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有怨報怨
字數:4486 加入書籤
她今世已經有仇報仇,有怨報怨了,還得到了一份這樣真摯的感情,重來的這一次,她不虧,可現在既然他也要報仇,她不僅會全力的支持他,還會幫他,所以在他說完事情的經過之後,她立即就在想了,怎麽樣才能找到那枚至關重要的玉佩,以太後的性子,又會將這枚玉佩藏在哪裏呢?太後為什麽不將玉佩毀了,而是帶在身邊,這其中有什麽玄妙嗎?……
她一邊摸著圓鼓鼓的肚子,一邊在莫允灝跟前走來走去的思考著,喃喃道:“怎麽樣才能進太後的寢宮呢?太後最近像是病了,要不我去跟前伺候,盡盡孝?”
聽她這麽說,莫允灝立即否決了:“不行,你自己就需要人照顧,還去盡什麽孝?”
蘇慕容笑了笑,無所謂地道:“說是伺候,太後跟前的人可多著呢,哪裏就輪得到我親自動手了,不過是做做樣子罷了!”
那也不行,你還懷著孩子,過了病氣給你可怎麽得了,”莫允灝又道。
可蘇慕容聽到他那句過了病氣,腦子裏靈光一閃,立即笑眯眯地轉過頭來,一臉小狐狸般狡黠地道:“有了。”
莫允灝以為她還想勸說他同意她上太後跟前伺候的事兒,立即搖頭道:“我說了,你不能去,我會再想辦法。”
蘇慕容輕嗤了一聲,倒不是看不起他,隻是覺得他太過小心翼翼,不過想起他這麽小心翼翼,也是為了自己,還是有幾分感動的。
她看著他的眼睛,緩緩道:“你聽我說,太後得的是風寒,跟染上瘟疫期初的症狀有點像,而且,我還知道一種草藥,吃下去後會渾身長疹子,跟瘟疫的症狀無疑,更重要的是,這種草藥是我在一本古醫書上發現的,太醫根本診治不出來,到時候太後被隔離開來,想必不會有人願意到近前伺候,你不就有機會了。”
莫允灝聽她說完,這才點了點頭,隻要不是她要親自出馬,不管什麽方法,都可以考慮一下。
不過,這個辦法可行倒是可行,可誰能保證到時候,皇上一定會派他去伺候太後呢,畢竟太後最親近的人是四皇子,就是為了讓太後安心養病,靜下心神,皇上也會派四皇子去啊!
莫允灝是這麽想的,也這麽問了,在她麵前,他不必掩飾什麽,不明白的他就一定會問。
蘇慕容笑了笑:“機會是咱們自己創造的,咱們姑且把之前的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好了,至於皇上會派誰去伺候,那就看天意吧,畢竟機會是一半一半的嘛,就是為了膈應你,我估計皇上也會派你去伺候。”
莫允灝點了點頭:“容兒說得有理,是我太過急功近利了,”他長歎了一口氣,將她摟在懷裏,她果然是他的福星,得妻如此,夫複何求。
事情既然敲定了下來,莫允灝回去後就著手安排了起來,太後染上瘟疫這種消息由他五王府傳出來,的確不妥,那不是妥妥的不打自招嗎,他可沒這麽蠢,所以在找到蘇慕容說的那種草藥後,莫允灝命人將草藥下到了太後的風寒藥裏,果不其然,當天夜裏,太後就全身長起了一堆一堆的紅疹子,連臉上也未能幸免。
接著他又命人將城外軍營發生瘟疫的事情添油加醋地在太後寢宮裏散播,宮女太監這麽一嚇,一觀察,深覺太後保不準是染上了瘟疫。
他們雖不敢胡說八道,可在行動上卻是處處留心了起來,他們一個個帶上了麵紗手套,隻為了在伺候太後時不至於碰到太後,以至於染上瘟疫。
而他們這麽明顯的舉動顯然引起了宮裏其他人的注意,一打聽詢問之下,太後染上瘟疫的消息立即在後宮不脛而走。
皇上聽說後心裏雖然害怕,可仍然是大發雷霆,太後病了這麽久,不過是小小的風寒,這些個沒用的太醫沒有治好不說,還拖成了瘟疫?
後宮裏住了這麽多妃嬪宮女,太監侍衛,要是真的都染上了瘟疫,那他也不能幸免,所以當務之急是立即控製住病源。
想到這裏,皇上立即宣了平日裏專門給太後請平安脈的太醫,詢問太後的病情。
那太醫原本每隔幾日就要給太後請一次脈,可最近因為太後病了,他就經常地往太後那裏跑。
太醫跪在禦前,隻皺著眉,心裏嘀嘀咕咕的,說來也奇怪,太後原先本就是因為受了涼引起的風寒,不過因為年紀大了,好得慢些罷了,怎麽這會子倒越發嚴重了,而且還渾身長疹子。
見太醫吞吞吐吐的不說話,皇上氣不打一處來:“怎麽,你們太醫院連太後娘娘生的什麽病都還沒有診斷清楚?”
那太醫一聽皇上語氣不善,忙打起精神來,脫口而出:“太後娘娘是染了瘟疫,”他雖診斷不出太後娘娘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可看那症狀,與染上瘟疫極其相似,這種病征他行醫多年,簡直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可他在太醫院待了這麽久,又是德高望重的老太醫,不可能臨到老了,一世英名壞在這麽一出上吧,所以,他寧肯說太後是染上了瘟疫,也絕不肯說自己沒見過這種病征。
而他之所以敢這麽明目張膽的說太後染上的是瘟疫,而不怕旁的太醫揭穿他,不過是仗著他行醫多年,經驗如此豐富都沒有見過這種病征,別的太醫想必也跟他一樣,為了太醫院的名聲,不會胡言亂語的。
事實也如這個太醫所想,皇上將他大罵一通後,又招了幾個太醫前去太後寢宮診治,他們要不就是怕傳染上,隔得遠遠的看了一眼,要不就是診斷不出來,都異口同聲咬定太後的確是得了瘟疫。
原本宮中眾人對於太後染上瘟疫一事隻是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現在太醫這麽一番診治下來,太後染上瘟疫一事立即就在後宮瘋傳開來,一時之間,原本門庭若市的太後寢宮,此刻竟冷寂了下來,原先定下的後宮各妃除非有重要的事情耽誤了,否則都要到太後這裏晨昏定省的規矩也被拋諸了腦後。
皇上一向孝順,現在見太後這個樣子,他心裏也不是滋味,他每日有很多事情要處理,就是想要躬身伺候太後,也是有心無力。
可偏偏這個時候,這些個皇子公主,妃嬪親王,沒有一個主動請纓要照顧太後的,皇上不禁有些心寒,平日裏討好著太後的時候,說的一個比一個好聽,現在太後有疾,卻沒有一個肯主動站出來。
皇上想起最近蹦躂的最厲害的就是四皇子,況且現在老大和老三都是戴罪之身,也不便伺候太後,既然如此,皇上想著,何不派四皇子前去伺候太後,四皇子既然想做太子,就應該明白,身為一個掌權者,掌管著天下百姓和文武百官的生死,不僅要治國有方,孝道也很重要。
皇上的口諭傳到四皇子的寢宮時,四皇子正在書房讀書,最近因為太後染上了風寒,皇後特地囑咐了四皇子,不要出來蹦躂,乖乖待在自己寢宮裏,靜待風聲過去,畢竟現在宮裏就四皇子一個皇子,皇後還是挺擔心的。
可惜,偏偏想什麽就來什麽,皇上果然想起了四皇子,要命四皇子前去伺候太後,雖說寢宮裏也有丫鬟太監,他去不過是做做樣子,偶爾伺候個一兩次,意思意思便是,可一想到太後此刻染上的是瘟疫,他心裏就膈應得不行。
要是不小心被傳染了,他還爭什麽太子之位,聽說瘟疫根本就不容易治好,命都沒了還怎麽爭。
四皇子看著前來傳旨的公公的臉色,心裏長歎了一口氣,可此刻要是不去,或者找理由推拒,那他現在就不必爭了,父皇最重孝道,這以後肯定不管他做什麽,父皇都絕不會考慮立他為太子了。
想到這裏,四皇子隻得麵上帶笑,一字一頓道:“本宮正想去跟父皇請旨,要前去照看太後娘娘,沒成想公公就來了,也好,本宮就不必再跑一趟了。”
不管他此刻說的是真是假,前來傳旨的太監不敢質疑,也不會多想,他的任務是將皇上的口諭傳達到,現在既然傳達到了,四皇子也表示會去,他也算是任務完成了,他衝著四皇子拱了拱手,謙卑地道:“那奴才就不耽誤四皇子準備了,奴才這就去皇上那裏回稟,奴才告退。”
四皇子點了點頭:“有勞公公。”
那公公見四皇子溫和有禮,心裏不禁對四皇子高看了幾分,想著一會兒去回話的時候,定要在皇上跟前好好為四皇子美言。
四皇子見那公公走了,終於卸下了臉上的偽善,冷著臉命人給他換身衣裳,又讓人準備了自己平日裏用的一應生活器具,杯盤碗盞,茶杯銅盆之類的,就往太後宮裏去了。
既然是做戲,那就要做全套,四皇子挑了一條最繞,經過的宮殿最多的路,慢慢地往太後的寢宮去了,一路上的丫鬟太監,宮妃娘娘,都誇四皇子仁孝,在明知太後染上了瘟疫的情況下,還親自前去伺候。
