势必不能甘休&;将趁胜出兵,与淮南决战苏州!”

    戴友规面色连变数次&;于忍不住面露急切,有些不安地沉吟道:“不瞒蒲帅,大王与某辈,虽也料到钱鏐势必不会坐视苏州易主,但却也未曾思虑此节,倘若钱鏐不顾伤亡,平定浙东之后立刻北伐,我淮南必失先手,胜负……实难逆料。”他早已清楚李曜在军事上的眼光,因此也不&;么虚言,对此军情的判断直言不讳。

    李&;他说完便沉思不语&;中微微一笑,却转头去答杨潞的问题:“此番河中大战,若真个详细论功,其实杨姑娘与盈香妙坊可算得上居功至伟。以朱温那般狡猾如狐之辈,也被姑娘你轻松设计,白做了一场盐池美梦。”他稍稍一顿,面露微笑道:“至于姑娘方才所问,某何以如此神速便得知苏州易主……以姑娘大才,难道真个不知?”

    杨潞果然不是真个意外,闻言顿时展颜一笑,柳眉微微一挑,道:“明人面前不说暗话,蒲帅那河东军械监中的商贾,只怕有三成兼为细作吧?”

    李曜呵呵一笑,轻轻摆手:“军械监中之商贾,并没有多少真正的细作,事实上,许多情报,无须刻意打听。”

    杨潞微微蹙眉:“哦?”她略微思索&;是不解E然直接问道:“倒要请教蒲帅,若不刻意打听,这情报却从何处而来?”

    李曜轻笑一声,悠然道:“大多数情报,来源于细节。”

    杨潞听了,更是皱眉,佯装不悦道:“蒲帅为何总是对奴家故弄玄虚?”

    李曜摇头笑道:“某何曾故弄玄虚了?只是情报一事,除了刺探某些机密之外,绝大多数来源于各种纷杂末小,能否从这些浩瀚的线索中找到有用的情报,其所需要的,乃是敏锐的目光,&;致的分析。”

    杨潞听完,突然就收起佯装出来的不悦,嫣然笑道:“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古人诚不欺我。蒲帅既擅理财之道&;用兵如神,如今看来,连这细&;报之事,也是了如指掌、别有一番见解……如此看来,奴家这一趟河中之行,还当真来得对了。”

    李曜微微好奇&;问道:“哦?敢问杨姑娘此来,所为何事?”

    杨潞盯着李曜的眼睛,正色道:“交换。”

    “交换何物?”李曜毫不迟疑。

    杨潞面露笑意:“蒲帅军权在握&;兼财雄势大,奴家一介女流,还能与蒲帅交换这些物什不成?自然只能交换一些奴家还算拿得出手的东西。”

    李&;她白玉无瑕的脸上似嗔似喜,红菱般的嘴角露出一丝狡黠的笑,竟然忍不住心中一荡,暗道:“这妮子要不是杨&;的女儿&;这般厉害精明,使我心中早有警惕,这一笑如算我这种‘老将’,只怕也要被她给勾了魂去了。”原来他自出使淮南,客居扬州起&;中就对杨潞有了一定地警惕,倒不是觉得她定要来害自己,而是怕自己大事未成,却乱起别的心思。

    当下收起遐思,微微垂下目光,不与杨潞对视,只是轻声问道:“何物?”

    ------------------------------

    ps

    887“““

    “1888“

    ““889“

    188“888

    “888…………“889……“887……“…………

    “

    “889…………“…………

    “…………10“……

    “……

    “890…………“

    書

    “………………………………

    “………………

    “…………………………

    ““……“……

    書

    ““

    書

    ““……““

    258891

    “

    ““…………

    “891…………“………………

    “…………

    “…………“……

    “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